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共享经济陷入泥潭,而作为拯救共享经济的区块链技术,也处在最初的阶段。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文/零界

2006年,几个美国年轻人,想出了一个创业好点子。

他们精心推出的项目是,将家庭中闲置的电钻,“共享”给其他有需求的人使用。为此,他们前后成立了8家网站,但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了。

不过,虽然电钻没借成,这个项目衍生出的“共享经济”模式,却在全球涌动。

Airbnb、Uber、滴滴、摩拜……几乎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都出现了百亿级别的共享经济独角兽。

但飞速崛起后,共享经济开始遭遇各种挑战:Uber丑闻缠身、滴滴深陷顺风车舆论旋涡、摩拜低调卖身等。监管、合规、安全,成为悬在目前“共享经济”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区块链才能带来真正的共享经济。”《区块链革命》的作者唐·塔普斯科特认为。

那么,被寄予厚望的区块链技术,会如何为当下面临窘境的共享经济“支招”呢?

“共享经济”的窘境

“占全国GDP的1.67%、全球共享经济总量的44%”。这是国家信息中心给出的中国共享经济数据。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的规模将高达2300亿美元。国内以“共享经济”为名头的独角兽企业,多达60家,占全球26.8%。

共享经济,一度是资本市场的宠儿。2017年,共有 190 家共享经济类企业获得融资,融资资金约合1159.5 亿元。以共享单车为例,小黄车ofo融资在25亿美金左右,摩拜融资10美金左右。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国内2017年共享经济数据分布

用“疯狂”来形容这些融资规模,一点也不为过。但是,疯狂背后是“一地鸡毛”。这些原本带着改变消费习惯、颠覆传统市场使命的新共享模式,要么陷入“烧钱”的恶性循环,要么成为新的垄断者——“屠龙少年变成了龙”的悲剧,开始上演。

以国内共享单车品牌ofo为例,今年3月份,ofo将单车资产作为动产抵押给阿里旗下两家公司,获得17.7亿元借款,暂解资金链紧张的燃眉之急。

今年9月初,美团在招股书中公布了收购摩拜单车的细节。招股书显示,摩拜单车自2018年4月被美团收购后一直亏损,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4月30日的毛损为人民币4.07亿元,相当于每天亏损约1500万元。如果按年计算,摩拜单车一年的毛亏损为54.7亿元。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4月30日的毛损为人民币4.07亿元

实际上,在“共享经济”里,亏钱的并不止单车。

据最新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滴滴净亏损达到40亿人民币。在盈利之外,监管合规、顺风车安全等问题,更让滴滴暴露在聚光灯下,被大众口诛笔伐。

更有甚者,一些追风口的创业者,也借助共享经济之风,吹起了各种伪需求。

例如,曾有一个利用共享经济概念“卖雨伞”的案例受到吹捧:“9.9元一把的伞卖19元,几天时间卖三万把,最主要的这还是无人销售...这该是一段经典的营销案例,必将载入中国销售史册。”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共享经济,沦为商家营销噱头

盈利难、烧钱多,安全、合规等种种问题,让共享经济陷入泥潭。人们也开始寻求破解之道,对共享经济真实需求进行思考。

什么才是真正共享?

2017年,郎咸平认为,共享经济要想成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资源闲置;第二,互联网撮合;第三,持续购买、供需平衡。

此外,用户的信任和习惯也非常重要。高盛曾在一篇报告中指出,社会对Airbnb等的接受程度,“可能会因人们对人身安全以及财产损失的担忧,而受到限制”。

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凭借智能合约、公开透明的特点,建立共享双方“点对点”的信任。

在2018数字江苏峰会上,“数字经济之父”、《区块链革命》作者唐·塔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则为共享经济做了更详细的定义:

“假如房子存在于区块链的数据库里,租客可通过筛选找到合适的房间,区块链给双方签订一份智能合约完成交易。交易结束后入住者给房间打分,分数不可变更。这样房屋的拥有者和租房者都参加了一个区块链,拥有者分享房子给租房者,以此获利,而这种获利的取得没有所谓的公司在管理,这就叫共享经济。”

在他看来,只有区块链带来的才是共享经济。因为区块链,与“共享模式”天然契合,可以运用在各个领域。

首先是资源共享。

比如分布式电力供应——随着屋顶太阳能以及高容量电池技术的到来,每户人都可以自行发电,多余的电力可以出售给邻居和整个分布式网络其他用户。而这个时候,因为参与人数众多,个人与个人间的交易速度要远远优于与中心化的公用机构的交易速度。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电力共享原理

