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下的币圈“无名之辈”

在这个圈子里,能参与到行业变革的大多数人或许都是无名之辈,但每个人也都是平民英雄。

在这个圈子里,能参与到行业变革的大多数人或许都是无名之辈,但每个人也都是平民英雄。

寒冬之下,一部《无名之辈》火了。

影片将镜头对准小人物,他们虽深处社会底层,但有血有肉、敢爱敢恨,为了尊严,不惜一切,哪怕遍体鳞伤。

放眼币圈,同样有这样一群“无名之辈”,他们有梦想、爱折腾,虽名不见经传,却书写着自己的不平凡。

身处寒冬,他们有的退意已决,有的仍在坚守。不管如何,他们构成了币圈中的大多数。正如《无名之辈》导演饶晓志所言:“即便再腰缠万贯、声名远播,但面对漫漫人生,我们其实都是无名之辈。”

年末岁尾,火星财经(ID:hxcj24h)采访了5位区块链领域的从业者,试图挖掘隐藏在他们背后的故事,触碰他们在寒冬下的生存状态……

区块链记者:“这个圈子太low了”

“群魔乱舞,大部分区块链媒体都应该死掉!”回顾过去大半年的经历,区块链记者阿奋语出惊人。

今年3月,阿奋从一家传统媒体离职,意在成为一名区块链记者。不过,他此前对区块链的认知微乎其微,仅仅停留在几篇相关报道,亦不曾炒币。

眼看一篇篇区块链爆款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他断定区块链是报道选题的“富矿”,好奇心随之蔓延:这个圈子的人都在干什么?

彼时,区块链势头正猛,“XX财经”层出不穷,阿奋很快加入一家垂直媒体。相比于同时期入场的文字工作者,他是幸运的,“这家媒体口碑不错,创始人资历亮眼,在内容上的理念也不错”。

待遇方面,阿奋坦言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与上一份工作相比,涨幅不到50%”。至于身边的同事,背景与他类似,也不乏应届毕业生。

阿奋由此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公司全员炒币,自己为了深入了解行业,也尝试着买币。“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行情,有时候一晚上的盈亏就抵过一篇稿子。”形容这段经历,他总结为“特别疯狂”。

疯狂之下,阿奋的写稿动力越来越弱,内心也陷入焦虑:“一想到炒币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写稿,心里就很不舒服,但最终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

好在阿奋还算克制,在七八月币价回调时陆续清仓,“前后赚了不到2万块”。

在此期间,他也曾出国参会,“住五星级酒店,没什么任务量,相当于旅游,如今看来,就像梦一场”。

然而,熊市愈熊,阿奋能明显感觉到周围人的“低沉”:“大家的写稿热情不高,很多人忙着找工作,有的转型,有的仍在这个圈子,但可选的媒体已经很少了。”

对比传统媒体,他对区块链媒体已提不起任何兴趣:“以前的公司会组织开选题会,但区块链媒体不太关注内容,太关注行情的币价起伏。”

阿奋已不打算在区块链媒体逗留。他坦言,自己虽写过一些有深度的选题,但没有实质性收获,“整个行业太过浮躁,没有好好沉淀技术,净弄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微商、网红、传销鱼龙混杂,这个圈子太low了”。

话虽如此,阿奋仍看好区块链技术,但不希望牛市到来:“牛市一来,三教九流的人都会进来,搞得整个行业乌烟瘴气。区块链其实不需要这么疯狂,有好的应用跑出来,自然会有人投资。”

回首2018年,阿奋长舒一口气:“自己当初入行不理性,算是职业生涯的代价吧。”

项目方运营:找一家“不骗人”的公司

半年时间,葛强换了4份工作,3份与区块链相关。

兜来转去,他最终留在了一家区块链教育公司,负责运营工作,工资比原先高出1K。

在接受火星财经(ID:hxcj24h)采访时,葛强坦言,之所以选择区块链行业,源于自己对趋势的判断:区块链就像90年代的互联网,是未来的大方向。

入行之前,他就职于一家科技创投媒体,负责运营工作。去年12月,比特币价格暴涨,区块链步入神坛,他所在的公司加大了关注力度,葛强在此后半年接触了大量行业内的投资人和创业者,愈发感觉区块链的浪潮势不可挡。

