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EX 联合创始人沈冰流:STO 的玩法和 99% 的币圈项目无关,和 99% 的普通韭菜也无关

STO 的兴起 EVAIO 这个项目把 STO 热潮推上了高点,单方面宣称将在 3 年内 9 亿美元投资贾跃亭法拉第未来,结果 FF 否认,闹剧式炒作终结。蝴蝶效应不止,不少理性派开始怀疑,

STO 的兴起

 

EVAIO 这个项目把 STO 热潮推上了高点,单方面宣称将在 3 年内 9 亿美元投资贾跃亭法拉第未来,结果 FF 否认,闹剧式炒作终结。蝴蝶效应不止,不少理性派开始怀疑,STO 效应是不是本身就是一场被静心包裹的营销骗局?

 

先是有媒体开始组织沙龙和翻译解读美国关于 STO 的文章,然后是各类讲座和付费培训兴起,甚至有眼疾手快的项目方趁着这股风口,直接放弃早已凉凉的 1CO 转而尝试赴美 STO,希望去美国融资并利用 STO 概念开始 PR 宣传。

 

到底 STO 是什么鬼,它和股票,和区块链的关系有多大?STO 落地性如何,究竟多大程度上能帮到企业融资和发展市场?STO 和币圈项目、币圈投资人的关系有多大,普通人是否也能参与到这场资本游戏中来?

 

Security Token,一半是证券世界的合规,一半是区块链世界的理想

 

首先让我们简单科普一下 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s)的含义。STO 中文名是证券型通证发行,就是将现实中所有具备证券属性的资产映射到链上,讲资产转化为通证发行的过程。说人话,Security Token 就是将传统证券代币化。本质上来说,通证化后的证券仍然属于证券范畴,因此即使名字中有一个 Token ,但是 STO 和 ST 都是证券,受到证券法监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STO 并非完全创新的金融模式。

 

一方面由于受到证券法监管,Security Token 必须在传统 Token 中加入许多符合监管元素的特性,需要牺牲很多区块链自由自治、去中心化、隐私匿名的特质。如一级市场投资者大多必须是符合证券法框架下的合格投资人,二级市场交易者也需要遵循严格实名制及 KYC,另外支持 Security Token 的底层需要具备可撤回、可冻结等超级权限,以适应监管的需求。

 

但另一方面,由于结合了区块链的部分优点和证券的特性,Security Token 有其巨大的优势。Security Token 可以开辟 20 亿非美金账户的投资人领域,这是一块巨大的市场。以前在美国发行的证券都需要美元投资,这对绝大多数非美国公民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门槛。而 Security Token 可以用 BTC/ETH 这样的数字货币来投资,以前中国/韩国/日本/东南亚等不具有美元账户但是有投资能力的人都可以参与到一级或者二级市场的投资中来。这将是一块巨大的增量市场,而更多二级市场投资人的参与,也将为 ST 带来更强的流动性。

 

1、 受监管就是受保护,华尔街为代表的 Old Money 正式入场

 

许多人诟病 STO 受到法律监管,Security Token 是受到「阉割」的 Token,不再纯粹,不符合区块链自由自治、隐私匿名的精神,是时代的倒退,而在我看来,监管恰好是 STO 最妙的精华。受监管就意味着受保护,在 1CO 时代,大多华尔街精英和欧洲家族基金为代表的 Old Money 都持观望状态,就是因为太多灰色和违法地带,对于「偶像包袱」很重和资产规模巨大的 Old Money 来说,不值得冒这个风险。

 

而 STO 的合规性使得企业可以在法律框架下融资,代表主流世界的 Old Money 在合规的环境下可以大规模入场,而这些资金的实力是万倍于现在币圈的资金体量。例如国内知名的投资机构金沙江创投,就在今年 8 月布局了全球首个合规的 STO 项目 Tzero,投资 2 亿多美元,这也是主流机构入场的一个积极信号。

 

金融创新和资本的大规模入场,是行业繁荣的前奏,而合规框架下成长起来的 STO,就是下一个十万亿市场。如果说 1CO 带来了币圈的繁荣,那么 Old Money 的入场,对于整个通证经济的颠覆,游戏才刚刚开始。

 

2、 更强的全球市场流通性,带给 VC/PE 更多退出机会

 

