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EX CEO巨建华:创业是人生的重要旅程
Know yourself, know the world ,这是巨建华朋友圈的签名。
见自己,见天地。如同他所有心路历程的表达,命名为人生的旅程中他一直在探索。脱离创业者身份的巨建华喜欢在空余时去挑战,滑雪、跳伞、赛车,有驳人类常理的东西他来者不拒。当然,在他看来最具挑战的事情还是从头创立一家成功的公司。
创业十余年,巨建华不过35岁。他早就习惯了“创业者”身份以及伴随而来的压力和难题。不过现在他比以前做的事挑战更大,要成为一家处于竞争热点和市场寒冬的区块链资产交易平台CEO。
不能管理公司的CTO不是一个好程序员
采访当天早晨,北京天气不佳,目光所及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和巨建华约了早上10:30在BHEX的办公地点采访,时间刚到,他便在助理和媒体负责人的陪同下大步迈进会议室,稍显急促。
这个短暂的采访,是巨建华难得的放松。从火币离开,又辅助小赢科技成功上市,再到重新创立BHEX,巨建华一路在打破常规。
时间倒回刚工作那年,青年初出江湖,便希望剑一出鞘直指长空。程序员出身的巨建华很欣赏微软的领航者比尔盖茨,他曾梦想自己可以如其一般,给世界创造影响。怀着满腔激情他进入当时中国最大的A股上市电子商务公司海虹控股,却发现在那里他感受不到价值创造。
“生活太稳定了,基本上朝九晚五的去做事情就可以了。”他试图向我解释那种生活的无趣:像小螺丝钉般,公司给你很好的薪水和很轻松的工作,按时上下班,所有程序都是固定的。
所以巨建华来到中搜不算出乎意料,在这里他负责所有的广告系统和几个专项搜索业务。几大搜索引擎争当巨头的年代,他的办公桌上经常都会响起来自百度的电话铃声,问他是否考虑换个地方工作,在忍不住把电话对面的招聘人员骂了一顿后,这类铃声再也没有响过。
搜索引擎正当腾飞时,巨建华加入了中搜,在中搜融资几千万美元如日中天时,他离开了。巨建华对此给出的回答是:没有站在核心决策层,只有在执行,看不到未来。
代码码久了,巨建华会重新思考什么对他而言是重要的,赶在下一次创业前,巨建华想明白程序员讲究付出和回报对等,不同的选择,会导致在相同付出的情况下,创造更大的回报。
成为大麦网的技术总监就变得顺理成章,“为什么会选择创业公司,因为我发现如果你是公司的管理者,你和公司的命运会捆绑在一起。做事情的决策和动力,都会优先考虑公司的成本、生存、增长等问题。”这里关键是看到问题的时候,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办法,巨建华有点找到和世界恰当相处的方式了。
他逐渐意识到,改变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行业,仅靠按部就班无法完成。生而为人,他并不希望仅仅是生存于这个世界,他更渴望对世界产生影响,更渴望认知世界,这是创业公司能够赋予的成长。
匹配度极好的火币
如果说当年那个刚从校门出来的青年还算稚嫩的话,那么和李林坐在一张饭桌上谈论商业的壮年,已经对创业这条路门儿清。
2014年,那会OK和火币还在同一个地点办公,办公环境不算很好,加密货币也只活在小部分的世界里。巨建华在朋友引荐下,和李林在火币办公楼下的湖南菜馆见面了。两个人吃着小炒肉,聊起了合作。这是巨建华和李林第一次见面,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决定加入火币。我想这是他所说的创业要选择做事方式匹配的人,虽然这次不知道是在辣度上匹配了还是见面地点匹配了。
巨建华入职时间比预期晚了两个月,等到他正式入职,火币已经后院起火。“当时各种消息满天飞,搞得我压力很大。”对于成为火币的CTO,巨建华真切地感受到了创业者的焦虑。
在相互厮杀夺取交易量的时代,OK因为CEO是技术出身,通过技术驱动获取了市场的认可,很难想象火币连简单的市价单功能都一直无法实现,还一直没有推出移动APP。在巨建华的回忆里:“那是一段不停写代码的日子。”挤在不大的办公室里,巨建华快速推出了火币移动APP和桌面交易软件,上班第一周就把火币撮合引擎重新写了一遍,支持了市价单功能上线,在他离开后一段时间里,这个撮合引擎都在沿用。