他不愿只做一名看客,而要做区块链时代的弄潮儿:“我们有幸作为第一代人参与行业变革,以后必定大有可为。”

今年7月,怀揣掘金者的心态,葛强入职了一家区块链公司,期待收获自己的第一桶金。然而,他做梦也没想到,埋伏在前面的是一盆冷水,很快将他浇了个透心凉。

他所在的公司主营数字钱包,发行了自己的Token,计划9月登陆交易所。在那里,葛强的主要工作是社群运营。“都是2000人的大群,一共100多个,群里什么人都有,连老大爷、老大妈也嚷着要炒币。”

从入职第一天起,葛强就抱着两部工作手机,不厌其烦地加人、拉群、炸群。一开始,他干得起劲,但在“996”的工作强度下,很快产生了倦意:“真正的工作3个小时就能搞定,其余时间就是在群里瞎聊。”

据他回忆,公司领导和其他同事忙着到处路演,足迹遍布香港、台湾、美国等地。事后回想,他认为这是项目方惯用的把戏:“天天吹牛B,天天路演,然后私募骗钱,最后死了。”

尽管每天勤勤恳恳,葛强还是成了“背锅侠”。由于运营数据不理想,他被老板劈头盖脸骂了一顿,满腹委屈:“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当时直属领导请了一个月假……”

更令葛强感到失望的是,股东随后发生内讧。思前想后,他决定尽早抽身,彼时距他入职不过3个月。

初入链圈就碰了一鼻子灰,葛强心灰意冷,转行进入一家外汇公司。然而,由于对业务一无所知,他在一个月后重新踏上求职路。

再度出发,他打算回归初衷,于是加入了一家区块链信贷平台,但这家公司很快宣布仅保留技术团队,其余人员全部砍掉——葛强又失业了。

尽管遭遇连番打击,葛强还是增加了几分对区块链公司的判断力。如今,他入职了一家区块链教育公司。谈及原因,他直言“不骗人”:“除了卖自己的课程外,还提供技术外包服务,公司已经融到A轮,还算比较正规。”

回顾近半年的坎坷求职路,葛强最庆幸的是尽早离开第一家区块链公司:“行情不好,他们一上交易所就破发了,只发1/3的工资,员工都陆续离职了……”

Tokenfund投资经理:无畏牛熊,继续坚守

许瑞,95后,金融专业应届毕业生,现任某Tokenfund投资经理。

早在2013年,许瑞就对比特币产生了兴趣。课余时间,他会浏览暗网等各类论坛,查阅相关内容。不过,他仅将研究比特币当成业余爱好,没有真正购买。

直到去年8月,一位朋友号称买小蚁币每天可以获利50%,正在读大四的许瑞带着怀疑的态度入场,买了自己熟悉的以太坊、比特股,并赶在“九四”前清仓。“很侥幸,但基本没赚。”

此后币价大跌,许瑞趁机补仓,赶上了12月的大牛市。过程中,他对数字资产越来越感兴趣,连毕业论文也写的相关话题。

年初,许瑞赴京实习,进入一家股权投资公司。身处创投一线,他能感受到周围人对区块链的热情,不少同事也在研究数字资产。

此时的许瑞除了翻阅各类白皮书外,也会参加线下论坛、酒会,结识了不少圈内人士。“那时候很多人还不是大佬,但后来都成了大佬。”

得益于这些经历,许瑞对区块链的认知比同龄人更加深刻,7月一毕业便加入了Tokenfund,主要负责投前对接、投后跟踪。

起初,他所在的Tokenfund投资速度很快,一个月出手十几个项目,但随着寒冬不断深入,投资速度逐渐放缓,一两周才投一个,再到后来,一两个月才投一个。

许瑞向火星财经(ID:hxcj24h)透露,这在业内非常普遍,大部分Tokenfund都在寒冬中压缩投资规模,有的甚至好几个月没有动静,“当然,也可能没有对外披露”。

在参加业内的酒会、峰会时,他发现出席的人员越来越少,寒冬的凉意似乎侵占了行业的每一个角落。

尽管如此,许瑞并不认为Tokenfund无事可干。他认为,熊市中要做一些有正向现金流的事,比如量化交易等服务。

“出海也是一大策略。”许瑞分析称,目前国内资金流匮乏,而日本、韩国、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政策宽松,民众对数字资产的热情较高,不乏投资机会。

