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比肩《三体》刘慈欣,为何却最终选择布道区块链?

理想主义者长铗这八年。

1/ 8年没写小说的科幻作家

这是2018年初春3月的普通一天。

下午2点,长铗在杭州“矩阵国际”写字楼的办公室里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的采访。那时,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行情一路高歌猛进,引发了上至创投、金融、互联网圈,下至普罗大众,对区块链的狂热。

两小时的采访结束后,他走向办公室另一头的休息室,这里有健身设施、游戏机和按摩椅。长铗像往常一样,做了几个引体向上,然后站在一旁,安静的思考着。不久后,有其他同事进来,长铗让出了健身的位置,走回了办公室。

晚上8点,外卖到了,湖南人长铗特意备注了多加辣。在休息区边吃,边和一名新加入的同事聊天。听到对方说对行业和自己有信心,长铗鼓励道,有信念是好事,但是,得坚持。

晚上10点,长铗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他关上灯,下楼,打了个滴滴快车,在路旁等了几分钟后,车到了,他拉开车门,坐上车,回家。

这是长铗与比特币及区块链结缘的第8年,身为区块链领域最为知名的“布道者”,长铗在自己创立的、国内最知名的区块链媒体巴比特上,已有一年半没有更新文章。而曾经热衷并频繁获奖的科幻小说创作,更是已经长达8年没有新作问世了。

那是因为,他创建的区块链公链项目——比原链,经过近1年的底层研发与测试,主网上线在即。长铗的重心都放在了这里,用他的话说——

“以前是用写作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故事,现在是真的去推动一件事情,你成为了未来本身,而不是说去预测未来。”

2/ 从作家到淘金路上的“卖水人”

2010年,刘志鹏在广西南宁国土资源规划局做工程师,而所有的同事都不知道,他有着另一个身份——科幻小说作家。长铗正是刘志鹏的笔名。

2006-08年,凭借《昆仑》、《674号公路》、《扶桑之伤》三部小说,长铗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科幻小说界最高奖“银河奖”。当时,有人将长铗誉为刘慈欣之后中国科幻的新一代“扛把子”,并期望他写出比肩《三体》那样的巨作。

2010年,命运的转折点来了——长铗接触到了比特币。

早在07年,长铗就曾写过一篇名为《屠龙之技》的科幻小说,在这篇小说中,长铗描写了一名身负屠龙之技的程序员“融”在编程对战平台Quake10上掀起的一场腥风血雨。而文中的核心主题就是,谁掌握了计算能力,谁就掌握了核心权力。这与区块链世界的密码学基础不谋而合。

在深入研究了比特币的原理后,长铗果断将当时自己所有的积蓄10万元都买了比特币。后来接受采访时,长铗表示,“比特币的出现,完美契合了我对云时代、宏大分布式计算工程的想象,我憧憬着的‘计算即权力’的时代正在到来……”

正因如此,长铗此后的人生,都投入到了比特币与区块链当中。

2011年上半年,那时博客的黄金时代尚未结束。长铗也以搭建了自己的博客站点,开始传播比特币和区块链知识。

7月31日,有人在长铗的博客下留言,建议他申请独立域名和空间。并向长铗的比特币地址转了0.168个BTC。这是长铗收到的第一笔比特币捐赠。

他曾比肩《三体》刘慈欣,为何却最终选择布道区块链?

(图片来源:巴比特论坛)

后来,他们交换了QQ,也知道了这位网名为“QQAgent”的捐赠者的名字——吴忌寒。

11年下半年,长铗和吴忌寒一起正式创立了巴比特论坛,并取了个8btc.com的独立域名,开启了独立运营。

关于“巴比特”这个名字,作家长铗借鉴了美国小说家辛克莱·刘易斯1922年发表的同名长篇小说。而8btc这个名字,外界也有过诸多猜测,而长铗给出的答案则出乎大多数人意料——只想取个和BTC最直接相关的,而前缀0到9再加BTC的组合里,只有8BTC这个域名未被注册而已。

布道者巴比特与长铗的故事,就从这里起航了。

2013年,比特币价格从35美元跌到2美元,“比特币已死”的言论充斥媒体。受此影响,巴比特社区活跃度快速下降,网站也一度停更。

到年底,行情逐渐回暖。而2年多的比特币兼职“布道”后,2014年初,长铗决定辞职,带着未婚妻来到杭州,全职运营巴比特。

他曾比肩《三体》刘慈欣,为何却最终选择布道区块链?

