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的网络效应

比特币的暴涨是引爆区块链投资狂潮的最主要的核心点。

加密市场的网络效应之前一直在强调比特币和区块链是神圣不割分割的,为什么这么说,比特币的暴涨是引爆区块链投资狂潮的最主要的核心点,有人试图将他俩切割开来,显然是不现实的,除非本身的出发点是垄断。

互联网垄断效应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概念临界质量,学术描述为:维持链式反应的持续进行所需要的的裂变材料的的最小质量。一旦裂变材料太少,将不能维持链式反应,因为绝大多数中子会不断的逃逸掉,无法持续产生中子增殖。

物理学的概念,对应经济学上可以定义为:企业能够在市场中有效竞争所需要达到的最小规模。曾经索尼公司经营着自己的战略性产品——游戏平台PlayStaion 的过程,就熟悉临界质量点的特别重要性,索尼以尽可能的低价出售PS游戏机,继而建立一个庞大的玩家群体,如此以来,就会吸引无数优秀的开发者在平台开发有趣的游戏,形成一个正反馈的过程,越多的开发者;PS平台上就有越多的游戏;PS平台上的游戏越多,使用该平台的玩家就会形成聚集,就像滚雪球一样,实现多赢。

然而,过去互联网的发展,全球互联网巨头成了垄断企业,越来越封闭。由于网络效应,所带来的竞争壁垒远比竞争壁垒强大,能够有效地阻挡竞争对手的进攻,进行绝大的垄断优势。

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曾这样评价Facebook:

“Facebook的网络效应是根深蒂固的,网络一旦形成,你就很难攻破它”。

事实上,Facebook对个人隐私的垄断和傲慢是前所未有的。

加密市场的网络效应

4月20日凌晨消息,美国国会议员正在向政府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纷纷要求就Facebook处理****的问题对该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采取行动。两名民主党参议员表示,他们支持让扎克伯格为Facebook的隐私权问题承担个人责任。而在此前,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正在考虑如何让扎克伯格直接承担责任。

网络垄断的弊端日益显现,一个事实是,在传统互联网行业重新建立秩序现实不可能的,巨头们的优势已经到了无法超越的地步,重构网络基础,建立新的信任机制,区块链网络效应应运而生。

货币网络效应

在我之前文章中论述过货币演化的哲学,货币使用的网络效应非常明显可以看出,共识非常重要,不过共识是建立在网络效应上面,只有不断有人使用,就后期会有更多加入其中。

上千年来,黄金作为一种稳定的物理特性和化学属性,俨然成为了全世界无论东西方不约而同象征着财富和价值。所有人都相信黄金,不断有人相信黄金具有价值的人越多,会吸引更多的人挖掘、交易、储藏、和避险的重要的金融工具,是根深蒂固的观点。

黄金的由盛而衰,直到布雷森顿体系的崩溃,黄金彻底退出本金位成为价值储藏品。

对于数字货币来说,网络效应是让普通大众熟识的重要途径,甚至于决定了加密货币的成败。

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的本质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支付网络,使用的人越多,其网络价值越大。网络效应是比特币的内在属性之一。

实际上,比特币的整个价值都应归因于其庞大的网络效应。自2009年诞生至今,比特币已经整整过去十年了。从最开始两年的几乎零价值到如今6200亿人民币的市值,其关注度随着价格暴涨不断升高。

来看下比特币在谷歌趋势中十年间的搜索趋势:

加密市场的网络效应

比特币的搜索趋势决定了普罗大众有多少人愿意购买、交易和持有比特币,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有广大的人群已经在市场当中,不断的交易,购买和持有,并且人口基数还在指数级增长。

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庞大人群愿意接受比特币,从而进一步增强数字货币的网络效应。

安全边际效应

在现实当中,无论你使用的货币多么高深,你要让别人和你一起使用同一种货币,安全性不言而喻。假如安全性都无法保证,就别提货币的技术水平的优劣了,普通人真不关心。

经过十年比特币网络运行,甚至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在比特币早期开发者中把能够解决的安全问题都已经克服,至于大区块的问题不影响比特币的安全问题,是关乎比特币未来规模的发展问题,其实不涉及核心问题。

然而,提及网络安全,就不得不提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客。与多数人对黑客的恐惧和厌恶不同,实际上,长远来看,黑客们攻击有技术漏洞的系统,客观上是推进交易所和开发者设法修补漏洞,从而提升安全性。

黑客入侵交易所的事件层不出穷,本身不是比特币的安全问题,许多人没有搞明白本质问题,黑客入侵的交易所的安全系统,不是比特币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可混淆。