据他观察,熊市中项目方的策略也在发生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于上线交易所,而是更加关注技术本身和社区运营。

在许瑞看来,熊市给了从业者苦炼内功的机会。他建议项目方趁机打磨好自己的技术、理念等,同时一定要将社群做好,“社群才是本钱,以前那个发白皮书就融资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至于熊市中的投资逻辑,许瑞总结为一句话:“当所有人都恐惧和绝望时,正是抄底的好时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他打算“无畏牛熊,继续坚守”。

矿工:中小玩家正在被洗牌

今年11月中旬以来,伴随比特币雪崩,矿机按斤甩卖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

在矿工何薇的朋友圈中,也不乏类似的消息,但她不以为然:“这不过是大家开玩笑自嘲罢了。”

寒冬下的币圈“无名之辈”

何薇提供的朋友圈截图

当然,何薇不得不承认,二手矿机买卖、矿场打包出售的情况确实越来越多,这跟她当初入场时的情形完全不同。

那是在去年下半年,她就职于一家金融机构,工作轻松,有大把的空余时间。身边的朋友告诉她,眼下币价飞涨,正是挖矿的好时机,要不要一起“搞事情”。

何薇此前虽看过比特币价格走高的报道,但对挖矿等了解并不深。出于风险考虑,她只投资了3台矿机,连同朋友的200台,共同托管在贵州的一个矿场内。“当时的电费是三毛到三毛五。”

起初,他们用的是显卡矿机,挖的是ETH。何薇解释称,当时用于挖比特币的芯片矿机被几大巨头垄断,没有渠道根本拿不到货,而他们有自己的硬件资源,可以自行组装,与芯片矿机相比,不仅投入成本低,而且回本周期短。

初入矿圈,何薇试探性地扔了一颗小石子,没想到很快溅起了水花。试水1个月后,她发现按照当时的币价,3个月回本没问题,于是趁机购置了两台比特币矿机,24小时不间断挖矿。

去年12月,比特币价格持续走高,何薇真真切切有了“躺赚”的感觉。对于12月17日当晚的情形,她至今难忘:“写了一篇稿子的功夫,比特币价格就突破了2万美金……”

暴跌随之降临,好在何薇已提前将成本收回。正因为如此,在熊市持续蔓延时,她的5台矿机仍正常运转。“行情再差也就这样了,反正是用此前的利润在挖。”

今年年初,由于在矿圈日渐建立起信仰,她以参股形式加入一家矿机公司。该公司的业务涵盖矿机销售、矿池托管和量化基金,“上半年招商挺容易,但从下半年起就越来越难了。”

何薇坦言,矿工投进去的是真金白银,最关心是回本周期,但这个周期受电费、币价、算力等多个因素影响,一旦达到关机币价,不少矿工就会选择“歇业”。“比特币跌破4000美元后,已经有部分客户关机了。”

回顾一年多来的挖矿经历,她提到,挖矿越来越比拼的是资金和资源,即如何拿到更好的矿机、更低的电费,因此中小矿工正在被洗牌。

部分矿工不甘心就此出局,正寻求出海挖坑等方式自救。何薇曾被拉进一个伊朗挖矿群,“但是建完群,就没有然后了……”

散户投资者:“今年就四个字——保证不哭”

自称主厨,钱峰是活跃在币圈的一名散户投资者。

他清晰记得自己的入场时间是去年8月16日。那是在一次聚会上,有朋友称投资数字资产几天赚了10万,钱峰跃跃欲试,买了部分单机币,小赚一笔。

出于好奇,他陆续加入数十个币圈交流群,并在多个交易平台买入数字资产。“当时没什么经验,就听他们在群里喊单,看到币价涨就买,最后钱没赚到,网址攒了一大堆。”

很快,九四禁令出台,各类交易平台宣布停止交易,钱峰只得将散布在多个交易平台的数字资产提取或转移。但百密一疏,他存放在某交易平台的数十个小蚁币还是错过了最后的提取期限。

等行情好转时,他再次登录该平台,提交工单后却迟迟得不到回应,这才发现网关已停止服务。钱峰只能自吞苦果:“那时候哪有什么信仰,就当资金盘跑路了。”

初入币圈,钱峰不懂技术,也看不懂K线,只能跟随交流群的朋友投资。据他回忆,那时用的是iPhone手机,不方便下载和使用数字钱包,购买的数字资产有时直接让没见过面的群友保管。这也为日后被割埋下了伏笔。

