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价格崩盘背后:币圈大佬的算力战争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笛11月15日凌晨,比特币价格跌破6000美元关口,最低跌至5544美元,创2018年来的新低。受比特币价格“跳水”影响,整个数字货币市值大幅下降,按照CoinMarketCap的数据显示,在15日当日,数字货币整体市值下降超过300亿美元。
6000美元是比特币重要的心理关口,这一心理关口的突破对于市场信心带来极大冲击,“一地鸡毛”,一位比特币投资人对经济观察报这样形容当日的凌晨。
比特币现金(BCH)的硬分叉被认为是此次比特币价格突然跳水的原因之一,所谓硬分叉是当一种数字货币的社区对于原有数字货币的技术共识产生分歧时,在原有链上分出来一个新的链条,并由此产生一种新的币,就像树枝分叉一样,而潜伏在技术共识的背后往往是利益的冲突。
BCH本身即为比特币的分叉币,2018年年中,BCH社区对于该币的技术路线产生分歧,形成两大派系,酝酿了此次的硬分叉。这次硬分叉在11月16日的凌晨最终落地,目前双方正陷入了一次大规模的“算力战”——即通过算力影响对方币的稳定运行和交易——在短期内尚难以未分出胜负。
比特币价格受到极大冲击的原因在于,参与BCH硬分叉交战的双方均握有丰厚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矿机、算力以及包括比特币、BCH在内的大批存量数字货币,其冲突被认为触发了市场的恐慌心理。 在2018年年初触及高峰以来,以比特币为主的整个数字货币市场不断呈现萎缩的情况,一位数字货币基金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其根本原因在于整个市场的资金盘已经不足以支撑以往的高币价,后续资金也近乎枯竭。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年中的EOS超级节点竞选或是此次的BCH硬分叉都未能重新振奋市场信心,反而带来了相反的效果。
陷入“熊市”的比特币币价,还能够挺过此轮的“分叉劫”吗?
分叉“狂欢”
BCH的硬分叉被认为是比特币价格大跌的重要原因,这次硬分叉已经于11月16日零点40分正式执行。
在硬分叉执行前两个小时,数字货币投资者的圈层内就已经迎来了一次久违的狂欢。在持续超过半年的“熊市”里,数字货币投资人的活跃度大幅度降低,但在这两个小时中,直播、讨论在各类媒介渠道、社交媒体上不断蔓延,一些投资人将这一事件视为数字货币领域的“世界杯”。
为什么此次的分叉会引起市场和投资人的如此关注?
答案还得回到BCH本身。BCH是比特币的分叉币之一,在2017年8月,为了解决比特币区块容量较小的问题——比特币一个区块的容量为1MB,这被认为是导致比特币交易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在一批大型矿主、比特币持有者和技术人员的支持下,BCH作为比特币的分叉币应运而生。由于有大量颇具实力的人员支持,BCH在诞生后逐渐成为主流数字货币,价格一度突破500美元。
促使BCH诞生的人员中有两位值得格外关注,一位是Craig Steven Wright, 澳洲商人,曾称自己就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本人,在比特币社区拥有一定影响力,被戏称为澳本聪;另一位是吴忌寒,比特大陆创始人,其公司拥有大量比特币的矿机、算力。
一位区块链技术研究者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此前BCH能够成功从比特币中分叉,与 Craig Steven Wright和吴忌寒的资源、影响力息息相关,几乎是这两人和他们的盟友促成了BCH的诞生。
但是,在今年年中,BCH的社区却发生了一次技术路线的分歧,简而言之,其中一方更倾向于“比特币原教旨主义”,即比特币系统本身已经很完美了,BCH只需要成为专注于类似比特币的支付交易系统,并继续扩大区块的容量即可;而另一方则认为BCH应该向着“基础设施”的路线发展,让更多的应用场景可以基于BCH实现。Craig Steven Wright及其盟友支持前一种观点,吴忌寒则认同后一种观点。
盟友拔刀相向。
“算力战”
在此后的三个月时间中,双方开始通过互联网不断争执,其他具有影响力的投资人、技术人也纷纷站队,形成了两个派系。值得关注的是,BCH本身的价格也在争执中一路攀升。
技术路线的分歧以及隐含在背后的种种纠葛让大战一触即发。
11月14日夜间至15日凌晨,一张内容为“吴忌寒”将正面迎战澳本聪的社交媒体消息图在各大渠道传播——这一截图最终被证伪,很快,Craig Steven Wright进行了回应,并称要将比特币砸盘至1000美元。
市场情绪一触即溃,11月15日,比特币价格大幅跳水,跌破6000美元,至截稿时尚在5700美元上下浮动。
在市场的哀嚎声中,BCH硬分叉最终在11月16日凌晨拉开大幕,两个小时的等待后,此次硬分叉的成果,两种新的数字货币产生,分别为:吴忌寒方的 BCH ABC和 Craig Steven Wright方的BCH SV ,截至16日上午9点34分,ABC领先BSV方31个区块。
然而,这并不是结局,一位BCH投资人认为,鉴于交战双方的水火不容,在分叉完成后,必然要通过“算力战”决出胜负。
所谓算力战即在对方区块链系统投入足够的算力,从而通过一系列方式影响对方区块链系统的正常运行,比如制造大量无效区块,阻碍链条的正常形成,并让交易无法进行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投入数字货币矿机来产生足够的算力,也意味着庞大的资金消耗。
按照这位投资人的分析,BCH算力战的决胜点将在交易环节:即通过大量算力的投入,让对方币种的稳定度出现问题——比如出现双重支付的情况,从而让投资人对这一币种的安全度产生怀疑,最终使得这一币种被市场抛弃。
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持久的“战争”。
比特劫
在过去超过半年的时间中,整个数字货币市场市值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多种数字货币彻底归零或几乎没有成交量,与其他数字货币相较,比特币依然保持了一定的韧性——一个数据是,比特币在全球数字货币市值中的占比从今年2月的30%多一路上升至50%多,成为主要的价值支撑点。
但在此次的分叉事件中,这一支撑点显现了其脆弱的一面。一位数字货币长期投资人、数字货币基金管理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此次比特币价格的大幅下跌并不仅仅是由于某一些独立的事件,而是比特币长期横盘对市场信心的消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个市场已经没有支撑价格的资金了。
长期低迷的行情让一些投资人和从业人失去了耐心,一位曾经为数十个ICO项目提供市值管理的人士已经暂时离开了数字货币领域,重新回归A股。
撤离的还有矿工,在今年的10月中旬比特币挖矿难度开始下降——比特币挖矿难度与投入算力成正比,这意味着矿工正在减少对这一市场的投入。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中,尽管比特币价格起起落落,挖矿的难度却基本保持了高速的增长。
“之前的增长有惯性的作用,也有技术升级的原因,但是矿工的耐性毕竟是有限的,持续看不到足够的回报,难度又一直提升,必然会减少后续投入,这些算力投入减少后,难度也会下调,这本来就是比特币自有的协调机制”,一位比特币矿工表示。
尚未有明显的迹象显示这些结构性的颓势能够在短期得到逆转。在这个脆弱的舞台上正在拉开的“BCH算力战”大戏,也未有能够迅速结束的迹象。
重重重压下的比特币价格将会走向何处?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