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启示录:算力崇拜崩塌,你的信仰还在吗?

这次算力大战之后,BTCABC 和 BTCSV 两种币的市值加起来远远小于战前 BCH 的市值。

这次算力大战之后,BTCABC 和 BTCSV 两种币的市值加起来远远小于战前 BCH 的市值。

12 月 4 日,澳本聪发推特说,2019 年我们将开始教人们如何构建真正的 SPV 系统(支付系统)。语气一如既往的自信。

而 BTCABC 方的“新闻发言人”江卓尔则在微博回应网友,BCH(BTCABC)是最好的比特币。

这是算力大战后的第 17 天。目前两条链已经各自运行,稳定出块。截至发稿,BTCABC 的价格为 150 美元,BCTSV 的价格为 87 美元。至此,这场万众瞩目的算力大战算是告一段落。

但对旁观者而言,心中的疑惑仍然久久不散,算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如果算力大战是两个巨头的互殴,那么去中心化系统是否是个伪命题,任何人如果有足够的财力是否都能发动算力战争,因而这个系统实际上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是否也需要“一只有形”的手来进行调控?我们又如何去设置这只“有形的手”?

算力霸权

在算力战之前,吴极寒曾为量子学派出版的《人人都懂区块链》写过一篇名为“算力之美”的序。文中他将算力与宇宙哲学相结合,认为宇宙趋于无序,而生命的存在意义在于为混乱的宇宙建立微末秩序。因此当个人算力无法达到穷尽时,硅基算力成为最有效的方式。

“算力,可能是人类通往更高文明的一种有效手段。”

“拥有更多算力比拥有金钱更有意义。”

“算力是美的……那些本来静寂无名的西部村庄,那些在工业时代从未有人光顾的领地,因为算力的进入,它们开始散发出‘科幻’的光芒,这些算力散落在岷江支流大渡河边,沉迷于鄂尔多斯的达拉特旗的夜晚,酣睡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某个小城……科技文明和自然之力,通过算力达到了一种融合。”

吴忌寒用一系列排比句将算力上升到人类文明和美学高度。

而在通俗理解中,算力是指计算机通过大量的计算去获得六十四位的哈希值,因为没有固定的算法,只能随机碰撞,因此计算速度越快碰到的概率越大,即算力越大。

这种算力崇拜的思想落实到现实世界中就是,比特大陆分布在云贵川、内蒙、新疆等地的矿场矿池、以及更新换代速度堪比过去十几年集成电路进化历程的蚂蚁矿机。目前,其旗下矿池总算力已经占据比特币全球总算力 30% (曾一度达到53%),而蚂蚁矿机也几乎成为矿工唯一的选择。

“战”后启示录:算力崇拜崩塌,你的信仰还在吗?/

所以,无论文中的宇宙情怀听起来多么浪漫,当面对一个拥有庞大算力的持有者,大家内心都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惶恐。甚至有人将吴忌寒和比特大陆的存在认为是一种“算力霸权”。

这种“霸权”最具切身体会的就是两周前的算力大战了。

11 月 15 日晚,在距离分叉不到半个小时,眼看着 CSW 算力遥遥领先,就在人们以为 CSW 要胜利时,比特大陆阵营的 Bitcoin.com 矿池突然算力暴涨,其空降的算力比整个 BCH 全网算力还要高。

而据已知数据统计,ABC 阵营的算力之和是 BCH 全网总算力的 3.4 倍。

理论上讲,随便从 BTC 网络抽调一点算力就能控制整个 BCH。因此,发动 51% 攻击似乎只需看他们的心情。

强大的力量令人向往,但往往也会让人恐惧。

人们担心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制约机制,当算力作为力量的正当性失去后,是否会变成赤裸裸的暴力?其中最具争议性的是,huobi 和 btc.top 两家矿池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给 BTC 矿工发 BCH 计算任务。如果有些矿工在合约中规定只挖指定币种,那么这种行为则涉及擅自挪用,因此它是否算是一种暴力?

去中心化的崩塌

令行业人士真正担心的是,当人们看到“去中心化”的崩塌时,区块链带给人们对美丽新世界的幻想是否最终会成为泡沫。

去中心化社区以自由、平等著称,社区中的任何成员都可以提出异议,都可以发起算力攻击,只要他的算力足够大。

在 BCH 算力大战中,最令人映像深刻的是算力租赁。

备战双方通过高价租赁矿池和矿工的算力来打这场算力战。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财力就能通过租赁算力发起算力战或者直接进行 51% 攻击?

