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区块链+”能否复制“互联网+”的辉煌?它现在又发展到了哪一步?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随着数字资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当下的区块链行业最让人感兴趣的已经不是投资的价值,而是这项技术对实体经济所起到的支持作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区块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区块链行业活跃者,从一年前的各种C端的投资者变成了B端的政商人士的原因。

毫不夸张地说,区块链能否赋能实体经济,是这项技术能否为自己正名、并在主流科技领域中占得一席之地的关键条件,如果能,区块链的定位就会上升到和互联网一个高度的层次,从而获得海量的投资资金;如果不能,则会变成像VR和AR一样的小众玩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只能活在游戏厅和实验室里。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在很多人看来,区块链是一项堪比互联网本身的突破性技术,因此,它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也被人们以“互联网+”为模板,称为“区块链+”,所以接下来的关键在于:“区块链+”能否复制“互联网+”的辉煌?它现在又发展到了哪一步?在今天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以“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作为前车之鉴,来初步判定“区块链+”当下所处的阶段,以及其未来的发力方向。

“互联网+”中的技术侧:

漫长的酝酿期

很多朋友可能已经有所察觉,关于“互联网+”,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虽然互联网技术早在20年前就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但直到2015年前后,“互联网+”才成为被政府所大力推动的国家战略,而众多的企业也开始趋之若鹜地相应政策号召。这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此之前的十几年时间里,为什么没有人去主动地想“互联网+”这件事?这么具备颠覆性的技术,怎么就没有尽早地和实体经济结合?

答案很简单,正如一个人成年毕业之后才能参加正式工作一样,互联网技术也需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当技术足够成熟、覆盖人数足够多时,才能与实体经济产生交集。而早期的互联网,并不具备这一条件。

在这方面,典型的案例是“互联网+火车订票”。众所周知,中国春运买票的需求一直都非常强烈,在过去的20年间,跟春运火车票相关的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灾难系列大片了。但为什么“互联网抢票”的功能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被开发出来?原因非常简单:互联网和计算机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足以满足春运返乡者庞大的购票需求。

记忆力好的读者应该还记得,大约十年之前,铁道部为了缓解乘客排队买票之苦,曾经试图普及网上购票,结果让他们未曾想到的是:春运的主力军——也就是不会上网的农民工,由于很多人从来就没接触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因此在面对这种新型的购票模式时,根本手足无措,而幸运地掌握了上网技能的人,又经常会被订票高峰期时铁道部网站的卡顿与崩溃折腾得痛不欲生。也就是说,由于种种底层设施和技术的限制,“互联网+火车订票”的体验其实是非常糟糕的,因此这两者的组合,在当时也并未被认为是一个值得大加宣传的案例。直到后来,互联网知识有所普及、智能手机等硬件也被大规模应用、外加包括云计算平台在内的互联网技术出现,使得网上订票的体验明显提升之后,“互联网+火车订票”才逐渐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场景。

图:2011-2018中国“互联网+外卖”市场规模走势图,由于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业务增长率在2014年出现了一个大飞跃。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所以说,“互联网+实体经济”的组合,直到近年来才被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是有其独特原因存在的。因为这项技术及其产品的推广,不仅仅要依赖软件的开发,更取决于互联网知识的普及教育(诸如中小学的微机课)、以及相关硬件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智能手机和光纤网络的大规模替代),直到上面这些底层基础工作基本完成之后,社会上的大部分人能够顺利地使用互联网工具,“互联网+实体经济”的组合才有可能成批出现,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技术在出现了将近20年后,才被用来与实体经济结合,从而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纷繁复杂的实体经济侧:

宏观经济与行业形势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互联网+实体经济”的组合,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互联网技术要过硬、基础设施要完备、体验要足够好,否则自身条件不行的话,一切免谈,正如一个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很难去企业入职一样。但是,即便是一个学历高、能力强的人才,也未必适合所有类型的工作,比如说去煤矿或工地搬砖扛水泥。

互联网也是如此,虽然它的颠覆性已经在全社会达成了共识,但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能够应用到互联网技术,以及具体有多大前景,能用到什么程度,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人知道。正如我们刚刚举的例子:“找场景”这件事,就跟报志愿和找工作一样,表面上看着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研究问题——高考生必须了解,在四年之后,哪个专业会而更有前景;而产品经理也需要知道,在一个产品的研发周期之后,哪种产品会更有市场。个中答案,即便是顶尖券商的行业研究员,恐怕也难以给出明确的回答,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每一个“互联网+”的应用场景,都会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由此自然而然地也就会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宏观层面的经济格局;二是微观层面的行业形势。

先来看宏观经济对于“互联网+”的影响。在这方面,“马斯洛需求理论”和“口红效应”相信大家都已经烂熟于心,宏观经济与民众生活水平的变化,对于“互联网+实体经济”相关产品的走向与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左右作用。在这其中,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的市场规模变化,堪称一个绝佳的案例,请看下图:

