数据:尽管严禁加密货币 中国拥有最多区块链专利

专利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一直是一个争议颇大的话题,因为大多数项目都是在去中心化和开源代码的前提上建立的。正是因为这一点,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在这一领域带来了难以置信的争议。

数据:尽管严禁加密货币 中国拥有最多区块链专利

作者:Yessi Bello Perez  翻译:Maya

专利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一直是一个争议颇大的话题,因为大多数项目都是在去中心化和开源代码的前提上建立的。正是因为这一点,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在这一领域带来了难以置信的争议。

为了找出关键趋势,同时收集该领域内最活跃的实体的信息,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全球范围内提交并发布的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相关的专利的数量。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Hard Fork通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网站上搜索一下词条收集了相关数据:区块链、区块链、比特币、虚拟货币、数字货币(英文分别搜索了单复数形式的词条名)、数字代币以及智能合约。

专利申请

分析发现,尽管比特币价格暴跌,2018年依旧是专利批准的高峰期,记录表明在这一年内至少有1,060个专利被批准。

紧随其后的是2017年的数据,有971个专利被批准。2017年,比特币开年成交价为998美金,并在12月飙升至历史最高价19,666美元。

有趣的是,2008年,也就是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的那一年,并没有多少专利申请。分析表明,最早的一项专利发布可以追溯到1978年,具体内容是“利用区块链完成信息验证以及传输错误检测”。这最可能归类到我们的检索标准中。

实际上,数据显示专利批准从2012年开始流行,而每年的数字到2015年之前基本持平。

今年,截至目前WIPO已经批准了242个加密货币或区块链相关专利。

地点

接着,我们对以国家为分类标准的数据进行了深挖。

中国名列第一,有790个专利获批。

美国紧随其后,有762项获批的专利申请。

其次是韩国和澳大利亚,分别有161和132项获批专利。

英国是唯一一个进入Top10的欧洲国家,有36项获批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上表所列出的专利数量与发布专利的总数(2,747个)并不一致。实际上,有25%的获批专利并非是某个国家所有,我们的分析表明这些专利是以“全球”或者“欧盟”地区,而不是特定国家申请的。

申请者是谁?

我们还研究了那些在这一领域内最活跃的公司。

nChain控股是最高产的。尽管总部位于伦敦,nChain是在其他司法辖区递交申请并获批的—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不是拥有专利数最多的国家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Craig Steven Wright,一个自称是中本聪的,臭名昭著的澳洲企业家,是这家公司的首席科技馆(他还非常热衷专利)。

这个名单上其余的席位绝大多数都被IBM(119)、Mastercard(111)、Coinplug(84)和阿里巴巴(60)这样的科技或者金融服务业巨头所占据。

美国银行—曾一度被认为是拥有区块链相关专利最多的银行—并未进入前十。

有趣的是,两所中国大学都榜上有名,尽管他们的专利数远逊于其他实体。

我们的分析还研究了最高产的个人。

Wright似乎打算建立一个专利王国,他有95项获批的专利申请。

姚前,人民银行中国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拥有92项获批专利。

其他个人申请者包括Cong Zhang,Yang Yang, Joon-Sun Uhr, Zhiyong Tan和Ying Chan。

加密货币v.s. 区块链

作为分析的一部分,我们还研究了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相关专利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

正如预期的那样,考虑到该领域的炒作问题,已发布的2,747项专利中有2,127项在其标题中包含了“区块链”一词。

相比之下,只有260份提交内容包含“加密”、“虚拟货币”或“数字货币”。

展望未来

根据我们的分析,如果越来越多的申请获批,2019年的数字将会超过2018年。

如果发明人继续以同样的速度申请专利,到2019年底将有1200多项新专利。

今年截至目前已获得批准的头部申请人包括nChain Holdings Limited(50)、IBM(18)、阿里巴巴(14)、微软(12)、杭州富士美科技有限公司(8)、万事达(5)、英特尔公司(4)、Visa(4)和Coinplug(2)。

在一个开源项目为常态的行业中,关于专利申请的争议很可能仍然存在,但这似乎不会阻止公司或个人继续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

或许,最有说服力的是,尽管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最初是为了规避中心化组织而设计的,但这些企业正是那些推动专利提交以试图提高其底线的实体。

一切都和钱有关,而那些追求金钱的人不太可能关心这会对那些强烈捍卫去中心化原则的加密货币爱好者产生的影响,特别是现在该行业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比特币公共区块链的复杂程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区块链铅笔的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内容仅供参考。

