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探索金融科技行业标准与规范,助力行业自律发展,推动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

即将过去的2018年,金融科技发展的主旋律贯彻全年。伴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起步并走向成熟,金融科技给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金融科技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仍然存在一些暗礁险滩。新技术应用风险、业务交叉风险等均是金融科技面临的严峻挑战。

回顾2018,DRC分布式监管科技协同平台创始人林扬走访了十余位国内外通证经济的学者、专家朋友,就金融科技的治理与管控、监管合规、会计、税务、资产上链、赋能实体经济等领域话题展开研讨,探索金融科技行业标准与规范,助力行业自律发展,推动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

元旦将至,DRC汇集了14场《林扬高端对话》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DRC林扬高端对话》

目录

1.对话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学院院长白士泮:拿捏监管力度,平衡创新与安全
2.对话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赵晓菊:有效监管与行业自律,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3.对话Tokenest CEO Lincoln:金融科技助力企业拥抱监管
4.对话Totodi创始人姚耀:监管科技公司是金融监管的有力帮手
5.对话Peter Douglas(Director of the CAIA Foundation):通证经济是更高层次的协同发展
6.对话ACCESS 主席Anson Zeall:多方共建标准,助力企业与机构接轨
7.对话核聚链创始人黄连金:用区块链精神打造未来区块链行业的标准与规范
8.对话新加坡新跃大学教授李国权:社区共识重要的是思想共识、思维共识
9.对话BTS巨蟹:分布式自治组织最强共识需依靠合理的投票机制设计
10.对话DBA项目创始人兼CEO陶曲明:分布式商业组织的激励机制设计
11.对话陆国际: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加码
12.对话哈希未来CEO贾英昊:共绘资产上链蓝图
13.对话链平方CEO周淼:区块链与供应链天然融合,优势互补
14.对话Bitcoin Exchange CEO Zann Kwan :数字经济的会计、税收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为方便大家阅读,DRC整理出了部分精彩内容: 

专题研讨(一)

探索金融科技创新与有效监管的平衡点

对于金融科技的应用,尤其像区块链、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的创新探索和应用,既可能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如何甄别和界定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风险?如何在鼓励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普惠金融、应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升级转型发展的同时,又能确保金融科技应用所可能引发的风险在可控、可监管范围内?当监管部门制定监管体系框架的时候,找到鼓励创新和有效监管风险的平衡点非常重要。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白士泮博士从新加坡监管机制的顶层设计、工具方法两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同时进一步梳理了监管当局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态度。

在监管的方法工具上,新加坡的监管是多做“原则”监管、报备式监管,少做“规则”监管。从产品的周期来说,事先少管,更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所谓原则性监管,即事前与被监管者充分沟通,告知监管目的,说明基本监管原则,鼓励业者以披露为本、进行自我管理,在维护金融稳定、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商业活动,留给创业者一定的空间和灵活性。

在监管态度上,新加坡目前处于监管天秤的中间,讲究平衡、谨慎和相对开放。新政府认为一个科技的潜能在没有完全被挖掘释放出来的时候,过早的监管限制了技术的发展,所以,抓好监管切入的阶段和时间就尤为重要。

由新加坡前议员杨木光、李国权以及白博士牵头成立的行业自律组织-BEST区块链深度科技发展协会将在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基础上推动新技术的应用、扩容、与产业结合方面发挥作用,深入民间、深入中小企业,倡导金融服务和实体产业的包容性和合规性,真正做到金融普惠化。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赵院长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现阶段有“三跨”和“三无”两大特征。“三跨”是指跨技术(AI、大数据、区块链)、跨国界、跨监管部门。“三无”指由于是原有的技术应用到新的领域、且这些技术发展迅速但尚不成熟,因此无行业标准、无统一法律法规、无特定监管部门。

在监管体系的制定方面,监管部门一是应该与业界沟通,充分认识深入了解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和风险;二是应该引导帮助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高风险意识,引导金融科技的从业人员和机构认识到他们对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责任感,并与业界共同探讨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新规则,循序渐进的在行业规则不断健全完善的基础上,过渡到法律法规。