在这里我们看到以安全著称的去中心化系统脆弱的一面。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传统金融世界中“门口的野蛮人”。他们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一旦看中一家公司,便向全世界的银行、基金公司、保险机构售卖证券进行募资,然后悄悄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获得控股权,对其重组包装一番后再高价卖掉。

这种蛇吞象的游戏是导致美国 1987-1988 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现差错,整个系统就会轰然倒塌。

但我们也知道传统金融世界有一双有形的手在对金融机构做诸多限制,而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世界中,巨头是完全自由的,至少主流的几个区块链网络中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机制。

在既得利益者和自由市场的拥趸看来,这完全是自由市场的结果。“自由竞争会使价格和供需关于最终趋于平衡”这是他们的说辞和依据。但自由市场最明显的弊端在于巨头和垄断,因此往往需要一双有形之手对巨头进行限制。

开“双硬分叉”先河

另一个需要思考的是,这不是第一次分叉,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分叉也没有如此“劳民伤财”,这次 BCH 的分叉到底有什么不同?

知乎网友古土雷柏的分析挺有意思。他认为这次分叉开了“双硬分叉”的先河。

因为按照原计划,BCH 要从 0.17 版本升级为 0.18 版本,这两个版本互不兼容,所以叫硬分叉。

在升级的时候,有矿工升级运行 0.18 版本,有矿工继续运行 0.17 版本,最后挖出两个不同版本的 BCH,各自独立,这是硬分叉的标准剧情。0.17 版本的 BCH 是原链,0.18 版本是新链。

但是这次硬分叉,出来一个 BCH SV 0.1 版本,它既不兼容原链 Bitcoin ABC  0.17 版本协议,也不兼容新链 Bitcoin ABC 0.18 版本。

所以在硬分叉发生的时候,至少有三个版本的协议在运行,即 0.17 版本、0.18 版本、SV 0.1 版本。但因为挖 0.17 版本的算力微小,最终无法存活。

所以实际上,矿工分成两批,一批在挖 0.18 版本,一批在挖 SV 0.1 版本。因此这是一次“双硬分叉”。即是两条不同升级路线之间的竞争,而不是新旧版本之争。

古土雷柏分析,这种情况在技术上,双方完全没有必要选择在同一个时间进行分叉,SV 0.1 版本完全可以在任何时候,有足够的算力直接升级开挖,生出这个新版本的链条,时间选择在 0.18 版本升级之前、升级之后的任意节点均可。

BCH 就是这么来的,随便挑了一个日子,然后就发起对 BTC 的硬分叉升级,这一招后来被其他币也用了几十次。

那为什么敌对的双方非常“默契”,硬要选择在同一个时刻分叉?古土雷柏认为,这里面主要隐含着比特币的“原链优先主义”思想。

在 0.18 升级之前,就发起算力升级 SV 0.1,那么对方还在运行着 0.17 版本,0.17 版本是原链,原链还活着的时候,SV 0.1 出来算新链,谁是 BCH 的正宗?

在算力因素之外,存在时间更长的原链自容易胜出。假如之后,0.17 版本暂不升级了,它的正宗地位得到巩固,经过一段时间再继承给 0.18 版本。

另外一种情况,在 0.18 升级之后,发起算力升级 SV 0.1,同样的,0.18 升级在先,是为原链,存在的历史也较长。不管选择在前在后,进行硬分叉,对 SV 阵营都不利。

因此最好选择时机就是同时触发,一个区块是差别都没有,这也便于代码Ctrl+C、Ctrl+V。

于是比特币历史上的首次“双硬分叉”发生了。双方同时放弃旧链,生出两条新链,“两个假悟空在争当真悟空”。

“这是一个新玩法,首创的,币圈又要开始学这一招,当一个币要硬分叉的时候,同一时刻,来一个“双硬分叉”,Double(双飞),甚至 Triple(三飞)………玩到飞起。”他说。

说到这里,感觉分叉就像一个系统的生理期,脆弱的不堪一击,经受不住任何病毒的攻击。

既然分叉是系统升级的必由之路,如果要讨论如何避免这种“生理期攻击”还是要回归到如何削弱巨头的力量上来。

最后当我们谈论这次算力大战的影响和意义时,有人用二战来举例。

“去中心化社区中,共识的分歧不可避免,结束分歧社区才能更好的发展。就像二战过后,世界经济更加生机勃勃,二战期间毁掉的房子,短缺的衣物都带动了战后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接触到的一位业内人士的观点。

战后经济活动更加活跃是真的,但那都是战争摧毁掉的东西。

比如这次算力大战之后,BTCABC 和 BTCSV 两种币的市值加起来要远远小于战前 BCH 的市值。

而在这次算力战中,据江卓尔透露,最多时每天要耗费 1 亿元人民币,一周则是 7 亿……另外目前的熊市 2.0 也跟 BHC 分叉引起的恐慌情绪有关。

假设算力战没有发生,这些被消耗的资金本可以用来投入研发和社区发展。所以不管战后两个社区再怎么努力繁荣,也不过是在努力复兴战前的状态而已。

生成图片
4

发表评论

“战”后启示录:算力崇拜崩塌,你的信仰还在吗?