钱峰曾在交流群参与了多个项目私募,其中一个项目募的是BTC,他一口气给群友转了几万块,但后来群就解散了,曾经的群友也不见踪影,自己又交了昂贵的学费。

尽管屡屡被割,一夜暴富的心态还是促使他紧盯币圈动态。尤其在三点钟社群爆红之后,他特别关注的一个“暴富群”也异常活跃,彻夜不眠。他对群主的一句话至今还记忆犹新:“人生何须多睡,死后自然长眠,看盘最重要。”

进入2018年,行情急转直下,钱峰减少了投资:“今年就四个字——保证不哭。”据他描述,在那个“暴富群”中,原先大部分人暴富,但受寒冬影响,如今只有小部分人不亏。

对于币圈屡屡爆出的大事件,他往往扮演吃瓜群众的角色。事后回想,他反而感到庆幸:“没有碰期货,没有抵押房子梭哈,目前还可以维持生活。”

不过,在年中的交易所大战中,他没有克制住,参与了某交易所平台币的私募。“那个币上线交易后曾暴涨40倍,我见证了这家交易所戏剧性地割韭菜,但自己一直没有套现,现在币价早就破发了。”

无奈之下,钱峰专程跑到交易所,但对方直吐苦水:“交易所也说被骗了,说好的一起做生态、维持盘面,但直接被场外大户砸穿了……”

在接受火星财经采访时,钱峰坦言,韭菜都是怀着收割别人的心态入场,“但实力往往不允许我们这样,大部分情况下盈少亏多”。

钱峰同时表示,等行情好转,自己仍会继续补仓。

结语: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无名之辈,每个人也都是平民英雄。

币圈虽小,却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人生百态。在这个充满名与利的角斗场,有人进,有人出,有人趋之若鹜,有人嗤之以鼻,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血本无归……

归根结底,币圈一天,人间仍是一天。正如周国平所言:“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最后,谨以《无名之辈》的一句影评与大家共勉:这世间,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极少数英雄,而是大多数平凡,且不会在平凡中溃败,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生成图片
3

发表评论

寒冬下的币圈“无名之辈”

星期一 2018-12-17 9:52:18

在这个圈子里,能参与到行业变革的大多数人或许都是无名之辈,但每个人也都是平民英雄。

寒冬之下,一部《无名之辈》火了。

影片将镜头对准小人物,他们虽深处社会底层,但有血有肉、敢爱敢恨,为了尊严,不惜一切,哪怕遍体鳞伤。

放眼币圈,同样有这样一群“无名之辈”,他们有梦想、爱折腾,虽名不见经传,却书写着自己的不平凡。

身处寒冬,他们有的退意已决,有的仍在坚守。不管如何,他们构成了币圈中的大多数。正如《无名之辈》导演饶晓志所言:“即便再腰缠万贯、声名远播,但面对漫漫人生,我们其实都是无名之辈。”

年末岁尾,火星财经(ID:hxcj24h)采访了5位区块链领域的从业者,试图挖掘隐藏在他们背后的故事,触碰他们在寒冬下的生存状态……

区块链记者:“这个圈子太low了”

“群魔乱舞,大部分区块链媒体都应该死掉!”回顾过去大半年的经历,区块链记者阿奋语出惊人。

今年3月,阿奋从一家传统媒体离职,意在成为一名区块链记者。不过,他此前对区块链的认知微乎其微,仅仅停留在几篇相关报道,亦不曾炒币。

眼看一篇篇区块链爆款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他断定区块链是报道选题的“富矿”,好奇心随之蔓延:这个圈子的人都在干什么?