金融科技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在现阶段“三无”的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律性组织应该组织产学研机构针对金融科技如何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如何开展风险甄别和风险自控等开展协同研究,在应用条件比较成熟的领域首先推广。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Tokenest项目希望通过搭建信息披露平台,帮助区块链领域的企业级、机构级客户在管理数字资产方面更具合规性、更加系统化,在监管方相应的法规条例出台后将其实现到平台中。

DRC分布式监管科技协同平台本身也在信息披露、资产穿透方面做努力,在监管机构、科技创新公司以及专业投资者之间构建“自治、互信、专业、透明”的分布式网络平台,将“主动监管、过程监管、功能监管”理念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环节,助力企业拥抱监管。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监管科技的重点就是要用技术手段解决金融监管合规的问题,在监管者与被监管之间建立透明、可信的信息传递渠道,提高金融交易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以中国私募基金行业为例,从最初2012年的200家发展到现在的27000家,数量增长了百余倍,目前仍呈几何级增长态势,通过传统的人工监管手段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在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只有通过监管科技来应对其中的风险才是最有效的。

在国内,多方共建金融新生态是可行的路径选择,监管科技企业作为技术主体之一,应与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形成良性互动,更有力地防控金融风险,更大程度地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

专题研讨(二)

探索数字经济的标准与规范

利用区块链技术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是在未来几年中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在这样一个所有的区块链秩序都是百废待兴的时代,需要有相应的、新的机制体制诞生。一方面,以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为例的区块链应用最终会进入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因此打造各方共识的标准框架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区块链时代与互联网时代对安全管控方面存在不同的要求,频繁发生的黑客攻击、智能合约漏洞、网络安全等风险事件让区块链安全管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区块链技术标准也亟待出台。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通证经济将构建开放、普惠、自治的跨界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实现不同实体的协同发展。但即使在这样的去中心化协同环境下,仍然需要中心化政府部门进行监管,需要中心化的机构设立标准与规范。

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作为联通世界的基础设施,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缺少规则的,而在中国政策及美国大型网络公司模型的引领下,网络将成为有规则的基础设施。

在未来的新通证经济时代,需要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间寻求平衡,去中心化的技术与中心化的管理结合将成为常态。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在区块链标准框架构建上,很多协会选择独立打造标准框架,但在这样的方式之下,当标准形成之后很可能不能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同,这样就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和监管者交涉,在此期间这套框架也不会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

更好的做法是在构建区块链标准框架前,首先同监管者、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大量沟通,当达成共识后再进行撰写标准框架。

目前,区块链领域最大问题之一在于银行并不理解加密货币公司的业务,同时公司也不清楚银行的想法,在此方面,就需要为双方搭建互相理解的桥梁。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林扬与核聚链创始人黄连金就区块链行业安全管控的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度对话。双方一致认为只有解决了行业安全管控的标准与规范的问题,区块链行业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服务于全社会。而在细分领域中,如何确保资产真实、准确、有效地映射在区块链上,则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专题研讨(三)

探索构建分布式自治组织共识与激励机制

区块链项目价值一定程度反映了社区共识价值,目前存在非中心、多中心或弱中心等不同类型社区治理体系,各个区块链项目在社区治理方面会存在较大差异,适当程度的中心化治理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是完全的中心化又违背了区块链非中心化的思想,那么应如何构建社区共识?如何在民主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呢?

