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币江湖:曾被炒至3000比特币一个,但为何大部分黑客不买账
文:棘轮
在通货膨胀率逼近10000000%的委内瑞拉,达世币、Zcash等隐私币,正在抢占比特币的市场。
一个原因,是它们的交易费用更低。更重要的原因,是用户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它们的匿名性,比比特币更强。
正是因为匿名性,以门罗币、达世币、Zcash为代表的新一代隐私币,正活跃于市场,与其他数字货币一决高下。
与许多空气币不同,它们的发行不依赖于以太坊等平台,且大多拥有自己的独门技术。技术+隐私,让其获得了部分玩家追捧。
但隐私币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围绕它们,市场趋冷、监管打击、隐秘挖矿等负面消息,一直层出不穷。
隐私币是顶着“绝对匿名”的光环诞生的,但“绝对匿名”的世界,或许并非是人人向往的。
01 诞生
2013年末,顶着“去中心化”“匿名货币”的光环,比特币攀上了1000美元的价格高峰。
在媒体的大量曝光之下,5岁的比特币,开始走出极客的小世界,为世人所知。
但比特币的大众化,让很多黑客开始重新思考其匿名属性——尽管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映射是匿名的,但在比特币的世界里,每一笔交易的金额、收付款地址,每一个地址的余额,却比现实世界更透明。
当比特币的“匿名性”不能满足部分黑客的需求时,有人开始尝试创造更加隐匿的数字货币——隐私币。
在如今依然存续的主流隐私币中,达世币(Dash)也许是最早的一个。
达世币诞生于2014年1月,原名“暗黑币”(Darkcoin),发行总量1890万。达世币的产品设计,可以在兼具隐秘性的同时,实现付款秒级确认。
门罗币(XMR)紧跟达世币的脚步诞生。其英文名Monero,来自于世界语中的“硬币”一词。2014年4月,门罗币的白皮书发布,发行总量1840万枚。
Zcash的出现则要晚一些。它的基本协议Zerocash诞生于2014年,但直到2016年10月,Zcash才作为正式产品被发布,并开放矿工挖矿。
尽管都自称“隐私币”,但门罗币、达世币和Zcash的隐私机制,却存在很大差异。
门罗币的核心算法名为“CryptoNight”,它使用“数字环签名”技术,能将身份认证的过程模糊化。如此一来,外界只能观察到收付款方来自两个不同的一次性群组,却无法确定双方的具体地址。
达世币的隐私机制更好理解。达世币网络以更高的挖矿收益作为奖励,鼓励矿工充当主节点(Master node)。每一个主节点的矿工,都拥有1000达世币的缓冲资金。每个发起匿名交易的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些资金,进行“混币”。
实际上,混币并不新鲜——为了“洗白”黑市比特币,很多参与黑市交易的黑客,早就在混币。
他们会先将比特币充值到无需KYC认证的交易所,或专业的混币器中,再将其提出。在混币过程中,多笔比特币的交易被弄乱,无法追踪。达世币的做法,与之如出一辙。
Zcash则采用了更加彻底的隐私机制。借助“零知识证明”等密码学技术,Zcash网络可以在不公开收付款双方地址、转账金额的情况下,确认用户间的转账行为。
因为这个原因,Zcash一度受到热捧。在开放挖矿之初,其最高现货价格甚至被炒至一个3000BTC。
但随着流通量的增加,Zcash的价格迅速回落,如今总市值仅为6.2亿美元,相当于比特币的0.5%,在数字货币中排名第19,落后于门罗币、达世币等隐私币。
02 尴尬
隐私币因“隐私”而生,它最先落地之处,自然是对用户隐私极为敏感的“网络黑市”。
在网络黑市聚集之地——暗网(Dark Web),隐私币获得了一些认可。2016年夏天,暗网黑市网站Alphabay宣布,支持门罗币支付。在2017年被FBI查封前,门罗币一度成为Alphabay上的主流交易货币之一。
然而,对于大多数混迹于暗网的黑客而言,最主流的数字货币,一直是比特币。尽管他们本应成为隐私币最直接的目标用户。
隐私币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在莱比特矿池创始人江卓尔看来,和比特币相比,新兴的隐私币,竞争力并不强。
“比特币历经十年发展,已经在数字货币世界建立起广泛的认同。”他表示,“与其他数字货币相比,比特币的接受度很广,市场深度也很深。”
而相比之下,隐私币的优势,似乎也只有隐私一项。“隐私币在匿名性上的提升,看似是从0到1的巨大突破,但实际上,只能算是从99%到100%的微弱进步。”江卓尔说。
“货币有巨大的规模效应,比特币也能靠混币,达到很高的匿名度,仅靠99%到100%的微弱进步,很难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只能在某些特殊领域使用。”
“对市场来说,深黑和纯黑真的有区别吗?”他反问,“市场真有对这种绝对匿名的刚需吗?”
