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的权力皇冠——CORE

BitcoinCore是一个实现比特币协议的客户端,目前占据比特币网络的绝对主导地位。项目在Github开源,任何人都可以为Bitcoin Core贡献代码,在经过一系列讨论、评议和审计等流程后,有5个PGP KEY有权限将代码合并到Bitcoin Core中,这5个KEY对应的人分别为:

Bitcoin的权力皇冠——CORE

一、BitcoinCore是什么

BitcoinCore是一个实现比特币协议的客户端,目前占据比特币网络的绝对主导地位。项目在Github开源,任何人都可以为Bitcoin Core贡献代码,在经过一系列讨论、评议和审计等流程后,有5个PGP KEY有权限将代码合并到Bitcoin Core中,这5个KEY对应的人分别为:

Wladimir J. van der Laan<laanwj@protonmail.com>

Pieter Wuille <pieter.wuille@gmail.com>

Jonas Schnelli <dev@jonasschnelli.ch>

Marco Falke <marco.falke@tum.de>

Samuel Dobson <dobsonsa68@gmail.com>

Bitcoin Core在广义上指所有认同Core理念并为Core客户端代码做过贡献的人(例如Jameson Lopp/PeterTodd/Jimmy Song/Luke Dash Jr等),狭义上指以目前Wladimir J. vander Laan为领导的维护人员5人小组。

二、BitcoinCore有什么特点

(一)  Bitcoin Core目前在Bitcoin链条上占比96.41%,见下图:

Bitcoin的权力皇冠——CORE

(二)  虽然在决策上可能会考虑贡献、声誉、理念等因素,但实事求是地说,Bitcoin Core并不是一个民主组织,Core的最高领导5人小组党政一把抓,毫无争议地把持了Core客户端的行政权“哪些代码能合并到Core客户端”和人事权:“哪些人能拥有合并代码的权限(PGP KEY)”。谁能拥有Core的PGP KEY的权限由现任PGP KEY5人小组内部进行黑箱决策,其中领导人更替只能由现任领导人指定,注意:这两项权力是对Core客户端的权力,不是对Bitcoin的权力。

关于Core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见JamesonLopp去年末的文章《Who Controls Bitcoin Core?》[1],这篇文章较为中立,相信Core的信仰者和反对者都不会提出很大的争议。

三、如何和Bitcoin Core竞争

参见BitMEX Research的文章[2],与Bitcoin Core竞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无争议共识协议下的客户端竞争(橙色部分),其二是不同的共识之间的竞争(蓝色部分)。

Bitcoin的权力皇冠——CORE

(一)同一共识下的客户端竞争

如果共识协议层面无争议,除非Core自己作死,其他客户端是不太可能战胜Core的,原因有两点:

1、Core客户端由中本聪自愿交由Gavin Andresen,再自愿交由Wladimir van der Laan,占据正统大义名分,且确实凝聚了非常优秀的开发者团结协作,代码质量远高于其他客户端。

2、中本聪说过“I don't believe asecond, compatible implementation of Bitcoin will ever be a good idea.  So much of the design depends on all nodesgetting exactly identical results in lockstep that a second implementationwould be a menace to the network.  TheMIT license is compatible with all other licenses and commercial uses, so thereis no need to rewrite it from a licensing standpoint.”。[3]多客户端会导致意外分叉和BUG等风险,用户会倾向于使用同一种客户端。

(二)不同的共识之间的竞争

上文我们说明了同一共识下Core不可能被取代,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将本章节的竞争称为Core共识和分叉共识的竞争。

大部分人认为Core如果背弃了主要用户的共识将会被用户抛弃,然而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不管Core是否背弃了主要用户的共识,要取代Core都是一个史诗级难度的工作。

其原因在于:分叉共识和Core共识竞争的要点是说服用户放弃Core共识而采用分叉共识,这是一个要有人组织,并耗费成本推动的事情,而保持现状不需要付出成本,必须要抛弃Core的收益大于这个成本,这事儿才成立。

Core提供的是一项公共物品——共识,而对于Bitcoin这个集体中单一的用户或者全节点(以下都简称“用户”)来说,他们无法采取行动掣肘Core:

1、由于区块链的特性,用户无法独自采取行动——这将导致自己被孤立,产生风险成本;

2、采取行动需要联络全网51%以上用户的支持,而用户越多、越分散,其一致行动成本(联络成本和组织成本)就越高;