(相对完整的最早期巴比特全家福)

而这期间,他拒绝了吴忌寒一起创办比特大陆的邀请。他说——

我选择做淘金路上的卖水人。


3/ “卖水人”的理想主义

2003年,17岁刚高考完的长铗,看到报纸说桃花源遗迹在隔壁的新化县城,于是就萌发了效仿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从家乡湖南邵阳徒步百余公里前去探访。他带了点钱,走了两天,一路上吃住都在沿途的农户家,最后在奉家山一个山洞里找到一只碗。他带着这只碗又走回邵阳,交还给了当地文物局。

大学开始写科幻小说后,长铗的个人价值观也贯穿于创作的所有字里行间。四川大学科幻协会在《长铗中短篇小说集》推荐中这样写道——“扎实的知识储备和特有的孤独气质使得长铗的小说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在编者看来,作品背后的长铗是一个踽踽独行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文字总是倾诉着不平之士的衷曲。”

巴比特的logo是海盗船,每一位加入巴比特的新同事,都会收到这样的祝福——“巴比特信奉开放、自由、冒险的海盗文化,让我们同舟共济,风雨兼程,驶往区块链新大陆!”

无论是巴比特CEO王雷,比原链CEO段新星,还是巴比特运营总监马千里,与大部分加入巴比特的人,长铗总是有着“一见钟情”式的惺惺相惜。

“我与王雷只在某次大会聊了五分钟,与段新星是因为一次饭局留下深刻印象,与千里的认识也只聊过10分钟。当时就想将来应该有深度合作机会。”

而在传统媒体有着近20年从业经验的知名媒体人王雷,2017年加入了巴比特时,这样说道:“长铗是个理想主义者,我们志同道合。”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4/ “相信巴比特能活到永远”

长铗全职创办巴比特后不久,便获得了光速安振200万的天使轮融资。但好景不长,行业寒冬又来了。

2014年2月,当时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门头沟)宣布服务器被黑,近85万个比特币被盗。这起震惊行业的事件发生后,比特币价格应声而跌,从266美元跌到45美元。当初一起创办巴比特的宋欢平、陈俞荣两位联合创始人,坚持4个月后,选择了离开。

他曾比肩《三体》刘慈欣,为何却最终选择布道区块链?

(2013年冬,在南宁初次见面的长铗与宋欢平)

而整个2015年,比特币的价格都在200-500美元左右“奄奄一息”着,而长铗选择继续坚守。并靠着唯一一轮的融资款,一直撑到了2016年9月。在此期间,则继续“布道”比特币和区块链。

他很喜欢王安石的一句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凡险以远,则至者少。

15年10月,有人在巴比特论坛里问,“长铗,巴比特还能坚持多久,巴比特现在有收入吗?”

长铗回复道:“我们一直活得好好的,如果要有期限,那就是永远……希望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即,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但今年一次内部分享会上,长铗罕见地谈起了当年的困难。他说,14到15年行情持续低迷的那段时间,行业的关注度再一次如潮水般褪去,巴比特的业务也确实有缩水。最清闲的时候,他和妻子把杭州大街小巷都逛遍了。

这已不是长铗第一次面对行业寒冬。

巴比特站点上线后不久,比特币迎来了2011年的大崩盘,当时比特币从6月份的32美元跌到11月份的2美元,币值暴跌超过九成,长铗清楚记得,“当时媒体说的都是‘比特币为什么会死’,‘比特币的前世今生’,这种盖棺定论性的文章。”

为什么能坚持?长铗认为,深层的原因就是对比特币的认知不同。

“如果你对这门技术缺少一些深刻的理解,你很容易就会觉得这东西没什么可做的,都死了还要做这个东西干嘛。”

在长铗的理解中,互联网上,资源复制的边际成本很低,所以有很多互联网巨头早期不营利,后期利润会很高。而区块链上,交易的都是竞争性资源,资产都是不可复制的。互联网软件是中心化的组织,区块链不同, 它是一个开源的社区,不需要像软件一样的迭代升级,而且不存在一个中心化的权威,可以宣布停止这个项目。