此外,建立一套科学的共识机制与激励机制是促进多方协同、有序运行的核心与关键,将会对整体社会体系中人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采取何种激励机制能有效地实现对人和行为的有效引导呢?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李国权教授认为非中心化是必须的,但非中心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不能为了非中心化而非中心化,只有成本开始降低或者需要降低成本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实行非中心化。而非中心化的过程是社区达成共识的过程,重要的是思想共识、是思维共识。

李教授同时强调各地政府、监管都会大力发展对社会有贡献的区块链项目,因此包容、增长、持续性的经营模式是目前各国政府急切需要的,也会大力支持的。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BTS理事会核心成员巨蟹深度剖析比特股BTS项目作为分布式自治组织在过去四年发展历程中积累经验与教训。

巨蟹认为,分布式自治组织的重大决策需要整个社区达成很强的共识才能推行,而达成共识的最佳方法即为投票。但投票机制尚待改善,目前存在的投票机制中或涉及投票固化,或涉及超级节点回报率过高,导致投票结果并未达到最优状态,非中心化组织的结构仍需不断地进化。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在林扬与DBA创始人陶曲明讨论中,两位创始人悉数了传统商业的诸多利弊,并探讨了分布式商业可能带来的突破点,而其中最具价值的是分布式商业的激励相容机制设计,即要保证参与到分布式商业中协作的各个主体利益,在协作过程中通过一套优良的激励机制设计,使各方都能获利。

专题研讨(四)

探索金融科技赋能传统产业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本次对话由林扬主持,邀请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讲师闫黎博士、陆国际(新加坡)金融资产交易有限公司COO陈伟洲、陆金所风控管理部副总经理叶亭亭。嘉宾们从行业角度在“产、学、研、用”等多方面对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应用领域、技术成熟度、风险等进行了分析展望。林扬表示,更加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金融体系在未来将会成为生活中的常态。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就资产上链的问题林扬与哈希未来CEO贾英昊展开了讨论。此次讨论对资产链上与链下衔接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突破。

未来的资产上链是需要多方协同的,区块链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在链下的环节,需要有资质认证的资产评估师或法律专业人士介入,才能保证资产的真实有效性以及法律上的合法合规性。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金融科技如何赋能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于中小企业,解决他们融资难、征信难、专业服务难找的问题,这是林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同样有着20多年传统金融经验的女性区块链创业者-链平方CEO周淼也在这方面探索。

以区块链为例,将供应链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就可以将企业信息在区块链上交叉验证,利用数据不可篡改性建立信任、累积信用,进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同时,通过技术保证企业信息数据不离属地,也有效保证了信息安全。区块链本身不单是技术问题,更是多方协同问题。周总认为,用技术做增量经济,“短期看技术,中期看应用,长期看生态”。

两位女性创业者,都希望通过自身和企业的努力,让世界多一点真实和信任,多一点美好。

专题研讨(五)

探索数字经济下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相应的各方面专业基础服务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对会计、税务等领域的服务升级就构成了种种挑战。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曾几何时,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只关注构建产品、募集资金,而将会计和税务处理等放置在次要位置,一些创业公司甚至在筹集到资金后都不知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处理,更别提公司收入可能面临双重纳税的处境。

但是如果能获得一定的税务指导,这些企业就能拥有更好的纳税计划,能够建立更有效的税务结构,能为企业节省很多资金。

然而,在金融科技领域寻找专业的服务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来讲非常困难,DRC分布式专业服务平台的创建将有利于解决这一痛点。DRC将邀请各方专业机构加入DRC生态系统,并建立明确的服务对接窗口和服务评价系统,为创业公司提供普惠化的专业服务,帮助公司健康、合规发展。

 结语 

金融科技面前人人都是孩子。

所有的学术研究者、行业实践者都在探索的过程中,在这片新大陆,不怕没有观点,最怕没有思考。希望林扬和她朋友们的对话能为各位奉献一场场思想饕餮,让行业多一点启发和信心。是的,有这样一群人正在进行着艰难的探索,他们负重前行、面临艰难险阻,却也乐此不疲。

2019年,林扬将邀请全世界范围内更多优秀的学者、实践者展开更多的人物专访、行业研讨会与深度行研分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欢迎在下方留言推荐您关注的领域,并推荐更多优秀的、出色的思想者、实践者共同加入!敬请关注DRC动态,关注林扬与朋友们给大家带来的金融科技前瞻性思想和观点!

