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来内乱 共治分“云”
10月25日,一纸维权白皮书把亦来云(Elastos)推向了风口浪尖,投资人社区百人联名提出八项声讨,将社区与项目团队之间的矛盾与信任危机公之于众。
关于1600万ELA生态基金的分配与归属、万币群成员权益问题被社区成员用“白皮书”的方式抛给了项目方。
次日,亦来云创始人陈榕在电报群对维权白皮书一一做出回应,但他所答被维权者认为是避重就轻。
尽管10月30日,亦来云联合创始人韩锋也针对相关质疑解释并致歉,但仍难平复不满者的心绪。
社区共识和共治正在遭受现实的拷问,在权益的争夺和现实利益的解决面前,中心化的项目和崇尚分布式共治的社区难以找到平衡点。
亦来云的维权纷争背后,社区共治这个美好的憧憬,更像是一个难以践行的伪命题。
多重光环烘托“明星”亦来云
10月31日,亦来云维权白皮书发布的第7天,维权者“岁月如歌”告诉蜂巢财经,“我不再信任亦来云了。”在维权者看来,对亦来云信仰的破碎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日积月累的沟通无效下,将失望变成了一场集体式爆发。
作为早期私募投资人,“岁月如歌”在2017年8月亦来云私募通道开启时,投资了数枚BTC。从一开始,他就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
“陈榕18年在操作系统上的创业历程和技术积累比较让人佩服,以做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为目标的亦来云,让我看到了落地的可能性和高回报率。”
“让人人都能拥有数字资产,变现未来财富,从而将互联网打造为智能经济生态圈。”2017年8月,亦来云第一版白皮书面世。
这份白皮书描绘了项目方的宏图伟业,它要以区块链可信为基础,做一个远超以太坊或EOS性能的互联网操作系统,结合 Elastos 的沙箱隔离机制和网络隔离机制,让数字资产可以被确权、数量有限(稀缺)、可交易和可消费。
白皮书背后,有受人尊重的清华“大师兄”陈榕为项目创始人,他被计算机行业内的权威刊物《程序员》杂志评为“影响中国软件开发的20人”之一。开发亦来云之前,他在微软深耕8年,2000年归国创业后,一直在操作系统的研发上坚持至今。
亦来云项目创始人陈榕
陈榕之外,比特币基金会终生成员、清华大学博士生、区块链资深学者韩锋也作为亦来云的联合创始人出现在白皮书中。
创始团队背景漂亮,亦来云又是实操了17年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相比当时“一张白皮书能募资圈钱”的区块链市场,它简直就是一股清流。更何况在亦来云官方发布的顾问团中,吴忌寒和达鸿飞两位区块链领域的大佬赫然在列,这更是给亦来云的光环增加了一个亮度。
“与大多数区块链项目不同,亦来云的技术解决方案很新颖,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团队开发了这么多年,感觉有一定技术积累,加上管理团队的履历光鲜,就决定投资了。” 私募投资人、社区代表人物“星辰大海”的记忆中,陈榕儒雅、谦逊, “2017年12月份,我第一次接触他,给人高级知识分子的感觉。”他笃定,投资亦来云是极为正确的决定。
当初,“岁月如歌”对抓住了私募机会感到庆幸。以1BTC:1000ELA(亦来币)进行兑换,按照当时比特币4000美元左右的价格,一枚ELA的成本价约20多元,在他眼中,ELA未来的价值将远超这个数字。
不少和“岁月如歌”抱着相同想法的私募投资人很快涌入进来,其中不乏兑换数额超过万枚ELA的大户。在2017年8月10日到20日的短短十天内,亦来云项目共计募得了近4000BTC的额度。
在私募投资了亦来云后,“星辰大海”深度融合到亦来云社区中,不光创立了“亦来云爱好者”微信订阅号,还建立了几个项目社群做宣传,甚至带着一个团队开发了钱包,成了相关基金,专门投资亦来云生态。
生态项目套现爆投资管理问题
源于对项目豪华背景和一纸白皮书的信任,数百名投资人与项目迅速结成带着远大理想的共识:社区和团队齐心协力,亦来云前途无量。
诸多“光环”下,很多人对亦来云不那么符合行规的打币方式没有过多在意。
“当时给项目方打币,是一个投资人打一个地址。原则上说,这有些不太透明,因为之前参与的项目都是所有投资人打币进同一个地址,相对来说筹资总量和进度是公开的。但这个问题当时大家几乎没有反应,因为太信任了。”“岁月如歌”只把打币事件当做了一个小插曲。