“就像电力一样,一旦发明,就是收不回来的箭头。我们不可能退回到黑暗的煤灯时代。”

再形而上一些的话,对比特币的理解还可以上升到哲学终极问题。

长铗说,“区块链能改变你对生与死的理解,比如说比特币就有死币的概念。死币它是打到一个谁也不知道私钥的地址上去,它就是随机发了一个地址,这个地址只要符合公钥的格式,就能成功转到这个地址,但这个地址的私钥谁都不知道,那这些币就‘死’了,你有没有想过,灵魂其实也是这样,生与死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只不过是你不知道它的私钥而已。”

这些认知奠定了长铗对区块链的信仰,他深信,“区块链时代”必然到来。


5/ 无论寒冬与否,“都要成为风”

行业跌宕起伏,周期变幻莫测,但总体在螺旋上升。

长铗和他的巴比特多年来坚守区块链行业,持续的理念与知识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比特币,关注区块链。

巴比特的办公地点,也从最初的剑桥公社两间小办公室,到留下镇更大的办公室,再到拱墅区中心的矩阵国际的一层楼,又在今年8月搬到了被誉为杭州“区块链宇宙中心”的西溪首座。

3月,巴比特获得了泛城资本、比特大陆、普华资本等联合领投的1亿元融资,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龙头资讯媒体的地位。在转发这个消息时,长铗附上了9个字:“不要追逐风,要成为风。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话用在走过8年风风雨雨的巴比特和长铗身上再合适不过。

这个冬天,行业又一次随天气转冷。

12月7日,长铗在微博上感慨道:“(全职)从业(区块链)五年来的最大体会是,那些伟大征程的项目都是在冬天至暗的冻土里呼吸、生根并破土重生的。”

他曾比肩《三体》刘慈欣,为何却最终选择布道区块链?

这个对比特币和区块链有着坚定信仰,见证了行业起伏的“布道者”始终相信——

“一时胜负并不重要,所谓赢,不过是时代认同了你的信仰;所谓输,也不过是认同你的时代还没到来。

生成图片
8

发表评论

他曾比肩《三体》刘慈欣,为何却最终选择布道区块链?

星期三 2018-12-26 23:55:42

1/ 8年没写小说的科幻作家

这是2018年初春3月的普通一天。

下午2点,长铗在杭州“矩阵国际”写字楼的办公室里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的采访。那时,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行情一路高歌猛进,引发了上至创投、金融、互联网圈,下至普罗大众,对区块链的狂热。

两小时的采访结束后,他走向办公室另一头的休息室,这里有健身设施、游戏机和按摩椅。长铗像往常一样,做了几个引体向上,然后站在一旁,安静的思考着。不久后,有其他同事进来,长铗让出了健身的位置,走回了办公室。

晚上8点,外卖到了,湖南人长铗特意备注了多加辣。在休息区边吃,边和一名新加入的同事聊天。听到对方说对行业和自己有信心,长铗鼓励道,有信念是好事,但是,得坚持。

晚上10点,长铗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他关上灯,下楼,打了个滴滴快车,在路旁等了几分钟后,车到了,他拉开车门,坐上车,回家。

这是长铗与比特币及区块链结缘的第8年,身为区块链领域最为知名的“布道者”,长铗在自己创立的、国内最知名的区块链媒体巴比特上,已有一年半没有更新文章。而曾经热衷并频繁获奖的科幻小说创作,更是已经长达8年没有新作问世了。

那是因为,他创建的区块链公链项目——比原链,经过近1年的底层研发与测试,主网上线在即。长铗的重心都放在了这里,用他的话说——

“以前是用写作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故事,现在是真的去推动一件事情,你成为了未来本身,而不是说去预测未来。”

2/ 从作家到淘金路上的“卖水人”

2010年,刘志鹏在广西南宁国土资源规划局做工程师,而所有的同事都不知道,他有着另一个身份——科幻小说作家。长铗正是刘志鹏的笔名。

2006-08年,凭借《昆仑》、《674号公路》、《扶桑之伤》三部小说,长铗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科幻小说界最高奖“银河奖”。当时,有人将长铗誉为刘慈欣之后中国科幻的新一代“扛把子”,并期望他写出比肩《三体》那样的巨作。