生成图片
4

发表评论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星期四 2018-12-27 0:11:53

即将过去的2018年,金融科技发展的主旋律贯彻全年。伴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起步并走向成熟,金融科技给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金融科技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仍然存在一些暗礁险滩。新技术应用风险、业务交叉风险等均是金融科技面临的严峻挑战。

回顾2018,DRC分布式监管科技协同平台创始人林扬走访了十余位国内外通证经济的学者、专家朋友,就金融科技的治理与管控、监管合规、会计、税务、资产上链、赋能实体经济等领域话题展开研讨,探索金融科技行业标准与规范,助力行业自律发展,推动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

元旦将至,DRC汇集了14场《林扬高端对话》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DRC林扬高端对话》

目录

1.对话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学院院长白士泮:拿捏监管力度,平衡创新与安全
2.对话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赵晓菊:有效监管与行业自律,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3.对话Tokenest CEO Lincoln:金融科技助力企业拥抱监管
4.对话Totodi创始人姚耀:监管科技公司是金融监管的有力帮手
5.对话Peter Douglas(Director of the CAIA Foundation):通证经济是更高层次的协同发展
6.对话ACCESS 主席Anson Zeall:多方共建标准,助力企业与机构接轨
7.对话核聚链创始人黄连金:用区块链精神打造未来区块链行业的标准与规范
8.对话新加坡新跃大学教授李国权:社区共识重要的是思想共识、思维共识
9.对话BTS巨蟹:分布式自治组织最强共识需依靠合理的投票机制设计
10.对话DBA项目创始人兼CEO陶曲明:分布式商业组织的激励机制设计
11.对话陆国际: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加码
12.对话哈希未来CEO贾英昊:共绘资产上链蓝图
13.对话链平方CEO周淼:区块链与供应链天然融合,优势互补
14.对话Bitcoin Exchange CEO Zann Kwan :数字经济的会计、税收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为方便大家阅读,DRC整理出了部分精彩内容: 

专题研讨(一)

探索金融科技创新与有效监管的平衡点

对于金融科技的应用,尤其像区块链、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的创新探索和应用,既可能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如何甄别和界定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风险?如何在鼓励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普惠金融、应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升级转型发展的同时,又能确保金融科技应用所可能引发的风险在可控、可监管范围内?当监管部门制定监管体系框架的时候,找到鼓励创新和有效监管风险的平衡点非常重要。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白士泮博士从新加坡监管机制的顶层设计、工具方法两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同时进一步梳理了监管当局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态度。

在监管的方法工具上,新加坡的监管是多做“原则”监管、报备式监管,少做“规则”监管。从产品的周期来说,事先少管,更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所谓原则性监管,即事前与被监管者充分沟通,告知监管目的,说明基本监管原则,鼓励业者以披露为本、进行自我管理,在维护金融稳定、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商业活动,留给创业者一定的空间和灵活性。

在监管态度上,新加坡目前处于监管天秤的中间,讲究平衡、谨慎和相对开放。新政府认为一个科技的潜能在没有完全被挖掘释放出来的时候,过早的监管限制了技术的发展,所以,抓好监管切入的阶段和时间就尤为重要。

由新加坡前议员杨木光、李国权以及白博士牵头成立的行业自律组织-BEST区块链深度科技发展协会将在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基础上推动新技术的应用、扩容、与产业结合方面发挥作用,深入民间、深入中小企业,倡导金融服务和实体产业的包容性和合规性,真正做到金融普惠化。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赵院长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现阶段有“三跨”和“三无”两大特征。“三跨”是指跨技术(AI、大数据、区块链)、跨国界、跨监管部门。“三无”指由于是原有的技术应用到新的领域、且这些技术发展迅速但尚不成熟,因此无行业标准、无统一法律法规、无特定监管部门。

在监管体系的制定方面,监管部门一是应该与业界沟通,充分认识深入了解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和风险;二是应该引导帮助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高风险意识,引导金融科技的从业人员和机构认识到他们对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责任感,并与业界共同探讨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新规则,循序渐进的在行业规则不断健全完善的基础上,过渡到法律法规。