加密市场的网络效应

相对于小币种而言,黑客更愿意攻击那些规模较大的加密货币,特别是具有匿名性的货币。

经历过黑客无数次攻击后的幸存者,未来存活概率更大,因为经不起考验都已经宣布死亡了。

开发者网络效应

面对成百上千种数字货币,使用者当然愿意选择那些已经具有大量应用软件和工具的品种,而不是连钱包、交易所等基础应用都缺乏的小币种。

越多的开发者围绕某一数字货币编写应用软件和工具,比如区块浏览、网络数据统计、钱包开发、交易所、支付网络等,会使得该数字货币平台功能越强大、使用越便捷;同样地,开发者也更有动机选择那些受众更广的数字货币,期望自己的软件未来能拥有更多的用户。

加密市场的网络效应

比特币矿工的网络效应(仅适用于采用工作量证明机制(即POW的数字货币)用户越多,网络中的交易越多,意味着矿工能够收到的交易费就越多,这会激励更多矿工加入网络。网络中的矿工越多,全网算力越大,网络就越安全、越坚不可摧、越不可篡改,这无形中增加了用户对于网络的长期信心。

市值规模较大的数字货币往往集聚了大量算力,这些算力有可能会转向一些小的币种,这会对小币种的网络和算力结构造成很大冲击,甚至影响其安全性。这样的情况也使得小币种在算力竞争中处于劣势,加剧了它们被边缘化的可能性。

矿工的网络效应仅适用于基于PoW共识机制的数字货币,Pos机制没有挖矿机制和算力投入。

区块链媒体的网络效应

现在,区块链有了无数的的新闻媒体网站和论坛,网站和论坛上聚集了不少的行业专家和创业者。其中一些专家、学者成为网站或论坛的专栏作家和评论家,在网站或论坛上发表的业内重磅新闻也常常被主流媒体引用和报道。

甚至于财经网区块链和凤凰网区块链都已经加入报道区块链行业的热潮中来,对大众是一种正向普及的过程,

由此,媒体与用户之间就会产生双边网络效应。像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有任何相关新闻都会占据圈内媒体的头条,甚至被主流媒体报道。众多的观察家也会积极分享自己的见解。这些新闻、评论和分析无形中丰富了比特币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将比特币的影响扩散到每一个角落。

更有区块链垂直社区,作为科普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做出巨大的引领效应。

理解比特币的网络效应,对于投资加密货币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只有在深刻理解加密货币与早期互联网的相似性,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未来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意识到加密货币的价值所在。

生成图片
4

发表评论

加密市场的网络效应

星期一 2019-04-22 19:29:27


加密市场的网络效应之前一直在强调比特币和区块链是神圣不割分割的,为什么这么说,比特币的暴涨是引爆区块链投资狂潮的最主要的核心点,有人试图将他俩切割开来,显然是不现实的,除非本身的出发点是垄断。

互联网垄断效应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概念临界质量,学术描述为:维持链式反应的持续进行所需要的的裂变材料的的最小质量。一旦裂变材料太少,将不能维持链式反应,因为绝大多数中子会不断的逃逸掉,无法持续产生中子增殖。

物理学的概念,对应经济学上可以定义为:企业能够在市场中有效竞争所需要达到的最小规模。曾经索尼公司经营着自己的战略性产品——游戏平台PlayStaion 的过程,就熟悉临界质量点的特别重要性,索尼以尽可能的低价出售PS游戏机,继而建立一个庞大的玩家群体,如此以来,就会吸引无数优秀的开发者在平台开发有趣的游戏,形成一个正反馈的过程,越多的开发者;PS平台上就有越多的游戏;PS平台上的游戏越多,使用该平台的玩家就会形成聚集,就像滚雪球一样,实现多赢。

然而,过去互联网的发展,全球互联网巨头成了垄断企业,越来越封闭。由于网络效应,所带来的竞争壁垒远比竞争壁垒强大,能够有效地阻挡竞争对手的进攻,进行绝大的垄断优势。

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曾这样评价Facebook:

“Facebook的网络效应是根深蒂固的,网络一旦形成,你就很难攻破它”。

事实上,Facebook对个人隐私的垄断和傲慢是前所未有的。

加密市场的网络效应

4月20日凌晨消息,美国国会议员正在向政府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纷纷要求就Facebook处理****的问题对该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采取行动。两名民主党参议员表示,他们支持让扎克伯格为Facebook的隐私权问题承担个人责任。而在此前,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正在考虑如何让扎克伯格直接承担责任。

网络垄断的弊端日益显现,一个事实是,在传统互联网行业重新建立秩序现实不可能的,巨头们的优势已经到了无法超越的地步,重构网络基础,建立新的信任机制,区块链网络效应应运而生。

