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者汪通:法币与数字货币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会共存
法币与数字货币在一段时期内会共存
汪通认为,按照中本聪一开始的设想,BTC对于法律来说是一个替代的作用,那就是说他认为在未来呢,可能更多的人会用这个加密数字货币而更少的使用法币。但是我们目前的发展是两者是并行而不悖的。也就是说法币和数字货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共存的。
人们认为只要手里的BTC或者ETH增加,那么资产就相应增加,不能忽视的是法币与数字货币之前存在兑换汇率的问题。所以法律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为法币是数字货币和真实世界互动之间最主要的一个渠道。我们不能够说数字加密货币是未来,那就完全的不在意数字货币在法币市场的掌握。
但一旦实现合法化,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因为货币之间的兑换市场的摩擦是非常小的,不管你是用中心化的交易所也好,你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也就是通过智能合约也好,市场的摩擦也好或者说高频交易者的存在也好,都可以说市场的流动性是非常非常大的。但是数字货币和法币的兑换不但麻烦,手续费高同时还有很多监管方面的限制。
有美元作质押,USDT是信用货币
另外一个问题是,既然两者会共存,那我们进行投资或者资产管理时,到底应该采用哪一个作为货币本位?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的银行是没有任何的对于准备金的监管,也就是说每个银行都可以发行自己所在州的局域的钞票。结果造成每个银行都开始拼命往外贷款,因为不需要准备金又可以无限的创造广义货币。结果就导致美国金融秩序的很大的混乱,到后来美联储宣布了一个法定准备金的制度,统一对地区的银行进行规制才制止了这场金融风波。
这个故事说明即便是银行在国家和央行的重重规制下,在利润的引诱之下依然存在着超发的问题。因为对于银行而言,多贷出去一笔钱就是多一笔利润。
而对于USDT而言,它背后的银行是一个商业公司,多发行一个token相当于自己的市场控制力增强了,利润也增加了。那么作为一个商业机构,或者说作为一个正常的金融机构能否不滥用这种权利呢?有人可能会说要保持信誉,因此这种权利不会被滥用。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真实有效?
由于USDT背后是商业的信用,而美元的背后是美国的国家信用。那也就是说当我们用一美元买了一个USDT的时候,从信用上来讲这是一个降级,用一个3A评级去购买了一个双A或者只有一个A的评级的金融资产。但它们的价值反而还是一样的,这就是USDT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信誉本身是无法阻止一个垄断机构去滥发货币的。USDT是一个商业的机构,那么同样也适用这一条标准,并且又严重的依赖于信誉本身,依然是一个中心化的传统公司。如果说一个去中心化的市场依赖于一个中心化的机构,那么市场本身很难说也是去中心化的。
货币的相对价格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关系
在USDT之外也有一些其他的项目进行了尝试,比如说算法央行Basis。这个项目的逻辑是从宏观上来调节货币的供应和需求来达到稳定。币分为三种:币、债、股份。通过币和债之间来回兑换来进行调节,币多了就发债,债多了就发币,一旦出现黑天鹅事件由股东来兜底。算法银行的好处基于一个非常朴素的供求原理——货币数量论:货币的相对价格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关系,当市场上某一个东西太多了就把它收回来,当市场上某一个东西太少了就放出去。
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做过类似的事情。那本质来说就叫做长短债的互换。伯南克做的是:我卖出去一些长期的债券,然后我用长期的债券去替换掉市场上的短期债券,这样的话就会降低流动性。那反过来如果我大量的卖出短期债收购长期债券,市场流动性就增加了。通过这种长短债的互换可以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来稳定币价。
这个主意听起来挺好的,但是有这么几个问题:首先算法央行是一个政策完全可以被预测的央行,不管算法多么精妙,一旦公布出来了那么这个算法是必然要广为人知的,不然不可能用黑箱算法来作为自己的身家性命。那么既然这个政策是可以完全被预知的,短时间内我就可以人为的利用这种算法操纵一下币价的涨落由此牟利。那么算法对此来说是脆弱的,还有就是关于他的调节速度和效果非常依赖于市场的流动性和认可。
如果说它的应用非常的广泛,那自然没有什么问题,我既认钱也认债。债多了我就把它换成币,币多了就换成债,这样看起来是非常完美的一个体系。但是如果市场的认可度不那么高的话,这种稳定性其实是不能保证的。因为长短债在现实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态,但是在币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币,他们俩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流动性的变化。因为在真实的金融市场中债券和现金是不一样的,债券的流动性低并不是你想卖就可以卖,但是现金随时可以拿出来变现,这种天然的流动性就是不同的。但是在币市上无论是债还是币,他们的流动性之间的差别并没有很大,是人为规定出来的东西。