金融科技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在现阶段“三无”的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律性组织应该组织产学研机构针对金融科技如何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如何开展风险甄别和风险自控等开展协同研究,在应用条件比较成熟的领域首先推广。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Tokenest项目希望通过搭建信息披露平台,帮助区块链领域的企业级、机构级客户在管理数字资产方面更具合规性、更加系统化,在监管方相应的法规条例出台后将其实现到平台中。

DRC分布式监管科技协同平台本身也在信息披露、资产穿透方面做努力,在监管机构、科技创新公司以及专业投资者之间构建“自治、互信、专业、透明”的分布式网络平台,将“主动监管、过程监管、功能监管”理念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环节,助力企业拥抱监管。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监管科技的重点就是要用技术手段解决金融监管合规的问题,在监管者与被监管之间建立透明、可信的信息传递渠道,提高金融交易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以中国私募基金行业为例,从最初2012年的200家发展到现在的27000家,数量增长了百余倍,目前仍呈几何级增长态势,通过传统的人工监管手段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在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只有通过监管科技来应对其中的风险才是最有效的。

在国内,多方共建金融新生态是可行的路径选择,监管科技企业作为技术主体之一,应与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形成良性互动,更有力地防控金融风险,更大程度地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

专题研讨(二)

探索数字经济的标准与规范

利用区块链技术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是在未来几年中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在这样一个所有的区块链秩序都是百废待兴的时代,需要有相应的、新的机制体制诞生。一方面,以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为例的区块链应用最终会进入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因此打造各方共识的标准框架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区块链时代与互联网时代对安全管控方面存在不同的要求,频繁发生的黑客攻击、智能合约漏洞、网络安全等风险事件让区块链安全管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区块链技术标准也亟待出台。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通证经济将构建开放、普惠、自治的跨界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实现不同实体的协同发展。但即使在这样的去中心化协同环境下,仍然需要中心化政府部门进行监管,需要中心化的机构设立标准与规范。

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作为联通世界的基础设施,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缺少规则的,而在中国政策及美国大型网络公司模型的引领下,网络将成为有规则的基础设施。

在未来的新通证经济时代,需要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间寻求平衡,去中心化的技术与中心化的管理结合将成为常态。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在区块链标准框架构建上,很多协会选择独立打造标准框架,但在这样的方式之下,当标准形成之后很可能不能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同,这样就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和监管者交涉,在此期间这套框架也不会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

更好的做法是在构建区块链标准框架前,首先同监管者、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大量沟通,当达成共识后再进行撰写标准框架。

目前,区块链领域最大问题之一在于银行并不理解加密货币公司的业务,同时公司也不清楚银行的想法,在此方面,就需要为双方搭建互相理解的桥梁。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林扬与核聚链创始人黄连金就区块链行业安全管控的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度对话。双方一致认为只有解决了行业安全管控的标准与规范的问题,区块链行业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服务于全社会。而在细分领域中,如何确保资产真实、准确、有效地映射在区块链上,则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专题研讨(三)

探索构建分布式自治组织共识与激励机制

区块链项目价值一定程度反映了社区共识价值,目前存在非中心、多中心或弱中心等不同类型社区治理体系,各个区块链项目在社区治理方面会存在较大差异,适当程度的中心化治理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是完全的中心化又违背了区块链非中心化的思想,那么应如何构建社区共识?如何在民主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呢?

