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或成破解版权难题的一道秘方
大热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涉嫌抄袭《桃花债》,其作者大风刮过是这么陈述自己为什么不上法院维权:我写文这么多年,抄过我的文章估计都能组个文学网站。抄完了卖版权、拍影视的也不止这一部。如果我一个个全都告,我得睡在朝阳区人民法院的大门口,一边要饭,一边攒钱,天天上庭都上不过来。
不难看出,其实,中国的版权维护一直以来存在维权困难的危机。因为涉及到的数据众多,从著作者到市场发行方,更甚于改编作品等多种形态的版权归属,形态多样,流程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权保护机制与市场需求没有同步提升,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针对原创作品领域一直存在抄袭的问题,区块链作为版权保护的有效手段被摆上台面。
原创路坎坷,抄袭成风
其实中国数字版权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据了解,2017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7071.93亿元。随着大IP的爆发,互联网线上侵权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严重。被侵权的一方维权诉讼之路走得非常艰难。原因不外乎两个:
抄袭成本低。以网络文学为例,网文连载的网站数量众多,里面进驻的作者数量也非常可观,抄袭者只需要“借用”故事脉络,甚至是将原创作品做复制粘贴就可以在网站上进行连载收益。毕竟网站不具备相似度审查机制,同一个网站不行,还可以换另一个网站,连载不行,还可以改编出版。
抄袭后果并不严重。网络文学是一个新的创作领域,一般原创作者对于抄袭事件要么选择息事宁人,要么选择打官司。而打官司不仅费时费力,最后就算胜诉得到的赔偿还远远比不上抄袭作品带来收益。像于正抄袭琼瑶《梅花烙》一案,仅被判赔偿500万元。有人说,侵权就像中国式过马路,人人知道是违法,但人人都在做。所以对于人人都在做的事情,追查起来不但是件麻烦事,受害者还会身心俱疲。
区块链落地版权领域,实现高度可信的原创产业数据库
针对原创作品领域一直存在抄袭的问题,区块链作为版权保护的有效手段被摆上台面。区块链对于整个互联网版权生态产业的好处,在于能提高交易的透明度、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各类版权企业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来构建高度可信的生态产业数据库,从而解决版权的归属问题。而如何实现可信数据库的规模化应用不外乎四个要素:效率、成本、可靠性和安全性。
从效率上看,传统的版权维权周期长、取证困难,所以导致被抄袭时原创作者懒得维权,不想维权。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版权维权领域中,其去中心化特性能够节省原创作者在维权时的各项流程,而区块链的可溯源和高透明特性则能快速解决原创作者在维权时出现的取证难问题。
以网站发布的文章为例,依托于区块链技术,受众与原创作者达成智能合约,受众不需要依附门户网站支持作者原创,作者也可以在区块中拥有对版权交易信息的自主管理权。并且当区块链内的作品发生侵权事件时,即使原创作者出现数据丢失和损坏,仍然可以通过调取其他分布式账本的数据进行溯源,进而判定侵权方的责任。
从成本上看,区块链技术与版权的发展融合,可以有效降低原创作者在维权版权时的成本。在目前看来,原创作者在版权维护上面临的最大绊脚石就是成本,被侵权的一方将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在版权维护方面。从前期的作品时间溯源到文字的调色盘对比,再到索赔检查、资料审定等方面,其中需要消耗大量成本的流程让原创者们望而却步。而区块链数据不可逆、不可篡改体系则能有效解决原创者的知识产权受侵、数据不公开等问题,因此将区块链技术落地到知识产权领域,能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从可靠性上看,作品在链入区块链经由共识机制进行真伪性确认之后都会盖有“可信时间戳”,用以证明作品诞生的时间以及流程。在传统的版权领域中,作者把作品上传之后产生的数据大多数都存储在中心平台系统中,但中心式储存的数据平台容易发生数据丢失、被篡改和遭受攻击等问题。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账本,有效地将数据保存在链中的各个节点上,并以公钥或私钥的形式进行访问验证,能够为版权信息保护建立一个可靠的数据信任壁垒。
从安全性上看,区块链技术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需要相互担保信任或第三方中介参与,直接在交易双方之间建立信任桥梁的信任机制。原创作者可以通过分享私匙的方式控制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平台,从而实现信息与价值的交换,消除可能存在的内部或者外部信息泄露的威胁。