Security Token 是代币化的证券,它与传统证券交易所中的股票不一样,股票是完全中心化的,依赖于中心化的交易所和清算机构,股票交易也无法从中心化交易所转移出来,只能在一个交易所内交易,也只能由独立的清算机构来支持资金清算。而 Security Token 可以随时在全球范围内任一一家合规的 ST 交易所和其 KYC 用户间流通,且交易的同时即可进行清算,理论上支持 T+0 结算,它的流通性和资金效率相对于股票会高很多。

 

同时,由于二级市场的流通,也给 VC、PE 除上市、并购、找下一轮股权融资接盘以外,新的退出机制。而 VC、PE 更多的退出机制,就意味着更强的投资动力,这对于企业融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 中国企业全球融资和市场推广不是梦

 

传统股权融资在国内已经越来越难,我们看到很多已经 D 轮、E 轮的企业都离 IPO 都还很远。另外 IPO 无论在哪个市场门槛都非常高,涉及到对企业的经营要求、信息披露要求、投行费用、托管费用、合规费用等门槛,都是普通创业公司遥不可及的。而 STO 赋予了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做市场推广和融资的机会,并且相较于 IPO 基础门槛和资金要求更低,对于有一定基础和资质的成长型企业,尤其是有全球化布局需求和科技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4、 所有权分割,降低投资门槛

 

通过资产上链,将传统证券原子化变成 Token,加速了资产所有权的分割,降低高风险投资品的进入门槛。比如房地产和高端艺术品,以前投资一个独立的房产和高端艺术品可能买不起,但是现在可以购买房产或艺术品分割的一个 Token,大大降低了投资门槛。 除了以上特性,交易即清算,Token 交易支持 7*24,数据链上存证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等特点,也是 Security Token 相较于传统证券非常显著的进步。另外,股票仅对应公司股权,而 Security Token 中可 Token 化的 Security 可以是公司股权、债券、房地产信托基金、艺术品等所有具有实际价值的资产,外延要远远大于股票。

 

STO 和 99% 的币圈项目都没有任何关系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蠢蠢欲动,恨不得马上要去把自己的项目去做 STO,或者马上去查到底有哪些 Security Token 可以投资,不能再错过下一个一夜暴富的机会了呢?Sorry,我在这里要给大家泼泼冷水。事实上,除非你有贾布斯这种宇宙级彪悍的融资能力,不然实际上 STO 和 99% 的币圈项目都没有任何关系。

 

1、 再见空气币,项目方本身质量是关键

 

首先,STO 发行资产需要价值锚定,如果是对应公司的股权,那首先公司得是优质资产,你出让的股权对应的 Token 才有价值,不然再怎么价值锚定都是一堆垃圾。因为 STO 投资门槛的关系,项目方面向的投资者将更加专业,而不是普通的「韭菜」。假如一个项目方使用 Reg D 的架构在美国面向合格投资人募资,那为什么美国的投资机构要来投你的项目,你得证明自己的企业是有价值的,有吸引人的商业模型和未来预期收入,你的 Token 在未来二级市场会升值,要有讲故事的能力和造梦的基础。

 

在 1CO 时代,许多靠着一本白皮书就融几千万美金的空气币项目神话,在 STO 时代大概率是不会再重演的。另外,如果你希望到海外融资,你从事的项目是否真的和海外市场有关系,你为什么要到美国去募资,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长久来说,具备一定业务基础,具有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能力,同时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将会是 STO 一个重要的战场。

 

2、 STO 需要前期投入高额的融资成本

 

由于有合规的要求,STO 不可能再凭借一本白皮书就开始满世界融资。在顺利融资之前,项目方就需要支付各种费用,如在美国设立公司、开户的费用,请律师做法律框架和各类文件的费用,以及支付投行顾问、KYC/AML 供应商、Broker Dealer、融资路演、发币平台、ST 交易所等各种费用。一般来说完成整套 STO 流程,预期完成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项目方需要准备 50 万美金左右成本。

 

因此,只有具备一定营收能力或者已经成功融到一定股权融资的企业,才有可能支付这部分前期成本。而这是非常高的一个门槛,直接把 99% 只有一本白皮书的项目方拒之门外。

 

3.投资者不再是韭菜,而是机构或者高净值人士

 