3、用户为公共物品努力是不经济的,因为努力的结果会被所有用户瓜分,而对应的游说成本由自己(或自己组织的小型集体)承担;

4、即使用户进行了努力,也会有很大的失败几率,带来沉没成本;

5、用户进行判断需要付出不菲的学习成本;

6、即使每个用户都付出了学习成本,判断正确和错误也非常难。

用户的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天平——成本端是:风险成本、联络成本、组织成本、游说成本、学习成本、可能的沉没成本加总,收益端是对应到自己持仓可能带来的增值(或抵御可能的减值),天平两端重量不对等,导致用户实际上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我们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股东数量众多的现代大公司的管理人员拥有自主权,而在少数股东拥有的公司里管理人员只能处于从属地位,这也说明了大公司的特殊困难。管理人员能够控制大公司,而且有时能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股东的利益,这一事实令人惊讶,因为普通的股东拥有解雇管理人员的法定权利,而且如果管理人员把公司作为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股东集团也应该受到激励解雇他们。那么,股东们为什么不行使他们的权利呢?这是因为在一个有着成千上万股东的大公司里,典型的股东要解雇管理人员的努力可能不会成功;而且即使成功的话,以更高的红利或者股价表现的回报的大部分也会被其他股东分享,因为典型的股东拥有的股票只占股票总额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公司的收入对股东来说是一件集体物品,而只拥有极少量股票的股东像潜在集团的任何成员一样,不会受到激励对公司的管理人员发难,不管他们有多么无能,多么腐败。(然而这一论点不适用于自己想谋取经历的地位和金钱的股东,因为他不是在为集体物品奋斗;大多数想改换公司管理人员的企图都是那些想取而代之的人引发的,这一点意味深长。)与之相反,股东数目很小的公司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也是由股东控制的。”——《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of Groups》

这就是Core的权力皇冠:

1、在同一共识下的竞争不会失败;

2、在共识竞争失败的几率于用户的分散程度成反比,分散程度越高,Core越难以失败:

10个股东和1万个股东的两个公司的管理层显然拥有不同的话语权。

3、所以Core抵制用户使用SPV钱包,要尽可能多用户运行全节点,节点越分散,越依赖每一个用户的自我驱动,Core自身的权力就越能放大到Bitcoin网络。

四、权力皇冠的收益

(一)集团组织理论有一个深刻的结论:分利集团倾向于切更大的蛋糕,而非做大蛋糕。

假如Bitcoin是一块蛋糕,对于Core来说不难做出决策:

在成本上——做更大的蛋糕显然比切更大的蛋糕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在收益上——做更大蛋糕的收获所有用户共享,切更大蛋糕的收获Core独享。

典型的例子就是闪电网络——门头沟倒闭后,Core成员损失了数量可观的比特币,Core不能通过打造更优秀可用的比特币获得经济激励——他们选择了大刀切分白皮书中明确属于矿工的转账费用。

(二)Core的权力边界大致在于用户转向成本加总。

如果一个月后国家要提高盐税,每人每年在盐消费上大致增加1块钱成本(对于国家来说每年增加14亿税收),你会因为每年多交1块钱的税去参加听证会吗?如果国家要提高到每人每年增加一百、一千、一万块钱呢?

只要对用户的损害程度不大于用户付出的转向成本,Core的分利策略就是安全的,典型的例子就是BTC/BCH扩容之争,对用户的损害(转账费用的持续高企)已经迫近了用户转向的成本加总,而当行业中的一些大企业(本质上也是用户驱动)自发组织起来为分散用户承担了一致行动成本和游说成本时(解决了用户搭便车问题),严重威胁到了Core的执政安全边际,导致Core一度同意了香港共识,也导致了后来BCH/BTC市值比一度逼近0.5。

(三)皇冠的未来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皇权也如是,回顾历史,曾经Core内部对于大小区块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包括Gavin、Jeff Garzik等Core领导小组成员是明确支持大区快的。然而在历史的进程中,正如任何其他组织一样,Core通过排除异议者,完成了自我意志的统一,毕竟任何组织的目的,都是增进其成员的利益。

对切更大蛋糕的贪欲和对失去执政合法性的畏惧交错激励着Core的行为,注定了Core在钢丝上越走越远,下一个威胁到Core的时间节点可能是用户发现闪电网络并不能解决问题(见上一篇文章),不过这都无所谓,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透过现象看本质,Core从钢丝上跌落是注定发生的事情。

