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近日,北大医院产科打人事件引发热议。10月16日,28部门联合发文,将对暴力伤医、在医疗机构寻衅滋事等行为实施联合惩戒;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就医疗服务领域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人开展联合惩戒工作达成意见,并颁发相关通知。

近日,北大医院产科打人事件引发热议。10月16日,28部门联合发文,将对暴力伤医、在医疗机构寻衅滋事等行为实施联合惩戒;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就医疗服务领域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人开展联合惩戒工作达成意见,并颁发相关通知。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医闹问题来源已久,医生与患者之间因医疗纠纷大打出手的不在少数,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医患之间的信任机制出了问题,一旦病人在医院发生病变或者死亡,家属就会归因于医院和医生,双方各执其辞,很难弄清楚孰是孰非。

 

而回顾这一年来的医疗纠纷事故,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事件一:

时间:2018年10月15日

受害医生:刘医生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地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事件:因上午取药时间结束,传染科刘医生建议前来取药的叶某去急诊挂科,叶某堵住诊室,连续殴打刘医生左眼及头部十余次,并逃离现场。

 

事件二:

时间:2018年9月22日

受害医生:姚某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地点:湖北襄州人民医院

事件:12日凌晨,一名老人因车祸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当日上午多名死者家属阻止医务人员将尸体推出手术室转运间,殴打麻醉医生姚某,致其身体多处受伤。

 

事件三:

时间:2018年6月30日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涉事医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事件: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精神心理科一名患者坠楼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因对胡某死亡一事有争议,患者家属情绪激动,7月2日15时许,纠集30余人,在门诊大楼前摆花圈、拉横幅、焚烧纸钱。

 

 

以上事件也只是众多医疗纠纷案例中的其中三例,医患矛盾这个敏感的社会问题,时不时被生活抛出来,日益成为人们担忧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而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却不能解决医患矛盾的关键——信任问题。

 

因为这些医疗平台自身就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数据搜集缺乏统一的标准,无法完成患者完整画像;数据分类模糊,缺乏价值数据等级等。而区块链却有可能帮助这些平台完善医疗数据的存储,缓解医患之间的信任问题。

 

据中国科学报消息,眼下,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发展,通过大数据和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处长刘俊峰表示,区块链在互联网医疗上的应用优势包括降低隐私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提高数据信息可靠性、实现数据使用的可追溯性、以患者为导向的医疗信息体系、实现医疗数据的价值传递等。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而据链塔智库BlockData发布的《2018区块链医疗数据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应用得最多的就是医疗健康数据的分布式账本记录。比如在建立病历时,由医疗专业人员负责确保敏感病历的准确性、完整性,并且让这些病历信息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得到,这将使患者获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电子病历和疾病数据,能完整记录包含生命体征、记录服药、诊断结果、病史手术等健康数据,以及医护人员、地点、器械相关等涉医数据。各医疗机构根据收集的完整数据链,再提取各自所需信息,克服了收集与数据处理没有统一标准的弊端。

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区块链在医疗数据方面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以下4种: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资料来源:链塔智库 

 

如果这些场景能够尽快地落地应用,医患矛盾将大大地弱化。就医难一直是我国民众面临的严峻的生活难题,而就医过程中要面临的种种问题,又在无形中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如果能够通过技术,在可见的范围内解决困扰医患双方的信任问题,无疑将是我国医疗行业的一次巨大的技术进步,推动医疗体系完善发展,方便民生。

 

除了医疗行业,未来区块链还会在更多的领域释放其能量。技术的赋能需要行业间联合起来不断探索和分享,也希望在10月27日即将举办的SAC“链上生态”全球高峰论坛上,业界精英能够在交流中,挖掘更多区块链的价值,力争让技术落地,赋能生活!

 

 

生成图片
12

发表评论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星期四 2018-10-25 12:20:36

近日,北大医院产科打人事件引发热议。10月16日,28部门联合发文,将对暴力伤医、在医疗机构寻衅滋事等行为实施联合惩戒;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就医疗服务领域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人开展联合惩戒工作达成意见,并颁发相关通知。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医闹问题来源已久,医生与患者之间因医疗纠纷大打出手的不在少数,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医患之间的信任机制出了问题,一旦病人在医院发生病变或者死亡,家属就会归因于医院和医生,双方各执其辞,很难弄清楚孰是孰非。

 

而回顾这一年来的医疗纠纷事故,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事件一:

时间:2018年10月15日

受害医生:刘医生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地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事件:因上午取药时间结束,传染科刘医生建议前来取药的叶某去急诊挂科,叶某堵住诊室,连续殴打刘医生左眼及头部十余次,并逃离现场。

 

事件二:

时间:2018年9月22日

受害医生:姚某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地点:湖北襄州人民医院

事件:12日凌晨,一名老人因车祸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当日上午多名死者家属阻止医务人员将尸体推出手术室转运间,殴打麻醉医生姚某,致其身体多处受伤。

 

事件三:

时间:2018年6月30日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涉事医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事件: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精神心理科一名患者坠楼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因对胡某死亡一事有争议,患者家属情绪激动,7月2日15时许,纠集30余人,在门诊大楼前摆花圈、拉横幅、焚烧纸钱。

 

 

以上事件也只是众多医疗纠纷案例中的其中三例,医患矛盾这个敏感的社会问题,时不时被生活抛出来,日益成为人们担忧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而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却不能解决医患矛盾的关键——信任问题。

 

因为这些医疗平台自身就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数据搜集缺乏统一的标准,无法完成患者完整画像;数据分类模糊,缺乏价值数据等级等。而区块链却有可能帮助这些平台完善医疗数据的存储,缓解医患之间的信任问题。

 

据中国科学报消息,眼下,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发展,通过大数据和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处长刘俊峰表示,区块链在互联网医疗上的应用优势包括降低隐私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提高数据信息可靠性、实现数据使用的可追溯性、以患者为导向的医疗信息体系、实现医疗数据的价值传递等。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而据链塔智库BlockData发布的《2018区块链医疗数据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应用得最多的就是医疗健康数据的分布式账本记录。比如在建立病历时,由医疗专业人员负责确保敏感病历的准确性、完整性,并且让这些病历信息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得到,这将使患者获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电子病历和疾病数据,能完整记录包含生命体征、记录服药、诊断结果、病史手术等健康数据,以及医护人员、地点、器械相关等涉医数据。各医疗机构根据收集的完整数据链,再提取各自所需信息,克服了收集与数据处理没有统一标准的弊端。

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区块链在医疗数据方面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以下4种: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面对医患矛盾,区块链能提供解决之道吗?

 

▲资料来源:链塔智库 

 

如果这些场景能够尽快地落地应用,医患矛盾将大大地弱化。就医难一直是我国民众面临的严峻的生活难题,而就医过程中要面临的种种问题,又在无形中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如果能够通过技术,在可见的范围内解决困扰医患双方的信任问题,无疑将是我国医疗行业的一次巨大的技术进步,推动医疗体系完善发展,方便民生。

 

除了医疗行业,未来区块链还会在更多的领域释放其能量。技术的赋能需要行业间联合起来不断探索和分享,也希望在10月27日即将举办的SAC“链上生态”全球高峰论坛上,业界精英能够在交流中,挖掘更多区块链的价值,力争让技术落地,赋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