以美国证券法为例,假如项目方选择 Reg D 的框架下进行募资,投资者必须是机构投资人或者高净值人士。这里的高净值人士是指连续 2 年年收入高于 20 万美元的个人或者总收入高于 100 万美元的投资者(不包括房产)。这一条就直接将 99% 的币圈「小韭菜」拒之门外。

 

毕竟证券投资是有风险的,美国证券法需要保护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资者利益。

 

4. 长期海外运营的成本和诉讼风险

 

这是几乎现在宣传 STO 的文章 100% 都错过或者故意不提的。的确,由于 STO 实操的项目很少,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当真的成功募资完,并非一切就结束了。当初你去美国成立公司,以美国公司名义募资,讲一个美国市场的故事,在募资结束后,项目方需要继续保持海外运营的实体,有基本的人员,同时企业需要继续交税,否则就涉及「欺诈」的风险。

 

另外,如果是在美国进行 STO,其实就是美国的上市公司,是受 SEC 监管。不同于国内随便「吹牛」的媒体环境,SEC 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公众发言必须实事求是,谨言慎行。例如在国内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的虚报融资金额,在美国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一旦被举报,SEC 将对你进行毫不手软的罚款,严重的欺诈行为还会面临牢狱之灾。

 

这里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之前 Tesla 的创始人 Elon Musk 因为发了考虑将 Tesla 会私有化的 Twitte,由于在发 Twitter 前没有获得 SEC 任何文件许可,他遭到 SEC 欺诈的指控,罚款 2000 万美金还强制要求革去其在特斯拉董事会的席位。这里其实在反复讲一个道理,币圈项目大多习惯满嘴跑火车 ,这种习惯真的要改改了。如果不是特别有法律意识的团队,尤其是那些空气币和资金盘项目,的确 STO 不适合你们。

 

最后总结陈词,STO 的玩法和 99% 的币圈项目无关,和 99% 的普通韭菜也无关。但 STO 对于优质的成长性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全球融资和打开市场的新机会。对于 Old Money 来说,STO 是他们进入通证经济的入场券,而大规模资本的进入,对将带来行业的全面升级和繁荣。相信随着市场驱动的发展,以美国 SEC 为首的立法机构,也会逐渐优化法律以适应新的金融和市场需求。

 

未来已来,你是对的人吗?

生成图片
2

发表评论

DAEX 联合创始人沈冰流:STO 的玩法和 99% 的币圈项目无关,和 99% 的普通韭菜也无关

星期四 2018-11-15 19:24:55

STO 的兴起

 

EVAIO 这个项目把 STO 热潮推上了高点,单方面宣称将在 3 年内 9 亿美元投资贾跃亭法拉第未来,结果 FF 否认,闹剧式炒作终结。蝴蝶效应不止,不少理性派开始怀疑,STO 效应是不是本身就是一场被静心包裹的营销骗局?

 

先是有媒体开始组织沙龙和翻译解读美国关于 STO 的文章,然后是各类讲座和付费培训兴起,甚至有眼疾手快的项目方趁着这股风口,直接放弃早已凉凉的 1CO 转而尝试赴美 STO,希望去美国融资并利用 STO 概念开始 PR 宣传。

 

到底 STO 是什么鬼,它和股票,和区块链的关系有多大?STO 落地性如何,究竟多大程度上能帮到企业融资和发展市场?STO 和币圈项目、币圈投资人的关系有多大,普通人是否也能参与到这场资本游戏中来?

 

Security Token,一半是证券世界的合规,一半是区块链世界的理想

 

首先让我们简单科普一下 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s)的含义。STO 中文名是证券型通证发行,就是将现实中所有具备证券属性的资产映射到链上,讲资产转化为通证发行的过程。说人话,Security Token 就是将传统证券代币化。本质上来说,通证化后的证券仍然属于证券范畴,因此即使名字中有一个 Token ,但是 STO 和 ST 都是证券,受到证券法监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STO 并非完全创新的金融模式。

 

一方面由于受到证券法监管,Security Token 必须在传统 Token 中加入许多符合监管元素的特性,需要牺牲很多区块链自由自治、去中心化、隐私匿名的特质。如一级市场投资者大多必须是符合证券法框架下的合格投资人,二级市场交易者也需要遵循严格实名制及 KYC,另外支持 Security Token 的底层需要具备可撤回、可冻结等超级权限,以适应监管的需求。