核心用户不买账,仅仅是隐私币的内忧。隐私币的外患,则更加严重。
在全球范围内,日本是少数认定比特币支付、交易所合法的国家。但日本对于隐私币的监管,却不留任何情面。
今年5月,日本金融厅宣布,禁止日本境内的数字货币交易所上架各类匿名隐私币。消息传出后,CoinCheck等日本交易所,立刻将门罗币、达世币、Zcash等隐私币下架。
如果说日本金融厅的禁令,代表了全球政府对于隐私币的监管态度,那么,隐私币的另一个黑暗面——“隐秘挖矿”,则将其逐步推向“全民公敌”的境地。
隐私币中的代表——门罗币,采用的挖矿算法CryptoNight,需要计算设备拥有至少2MB的高速缓存。这是电脑CPU的标配,但对于ASIC矿机来说,成本却过于高昂。
因此,与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货币不同的是,直至今日,门罗币挖矿依然高度依赖CPU、GPU,而非专用矿机。
门罗币社区认为,这可以让门罗币网络更加去中心化,减少“矿霸”。但这也让“隐秘挖矿”成为门罗币网络主流,直接侵犯了普通用户的利益。
所谓“隐秘挖矿”,是指黑客劫持大量PC或手机设备(俗称“肉鸡”),利用“肉鸡”的算力来挖矿。被劫持的“肉鸡”会因此卡顿,并无端消耗大量电力。
而这些“肉鸡”挖出的门罗币,自然由黑客拿走。门罗币的“匿名性”,恰好成为了黑客们最好的掩护。
矿圈知名矿主老吴向一本区块链透露,隐私币中的达世币、Zcash,正在逐步迈入ASIC矿机挖矿时代,但门罗币仍然依靠普通显卡矿机挖矿。
而门罗币网络中的大量算力,至今仍掌握在黑客控制的“肉鸡”手中。
03 困难
在一系列的挫折与质疑之后,隐私币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为了追求绝对的隐私,一定要有所牺牲吗?
对此,门罗币社区的心态显得颇为纠结。
一方面,他们不希望门罗币背负骂名,所以经常对挖矿算法进行微调。因为每一次微调,都会导致之前的挖矿木马失效。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显得格外强硬,寸步不让。
今年3月,比特大陆发布了新ASIC矿机——蚂蚁矿机X3,可挖掘包括门罗币在内的CryptoNight算法币种。
X3的功耗为550W,算力则达到了220000H/s。相比下,普通办公电脑的功耗为100W,算力仅50H/s。这意味着,一台X3,可以实现400台普通PC的算力。
按惯例,这一矿机的出现,将终结门罗币的PC挖矿时代。不仅矿业会重新洗牌,所有利用“肉鸡”隐秘挖矿的黑客,也会因收益降低而退出江湖。
然而,几天后,门罗币社区宣布,为了抵制新ASIC矿机,门罗币将进行硬分叉——直接修改挖矿算法,让门罗币矿机变成一堆废铜烂铁。
比特大陆因此损失惨重,研发生产矿机的全部开支付诸东流。一怒之下,比特大陆官方推特直接拉黑了门罗币的创始人Riccardo Spagni。
区块链世界存在“不可能三角”,即“去中心化”“安全”“高效”不可兼得。在江卓尔眼中,隐私币为了实现较比特币更强的匿名性,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在比特币历史上,2010年8月挖出的第74638区块,曾经出现过一次离奇的交易。这一区块记录了一笔1844亿个BTC的转账记录,而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比特币2100万个的发行总量。
这是黑客利用比特币系统的Bug,进行的一次“刷币”操作。这1844亿个比特币一旦被恶意抛售,整个比特币系统很可能崩盘。
然而,就在黑客“凭空创造”出1844亿个比特币不久,一位比特币社区成员便通过浏览区块数据,发现了这一异常,并将消息发布在了比特币官方论坛bitcointalk上。最终,比特币社区决定回滚数据。
2010年,网友发现比特币系统遭黑客入侵
但对于一些隐私币而言,完全隐私化的产品设计,会让此类Bug被发现的概率大大降低。
在社区之外,对于矿工而言,隐私币的未来,也未必乐观。
“无论什么币,发展到一定阶段,挖矿收益总会达到一个平衡。”江卓尔认为,“矿工不会获得暴利,挖币的往往没有囤币的赚钱。”
矿主老吴也告诉一本区块链记者,现在挖隐私币,都“只有前期赚钱”,到了后期,收益“往往不如挖比特币”。
但他仍然对一些隐私币拥有信心。在他看来,ASIC矿机的出现,会给挖矿业带来新的机会。
“一些几亿到几十亿美元市值的小币种,也许还有几亿美元的市场空间。”他表示。
从第一代隐私币诞生至今,隐私币已有近五年历史。
在区块链的世界里,隐私币将去中心化、匿名性发展到了极致,却也意外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了另一个黑暗的世界。
如何在个人隐私与社会正义之间寻求平衡点?这会是长久困扰隐私币社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