2015年10月,比特币的哀嚎声是比现在严重的。市场紧牵着企业的命脉,火币交易量很大,只是整个行业收交易手续费的收入模式,被火币免手续费的竞争策略颠覆了,交易量很大但是收入并不多。于是巨建华和火币高管们共同开启了财猫网的神奇之旅,后来财猫网在新三板上市,但是合规牌照却拿不到阻止了业务进程,巨建华等人顺势功成身退,重新回到火币。
物是人非最能够形容火币彼时的情况,在全力运营财猫网期间,火币高管团队全换成职业经理人在打理,回归后火币处在人员岗位重叠带来的内耗状态中,各种工作受阻。很多人呆不住了,杜均、胡东海纷纷出来自立门户。
2017年4月,巨建华最终离开火币。关于离开,他觉得是种在创业目标上的坚守:“我一直觉得只做技术对我没有太大挑战。不管是在火币,还是财猫,其实更多是跟着高管团队一起去想办法,解决各种问题。公司的战略和营运细节,一直都在参与,因此一直以创业者自居。”所以后来在离开前,李林提出让他去负责火币区块链研究院专注于区块链研究时,他拒绝了。
曾是火币前100号员工的巨建华,没有因为离开影响到应该给予早期员工的期权。创业后的公司,火币也是天使投资人之一,从这点上看,“李林真的很仗义。”
红海中飞速成长的小赢科技
网贷在2017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监管政策相继出台,海外上市热潮一波接一波。深究起来是经历了一系列诈骗、恶意放贷事件后,用户理性思维加深,市场对企业的要求变高。
巨建华加入火币时区块链还未能称得上蓝海,他加入小赢科技时互金已经是一片红海。
第一次和小赢科技董事长唐越的见面约在咖啡馆。当天晚上,唐越收到了30多个问题。他一一回复,从经营理念到产品,从互金到区块链,巨建华被唐越的诚意打动,放弃了阿里巴巴的offer,加入了处于创业中的小赢科技。
他在小赢科技任职的期间,是区块链飞跃的时间,是火币全球化的时间,也是巨建华成长最快的时间,在这里他度过了火币期权协议的竞业期,他无悔这个选择。在他到来的一年,小赢科技业绩飞速增长,顺利在纽交所登陆上市,他形容在小赢工作的一年,就像是在唐越的带领下,读了一次量身打造的MBA,不管是公司战略还是经营管理上,巨建华多年来积累的知识终于熔炼达到炉火纯青。
就像每一个互联网从业者都梦想企业上市一样,未能在火币完成的梦想,巨建华在小赢实现了,带领创业公司登上主流交易所,实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小目标。
巨建华在小赢上市后就很快选择独自创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小赢的产品和业务都非常不错,一直保持着高速的业绩增长,只需要继续在小赢坚持下去,就能获得足够的回报。但他仍然做出了选择,他这次的目标是从头主导创立一家公司,在更新的赛道上开始自己的旅程。
从小赢离开后,他非常感激这段经历:“小赢在纽交所登陆那天我去纽约敲钟了,和同事们一起把互联网创业公司带到纽交所上市,这种长期追求的目标一朝达成的感觉,对于我人生的意义非常重大。”
不同于离开海虹时的无奈,也不同于离开火币的毅然,在巨建华心里,唐越教会了他很多前所未有的知识,还在重新开始创业的时候给予了大量的资源支持,提起唐越,他的语气十分敬重。
自带资本入场的BHEX
采访接近中午,阳光透过大玻璃窗户洒进来,我注意到巨建华从落座开始就没喝过水,提醒他先喝口水。小抿了一口,他又接着讲。
有一种观点认为:焦虑、躁狂,停不下来,是创业者的宿命。在区块链发育尚未健全时,巨建华再次回归,这一次,他自带资本入场,要挑战中心化的权威。
成立BHEX后巨建华异常忙碌,每个员工都要亲自面试,产品忙着上线,加班到凌晨1、2点是家常便饭,在公司旁边的酒店租下了长期房间,困了就去睡,次日再早早来到办公室。就连采访的这天,助理告诉他第二天是采访,可以晚点到公司,他依旧是早到。