彼时,区块链势头正猛,“XX财经”层出不穷,阿奋很快加入一家垂直媒体。相比于同时期入场的文字工作者,他是幸运的,“这家媒体口碑不错,创始人资历亮眼,在内容上的理念也不错”。

待遇方面,阿奋坦言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与上一份工作相比,涨幅不到50%”。至于身边的同事,背景与他类似,也不乏应届毕业生。

阿奋由此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公司全员炒币,自己为了深入了解行业,也尝试着买币。“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行情,有时候一晚上的盈亏就抵过一篇稿子。”形容这段经历,他总结为“特别疯狂”。

疯狂之下,阿奋的写稿动力越来越弱,内心也陷入焦虑:“一想到炒币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写稿,心里就很不舒服,但最终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

好在阿奋还算克制,在七八月币价回调时陆续清仓,“前后赚了不到2万块”。

在此期间,他也曾出国参会,“住五星级酒店,没什么任务量,相当于旅游,如今看来,就像梦一场”。

然而,熊市愈熊,阿奋能明显感觉到周围人的“低沉”:“大家的写稿热情不高,很多人忙着找工作,有的转型,有的仍在这个圈子,但可选的媒体已经很少了。”

对比传统媒体,他对区块链媒体已提不起任何兴趣:“以前的公司会组织开选题会,但区块链媒体不太关注内容,太关注行情的币价起伏。”

阿奋已不打算在区块链媒体逗留。他坦言,自己虽写过一些有深度的选题,但没有实质性收获,“整个行业太过浮躁,没有好好沉淀技术,净弄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微商、网红、传销鱼龙混杂,这个圈子太low了”。

话虽如此,阿奋仍看好区块链技术,但不希望牛市到来:“牛市一来,三教九流的人都会进来,搞得整个行业乌烟瘴气。区块链其实不需要这么疯狂,有好的应用跑出来,自然会有人投资。”

回首2018年,阿奋长舒一口气:“自己当初入行不理性,算是职业生涯的代价吧。”

项目方运营:找一家“不骗人”的公司

半年时间,葛强换了4份工作,3份与区块链相关。

兜来转去,他最终留在了一家区块链教育公司,负责运营工作,工资比原先高出1K。

在接受火星财经(ID:hxcj24h)采访时,葛强坦言,之所以选择区块链行业,源于自己对趋势的判断:区块链就像90年代的互联网,是未来的大方向。

入行之前,他就职于一家科技创投媒体,负责运营工作。去年12月,比特币价格暴涨,区块链步入神坛,他所在的公司加大了关注力度,葛强在此后半年接触了大量行业内的投资人和创业者,愈发感觉区块链的浪潮势不可挡。

他不愿只做一名看客,而要做区块链时代的弄潮儿:“我们有幸作为第一代人参与行业变革,以后必定大有可为。”

今年7月,怀揣掘金者的心态,葛强入职了一家区块链公司,期待收获自己的第一桶金。然而,他做梦也没想到,埋伏在前面的是一盆冷水,很快将他浇了个透心凉。

他所在的公司主营数字钱包,发行了自己的Token,计划9月登陆交易所。在那里,葛强的主要工作是社群运营。“都是2000人的大群,一共100多个,群里什么人都有,连老大爷、老大妈也嚷着要炒币。”

从入职第一天起,葛强就抱着两部工作手机,不厌其烦地加人、拉群、炸群。一开始,他干得起劲,但在“996”的工作强度下,很快产生了倦意:“真正的工作3个小时就能搞定,其余时间就是在群里瞎聊。”

据他回忆,公司领导和其他同事忙着到处路演,足迹遍布香港、台湾、美国等地。事后回想,他认为这是项目方惯用的把戏:“天天吹牛B,天天路演,然后私募骗钱,最后死了。”

尽管每天勤勤恳恳,葛强还是成了“背锅侠”。由于运营数据不理想,他被老板劈头盖脸骂了一顿,满腹委屈:“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当时直属领导请了一个月假……”

更令葛强感到失望的是,股东随后发生内讧。思前想后,他决定尽早抽身,彼时距他入职不过3个月。

初入链圈就碰了一鼻子灰,葛强心灰意冷,转行进入一家外汇公司。然而,由于对业务一无所知,他在一个月后重新踏上求职路。

再度出发,他打算回归初衷,于是加入了一家区块链信贷平台,但这家公司很快宣布仅保留技术团队,其余人员全部砍掉——葛强又失业了。

尽管遭遇连番打击,葛强还是增加了几分对区块链公司的判断力。如今,他入职了一家区块链教育公司。谈及原因,他直言“不骗人”:“除了卖自己的课程外,还提供技术外包服务,公司已经融到A轮,还算比较正规。”

回顾近半年的坎坷求职路,葛强最庆幸的是尽早离开第一家区块链公司:“行情不好,他们一上交易所就破发了,只发1/3的工资,员工都陆续离职了……”