所以这种债和币之间的关系在没有其他的竞品的时候是可以存在的,他们之间有非常强的联系。但是一旦在加密数字货币之外有很多竞品的话,那别人不一定会买你的币,也不一定会买你的债,那有可能债币同时跌,这就是算法银行所无法预计的。因为算法央行本身默认央行是垄断的,中国人民银行也好美联储也好,他们在各自的国家是垄断的地位。但是算法央行不存在这个垄断的效果。
超额抵押微观上直接锚定法币币值
这是一个尝试,那还有一个尝试就是DAO,核心的原理是超额抵押。超额抵押的好处就是不管宏观面上怎么变化,我就从微观上直接锚定法币币值,我抵押两倍的数字货币就为了让你放心,就算币价下跌只要不跌破50%,我还是能够有能力保证我发行的币是稳定的。
说白了就是像当铺一样,我抵押价值两千块钱的数字货币,然后发行一千块钱。如果数字货币涨了没有问题,如果这次跌了,只要不跌的太厉害,那么我还是能够完成赔付。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安全,但是把太多的责任和义务都加到了货币发行者的头上。而每当货币发行者需要发行一定数额来稳定的时候,就必须要提供两倍的抵押品。
这个时候就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机制的设计者想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那就要减少头寸。可以不用2倍用1.5倍,那么这样就会造成违约的风险,因为1.5倍就意味着只要币价下跌了33%,那你就基本上要违约了。如果1.2倍的话只要下降20%就会毁约。但如果增加头寸,抵押就变得很昂贵,会减少使用的人数,而减少又会增加风险,这就是超额抵押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稳定币它本身其实是一个货币的概念
目前市场上主要就是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就是商业公司,一个实体的公司在后面运作,用公司的资产一笔一笔来进行抵押,但首先是中心化的问题,其次是商业信誉不足以保证滥发的可能。第二个就是算法央行,算法央行本身需要一个垄断地位,但是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面不可能给他垄断的地位。那三个就是超额抵押,但是超额抵押的问题在于把太多的责任和义务给抵押者身上,可能会导致人们参与的动机不足。这三种方案各有好处也各有缺点,一个更加有效的避免应该是综合了上述的优点,既具有数字化,又具有法币的稳定汇率,又不会被单一的公司或者机构所管理和操纵的加密数字货币。
这种币是否会出现,什么时候会出现,我们都在努力。不管是学界还是在业界,对于区块链的讨论或者说对于这种货币机制的讨论都是如火如荼。其实我说的这个稳定的市场和我们平常说的其他的一些具体的业务相关的一些币种,其实是有一些原则上的区别的。其他和业务相关的这些币种,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数字的资产。因为他本身背后可能代表了一些使用权或者股权,或者一些其他的东西。而我今天说的这个稳定币它本身其实是一个货币的概念,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去中心化发行的一种货币。
法币与数字货币在一段时期内会共存
汪通认为,按照中本聪一开始的设想,BTC对于法律来说是一个替代的作用,那就是说他认为在未来呢,可能更多的人会用这个加密数字货币而更少的使用法币。但是我们目前的发展是两者是并行而不悖的。也就是说法币和数字货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共存的。
人们认为只要手里的BTC或者ETH增加,那么资产就相应增加,不能忽视的是法币与数字货币之前存在兑换汇率的问题。所以法律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为法币是数字货币和真实世界互动之间最主要的一个渠道。我们不能够说数字加密货币是未来,那就完全的不在意数字货币在法币市场的掌握。
但一旦实现合法化,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因为货币之间的兑换市场的摩擦是非常小的,不管你是用中心化的交易所也好,你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也就是通过智能合约也好,市场的摩擦也好或者说高频交易者的存在也好,都可以说市场的流动性是非常非常大的。但是数字货币和法币的兑换不但麻烦,手续费高同时还有很多监管方面的限制。
有美元作质押,USDT是信用货币
另外一个问题是,既然两者会共存,那我们进行投资或者资产管理时,到底应该采用哪一个作为货币本位?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的银行是没有任何的对于准备金的监管,也就是说每个银行都可以发行自己所在州的局域的钞票。结果造成每个银行都开始拼命往外贷款,因为不需要准备金又可以无限的创造广义货币。结果就导致美国金融秩序的很大的混乱,到后来美联储宣布了一个法定准备金的制度,统一对地区的银行进行规制才制止了这场金融风波。
这个故事说明即便是银行在国家和央行的重重规制下,在利润的引诱之下依然存在着超发的问题。因为对于银行而言,多贷出去一笔钱就是多一笔利润。
而对于USDT而言,它背后的银行是一个商业公司,多发行一个token相当于自己的市场控制力增强了,利润也增加了。那么作为一个商业机构,或者说作为一个正常的金融机构能否不滥用这种权利呢?有人可能会说要保持信誉,因此这种权利不会被滥用。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真实有效?