星期四 2018-12-06 16:50:10

这次算力大战之后,BTCABC 和 BTCSV 两种币的市值加起来远远小于战前 BCH 的市值。

12 月 4 日,澳本聪发推特说,2019 年我们将开始教人们如何构建真正的 SPV 系统(支付系统)。语气一如既往的自信。

而 BTCABC 方的“新闻发言人”江卓尔则在微博回应网友,BCH(BTCABC)是最好的比特币。

这是算力大战后的第 17 天。目前两条链已经各自运行,稳定出块。截至发稿,BTCABC 的价格为 150 美元,BCTSV 的价格为 87 美元。至此,这场万众瞩目的算力大战算是告一段落。

但对旁观者而言,心中的疑惑仍然久久不散,算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如果算力大战是两个巨头的互殴,那么去中心化系统是否是个伪命题,任何人如果有足够的财力是否都能发动算力战争,因而这个系统实际上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是否也需要“一只有形”的手来进行调控?我们又如何去设置这只“有形的手”?

算力霸权

在算力战之前,吴极寒曾为量子学派出版的《人人都懂区块链》写过一篇名为“算力之美”的序。文中他将算力与宇宙哲学相结合,认为宇宙趋于无序,而生命的存在意义在于为混乱的宇宙建立微末秩序。因此当个人算力无法达到穷尽时,硅基算力成为最有效的方式。

“算力,可能是人类通往更高文明的一种有效手段。”

“拥有更多算力比拥有金钱更有意义。”

“算力是美的……那些本来静寂无名的西部村庄,那些在工业时代从未有人光顾的领地,因为算力的进入,它们开始散发出‘科幻’的光芒,这些算力散落在岷江支流大渡河边,沉迷于鄂尔多斯的达拉特旗的夜晚,酣睡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某个小城……科技文明和自然之力,通过算力达到了一种融合。”

吴忌寒用一系列排比句将算力上升到人类文明和美学高度。

而在通俗理解中,算力是指计算机通过大量的计算去获得六十四位的哈希值,因为没有固定的算法,只能随机碰撞,因此计算速度越快碰到的概率越大,即算力越大。

这种算力崇拜的思想落实到现实世界中就是,比特大陆分布在云贵川、内蒙、新疆等地的矿场矿池、以及更新换代速度堪比过去十几年集成电路进化历程的蚂蚁矿机。目前,其旗下矿池总算力已经占据比特币全球总算力 30% (曾一度达到53%),而蚂蚁矿机也几乎成为矿工唯一的选择。

“战”后启示录:算力崇拜崩塌,你的信仰还在吗?/

所以,无论文中的宇宙情怀听起来多么浪漫,当面对一个拥有庞大算力的持有者,大家内心都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惶恐。甚至有人将吴忌寒和比特大陆的存在认为是一种“算力霸权”。

这种“霸权”最具切身体会的就是两周前的算力大战了。

11 月 15 日晚,在距离分叉不到半个小时,眼看着 CSW 算力遥遥领先,就在人们以为 CSW 要胜利时,比特大陆阵营的 Bitcoin.com 矿池突然算力暴涨,其空降的算力比整个 BCH 全网算力还要高。

而据已知数据统计,ABC 阵营的算力之和是 BCH 全网总算力的 3.4 倍。

理论上讲,随便从 BTC 网络抽调一点算力就能控制整个 BCH。因此,发动 51% 攻击似乎只需看他们的心情。

强大的力量令人向往,但往往也会让人恐惧。

人们担心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制约机制,当算力作为力量的正当性失去后,是否会变成赤裸裸的暴力?其中最具争议性的是,huobi 和 btc.top 两家矿池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给 BTC 矿工发 BCH 计算任务。如果有些矿工在合约中规定只挖指定币种,那么这种行为则涉及擅自挪用,因此它是否算是一种暴力?

去中心化的崩塌

令行业人士真正担心的是,当人们看到“去中心化”的崩塌时,区块链带给人们对美丽新世界的幻想是否最终会成为泡沫。

去中心化社区以自由、平等著称,社区中的任何成员都可以提出异议,都可以发起算力攻击,只要他的算力足够大。

在 BCH 算力大战中,最令人映像深刻的是算力租赁。

备战双方通过高价租赁矿池和矿工的算力来打这场算力战。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财力就能通过租赁算力发起算力战或者直接进行 51% 攻击?