据了解,在2015年的10月,英国女歌手伊莫金·希普将她的新歌《Tiny Human》发布在了以太坊的公有链上,用户只需要将以太币存入她的账户便可获得MP3音乐文件的使用权限。这跟原本歌曲需要发布在另一个平台来推广不同的是,此次新格发布充分利用区块链中高可信共识、分布式账本和去中心化中心的特点,采用全新的智能合约架构设计,整合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只是音乐产业在不影响数据所有权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可信交换和验证。
总的来说,区块链技术拥有安全、不可篡改、透明、分布式、可信等特征。这对于抄袭现象频发的原创作品来说,可能是一个保护作者自身权益的突破。但就目前的技术节点而言,区块链+版权保护的落地应用仍然存在局限。
“图片”仅供参考,一切以实物为准
不得不承认,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发展确实能改善如今的创作环境,区块链在版权领域的落地蓝图也愈发明朗。但从目前来看,区块链与版权保护的的“实物图”却并没有像蓝图中那样美好,其落地应用目前仍停留在试验阶段。
首先是法律确权问题。如今的法律环境在保护原创作者方面有着相对应的法律条文,但引进区块链技术之后,虽然有杭州法院认可区块链中电子存证为先例,但认可区块链技术为依据的相关法律条文并没有跟进完善,所以链用区块链完成对原创作品的侵权进行保护方面依旧存在法律困境。
其次是区块链的领域互通问题。将区块链技术链接进版权保护区域,其中原创作品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音乐、文学、影视作品,甚至是自媒体作品都需要囊括进去,这需要覆盖的范围非常的大。毕竟作品体裁之间的不同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引用抄袭,而目前区块链关于版权领域保护方面,每个细分的区块之间都是一座孤独的岛屿,各个区域之间相互独立,缺少相互沟通的“桥梁”联通各个领域的原创作品,这对防止原创作品的事前侵权造成很大的难度。
并且区块链基于自身数据的不可篡改的特性提供服务,记录在它的服务器中的数据并不会随着数据失去价值而消逝,而是继续储存在服务器之中。这对于服务器的储存量是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所以区块链的应用版权保护发展的同时,思考将区块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过滤无效信息是一个未来区块链仍待开发的的功能。
再者而言,智能合约的链入存在缺陷。在传统的版权交易时,出于某些原因可以终止合约履行。但链入智能合约之后,智能合约无需信任,符合条约规定的情况就会一直执行下去,再补充、终止合约的情况就将会不被允许。换言之,只能履行合约上条款的智能合约并不智能。
此外,区块链仍无法解决个人创意被盗用的问题。虽然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平台的数据是原始的记录状态,并不会被外界出于自身利益所篡改,但是数据与个人确权之间并不能完全等同。也就是说,当A与B在聊天时,A向B阐述了自己的一个创作概念,B回家后将这个创意记录在区块链之中,那么A与B发生纠纷时,区块链只是如实反应这个创意是B记录的,并没有A的记录数据,但这个创意源自于A。所以说区块链只能线性记录数据,并不能对个人版权意识做到全方位的保护,在溯源时还是缺乏对所记录数据的真实有效的个人指向性证明。
落地试验区,版权保护行业任重而道远
虽然区块链落地版权保护行业仍旧存在缺陷,但是发展前景仍旧乐观。2018年7月,杭州互联网法院肯定电子存证具备法律效益,利用区块链中的电子存证的不可篡改性为依据进行判决。
区块链在版权保护领域的落地,就目前而言更加注重其追溯性和数据不可篡改特性的应用,区块链链接的相关节点之间还需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而从长远上看,区块链的应用发展确实是原创市场优胜劣汰的无硝烟战场,更加优质更能获得用户肯定的作品就会留存下来,并且能获得收益。
总体而言,人们迈向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正悄然到来,区块链+版权保护就像是薛定谔的可信数据库,在没有开拓落地应用之前,它可能会存在多种形态,有很多的可能性。所以,目前的区块链技术虽然仍然存在局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块链的应用必然成为趋势,区块链+版权保护的应用未来前景可期。
更多解读关注公众号ID:liukuangtmt,内容合作加微信号:sanche2017,本文首发韭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