我不知道巨建华对区块链行业本身存在多大的信仰,但是显而易见,他接受了创业者的宿命。或许,他还在区块链发现了某种类似解方程题的乐趣。
他一直觉得,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免信任的优势,在用户资产存放在中心化交易所和其他应用内后完全退化,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不可避免面临安全和信任问题。他在结合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打造新的去中心化区块链资产托管清算平台,以他对传统金融市场的理解,结合区块链和传统金融系统的优势出手。
在项目启动前,巨建华找到北航密码学教授伍前红,来回探讨基于密码学的去中心化托管系统可行性,完成了密码学方面可行性的研究和代码验证,并提交通过了专利申请。任何技术得到运用的前提都是由于满足了用户的需要,而去中心化的托管平台则赋予了用户资产的安全和可信。
Bluehelix资产清算托管平台的出现引起了业内的一阵跟风,众同项目方开始探索这个方向,相关的Paper也陆续出现在网络上,同时BHEX在白皮书中公开的开发云服务、交易所SAAS等业务模式的产品也接连涌现在市场上。
不过巨建华最终目的却不是自己独自运营Bluehelix,这里是开发者的天下,Bluehelix未来将以开源基金会的方式去运作,治理规则由运行区块链网络的超级节点共同制定。Bluehelix是巨建华向资产托管去中心化迈出的第一步,往后交易所才是火力的集中地。
数字货币交易所出现的第一天,就承担着资产发行和服务的角色。“本质上这是有问题的,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想让用户仅通过阅读文章和学习就能了解市场逻辑,难度挺高。因为数字货币资产的购买是一种投资行为。所以不管是市场发展,还是用户需求,最终都应该向证券行业一样发展,会因为服务需求产生很多券商。这些券商和证券发行交易的职能是分开的,我认为这会成为未来交易所的趋势。”在BHEX的打法上,巨建华有了和当前交易所不一样的想法。
巨建华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多年创业经历都给投资人带来了不错的回报,所以BHEX出发时收到了来自火币、OKEX、梅花创投、节点资本等多家机构的投资,巨建华把这归功于“个人在行业里口碑还算不错。”
尾声
距离2018年结束仅剩不到两个月,很多人说区块链会在春节前后迎来一波小高潮,随后时间齿轮将拨向不知何时停止的熊市。
过往的成功在巨建华人生轨迹上书写着“顺利”二字,BHEX在这个市场寒冬出现,有点像巨建华给自己制造的麻烦。但巨建华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兴奋的,因为他终于要向创业这只“野猪”发起最猛烈的攻击了。
2014年,区块链信息还没有广泛流通的年代,巨建华了解数字货币的渠道是小部分科技媒体的报道和朋友圈转发。他和比特币首次碰撞不同于狂热的信仰者,而是很理性的研究比特币技术和支持它的经济模型。
“那是我真正意义的去了解经济学,去思考法币发行和经济系统本身是怎么回事。”他并不认同数字货币会代替法币的说法,在他看来,数字货币就像互联网虚拟世界交换的介质,不太需要用来日常生活消费和使用。如果一定要有信仰,就是相信它是虚拟世界里的生态和合作交易的媒介,让所有人在互联网上更好地建立连接和共同协作。
不知道巨建华最初的认知在这个光怪陆离的行业会不会改变,但区块链的生命力不在于炒作,BHEX的生命力不止于熊市。采访的末尾,巨建华说:“我们在运作一家公司,这家公司除去区块链行业属性外,它更是一家科技公司。团队最终的目标是获得技术创新的成功,成功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我们专注眼下,同样放眼未来。“
预祝科技公司BHEX顺利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