生成图片
2

发表评论

数据:尽管严禁加密货币 中国拥有最多区块链专利

星期日 2019-03-17 14:18:33

数据:尽管严禁加密货币 中国拥有最多区块链专利

作者:Yessi Bello Perez  翻译:Maya

专利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一直是一个争议颇大的话题,因为大多数项目都是在去中心化和开源代码的前提上建立的。正是因为这一点,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在这一领域带来了难以置信的争议。

为了找出关键趋势,同时收集该领域内最活跃的实体的信息,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全球范围内提交并发布的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相关的专利的数量。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Hard Fork通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网站上搜索一下词条收集了相关数据:区块链、区块链、比特币、虚拟货币、数字货币(英文分别搜索了单复数形式的词条名)、数字代币以及智能合约。

专利申请

分析发现,尽管比特币价格暴跌,2018年依旧是专利批准的高峰期,记录表明在这一年内至少有1,060个专利被批准。

紧随其后的是2017年的数据,有971个专利被批准。2017年,比特币开年成交价为998美金,并在12月飙升至历史最高价19,666美元。

有趣的是,2008年,也就是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的那一年,并没有多少专利申请。分析表明,最早的一项专利发布可以追溯到1978年,具体内容是“利用区块链完成信息验证以及传输错误检测”。这最可能归类到我们的检索标准中。

实际上,数据显示专利批准从2012年开始流行,而每年的数字到2015年之前基本持平。

今年,截至目前WIPO已经批准了242个加密货币或区块链相关专利。

地点

接着,我们对以国家为分类标准的数据进行了深挖。

中国名列第一,有790个专利获批。

美国紧随其后,有762项获批的专利申请。

其次是韩国和澳大利亚,分别有161和132项获批专利。

英国是唯一一个进入Top10的欧洲国家,有36项获批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上表所列出的专利数量与发布专利的总数(2,747个)并不一致。实际上,有25%的获批专利并非是某个国家所有,我们的分析表明这些专利是以“全球”或者“欧盟”地区,而不是特定国家申请的。

申请者是谁?

我们还研究了那些在这一领域内最活跃的公司。

nChain控股是最高产的。尽管总部位于伦敦,nChain是在其他司法辖区递交申请并获批的—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不是拥有专利数最多的国家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Craig Steven Wright,一个自称是中本聪的,臭名昭著的澳洲企业家,是这家公司的首席科技馆(他还非常热衷专利)。

这个名单上其余的席位绝大多数都被IBM(119)、Mastercard(111)、Coinplug(84)和阿里巴巴(60)这样的科技或者金融服务业巨头所占据。

美国银行—曾一度被认为是拥有区块链相关专利最多的银行—并未进入前十。

有趣的是,两所中国大学都榜上有名,尽管他们的专利数远逊于其他实体。

我们的分析还研究了最高产的个人。

Wright似乎打算建立一个专利王国,他有95项获批的专利申请。

姚前,人民银行中国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拥有92项获批专利。

其他个人申请者包括Cong Zhang,Yang Yang, Joon-Sun Uhr, Zhiyong Tan和Ying Chan。

加密货币v.s. 区块链

作为分析的一部分,我们还研究了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相关专利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

正如预期的那样,考虑到该领域的炒作问题,已发布的2,747项专利中有2,127项在其标题中包含了“区块链”一词。

相比之下,只有260份提交内容包含“加密”、“虚拟货币”或“数字货币”。

展望未来

根据我们的分析,如果越来越多的申请获批,2019年的数字将会超过2018年。

如果发明人继续以同样的速度申请专利,到2019年底将有1200多项新专利。

今年截至目前已获得批准的头部申请人包括nChain Holdings Limited(50)、IBM(18)、阿里巴巴(14)、微软(12)、杭州富士美科技有限公司(8)、万事达(5)、英特尔公司(4)、Visa(4)和Coinplug(2)。

在一个开源项目为常态的行业中,关于专利申请的争议很可能仍然存在,但这似乎不会阻止公司或个人继续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

或许,最有说服力的是,尽管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最初是为了规避中心化组织而设计的,但这些企业正是那些推动专利提交以试图提高其底线的实体。

一切都和钱有关,而那些追求金钱的人不太可能关心这会对那些强烈捍卫去中心化原则的加密货币爱好者产生的影响,特别是现在该行业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比特币公共区块链的复杂程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区块链铅笔的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