生成图片
3

发表评论

Bitcoin的权力皇冠——CORE

星期一 2019-03-18 13:42:56

Bitcoin的权力皇冠——CORE

一、BitcoinCore是什么

BitcoinCore是一个实现比特币协议的客户端,目前占据比特币网络的绝对主导地位。项目在Github开源,任何人都可以为Bitcoin Core贡献代码,在经过一系列讨论、评议和审计等流程后,有5个PGP KEY有权限将代码合并到Bitcoin Core中,这5个KEY对应的人分别为:

Wladimir J. van der Laan<laanwj@protonmail.com>

Pieter Wuille <pieter.wuille@gmail.com>

Jonas Schnelli <dev@jonasschnelli.ch>

Marco Falke <marco.falke@tum.de>

Samuel Dobson <dobsonsa68@gmail.com>

Bitcoin Core在广义上指所有认同Core理念并为Core客户端代码做过贡献的人(例如Jameson Lopp/PeterTodd/Jimmy Song/Luke Dash Jr等),狭义上指以目前Wladimir J. vander Laan为领导的维护人员5人小组。

二、BitcoinCore有什么特点

(一)  Bitcoin Core目前在Bitcoin链条上占比96.41%,见下图:

Bitcoin的权力皇冠——CORE

(二)  虽然在决策上可能会考虑贡献、声誉、理念等因素,但实事求是地说,Bitcoin Core并不是一个民主组织,Core的最高领导5人小组党政一把抓,毫无争议地把持了Core客户端的行政权“哪些代码能合并到Core客户端”和人事权:“哪些人能拥有合并代码的权限(PGP KEY)”。谁能拥有Core的PGP KEY的权限由现任PGP KEY5人小组内部进行黑箱决策,其中领导人更替只能由现任领导人指定,注意:这两项权力是对Core客户端的权力,不是对Bitcoin的权力。

关于Core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见JamesonLopp去年末的文章《Who Controls Bitcoin Core?》[1],这篇文章较为中立,相信Core的信仰者和反对者都不会提出很大的争议。

三、如何和Bitcoin Core竞争

参见BitMEX Research的文章[2],与Bitcoin Core竞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无争议共识协议下的客户端竞争(橙色部分),其二是不同的共识之间的竞争(蓝色部分)。

Bitcoin的权力皇冠——CORE

(一)同一共识下的客户端竞争

如果共识协议层面无争议,除非Core自己作死,其他客户端是不太可能战胜Core的,原因有两点:

1、Core客户端由中本聪自愿交由Gavin Andresen,再自愿交由Wladimir van der Laan,占据正统大义名分,且确实凝聚了非常优秀的开发者团结协作,代码质量远高于其他客户端。

2、中本聪说过“I don't believe asecond, compatible implementation of Bitcoin will ever be a good idea.  So much of the design depends on all nodesgetting exactly identical results in lockstep that a second implementationwould be a menace to the network.  TheMIT license is compatible with all other licenses and commercial uses, so thereis no need to rewrite it from a licensing standpoint.”。[3]多客户端会导致意外分叉和BUG等风险,用户会倾向于使用同一种客户端。

(二)不同的共识之间的竞争

上文我们说明了同一共识下Core不可能被取代,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将本章节的竞争称为Core共识和分叉共识的竞争。

大部分人认为Core如果背弃了主要用户的共识将会被用户抛弃,然而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不管Core是否背弃了主要用户的共识,要取代Core都是一个史诗级难度的工作。

其原因在于:分叉共识和Core共识竞争的要点是说服用户放弃Core共识而采用分叉共识,这是一个要有人组织,并耗费成本推动的事情,而保持现状不需要付出成本,必须要抛弃Core的收益大于这个成本,这事儿才成立。

Core提供的是一项公共物品——共识,而对于Bitcoin这个集体中单一的用户或者全节点(以下都简称“用户”)来说,他们无法采取行动掣肘Core:

1、由于区块链的特性,用户无法独自采取行动——这将导致自己被孤立,产生风险成本;

2、采取行动需要联络全网51%以上用户的支持,而用户越多、越分散,其一致行动成本(联络成本和组织成本)就越高;