这并非天方夜谭,在美国,已经有了搭建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共享电能项目”。现在,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家餐厅的老板,就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与邻居共享自家房屋的过剩电能,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额外收益。

其次是权益共享。

前工信部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曾表示:“区块链模式之所以能够成为破解困境之所在,其实可以理解为预付卡加原始股。既有消费权益,也有一定的分配权和投票权。也就是说,区块链经济体中,所有的消费以通证为核心,以通证为纽带,以通证为渠道。”

简单理解就是,任何一个加入区块链网络的人,都可以凭借Token,得到应得的那份价值。

权益共享在区块链领域有更多的尝试。比如区块链内容平台,通过发行平台Token,让所有作者和读者都能获取收益,整个平台的估值,就是Token的价值。只要平台用户持有平台通证,就能享受到平台成长带来的红利。

Uber的“自救”

已经有“传统”的共享经济公司,开始了区块链探索。

今年9月,Uber宣布将在业务中引入 Uber Token,而此Token的引入,将使Uber支付成本削减一半。

在共享经济领域,Uber是当之无愧的龙头,17年全球营业额高达75亿美金。

但是,再高的营业额也无法掩盖的是,Uber一年亏损达到了空前的45亿美金的事实,被称为“人类科技史上亏损最多的公司”。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Uber近几年营业额与亏损情况

除此之外,对于Uber的“共享经济”模式,外界也一直质疑不断。

唐·塔普斯科特曾直接指出“Uber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而Uber投资人 Jeffrey   Wernick 也曾在采访中表示:“Uber 的价值没有被共享,因此不属于共享经济”。

二人有着相同的观点,那就是只有借助了区块链技术、Token化的Uber,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享经济。

无论是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出发,还转亏为盈,Uber都有动力引入区块链技术“彻底改造”自己。

“区块链+共享经济”再次沦为噱头?

实际上,在国内,“区块链+共享经济”的结合也越来越多。

今年3月,传出共享单车 ofo 与 GSE 合作推出“骑车挖矿”的区块链项目,同一时间,还传出了“ofo 借助 GSE 融资”的消息。

今年5月,快滴创始人陈伟星就声明,将推出区块链打车平台“打车链”。陈伟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算法,实现平台上劳动者的价值。

近日,一款名为“阿尔法顺风车”的APP在各大应用平台悄然上线。阿尔法顺风车的口号就是“搭上区块链的顺风车”。

据官网介绍,使用阿尔法顺风车的乘客支付完成后,车主可以选择收取这笔现金,或换取与订单金额100%等值的工分。这种工分在阿尔法平台上被称为“ACAR”,恒定为100亿枚,不可增发。

除了共享出租之外,阿尔法顺风车还有所谓的共享收益机制。

吉星是该平台的社群管理者,他告诉31QU:“平台刚刚上线时,持有工分日收益达到30.93%。这就意味着跑完一单,你没有收取现金,而是选择收取工分,这个工分在平台放一天,收益率就能达到30.93%。”

“随着平台不断发展,工分也会不断升值。”吉星告诉31QU。对于接受阿尔法平台工分的司机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持有了平台的“股权”。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阿尔法顺风车的收益共享

对于该平台的经济模式,阿尔法顺风车创始人邓刚表示:“阿尔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车主和乘客的‘共享平台’,参与阿尔法的车主和乘客在这个平台上都享有收益。”

31QU尝试下载该打车软件,软件显示持有平台工分的分红已经下降到日年化收益85.42%,相当于持有工分,每天收益率0.23%,但也相当高了。

但是,这种嫁接了“区块链理财”的顺风车项目,到底运营如何呢?31QU尝试了在该平台打车,但至今并未找到司机接单。

事实上,区块链+共享经济,似乎也遇到了落地的难题。

在打车链白皮书发布三个多月后,不但“平台很快就会面世”的任务没有完成,甚至传出“联合创始人”已经离职的消息。

而 ofo ,除了陷入“卖身”的罗生门,还在对外澄清是否借助 GSE 进行 1CO的质疑。

目前来看,无论是阿尔法顺风车,还是陈伟星的打车链,都无法用“发币”、炒作概念,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的目标。

-----------

共享经济陷入泥潭,而作为拯救共享经济的区块链技术,也处在最初的阶段。区块链能否解决共享经济的痛点,能否成功绕过沦为噱头的陷阱?一切还是未知数。

而真正共享经济的出现,或许还需时日。

文章声明:本文为火星财经专栏作者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立场。

生成图片
10

发表评论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星期二 2018-10-16 19:51:54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文/零界