私募完成的一个月后,第一个来自外部的大型考验出现。而这次考验,首次让社区对团队产生了些许不信任感。
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认定为“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
《公告》发布后,一系列通过代币融资的区块链项目开始按规清退投资者资产,亦来云也经历了这一过程,一些投资者退出。
按创始人陈榕的说法,“9·4”之后,一些投资人选择退出,许多无法参与的投资者想要把那些退出的投资者的额度拿走,“我开始收到很多这方面的需求,并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听取并撮合双方。”
随后,陈榕和一些投资者的对话截图流出,演变为“项目方拉小群售卖私募额度”事件,截图在私募投资人群里传播,引发了大量投资者不满。
陈榕曾拉群处理退出者额度
“一些私人投资者通过这些信息向我们提出要求禁止再进行私人募资。于是,我们决定关闭微信群,不允许任何人填补这部分投资空缺配额。”陈榕说。
“星辰大海”认可陈榕的说法,事情曝光后,项目方确实停止了售卖额度,“他在投资人群里非常诚恳地做了解释和道歉,大家也都接受了。”
平静仅持续了半年, “快牙事件”再次让社区对项目方的信任出现裂痕。
快牙(Viewchain)是亦来云基金会战略投资的生态项目,今年3月,双方达成战略合作。5个月后,亦来云举办了一周年的年会。
8月举行的那场会上,快牙的联合创始人当众透露,将获投的部分ELA以40美元的价格抛售,套现了几千万元。
此言一出,当即引起了投资人的强烈不满,社区质疑亦来云项目方没有做好监督责任,并猜测其中存在利益输送。
对此,陈榕承认,快牙项目方确实抛售了一定数额的ELA,并表示“办事有疏漏”。然而,亦来云迟迟未公布快牙的ELA地址,也没有进行追责。这成为后来大规模维权事件爆发的导火索。
“星辰大海”对亦来云生态投资管理不善的怀疑来自于他个人的经历。他在投入亦来云的生态建设后,带着一个小团队开发了亦来云的钱包APP,“我们做的钱包获得了生态激励,5000个ELA,但这笔ELA给我们之后没有锁仓期,这也是我对生态投资怀疑的起因。”
生态开发者亲历的“大额奖励ELA不锁仓”和“投资快牙后管理疏漏”问题,共同暴露出项目方以ELA投资生态的管理不太妥善。
1600万ELA的处理扩大分歧
紧接着,亦来云白皮书等一系列官方文件的执行也出现了问题,成为社区认为团队不遵守契约的依据,也引发了对一笔数量为1600万ELA资金的使用和分配分歧。
社区成员指出,第一版白皮书承诺拿出1650万ELA,经交易所1比1空投给BTC持有者,最终,这笔资金仅仅空投了50万枚,剩余的1600万ELA在第二版白皮书中改为支持生态建设。
9月18日前后,亦来云社区向团队提议,销毁1600万生态基金,以保证市场的稳定。因为在社区看来,原本属于BTC持有者的这些流动筹码,现在成了掌握在项目方手中的生态基金,“项目方手上的筹码太多了。”
社区成员“七仔”表示,解决好了,亦来云还是以前的亦来云。
9月28日,亦来云回复了社区的提案内容,再次激发了社区异议。特别是社区提出团队如果需要释放ELA,需制定规则,向社区定期公示。对此,团队回应中的“具体信息涉及团队管理的核心机密,不应公开”的表述,彻底点燃了社区的怒火。
亦来云回复社区的提案内容
“团队这样做明显违背了区块链精神,不公开透明,何谈信任?”“岁月如歌”表示。
社区丧失话语权后,他们想到了《亦来云生态合作和治理分红机制》的文件。文中,项目方承诺,锁定1万个以上ELA的投资者,可进入共治常任委员会,有理事会成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社区成员中专门有一个“万币群”,“星辰大海”称,这个万币群中的成员多为看好项目和社区共治的私募投资者者,大多数相应项目号召执行了锁仓,“但我们从未得到过共治的权利。”
“万币群”权益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亦来云宣布成立Cyber Republic(社区共治筹委会),并表示将1600万ELA生态基金交由CR管理。
亦来云宣布成立Cyber Republic
此后,1600万ELA的分配争议在社区与项目方之间龃龉不断,而当初大家都看好的亦来云的技术实力,也开始在社区中产生动摇。