在这里我们看到以安全著称的去中心化系统脆弱的一面。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传统金融世界中“门口的野蛮人”。他们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一旦看中一家公司,便向全世界的银行、基金公司、保险机构售卖证券进行募资,然后悄悄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获得控股权,对其重组包装一番后再高价卖掉。

这种蛇吞象的游戏是导致美国 1987-1988 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现差错,整个系统就会轰然倒塌。

但我们也知道传统金融世界有一双有形的手在对金融机构做诸多限制,而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世界中,巨头是完全自由的,至少主流的几个区块链网络中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机制。

在既得利益者和自由市场的拥趸看来,这完全是自由市场的结果。“自由竞争会使价格和供需关于最终趋于平衡”这是他们的说辞和依据。但自由市场最明显的弊端在于巨头和垄断,因此往往需要一双有形之手对巨头进行限制。

开“双硬分叉”先河

另一个需要思考的是,这不是第一次分叉,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分叉也没有如此“劳民伤财”,这次 BCH 的分叉到底有什么不同?

知乎网友古土雷柏的分析挺有意思。他认为这次分叉开了“双硬分叉”的先河。

因为按照原计划,BCH 要从 0.17 版本升级为 0.18 版本,这两个版本互不兼容,所以叫硬分叉。

在升级的时候,有矿工升级运行 0.18 版本,有矿工继续运行 0.17 版本,最后挖出两个不同版本的 BCH,各自独立,这是硬分叉的标准剧情。0.17 版本的 BCH 是原链,0.18 版本是新链。

但是这次硬分叉,出来一个 BCH SV 0.1 版本,它既不兼容原链 Bitcoin ABC  0.17 版本协议,也不兼容新链 Bitcoin ABC 0.18 版本。

所以在硬分叉发生的时候,至少有三个版本的协议在运行,即 0.17 版本、0.18 版本、SV 0.1 版本。但因为挖 0.17 版本的算力微小,最终无法存活。

所以实际上,矿工分成两批,一批在挖 0.18 版本,一批在挖 SV 0.1 版本。因此这是一次“双硬分叉”。即是两条不同升级路线之间的竞争,而不是新旧版本之争。

古土雷柏分析,这种情况在技术上,双方完全没有必要选择在同一个时间进行分叉,SV 0.1 版本完全可以在任何时候,有足够的算力直接升级开挖,生出这个新版本的链条,时间选择在 0.18 版本升级之前、升级之后的任意节点均可。

BCH 就是这么来的,随便挑了一个日子,然后就发起对 BTC 的硬分叉升级,这一招后来被其他币也用了几十次。

那为什么敌对的双方非常“默契”,硬要选择在同一个时刻分叉?古土雷柏认为,这里面主要隐含着比特币的“原链优先主义”思想。

在 0.18 升级之前,就发起算力升级 SV 0.1,那么对方还在运行着 0.17 版本,0.17 版本是原链,原链还活着的时候,SV 0.1 出来算新链,谁是 BCH 的正宗?

在算力因素之外,存在时间更长的原链自容易胜出。假如之后,0.17 版本暂不升级了,它的正宗地位得到巩固,经过一段时间再继承给 0.18 版本。

另外一种情况,在 0.18 升级之后,发起算力升级 SV 0.1,同样的,0.18 升级在先,是为原链,存在的历史也较长。不管选择在前在后,进行硬分叉,对 SV 阵营都不利。

因此最好选择时机就是同时触发,一个区块是差别都没有,这也便于代码Ctrl+C、Ctrl+V。

于是比特币历史上的首次“双硬分叉”发生了。双方同时放弃旧链,生出两条新链,“两个假悟空在争当真悟空”。

“这是一个新玩法,首创的,币圈又要开始学这一招,当一个币要硬分叉的时候,同一时刻,来一个“双硬分叉”,Double(双飞),甚至 Triple(三飞)………玩到飞起。”他说。

说到这里,感觉分叉就像一个系统的生理期,脆弱的不堪一击,经受不住任何病毒的攻击。

既然分叉是系统升级的必由之路,如果要讨论如何避免这种“生理期攻击”还是要回归到如何削弱巨头的力量上来。

最后当我们谈论这次算力大战的影响和意义时,有人用二战来举例。

“去中心化社区中,共识的分歧不可避免,结束分歧社区才能更好的发展。就像二战过后,世界经济更加生机勃勃,二战期间毁掉的房子,短缺的衣物都带动了战后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接触到的一位业内人士的观点。

战后经济活动更加活跃是真的,但那都是战争摧毁掉的东西。

比如这次算力大战之后,BTCABC 和 BTCSV 两种币的市值加起来要远远小于战前 BCH 的市值。

而在这次算力战中,据江卓尔透露,最多时每天要耗费 1 亿元人民币,一周则是 7 亿……另外目前的熊市 2.0 也跟 BHC 分叉引起的恐慌情绪有关。

假设算力战没有发生,这些被消耗的资金本可以用来投入研发和社区发展。所以不管战后两个社区再怎么努力繁荣,也不过是在努力复兴战前的状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