Tokenfund投资经理:无畏牛熊,继续坚守

许瑞,95后,金融专业应届毕业生,现任某Tokenfund投资经理。

早在2013年,许瑞就对比特币产生了兴趣。课余时间,他会浏览暗网等各类论坛,查阅相关内容。不过,他仅将研究比特币当成业余爱好,没有真正购买。

直到去年8月,一位朋友号称买小蚁币每天可以获利50%,正在读大四的许瑞带着怀疑的态度入场,买了自己熟悉的以太坊、比特股,并赶在“九四”前清仓。“很侥幸,但基本没赚。”

此后币价大跌,许瑞趁机补仓,赶上了12月的大牛市。过程中,他对数字资产越来越感兴趣,连毕业论文也写的相关话题。

年初,许瑞赴京实习,进入一家股权投资公司。身处创投一线,他能感受到周围人对区块链的热情,不少同事也在研究数字资产。

此时的许瑞除了翻阅各类白皮书外,也会参加线下论坛、酒会,结识了不少圈内人士。“那时候很多人还不是大佬,但后来都成了大佬。”

得益于这些经历,许瑞对区块链的认知比同龄人更加深刻,7月一毕业便加入了Tokenfund,主要负责投前对接、投后跟踪。

起初,他所在的Tokenfund投资速度很快,一个月出手十几个项目,但随着寒冬不断深入,投资速度逐渐放缓,一两周才投一个,再到后来,一两个月才投一个。

许瑞向火星财经(ID:hxcj24h)透露,这在业内非常普遍,大部分Tokenfund都在寒冬中压缩投资规模,有的甚至好几个月没有动静,“当然,也可能没有对外披露”。

在参加业内的酒会、峰会时,他发现出席的人员越来越少,寒冬的凉意似乎侵占了行业的每一个角落。

尽管如此,许瑞并不认为Tokenfund无事可干。他认为,熊市中要做一些有正向现金流的事,比如量化交易等服务。

“出海也是一大策略。”许瑞分析称,目前国内资金流匮乏,而日本、韩国、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政策宽松,民众对数字资产的热情较高,不乏投资机会。

据他观察,熊市中项目方的策略也在发生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于上线交易所,而是更加关注技术本身和社区运营。

在许瑞看来,熊市给了从业者苦炼内功的机会。他建议项目方趁机打磨好自己的技术、理念等,同时一定要将社群做好,“社群才是本钱,以前那个发白皮书就融资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至于熊市中的投资逻辑,许瑞总结为一句话:“当所有人都恐惧和绝望时,正是抄底的好时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他打算“无畏牛熊,继续坚守”。

矿工:中小玩家正在被洗牌

今年11月中旬以来,伴随比特币雪崩,矿机按斤甩卖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

在矿工何薇的朋友圈中,也不乏类似的消息,但她不以为然:“这不过是大家开玩笑自嘲罢了。”

寒冬下的币圈“无名之辈”

何薇提供的朋友圈截图

当然,何薇不得不承认,二手矿机买卖、矿场打包出售的情况确实越来越多,这跟她当初入场时的情形完全不同。

那是在去年下半年,她就职于一家金融机构,工作轻松,有大把的空余时间。身边的朋友告诉她,眼下币价飞涨,正是挖矿的好时机,要不要一起“搞事情”。

何薇此前虽看过比特币价格走高的报道,但对挖矿等了解并不深。出于风险考虑,她只投资了3台矿机,连同朋友的200台,共同托管在贵州的一个矿场内。“当时的电费是三毛到三毛五。”

起初,他们用的是显卡矿机,挖的是ETH。何薇解释称,当时用于挖比特币的芯片矿机被几大巨头垄断,没有渠道根本拿不到货,而他们有自己的硬件资源,可以自行组装,与芯片矿机相比,不仅投入成本低,而且回本周期短。

初入矿圈,何薇试探性地扔了一颗小石子,没想到很快溅起了水花。试水1个月后,她发现按照当时的币价,3个月回本没问题,于是趁机购置了两台比特币矿机,24小时不间断挖矿。

去年12月,比特币价格持续走高,何薇真真切切有了“躺赚”的感觉。对于12月17日当晚的情形,她至今难忘:“写了一篇稿子的功夫,比特币价格就突破了2万美金……”