参与亦来云项目早期研发的辕询对 Elastos 操作系统的设计有一些意见,他曾是项目的技术开发者之一,“刚认识陈榕的时候,他说他想干掉 ‘文件系统’ 这个概念,制造一个以服务为主的操作系统。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和研究,‘文件系统’ 是一个关键的概念而不能被铲除。操作系统需要改革的方面,Elastos 恰恰没有在乎,比如提供稳定的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 (ABI,应用程序二进制接口)。”
在亦来云工作了不到3个月后,辕询由于“理念不合”选择离开。
内外因素叠加下,社区对项目方的信任度直线下降。
社区共识崩塌 信任变维权
从获得信任到失去信任,亦来云只用了一年时间。这一年里,币市由火爆变为严寒,熊市来临,寒冷不断加剧。基于对团队和白皮书信任之下的共识在现实中一点点被击碎。信任来得快,去得也快。
10月24日,亦来云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亦来云创始人陈榕致社区一封信》,提出提前解锁460万枚ELA天使投资。在未与社区沟通的情况下,这封信带着鲜明的决策意味,传达到社区内。
投资者们开始担心,提前解锁如此巨大数额的天使投资,将对二级市场造成抛压,他们以此指责团队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随意变更契约。最终,积累的矛盾在10月25日变为一纸维权白皮书,带着对项目方的八桩指控进入公众的视野。
在“星辰大海”看来,这是无可奈何的一步。
“心里很矛盾,亦来云是自己最深度参与的一个项目了,搞到这一步也很难受。当初我们小范围跟团队呼吁过这些问题,但团队一直没有重视。后来半公开呼吁,团队给社区的回复敷衍了事。家丑不可外扬,我们也希望不对亦来云造成负面影响,实在是万不得已才向媒体曝光,来争取大家的支持。”
很快,“亦来云社区维权联盟”微信群中集结了300余人,曾经“信任”亦来云的人们以“维权”为共识,走向了反面。
维权白皮书的出现,让亦来云在去年瞩目面世之后再度火了一把。不同于被曝割韭菜、跑路的项目,亦来云跌倒的方式特别。
它带来了美好的愿景,并承诺社区共治,它也和社区成员一起真诚解决过诸如“拉小群售卖私募额度”、“承诺无公募却在海外公募”等危机。
但有些事情,囿于外部环境和法规的变化,囿于无法预知未来,囿于利益纷争,给投资人画的大饼难以实现,亦来云在区块链世界最推崇的社区共识、项目共治上栽了跟头。
在回应“万币群”的权益问题时,陈榕显得颇为无奈,“与公众分享治理的暂定细节是一个早期的想法。作为创业公司,我们考虑到了这些投资者,因此他们可以在项目开发和生态发展方面有发言权,但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说是一成不变的。治理和许多其他细节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和形成,具体取决于哪些想法最符合项目,社区和生态系统的利益。”
在他看来,面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政策趋严,拓展海外市场是项目发展的必要之举,开展海外公募、发展海外社区符合亦来云发展的长期利益;对于1650万ELA空投的处理,也因为交易所无法公开数据、难以在同一时间进行BTC快照空投等难以抗拒的因素而搁浅;社区共治委员会成员必须全社区民主选举产生,Cyber Republic的成立,就是为了社区共治和民主。
不难看出,社区和项目方之间,对于短期、长期利益及社区共治的理解和沟通上,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星辰大海”对项目方的沟通态度感到失望,“他们在面临社区提议时回复并不诚恳,认为我们是在无理取闹。”
他回忆,双方有过一次线上交流会,但项目方只给了每个人2分钟的发言时间,“时间到了就立即关麦,问题多了,就说没记下来,只针对后面的问题回答,这种交流会显然没太多意义。”
维权之后,“星辰大海”说,他们没有主动联系过我们,“陈榕也把我的微信拉黑了,官方把一手好牌打烂了,我也不再尊敬他(陈榕)。”
大家维的到底是什么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回避。不要认为社区是无理取闹,项目方要重视社区。”作为维权者代表人之一,“星辰大海”如此告诉蜂巢财经。