此外,建立一套科学的共识机制与激励机制是促进多方协同、有序运行的核心与关键,将会对整体社会体系中人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采取何种激励机制能有效地实现对人和行为的有效引导呢?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李国权教授认为非中心化是必须的,但非中心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不能为了非中心化而非中心化,只有成本开始降低或者需要降低成本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实行非中心化。而非中心化的过程是社区达成共识的过程,重要的是思想共识、是思维共识。

李教授同时强调各地政府、监管都会大力发展对社会有贡献的区块链项目,因此包容、增长、持续性的经营模式是目前各国政府急切需要的,也会大力支持的。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BTS理事会核心成员巨蟹深度剖析比特股BTS项目作为分布式自治组织在过去四年发展历程中积累经验与教训。

巨蟹认为,分布式自治组织的重大决策需要整个社区达成很强的共识才能推行,而达成共识的最佳方法即为投票。但投票机制尚待改善,目前存在的投票机制中或涉及投票固化,或涉及超级节点回报率过高,导致投票结果并未达到最优状态,非中心化组织的结构仍需不断地进化。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在林扬与DBA创始人陶曲明讨论中,两位创始人悉数了传统商业的诸多利弊,并探讨了分布式商业可能带来的突破点,而其中最具价值的是分布式商业的激励相容机制设计,即要保证参与到分布式商业中协作的各个主体利益,在协作过程中通过一套优良的激励机制设计,使各方都能获利。

专题研讨(四)

探索金融科技赋能传统产业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本次对话由林扬主持,邀请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讲师闫黎博士、陆国际(新加坡)金融资产交易有限公司COO陈伟洲、陆金所风控管理部副总经理叶亭亭。嘉宾们从行业角度在“产、学、研、用”等多方面对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应用领域、技术成熟度、风险等进行了分析展望。林扬表示,更加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金融体系在未来将会成为生活中的常态。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就资产上链的问题林扬与哈希未来CEO贾英昊展开了讨论。此次讨论对资产链上与链下衔接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突破。

未来的资产上链是需要多方协同的,区块链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在链下的环节,需要有资质认证的资产评估师或法律专业人士介入,才能保证资产的真实有效性以及法律上的合法合规性。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金融科技如何赋能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于中小企业,解决他们融资难、征信难、专业服务难找的问题,这是林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同样有着20多年传统金融经验的女性区块链创业者-链平方CEO周淼也在这方面探索。

以区块链为例,将供应链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就可以将企业信息在区块链上交叉验证,利用数据不可篡改性建立信任、累积信用,进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同时,通过技术保证企业信息数据不离属地,也有效保证了信息安全。区块链本身不单是技术问题,更是多方协同问题。周总认为,用技术做增量经济,“短期看技术,中期看应用,长期看生态”。

两位女性创业者,都希望通过自身和企业的努力,让世界多一点真实和信任,多一点美好。

专题研讨(五)

探索数字经济下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相应的各方面专业基础服务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对会计、税务等领域的服务升级就构成了种种挑战。

林扬高端对话2018:金融科技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门

曾几何时,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只关注构建产品、募集资金,而将会计和税务处理等放置在次要位置,一些创业公司甚至在筹集到资金后都不知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处理,更别提公司收入可能面临双重纳税的处境。

但是如果能获得一定的税务指导,这些企业就能拥有更好的纳税计划,能够建立更有效的税务结构,能为企业节省很多资金。

然而,在金融科技领域寻找专业的服务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来讲非常困难,DRC分布式专业服务平台的创建将有利于解决这一痛点。DRC将邀请各方专业机构加入DRC生态系统,并建立明确的服务对接窗口和服务评价系统,为创业公司提供普惠化的专业服务,帮助公司健康、合规发展。

 结语 

金融科技面前人人都是孩子。

所有的学术研究者、行业实践者都在探索的过程中,在这片新大陆,不怕没有观点,最怕没有思考。希望林扬和她朋友们的对话能为各位奉献一场场思想饕餮,让行业多一点启发和信心。是的,有这样一群人正在进行着艰难的探索,他们负重前行、面临艰难险阻,却也乐此不疲。

2019年,林扬将邀请全世界范围内更多优秀的学者、实践者展开更多的人物专访、行业研讨会与深度行研分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欢迎在下方留言推荐您关注的领域,并推荐更多优秀的、出色的思想者、实践者共同加入!敬请关注DRC动态,关注林扬与朋友们给大家带来的金融科技前瞻性思想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