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监管,STO或是ICO的升级和未来
全球最大的众筹平台Indiegogo创始人Slava Rubin预测STO(证券型代币发行)将变得普及,原因在于这种代币提供ICO(首次代币发行)的众筹元素与证券发行监管明确度之间的天然桥梁。Rubin相信,证券型代币发行很快就会成为常态,因为证券型代币发行与ICO不同,它为合法进行销售提供明确的途径。
目前看到的证券型代币(Security Token)和去中心化网络关系不大,更多是利用以太坊代币标准加上监管层协议(Polymath,Harbor)发行映射股权或债权的Token,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分销和交易。通过中间人和监管,把链下资产所有权和信息上链,通过代币的形式流通。
大多数ICO和发币项目都是在建立去中心化网络,通过代币经济(Token Economics)设计在这个新生产关系网中发挥代币的作用,其中大多数ICO的代币属于实用型代币(Utility Token) , 但部分有一定证券属性。
不少基于中心化运营的Token从监管层面看属于证券型代币,比如交易所发行的平台币(BNB,HT,OKB)有手续费分红机制。如果被认定为证券,在美国需要遵守美国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规定,接受SEC更加严格的监管。
目前大家在讨论的证券型代币大多是基于ERC-20标准发行的代币,辅助线上KYC/AML等配合监管的证券数字所有权,在符合监管前提下映射股权或债权,和分布式网络和区块链底层技术关系不大。
从监管上来说,证券型代币更是和很多ICO项目代币的去中心化等特质相反,STO项目和平台是拥抱接管,在现用监管框架上保障合规性,同时争取更宽松的监管。部分观点提到的STO是ICO的升级或未来,这是对于两者机制都缺乏足够认知。
从价值沉淀角度来说,证券型代币相对比较清晰,是对于公司,债券,地产的数字所有权。而Utility Token如果其去中心化网络没有价值,或价值无法沉淀到Token上,基本难有实际价值。
据业内人士分析,ICO作为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项目筹资的有效工具,会继续留存,并将在未来被大规模采用,但情况会有一点变化。首先是一纸白皮书、痴人说梦和3000万美元的日子可能已经结束了。其次,ICO也会随着市场环境而演进,方向之一,就是STO。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对于ICO监管的讨论就非常积极,曾召开多次公听会进行讨论,未果。美国国会议员Warren Davidson日前又邀请了32家加密货币产业组织共赴国会,讨论ICO是否应以证券发行的形式接受监管。
资产证券化在过去几十年中,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以最大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证券化在一些国家运用非常普遍。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贷款是靠发行资产证券提供的。
证券代币化,资产代币化在未来可能会追随资产证券化的步伐,让资产确权,收入审计更智能,流动更方便,门槛更低,把证券变成智能证券(Smart Securities)。
全球股权资产规模约为80万亿美元,债务资产规模约为100万亿美元,房地产市场规模约为230万亿美元。一旦STO把传统金融市场中的各类资产都用Security Token形式逐步替代,将会是个很大的市场。
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没有看起来那么平坦。
文章来源:cointelegraph,cryptovest,bitcoinmagazine
编译:Sharon
本文为火星财经编译稿件,版权归火星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须在文章标题后注明“文章来源:火星财经”,若违规转载,火星财经有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