由于USDT背后是商业的信用,而美元的背后是美国的国家信用。那也就是说当我们用一美元买了一个USDT的时候,从信用上来讲这是一个降级,用一个3A评级去购买了一个双A或者只有一个A的评级的金融资产。但它们的价值反而还是一样的,这就是USDT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信誉本身是无法阻止一个垄断机构去滥发货币的。USDT是一个商业的机构,那么同样也适用这一条标准,并且又严重的依赖于信誉本身,依然是一个中心化的传统公司。如果说一个去中心化的市场依赖于一个中心化的机构,那么市场本身很难说也是去中心化的。
货币的相对价格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关系
在USDT之外也有一些其他的项目进行了尝试,比如说算法央行Basis。这个项目的逻辑是从宏观上来调节货币的供应和需求来达到稳定。币分为三种:币、债、股份。通过币和债之间来回兑换来进行调节,币多了就发债,债多了就发币,一旦出现黑天鹅事件由股东来兜底。算法银行的好处基于一个非常朴素的供求原理——货币数量论:货币的相对价格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关系,当市场上某一个东西太多了就把它收回来,当市场上某一个东西太少了就放出去。
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做过类似的事情。那本质来说就叫做长短债的互换。伯南克做的是:我卖出去一些长期的债券,然后我用长期的债券去替换掉市场上的短期债券,这样的话就会降低流动性。那反过来如果我大量的卖出短期债收购长期债券,市场流动性就增加了。通过这种长短债的互换可以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来稳定币价。
这个主意听起来挺好的,但是有这么几个问题:首先算法央行是一个政策完全可以被预测的央行,不管算法多么精妙,一旦公布出来了那么这个算法是必然要广为人知的,不然不可能用黑箱算法来作为自己的身家性命。那么既然这个政策是可以完全被预知的,短时间内我就可以人为的利用这种算法操纵一下币价的涨落由此牟利。那么算法对此来说是脆弱的,还有就是关于他的调节速度和效果非常依赖于市场的流动性和认可。
如果说它的应用非常的广泛,那自然没有什么问题,我既认钱也认债。债多了我就把它换成币,币多了就换成债,这样看起来是非常完美的一个体系。但是如果市场的认可度不那么高的话,这种稳定性其实是不能保证的。因为长短债在现实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态,但是在币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币,他们俩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流动性的变化。因为在真实的金融市场中债券和现金是不一样的,债券的流动性低并不是你想卖就可以卖,但是现金随时可以拿出来变现,这种天然的流动性就是不同的。但是在币市上无论是债还是币,他们的流动性之间的差别并没有很大,是人为规定出来的东西。
所以这种债和币之间的关系在没有其他的竞品的时候是可以存在的,他们之间有非常强的联系。但是一旦在加密数字货币之外有很多竞品的话,那别人不一定会买你的币,也不一定会买你的债,那有可能债币同时跌,这就是算法银行所无法预计的。因为算法央行本身默认央行是垄断的,中国人民银行也好美联储也好,他们在各自的国家是垄断的地位。但是算法央行不存在这个垄断的效果。
超额抵押微观上直接锚定法币币值
这是一个尝试,那还有一个尝试就是DAO,核心的原理是超额抵押。超额抵押的好处就是不管宏观面上怎么变化,我就从微观上直接锚定法币币值,我抵押两倍的数字货币就为了让你放心,就算币价下跌只要不跌破50%,我还是能够有能力保证我发行的币是稳定的。
说白了就是像当铺一样,我抵押价值两千块钱的数字货币,然后发行一千块钱。如果数字货币涨了没有问题,如果这次跌了,只要不跌的太厉害,那么我还是能够完成赔付。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安全,但是把太多的责任和义务都加到了货币发行者的头上。而每当货币发行者需要发行一定数额来稳定的时候,就必须要提供两倍的抵押品。
这个时候就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机制的设计者想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那就要减少头寸。可以不用2倍用1.5倍,那么这样就会造成违约的风险,因为1.5倍就意味着只要币价下跌了33%,那你就基本上要违约了。如果1.2倍的话只要下降20%就会毁约。但如果增加头寸,抵押就变得很昂贵,会减少使用的人数,而减少又会增加风险,这就是超额抵押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稳定币它本身其实是一个货币的概念
目前市场上主要就是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就是商业公司,一个实体的公司在后面运作,用公司的资产一笔一笔来进行抵押,但首先是中心化的问题,其次是商业信誉不足以保证滥发的可能。第二个就是算法央行,算法央行本身需要一个垄断地位,但是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面不可能给他垄断的地位。那三个就是超额抵押,但是超额抵押的问题在于把太多的责任和义务给抵押者身上,可能会导致人们参与的动机不足。这三种方案各有好处也各有缺点,一个更加有效的避免应该是综合了上述的优点,既具有数字化,又具有法币的稳定汇率,又不会被单一的公司或者机构所管理和操纵的加密数字货币。
这种币是否会出现,什么时候会出现,我们都在努力。不管是学界还是在业界,对于区块链的讨论或者说对于这种货币机制的讨论都是如火如荼。其实我说的这个稳定的市场和我们平常说的其他的一些具体的业务相关的一些币种,其实是有一些原则上的区别的。其他和业务相关的这些币种,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数字的资产。因为他本身背后可能代表了一些使用权或者股权,或者一些其他的东西。而我今天说的这个稳定币它本身其实是一个货币的概念,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去中心化发行的一种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