2006年,几个美国年轻人,想出了一个创业好点子。

他们精心推出的项目是,将家庭中闲置的电钻,“共享”给其他有需求的人使用。为此,他们前后成立了8家网站,但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了。

不过,虽然电钻没借成,这个项目衍生出的“共享经济”模式,却在全球涌动。

Airbnb、Uber、滴滴、摩拜……几乎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都出现了百亿级别的共享经济独角兽。

但飞速崛起后,共享经济开始遭遇各种挑战:Uber丑闻缠身、滴滴深陷顺风车舆论旋涡、摩拜低调卖身等。监管、合规、安全,成为悬在目前“共享经济”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区块链才能带来真正的共享经济。”《区块链革命》的作者唐·塔普斯科特认为。

那么,被寄予厚望的区块链技术,会如何为当下面临窘境的共享经济“支招”呢?

“共享经济”的窘境

“占全国GDP的1.67%、全球共享经济总量的44%”。这是国家信息中心给出的中国共享经济数据。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的规模将高达2300亿美元。国内以“共享经济”为名头的独角兽企业,多达60家,占全球26.8%。

共享经济,一度是资本市场的宠儿。2017年,共有 190 家共享经济类企业获得融资,融资资金约合1159.5 亿元。以共享单车为例,小黄车ofo融资在25亿美金左右,摩拜融资10美金左右。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国内2017年共享经济数据分布

用“疯狂”来形容这些融资规模,一点也不为过。但是,疯狂背后是“一地鸡毛”。这些原本带着改变消费习惯、颠覆传统市场使命的新共享模式,要么陷入“烧钱”的恶性循环,要么成为新的垄断者——“屠龙少年变成了龙”的悲剧,开始上演。

以国内共享单车品牌ofo为例,今年3月份,ofo将单车资产作为动产抵押给阿里旗下两家公司,获得17.7亿元借款,暂解资金链紧张的燃眉之急。

今年9月初,美团在招股书中公布了收购摩拜单车的细节。招股书显示,摩拜单车自2018年4月被美团收购后一直亏损,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4月30日的毛损为人民币4.07亿元,相当于每天亏损约1500万元。如果按年计算,摩拜单车一年的毛亏损为54.7亿元。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4月30日的毛损为人民币4.07亿元

实际上,在“共享经济”里,亏钱的并不止单车。

据最新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滴滴净亏损达到40亿人民币。在盈利之外,监管合规、顺风车安全等问题,更让滴滴暴露在聚光灯下,被大众口诛笔伐。

更有甚者,一些追风口的创业者,也借助共享经济之风,吹起了各种伪需求。

例如,曾有一个利用共享经济概念“卖雨伞”的案例受到吹捧:“9.9元一把的伞卖19元,几天时间卖三万把,最主要的这还是无人销售...这该是一段经典的营销案例,必将载入中国销售史册。”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共享经济,沦为商家营销噱头

盈利难、烧钱多,安全、合规等种种问题,让共享经济陷入泥潭。人们也开始寻求破解之道,对共享经济真实需求进行思考。

什么才是真正共享?

2017年,郎咸平认为,共享经济要想成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资源闲置;第二,互联网撮合;第三,持续购买、供需平衡。

此外,用户的信任和习惯也非常重要。高盛曾在一篇报告中指出,社会对Airbnb等的接受程度,“可能会因人们对人身安全以及财产损失的担忧,而受到限制”。

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凭借智能合约、公开透明的特点,建立共享双方“点对点”的信任。

在2018数字江苏峰会上,“数字经济之父”、《区块链革命》作者唐·塔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则为共享经济做了更详细的定义:

“假如房子存在于区块链的数据库里,租客可通过筛选找到合适的房间,区块链给双方签订一份智能合约完成交易。交易结束后入住者给房间打分,分数不可变更。这样房屋的拥有者和租房者都参加了一个区块链,拥有者分享房子给租房者,以此获利,而这种获利的取得没有所谓的公司在管理,这就叫共享经济。”

在他看来,只有区块链带来的才是共享经济。因为区块链,与“共享模式”天然契合,可以运用在各个领域。

首先是资源共享。

比如分布式电力供应——随着屋顶太阳能以及高容量电池技术的到来,每户人都可以自行发电,多余的电力可以出售给邻居和整个分布式网络其他用户。而这个时候,因为参与人数众多,个人与个人间的交易速度要远远优于与中心化的公用机构的交易速度。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电力共享原理