货币网络效应

在我之前文章中论述过货币演化的哲学,货币使用的网络效应非常明显可以看出,共识非常重要,不过共识是建立在网络效应上面,只有不断有人使用,就后期会有更多加入其中。

上千年来,黄金作为一种稳定的物理特性和化学属性,俨然成为了全世界无论东西方不约而同象征着财富和价值。所有人都相信黄金,不断有人相信黄金具有价值的人越多,会吸引更多的人挖掘、交易、储藏、和避险的重要的金融工具,是根深蒂固的观点。

黄金的由盛而衰,直到布雷森顿体系的崩溃,黄金彻底退出本金位成为价值储藏品。

对于数字货币来说,网络效应是让普通大众熟识的重要途径,甚至于决定了加密货币的成败。

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的本质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支付网络,使用的人越多,其网络价值越大。网络效应是比特币的内在属性之一。

实际上,比特币的整个价值都应归因于其庞大的网络效应。自2009年诞生至今,比特币已经整整过去十年了。从最开始两年的几乎零价值到如今6200亿人民币的市值,其关注度随着价格暴涨不断升高。

来看下比特币在谷歌趋势中十年间的搜索趋势:

加密市场的网络效应

比特币的搜索趋势决定了普罗大众有多少人愿意购买、交易和持有比特币,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有广大的人群已经在市场当中,不断的交易,购买和持有,并且人口基数还在指数级增长。

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庞大人群愿意接受比特币,从而进一步增强数字货币的网络效应。

安全边际效应

在现实当中,无论你使用的货币多么高深,你要让别人和你一起使用同一种货币,安全性不言而喻。假如安全性都无法保证,就别提货币的技术水平的优劣了,普通人真不关心。

经过十年比特币网络运行,甚至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在比特币早期开发者中把能够解决的安全问题都已经克服,至于大区块的问题不影响比特币的安全问题,是关乎比特币未来规模的发展问题,其实不涉及核心问题。

然而,提及网络安全,就不得不提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客。与多数人对黑客的恐惧和厌恶不同,实际上,长远来看,黑客们攻击有技术漏洞的系统,客观上是推进交易所和开发者设法修补漏洞,从而提升安全性。

黑客入侵交易所的事件层不出穷,本身不是比特币的安全问题,许多人没有搞明白本质问题,黑客入侵的交易所的安全系统,不是比特币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可混淆。

加密市场的网络效应

相对于小币种而言,黑客更愿意攻击那些规模较大的加密货币,特别是具有匿名性的货币。

经历过黑客无数次攻击后的幸存者,未来存活概率更大,因为经不起考验都已经宣布死亡了。

开发者网络效应

面对成百上千种数字货币,使用者当然愿意选择那些已经具有大量应用软件和工具的品种,而不是连钱包、交易所等基础应用都缺乏的小币种。

越多的开发者围绕某一数字货币编写应用软件和工具,比如区块浏览、网络数据统计、钱包开发、交易所、支付网络等,会使得该数字货币平台功能越强大、使用越便捷;同样地,开发者也更有动机选择那些受众更广的数字货币,期望自己的软件未来能拥有更多的用户。

加密市场的网络效应

比特币矿工的网络效应(仅适用于采用工作量证明机制(即POW的数字货币)用户越多,网络中的交易越多,意味着矿工能够收到的交易费就越多,这会激励更多矿工加入网络。网络中的矿工越多,全网算力越大,网络就越安全、越坚不可摧、越不可篡改,这无形中增加了用户对于网络的长期信心。

市值规模较大的数字货币往往集聚了大量算力,这些算力有可能会转向一些小的币种,这会对小币种的网络和算力结构造成很大冲击,甚至影响其安全性。这样的情况也使得小币种在算力竞争中处于劣势,加剧了它们被边缘化的可能性。

矿工的网络效应仅适用于基于PoW共识机制的数字货币,Pos机制没有挖矿机制和算力投入。

区块链媒体的网络效应

现在,区块链有了无数的的新闻媒体网站和论坛,网站和论坛上聚集了不少的行业专家和创业者。其中一些专家、学者成为网站或论坛的专栏作家和评论家,在网站或论坛上发表的业内重磅新闻也常常被主流媒体引用和报道。

甚至于财经网区块链和凤凰网区块链都已经加入报道区块链行业的热潮中来,对大众是一种正向普及的过程,

由此,媒体与用户之间就会产生双边网络效应。像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有任何相关新闻都会占据圈内媒体的头条,甚至被主流媒体报道。众多的观察家也会积极分享自己的见解。这些新闻、评论和分析无形中丰富了比特币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将比特币的影响扩散到每一个角落。

更有区块链垂直社区,作为科普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做出巨大的引领效应。

理解比特币的网络效应,对于投资加密货币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只有在深刻理解加密货币与早期互联网的相似性,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未来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意识到加密货币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