3、用户为公共物品努力是不经济的,因为努力的结果会被所有用户瓜分,而对应的游说成本由自己(或自己组织的小型集体)承担;

4、即使用户进行了努力,也会有很大的失败几率,带来沉没成本;

5、用户进行判断需要付出不菲的学习成本;

6、即使每个用户都付出了学习成本,判断正确和错误也非常难。

用户的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天平——成本端是:风险成本、联络成本、组织成本、游说成本、学习成本、可能的沉没成本加总,收益端是对应到自己持仓可能带来的增值(或抵御可能的减值),天平两端重量不对等,导致用户实际上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我们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股东数量众多的现代大公司的管理人员拥有自主权,而在少数股东拥有的公司里管理人员只能处于从属地位,这也说明了大公司的特殊困难。管理人员能够控制大公司,而且有时能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股东的利益,这一事实令人惊讶,因为普通的股东拥有解雇管理人员的法定权利,而且如果管理人员把公司作为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股东集团也应该受到激励解雇他们。那么,股东们为什么不行使他们的权利呢?这是因为在一个有着成千上万股东的大公司里,典型的股东要解雇管理人员的努力可能不会成功;而且即使成功的话,以更高的红利或者股价表现的回报的大部分也会被其他股东分享,因为典型的股东拥有的股票只占股票总额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公司的收入对股东来说是一件集体物品,而只拥有极少量股票的股东像潜在集团的任何成员一样,不会受到激励对公司的管理人员发难,不管他们有多么无能,多么腐败。(然而这一论点不适用于自己想谋取经历的地位和金钱的股东,因为他不是在为集体物品奋斗;大多数想改换公司管理人员的企图都是那些想取而代之的人引发的,这一点意味深长。)与之相反,股东数目很小的公司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也是由股东控制的。”——《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of Groups》

这就是Core的权力皇冠:

1、在同一共识下的竞争不会失败;

2、在共识竞争失败的几率于用户的分散程度成反比,分散程度越高,Core越难以失败:

10个股东和1万个股东的两个公司的管理层显然拥有不同的话语权。

3、所以Core抵制用户使用SPV钱包,要尽可能多用户运行全节点,节点越分散,越依赖每一个用户的自我驱动,Core自身的权力就越能放大到Bitcoin网络。

四、权力皇冠的收益

(一)集团组织理论有一个深刻的结论:分利集团倾向于切更大的蛋糕,而非做大蛋糕。

假如Bitcoin是一块蛋糕,对于Core来说不难做出决策:

在成本上——做更大的蛋糕显然比切更大的蛋糕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在收益上——做更大蛋糕的收获所有用户共享,切更大蛋糕的收获Core独享。

典型的例子就是闪电网络——门头沟倒闭后,Core成员损失了数量可观的比特币,Core不能通过打造更优秀可用的比特币获得经济激励——他们选择了大刀切分白皮书中明确属于矿工的转账费用。

(二)Core的权力边界大致在于用户转向成本加总。

如果一个月后国家要提高盐税,每人每年在盐消费上大致增加1块钱成本(对于国家来说每年增加14亿税收),你会因为每年多交1块钱的税去参加听证会吗?如果国家要提高到每人每年增加一百、一千、一万块钱呢?

只要对用户的损害程度不大于用户付出的转向成本,Core的分利策略就是安全的,典型的例子就是BTC/BCH扩容之争,对用户的损害(转账费用的持续高企)已经迫近了用户转向的成本加总,而当行业中的一些大企业(本质上也是用户驱动)自发组织起来为分散用户承担了一致行动成本和游说成本时(解决了用户搭便车问题),严重威胁到了Core的执政安全边际,导致Core一度同意了香港共识,也导致了后来BCH/BTC市值比一度逼近0.5。

(三)皇冠的未来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皇权也如是,回顾历史,曾经Core内部对于大小区块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包括Gavin、Jeff Garzik等Core领导小组成员是明确支持大区快的。然而在历史的进程中,正如任何其他组织一样,Core通过排除异议者,完成了自我意志的统一,毕竟任何组织的目的,都是增进其成员的利益。

对切更大蛋糕的贪欲和对失去执政合法性的畏惧交错激励着Core的行为,注定了Core在钢丝上越走越远,下一个威胁到Core的时间节点可能是用户发现闪电网络并不能解决问题(见上一篇文章),不过这都无所谓,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透过现象看本质,Core从钢丝上跌落是注定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