2010年,命运的转折点来了——长铗接触到了比特币。

早在07年,长铗就曾写过一篇名为《屠龙之技》的科幻小说,在这篇小说中,长铗描写了一名身负屠龙之技的程序员“融”在编程对战平台Quake10上掀起的一场腥风血雨。而文中的核心主题就是,谁掌握了计算能力,谁就掌握了核心权力。这与区块链世界的密码学基础不谋而合。

在深入研究了比特币的原理后,长铗果断将当时自己所有的积蓄10万元都买了比特币。后来接受采访时,长铗表示,“比特币的出现,完美契合了我对云时代、宏大分布式计算工程的想象,我憧憬着的‘计算即权力’的时代正在到来……”

正因如此,长铗此后的人生,都投入到了比特币与区块链当中。

2011年上半年,那时博客的黄金时代尚未结束。长铗也以搭建了自己的博客站点,开始传播比特币和区块链知识。

7月31日,有人在长铗的博客下留言,建议他申请独立域名和空间。并向长铗的比特币地址转了0.168个BTC。这是长铗收到的第一笔比特币捐赠。

他曾比肩《三体》刘慈欣,为何却最终选择布道区块链?

(图片来源:巴比特论坛)

后来,他们交换了QQ,也知道了这位网名为“QQAgent”的捐赠者的名字——吴忌寒。

11年下半年,长铗和吴忌寒一起正式创立了巴比特论坛,并取了个8btc.com的独立域名,开启了独立运营。

关于“巴比特”这个名字,作家长铗借鉴了美国小说家辛克莱·刘易斯1922年发表的同名长篇小说。而8btc这个名字,外界也有过诸多猜测,而长铗给出的答案则出乎大多数人意料——只想取个和BTC最直接相关的,而前缀0到9再加BTC的组合里,只有8BTC这个域名未被注册而已。

布道者巴比特与长铗的故事,就从这里起航了。

2013年,比特币价格从35美元跌到2美元,“比特币已死”的言论充斥媒体。受此影响,巴比特社区活跃度快速下降,网站也一度停更。

到年底,行情逐渐回暖。而2年多的比特币兼职“布道”后,2014年初,长铗决定辞职,带着未婚妻来到杭州,全职运营巴比特。

他曾比肩《三体》刘慈欣,为何却最终选择布道区块链?

(相对完整的最早期巴比特全家福)

而这期间,他拒绝了吴忌寒一起创办比特大陆的邀请。他说——

我选择做淘金路上的卖水人。


3/ “卖水人”的理想主义

2003年,17岁刚高考完的长铗,看到报纸说桃花源遗迹在隔壁的新化县城,于是就萌发了效仿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从家乡湖南邵阳徒步百余公里前去探访。他带了点钱,走了两天,一路上吃住都在沿途的农户家,最后在奉家山一个山洞里找到一只碗。他带着这只碗又走回邵阳,交还给了当地文物局。

大学开始写科幻小说后,长铗的个人价值观也贯穿于创作的所有字里行间。四川大学科幻协会在《长铗中短篇小说集》推荐中这样写道——“扎实的知识储备和特有的孤独气质使得长铗的小说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在编者看来,作品背后的长铗是一个踽踽独行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文字总是倾诉着不平之士的衷曲。”

巴比特的logo是海盗船,每一位加入巴比特的新同事,都会收到这样的祝福——“巴比特信奉开放、自由、冒险的海盗文化,让我们同舟共济,风雨兼程,驶往区块链新大陆!”

无论是巴比特CEO王雷,比原链CEO段新星,还是巴比特运营总监马千里,与大部分加入巴比特的人,长铗总是有着“一见钟情”式的惺惺相惜。

“我与王雷只在某次大会聊了五分钟,与段新星是因为一次饭局留下深刻印象,与千里的认识也只聊过10分钟。当时就想将来应该有深度合作机会。”

而在传统媒体有着近20年从业经验的知名媒体人王雷,2017年加入了巴比特时,这样说道:“长铗是个理想主义者,我们志同道合。”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4/ “相信巴比特能活到永远”

长铗全职创办巴比特后不久,便获得了光速安振200万的天使轮融资。但好景不长,行业寒冬又来了。

2014年2月,当时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门头沟)宣布服务器被黑,近85万个比特币被盗。这起震惊行业的事件发生后,比特币价格应声而跌,从266美元跌到45美元。当初一起创办巴比特的宋欢平、陈俞荣两位联合创始人,坚持4个月后,选择了离开。

他曾比肩《三体》刘慈欣,为何却最终选择布道区块链?