这并非天方夜谭,在美国,已经有了搭建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共享电能项目”。现在,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家餐厅的老板,就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与邻居共享自家房屋的过剩电能,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额外收益。

其次是权益共享。

前工信部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曾表示:“区块链模式之所以能够成为破解困境之所在,其实可以理解为预付卡加原始股。既有消费权益,也有一定的分配权和投票权。也就是说,区块链经济体中,所有的消费以通证为核心,以通证为纽带,以通证为渠道。”

简单理解就是,任何一个加入区块链网络的人,都可以凭借Token,得到应得的那份价值。

权益共享在区块链领域有更多的尝试。比如区块链内容平台,通过发行平台Token,让所有作者和读者都能获取收益,整个平台的估值,就是Token的价值。只要平台用户持有平台通证,就能享受到平台成长带来的红利。

Uber的“自救”

已经有“传统”的共享经济公司,开始了区块链探索。

今年9月,Uber宣布将在业务中引入 Uber Token,而此Token的引入,将使Uber支付成本削减一半。

在共享经济领域,Uber是当之无愧的龙头,17年全球营业额高达75亿美金。

但是,再高的营业额也无法掩盖的是,Uber一年亏损达到了空前的45亿美金的事实,被称为“人类科技史上亏损最多的公司”。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Uber近几年营业额与亏损情况

除此之外,对于Uber的“共享经济”模式,外界也一直质疑不断。

唐·塔普斯科特曾直接指出“Uber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而Uber投资人 Jeffrey   Wernick 也曾在采访中表示:“Uber 的价值没有被共享,因此不属于共享经济”。

二人有着相同的观点,那就是只有借助了区块链技术、Token化的Uber,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享经济。

无论是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出发,还转亏为盈,Uber都有动力引入区块链技术“彻底改造”自己。

“区块链+共享经济”再次沦为噱头?

实际上,在国内,“区块链+共享经济”的结合也越来越多。

今年3月,传出共享单车 ofo 与 GSE 合作推出“骑车挖矿”的区块链项目,同一时间,还传出了“ofo 借助 GSE 融资”的消息。

今年5月,快滴创始人陈伟星就声明,将推出区块链打车平台“打车链”。陈伟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算法,实现平台上劳动者的价值。

近日,一款名为“阿尔法顺风车”的APP在各大应用平台悄然上线。阿尔法顺风车的口号就是“搭上区块链的顺风车”。

据官网介绍,使用阿尔法顺风车的乘客支付完成后,车主可以选择收取这笔现金,或换取与订单金额100%等值的工分。这种工分在阿尔法平台上被称为“ACAR”,恒定为100亿枚,不可增发。

除了共享出租之外,阿尔法顺风车还有所谓的共享收益机制。

吉星是该平台的社群管理者,他告诉31QU:“平台刚刚上线时,持有工分日收益达到30.93%。这就意味着跑完一单,你没有收取现金,而是选择收取工分,这个工分在平台放一天,收益率就能达到30.93%。”

“随着平台不断发展,工分也会不断升值。”吉星告诉31QU。对于接受阿尔法平台工分的司机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持有了平台的“股权”。

       年亏45亿美金,Uber共享经济的迷局,靠区块链解开?

阿尔法顺风车的收益共享

对于该平台的经济模式,阿尔法顺风车创始人邓刚表示:“阿尔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车主和乘客的‘共享平台’,参与阿尔法的车主和乘客在这个平台上都享有收益。”

31QU尝试下载该打车软件,软件显示持有平台工分的分红已经下降到日年化收益85.42%,相当于持有工分,每天收益率0.23%,但也相当高了。

但是,这种嫁接了“区块链理财”的顺风车项目,到底运营如何呢?31QU尝试了在该平台打车,但至今并未找到司机接单。

事实上,区块链+共享经济,似乎也遇到了落地的难题。

在打车链白皮书发布三个多月后,不但“平台很快就会面世”的任务没有完成,甚至传出“联合创始人”已经离职的消息。

而 ofo ,除了陷入“卖身”的罗生门,还在对外澄清是否借助 GSE 进行 1CO的质疑。

目前来看,无论是阿尔法顺风车,还是陈伟星的打车链,都无法用“发币”、炒作概念,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的目标。

-----------

共享经济陷入泥潭,而作为拯救共享经济的区块链技术,也处在最初的阶段。区块链能否解决共享经济的痛点,能否成功绕过沦为噱头的陷阱?一切还是未知数。

而真正共享经济的出现,或许还需时日。

文章声明:本文为火星财经专栏作者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