 

但另一方面,由于结合了区块链的部分优点和证券的特性,Security Token 有其巨大的优势。Security Token 可以开辟 20 亿非美金账户的投资人领域,这是一块巨大的市场。以前在美国发行的证券都需要美元投资,这对绝大多数非美国公民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门槛。而 Security Token 可以用 BTC/ETH 这样的数字货币来投资,以前中国/韩国/日本/东南亚等不具有美元账户但是有投资能力的人都可以参与到一级或者二级市场的投资中来。这将是一块巨大的增量市场,而更多二级市场投资人的参与,也将为 ST 带来更强的流动性。

 

1、 受监管就是受保护,华尔街为代表的 Old Money 正式入场

 

许多人诟病 STO 受到法律监管,Security Token 是受到「阉割」的 Token,不再纯粹,不符合区块链自由自治、隐私匿名的精神,是时代的倒退,而在我看来,监管恰好是 STO 最妙的精华。受监管就意味着受保护,在 1CO 时代,大多华尔街精英和欧洲家族基金为代表的 Old Money 都持观望状态,就是因为太多灰色和违法地带,对于「偶像包袱」很重和资产规模巨大的 Old Money 来说,不值得冒这个风险。

 

而 STO 的合规性使得企业可以在法律框架下融资,代表主流世界的 Old Money 在合规的环境下可以大规模入场,而这些资金的实力是万倍于现在币圈的资金体量。例如国内知名的投资机构金沙江创投,就在今年 8 月布局了全球首个合规的 STO 项目 Tzero,投资 2 亿多美元,这也是主流机构入场的一个积极信号。

 

金融创新和资本的大规模入场,是行业繁荣的前奏,而合规框架下成长起来的 STO,就是下一个十万亿市场。如果说 1CO 带来了币圈的繁荣,那么 Old Money 的入场,对于整个通证经济的颠覆,游戏才刚刚开始。

 

2、 更强的全球市场流通性,带给 VC/PE 更多退出机会

 

Security Token 是代币化的证券,它与传统证券交易所中的股票不一样,股票是完全中心化的,依赖于中心化的交易所和清算机构,股票交易也无法从中心化交易所转移出来,只能在一个交易所内交易,也只能由独立的清算机构来支持资金清算。而 Security Token 可以随时在全球范围内任一一家合规的 ST 交易所和其 KYC 用户间流通,且交易的同时即可进行清算,理论上支持 T+0 结算,它的流通性和资金效率相对于股票会高很多。

 

同时,由于二级市场的流通,也给 VC、PE 除上市、并购、找下一轮股权融资接盘以外,新的退出机制。而 VC、PE 更多的退出机制,就意味着更强的投资动力,这对于企业融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 中国企业全球融资和市场推广不是梦

 

传统股权融资在国内已经越来越难,我们看到很多已经 D 轮、E 轮的企业都离 IPO 都还很远。另外 IPO 无论在哪个市场门槛都非常高,涉及到对企业的经营要求、信息披露要求、投行费用、托管费用、合规费用等门槛,都是普通创业公司遥不可及的。而 STO 赋予了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做市场推广和融资的机会,并且相较于 IPO 基础门槛和资金要求更低,对于有一定基础和资质的成长型企业,尤其是有全球化布局需求和科技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4、 所有权分割,降低投资门槛

 

通过资产上链,将传统证券原子化变成 Token,加速了资产所有权的分割,降低高风险投资品的进入门槛。比如房地产和高端艺术品,以前投资一个独立的房产和高端艺术品可能买不起,但是现在可以购买房产或艺术品分割的一个 Token,大大降低了投资门槛。 除了以上特性,交易即清算,Token 交易支持 7*24,数据链上存证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等特点,也是 Security Token 相较于传统证券非常显著的进步。另外,股票仅对应公司股权,而 Security Token 中可 Token 化的 Security 可以是公司股权、债券、房地产信托基金、艺术品等所有具有实际价值的资产,外延要远远大于股票。

 

STO 和 99% 的币圈项目都没有任何关系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蠢蠢欲动,恨不得马上要去把自己的项目去做 STO,或者马上去查到底有哪些 Security Token 可以投资,不能再错过下一个一夜暴富的机会了呢?Sorry,我在这里要给大家泼泼冷水。事实上,除非你有贾布斯这种宇宙级彪悍的融资能力,不然实际上 STO 和 99% 的币圈项目都没有任何关系。