(2013年冬,在南宁初次见面的长铗与宋欢平)

而整个2015年,比特币的价格都在200-500美元左右“奄奄一息”着,而长铗选择继续坚守。并靠着唯一一轮的融资款,一直撑到了2016年9月。在此期间,则继续“布道”比特币和区块链。

他很喜欢王安石的一句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凡险以远,则至者少。

15年10月,有人在巴比特论坛里问,“长铗,巴比特还能坚持多久,巴比特现在有收入吗?”

长铗回复道:“我们一直活得好好的,如果要有期限,那就是永远……希望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即,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但今年一次内部分享会上,长铗罕见地谈起了当年的困难。他说,14到15年行情持续低迷的那段时间,行业的关注度再一次如潮水般褪去,巴比特的业务也确实有缩水。最清闲的时候,他和妻子把杭州大街小巷都逛遍了。

这已不是长铗第一次面对行业寒冬。

巴比特站点上线后不久,比特币迎来了2011年的大崩盘,当时比特币从6月份的32美元跌到11月份的2美元,币值暴跌超过九成,长铗清楚记得,“当时媒体说的都是‘比特币为什么会死’,‘比特币的前世今生’,这种盖棺定论性的文章。”

为什么能坚持?长铗认为,深层的原因就是对比特币的认知不同。

“如果你对这门技术缺少一些深刻的理解,你很容易就会觉得这东西没什么可做的,都死了还要做这个东西干嘛。”

在长铗的理解中,互联网上,资源复制的边际成本很低,所以有很多互联网巨头早期不营利,后期利润会很高。而区块链上,交易的都是竞争性资源,资产都是不可复制的。互联网软件是中心化的组织,区块链不同, 它是一个开源的社区,不需要像软件一样的迭代升级,而且不存在一个中心化的权威,可以宣布停止这个项目。

“就像电力一样,一旦发明,就是收不回来的箭头。我们不可能退回到黑暗的煤灯时代。”

再形而上一些的话,对比特币的理解还可以上升到哲学终极问题。

长铗说,“区块链能改变你对生与死的理解,比如说比特币就有死币的概念。死币它是打到一个谁也不知道私钥的地址上去,它就是随机发了一个地址,这个地址只要符合公钥的格式,就能成功转到这个地址,但这个地址的私钥谁都不知道,那这些币就‘死’了,你有没有想过,灵魂其实也是这样,生与死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只不过是你不知道它的私钥而已。”

这些认知奠定了长铗对区块链的信仰,他深信,“区块链时代”必然到来。


5/ 无论寒冬与否,“都要成为风”

行业跌宕起伏,周期变幻莫测,但总体在螺旋上升。

长铗和他的巴比特多年来坚守区块链行业,持续的理念与知识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比特币,关注区块链。

巴比特的办公地点,也从最初的剑桥公社两间小办公室,到留下镇更大的办公室,再到拱墅区中心的矩阵国际的一层楼,又在今年8月搬到了被誉为杭州“区块链宇宙中心”的西溪首座。

3月,巴比特获得了泛城资本、比特大陆、普华资本等联合领投的1亿元融资,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龙头资讯媒体的地位。在转发这个消息时,长铗附上了9个字:“不要追逐风,要成为风。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话用在走过8年风风雨雨的巴比特和长铗身上再合适不过。

这个冬天,行业又一次随天气转冷。

12月7日,长铗在微博上感慨道:“(全职)从业(区块链)五年来的最大体会是,那些伟大征程的项目都是在冬天至暗的冻土里呼吸、生根并破土重生的。”

他曾比肩《三体》刘慈欣,为何却最终选择布道区块链?

这个对比特币和区块链有着坚定信仰,见证了行业起伏的“布道者”始终相信——

“一时胜负并不重要,所谓赢,不过是时代认同了你的信仰;所谓输,也不过是认同你的时代还没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