暴跌随之降临,好在何薇已提前将成本收回。正因为如此,在熊市持续蔓延时,她的5台矿机仍正常运转。“行情再差也就这样了,反正是用此前的利润在挖。”

今年年初,由于在矿圈日渐建立起信仰,她以参股形式加入一家矿机公司。该公司的业务涵盖矿机销售、矿池托管和量化基金,“上半年招商挺容易,但从下半年起就越来越难了。”

何薇坦言,矿工投进去的是真金白银,最关心是回本周期,但这个周期受电费、币价、算力等多个因素影响,一旦达到关机币价,不少矿工就会选择“歇业”。“比特币跌破4000美元后,已经有部分客户关机了。”

回顾一年多来的挖矿经历,她提到,挖矿越来越比拼的是资金和资源,即如何拿到更好的矿机、更低的电费,因此中小矿工正在被洗牌。

部分矿工不甘心就此出局,正寻求出海挖坑等方式自救。何薇曾被拉进一个伊朗挖矿群,“但是建完群,就没有然后了……”

散户投资者:“今年就四个字——保证不哭”

自称主厨,钱峰是活跃在币圈的一名散户投资者。

他清晰记得自己的入场时间是去年8月16日。那是在一次聚会上,有朋友称投资数字资产几天赚了10万,钱峰跃跃欲试,买了部分单机币,小赚一笔。

出于好奇,他陆续加入数十个币圈交流群,并在多个交易平台买入数字资产。“当时没什么经验,就听他们在群里喊单,看到币价涨就买,最后钱没赚到,网址攒了一大堆。”

很快,九四禁令出台,各类交易平台宣布停止交易,钱峰只得将散布在多个交易平台的数字资产提取或转移。但百密一疏,他存放在某交易平台的数十个小蚁币还是错过了最后的提取期限。

等行情好转时,他再次登录该平台,提交工单后却迟迟得不到回应,这才发现网关已停止服务。钱峰只能自吞苦果:“那时候哪有什么信仰,就当资金盘跑路了。”

初入币圈,钱峰不懂技术,也看不懂K线,只能跟随交流群的朋友投资。据他回忆,那时用的是iPhone手机,不方便下载和使用数字钱包,购买的数字资产有时直接让没见过面的群友保管。这也为日后被割埋下了伏笔。

钱峰曾在交流群参与了多个项目私募,其中一个项目募的是BTC,他一口气给群友转了几万块,但后来群就解散了,曾经的群友也不见踪影,自己又交了昂贵的学费。

尽管屡屡被割,一夜暴富的心态还是促使他紧盯币圈动态。尤其在三点钟社群爆红之后,他特别关注的一个“暴富群”也异常活跃,彻夜不眠。他对群主的一句话至今还记忆犹新:“人生何须多睡,死后自然长眠,看盘最重要。”

进入2018年,行情急转直下,钱峰减少了投资:“今年就四个字——保证不哭。”据他描述,在那个“暴富群”中,原先大部分人暴富,但受寒冬影响,如今只有小部分人不亏。

对于币圈屡屡爆出的大事件,他往往扮演吃瓜群众的角色。事后回想,他反而感到庆幸:“没有碰期货,没有抵押房子梭哈,目前还可以维持生活。”

不过,在年中的交易所大战中,他没有克制住,参与了某交易所平台币的私募。“那个币上线交易后曾暴涨40倍,我见证了这家交易所戏剧性地割韭菜,但自己一直没有套现,现在币价早就破发了。”

无奈之下,钱峰专程跑到交易所,但对方直吐苦水:“交易所也说被骗了,说好的一起做生态、维持盘面,但直接被场外大户砸穿了……”

在接受火星财经采访时,钱峰坦言,韭菜都是怀着收割别人的心态入场,“但实力往往不允许我们这样,大部分情况下盈少亏多”。

钱峰同时表示,等行情好转,自己仍会继续补仓。

结语: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无名之辈,每个人也都是平民英雄。

币圈虽小,却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人生百态。在这个充满名与利的角斗场,有人进,有人出,有人趋之若鹜,有人嗤之以鼻,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血本无归……

归根结底,币圈一天,人间仍是一天。正如周国平所言:“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最后,谨以《无名之辈》的一句影评与大家共勉:这世间,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极少数英雄,而是大多数平凡,且不会在平凡中溃败,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