社区共治的骨感现实
亦来云演绎了“现实版”的社区共治。于社区而言,从拥护到反戈不过一载;于项目方而言,从情深到冷淡又何须一年。
“亦来云维权事件”或许可以让人们重新审视区块链推崇的“变革生产关系”之说,重新思考中心化项目和分布式社区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
针对这次维权事件,韩锋对蜂巢财经表示,团队跟中国社区在社区共治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
“我们在国内早期成立过万币群,当时承诺过会走向社区共治。而一些万币群的成员,把这理解成了某种特权,但我们推行的社区共治是全球化的,不分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有投票权。这让国内的早期投资人有些不太满意,出现了这样一些认识的差别,我们尽量解释沟通,如果过去工作没有做好我们道歉。”
“星辰大海”等万币群成员不认可这种说法,在他提供给蜂巢财经的那份名为《亦来云生态合作和治理分红机制》的早期文件中,明确提到了“锁定一万个(ELA)以上的进入共治常任委员会,有理事会成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亦来云官方文件中曾明示万币锁仓权益
但他透露,至今从未行使过这部分权益,“如果没有这个承诺,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多数万币群成员都不会选择锁仓。”
他说,由于参与了锁仓,万币群中大多数成员的币仍未变现。在市场的牛熊转换中,ELA的价格已经由最高时500多元跌至如今的40元。尽管这个价格还在私募投资者的成本之上,但“星辰大海”认为,如果按照500元的价格来算,万币群中的每个人大概都浮亏了数百万。
显然,在项目方看来,亦来云的发展需要全球社区的支持和公平规则的建立,这符合远期的利益;但如何为早期承诺给万币群成员的权益买单,如何安抚真金白银投入的投资者的人心,或许是项目方棘手且很难面对的问题。
事实上,以投资金额的多少来分配项目发展的决策权,合理性和执行性都存在问题。在亦来云的纷争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中心化的项目方,依然以核心团队的身份掌控着决策权,可以随时做出认为对发展有利的决策;而想要遵循共治的投资人,除了参与治理之外,也天然存在对权利和经济利益的考虑。一旦出现分歧,谁来调和?
社区共治更像是一个理想化的课题,而亦来云上演的是一个更为骨感的现实版本。
“所有项目在某一种程度都是中心化的,就像Bitcoin也有一个管理委员会。中心化本身不是错误,更大的问题在于,代币持有者没有股份持有者那些保护,买代币的人容易被欺负”,辕询说。
韩锋则认为,短时间内比较中心化的项目方和社区是会有一些矛盾的。因为,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可能并不是那么一致。
“所以我们的Cyber Republic走向全球的社区自治和民主,恰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慢慢让双方走向一个整体。”韩锋将解决的出路寄望于一个组织。
但所谓的“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对于投资者而言,就像是那句币圈常用来调侃的段子——团队在做事,拿住。
在寒冷的熊市中,很多投资者或许早已无暇顾及长期的目标,很难与项目方保持共识。正如一位维权者所说,“陈榕有他的理想和追求,可以做18年。但我们没法跟着一起赌,也赌不起。”
本是利益共同体的项目方和社区,各自有着不同的目标和心态。所谓的共识,自然容易被打破,也难以找到共治的平衡点。
项目方仍在探索社区共治。但内乱亦来,社区裂痕之下,共治何安分”云“之势?
韩锋透露,Cyber Republic目前暂由亦来云首席架构师苏毅鹏、亦来云CMO李斐以及亦来云海外开发者社区负责人张戈负责,但明年亦来云会组织社区投票,任何重大决策,包括那1600万ELA怎么处置,都需要社区投票来决定,“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民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