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链和交易所:是齐头并进还是此消彼长?
公链之争,最终是公链的生态跟用户群体之间的竞争。技术当然重要,但也要打好地基。
最近,中心化交易所存在的问题,早已让整个币圈感同身受。首先是交易所上币费惊人。
“我们要花上千万的费用,才能上币,且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某项目方的创始人称,交易所俨然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
另一方面,中心化交易所的安全问题极为严峻。“几乎99%的交易所都丢过币。很多交易所被曝出盗币,中心化交易所,早就成了黑客眼中的肥肉。
交易所公链落地,要彻底颠覆中心化交易所?
公链又名主链,是指拥有独立自主的底层技术的区块链,如比特币链(BTC)、以太坊链(ETH)、阿希链(XAS)和全民链(WAC)等等。
但是,非中心化也存在自己的弊端。
现在区块链世界的吞吐量还极低,一款以太猫小游戏,就能把以太坊弄瘫痪,如果完全非中心化,进行币币或者跨链交易,速度将极慢。
另一方面,撮合引擎需要急速而快捷,同时还要做到“价格发现”,寻找一个最优价格。
非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问题,就是效率太慢,用户体验不会太好。
由于代币标准的存在,交易所的上币速度可以提升数十倍,而上币是交易所生态和盈利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代币标准的公链将会是最后的赢家,而只做垂直生态的公链很容易被其他生态更强的公链“吃掉”。这里的吃掉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主动把用户迁移到其他公链上,放弃自己的公链(基础设施)。另外一层含义是被竞品替代掉,而竞品刚好选择的是其他生态更强的公链。
在数字货币领域,其实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竞争对手”,这么大的世界,最后只剩一个两个公链项目,可能性也很小,更可能的是多个生态多个社区共存。
再来谈谈代币标准。目前公链有比特币上的Omini协议、以太坊ERC20代币标准、元界的MST代币标准。
公链和交易所:是齐头并进还是此消彼长?
一个交易所其实只需要支持若干个代币标准的公链即可,而并不需要那么多独立公链。作为交易所,没有理由选择对接独立的单一币种公链,这个时候就会选择提高上币费,提高上币门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独立公链的开发门槛更高,运营门槛也更高,高到一定程度,如果我能选择一个既存的公链完成应用,那么就没有必要开发属于自己的公链了。
如果因为代币标准的存在,交易所的运营能力大幅增强,那么新项目就会如纷纷冒出,代币标准的出现降低了技术门槛,提升了运营能力,这样就会出现大量新交易所。
大量的新交易所并没有彻底改变供需,正常供需是一个交易所是可以吸纳成千上万个token,做的好的话,十万百万数量的token也是可以的。但现在是交易所不够用,但却出现了很多交易所,这暴露了什么问题?
首先这些交易所基础框架建设时期,上币的速度和币的质量都无法跟上,自然有很多交易所在这场公链之争中被淘汰了。
公链之争是区块链技术发展道路上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这就好比是一个优胜略汰的问题,哪家做的好,大家就会用哪家。但对于现阶段来讲,主要还是看哪一家早先开发,打响名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可以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公链之争,最终是公链的生态跟用户群体之间的竞争。技术当然重要,打好地基是基础。技术解决的是有跟没有的问题,生态社群建设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能不能做起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