 

1、 再见空气币,项目方本身质量是关键

 

首先,STO 发行资产需要价值锚定,如果是对应公司的股权,那首先公司得是优质资产,你出让的股权对应的 Token 才有价值,不然再怎么价值锚定都是一堆垃圾。因为 STO 投资门槛的关系,项目方面向的投资者将更加专业,而不是普通的「韭菜」。假如一个项目方使用 Reg D 的架构在美国面向合格投资人募资,那为什么美国的投资机构要来投你的项目,你得证明自己的企业是有价值的,有吸引人的商业模型和未来预期收入,你的 Token 在未来二级市场会升值,要有讲故事的能力和造梦的基础。

 

在 1CO 时代,许多靠着一本白皮书就融几千万美金的空气币项目神话,在 STO 时代大概率是不会再重演的。另外,如果你希望到海外融资,你从事的项目是否真的和海外市场有关系,你为什么要到美国去募资,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长久来说,具备一定业务基础,具有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能力,同时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将会是 STO 一个重要的战场。

 

2、 STO 需要前期投入高额的融资成本

 

由于有合规的要求,STO 不可能再凭借一本白皮书就开始满世界融资。在顺利融资之前,项目方就需要支付各种费用,如在美国设立公司、开户的费用,请律师做法律框架和各类文件的费用,以及支付投行顾问、KYC/AML 供应商、Broker Dealer、融资路演、发币平台、ST 交易所等各种费用。一般来说完成整套 STO 流程,预期完成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项目方需要准备 50 万美金左右成本。

 

因此,只有具备一定营收能力或者已经成功融到一定股权融资的企业,才有可能支付这部分前期成本。而这是非常高的一个门槛,直接把 99% 只有一本白皮书的项目方拒之门外。

 

3.投资者不再是韭菜,而是机构或者高净值人士

 

以美国证券法为例,假如项目方选择 Reg D 的框架下进行募资,投资者必须是机构投资人或者高净值人士。这里的高净值人士是指连续 2 年年收入高于 20 万美元的个人或者总收入高于 100 万美元的投资者(不包括房产)。这一条就直接将 99% 的币圈「小韭菜」拒之门外。

 

毕竟证券投资是有风险的,美国证券法需要保护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资者利益。

 

4. 长期海外运营的成本和诉讼风险

 

这是几乎现在宣传 STO 的文章 100% 都错过或者故意不提的。的确,由于 STO 实操的项目很少,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当真的成功募资完,并非一切就结束了。当初你去美国成立公司,以美国公司名义募资,讲一个美国市场的故事,在募资结束后,项目方需要继续保持海外运营的实体,有基本的人员,同时企业需要继续交税,否则就涉及「欺诈」的风险。

 

另外,如果是在美国进行 STO,其实就是美国的上市公司,是受 SEC 监管。不同于国内随便「吹牛」的媒体环境,SEC 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公众发言必须实事求是,谨言慎行。例如在国内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的虚报融资金额,在美国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一旦被举报,SEC 将对你进行毫不手软的罚款,严重的欺诈行为还会面临牢狱之灾。

 

这里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之前 Tesla 的创始人 Elon Musk 因为发了考虑将 Tesla 会私有化的 Twitte,由于在发 Twitter 前没有获得 SEC 任何文件许可,他遭到 SEC 欺诈的指控,罚款 2000 万美金还强制要求革去其在特斯拉董事会的席位。这里其实在反复讲一个道理,币圈项目大多习惯满嘴跑火车 ,这种习惯真的要改改了。如果不是特别有法律意识的团队,尤其是那些空气币和资金盘项目,的确 STO 不适合你们。

 

最后总结陈词,STO 的玩法和 99% 的币圈项目无关,和 99% 的普通韭菜也无关。但 STO 对于优质的成长性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全球融资和打开市场的新机会。对于 Old Money 来说,STO 是他们进入通证经济的入场券,而大规模资本的进入,对将带来行业的全面升级和繁荣。相信随着市场驱动的发展,以美国 SEC 为首的立法机构,也会逐渐优化法律以适应新的金融和市场需求。

 

未来已来,你是对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