图:2003-2017中国“互联网+旅游”市场规模走势图,由于2008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当年市场规模增速大跌,远低于早先预期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如您所见,在2001年进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受基数较小以及消费升级的影响,人们的旅游需求快速增加。然而,随着2008年民众的就业和收入水平大受影响,中国在线旅游订单规模增速从2007年的65%,当年暴跌至堪称行业新低的16%,虽然随着“四万亿计划”的出台,这一增速一度反弹至60%以上,但随即又因为大规模基建计划的终结,再度回落至当下35%左右的位置。

也就是说,“互联网+旅游”的行业走势,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其他行业亦然。不夸张地讲,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其估值的膨胀与地位的上升,很大一部分功劳是来自于国内庞大市场的拉动。如果没有包括以“黄金十年”为代表的中国经济繁荣、以及用户群体消费水平的改善,就没有包括携程等在线旅游企业在内、诸多中国互联网巨头的黄金时代,更没有作为这些企业主营业务的“互联网+”场景。

如果说宏观经济对于“互联网+”的走向与影响,主要是表现在“穷则涪陵榨菜,达则出国海淘”这种简单粗暴的水平上,那么具体垂直细分行业的变化形势则要相对更为复杂。举个例子,互联网社群。

相信很多上网较早的朋友还记得,在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曾出现过一个存在感颇高的口号,大意是互联网可以连接所有人,让大家平等地在互联网上共同交流,在当时互联网用户主要为一些比较前沿的学生和都市上班族的情况下,由于大家的观念比较接近,交流起来阻力并不大。因此“连接所有人”的目标一度似乎触手可及。但是随着互联网用户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展到了主流社会的绝大部分人,人们很快发现,正如在现实中你不能和所有人交互观点一样,在互联网上,其实你没必要、也没办法和形形色色的人进行顺畅交流,因为大家彼此之间的观念差异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互联网早期那个“连接所有人”的理想化乌托邦早已成为明日黄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用于满足个性化长尾需求的网络社群:比如说微博满足了碎片化信息关注者的需求、雪球满足了股票投资者的需求、虎扑满足了体育爱好者的需求;而豆瓣则满足了书籍和影视爱好者的需求……这些功能相对重叠、但受众群体迥异的社区应用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一个现实:那就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观念不同的人其实没必要非掺到一起去交流,各回各家就OK了。

但是,即便如此,总有些不安分的人,会跑到其他的社群里去偷窥骚扰,甚至将其他人的聊天记录进行截图并示众批斗,怎么办?这样一来,人们对互联网社群的“私密需求”由此诞生。所以,在市场上已经有包括QQ群和QQ空间等产品的情况下,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这种相对私密性更强的产品,仍然能够在看似已成红海的“互联网+社交”赛道上,占下很大一块市场份额。这就是具体细分行业的变化,给相关的“互联网+”应用带来机遇的一个典型案例。

图:时势造英雄,telegram这类软件的流行,是人们开始注重隐私的一个重要标志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从“互联网+”到“区块链+”:

寻找交叉

根据上面互联网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实体经济”的组合,与其说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规划,不如说是自下而上的自然发展结果,时机到了,自然瓜熟蒂落;时机没到,喊破嗓子也是白搭。而这个时机,则取决于互联网技术与实体经济各行业这两条线之间能否产生交点。2007年的“互联网+火车票”和“互联网+私密聊天”都处于未产生交点的状态,只有等到十年之后,互联网技术成熟了,同时社会的发展阶段也到了一定的阶段,这两条线产生了交集,相关的应用才出现了爆发的契机。

具体到区块链的问题上来。根据“互联网+”的经验可以看出:现在不少机构所倡导的“区块链+”,也就是让区块链服务于实体经济,虽然出发点值得肯定,但这个口号提出的似乎还是过早了。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现在的区块链相当于90年代的中心化互联网,这个类比的背后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在夸赞区块链的发展阶段相当于是90年代的互联网行业,群雄纷争,前途无量。而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区块链网络的性能也和90年代的互联网相差不多,难以支撑起能够用于实际场景的应用。

图:90年代的计算机还需要拨号上网,想要连接网络极其纠结,更不要提“互联网+”了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从这点来看,区块链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其实非常类似于小学生和职场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两者未来总有一天会产生交集,但就现在来说,暂时还没有这个可能性。如果你非要让专业能力和为人处世都不成熟的小学生去坐办公室,估计就会像今天人们在比特币和以太坊公链上搭建Dapp一样,得出其“干啥啥不行,不堪大用”的结论。由此一来,与其赶鸭子上架,不如顺其自然,先让这个小学生把文化课修好,等到高考结束或是大学毕业的时候,再去琢磨选专业和挑工作也不迟。毕竟你现在规划也是白规划,因为当下的刚刚起步的“区块链+”,它实际上和小学生一样,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今后的技术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不确定,二是未来的实体经济变成什么样不确定。

首先来看区块链技术。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区块链,它们的技术发展进度是存在着很大变数的,要知道互联网在发展的早期,主要的用途就是用来“连接所有人”,谁也没想到今后它会衍生出包括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VR/AR在内的一系列新花样。

区块链也是一样,它在以1.0状态的数字货币形式存在的时候,没人想到这东西居然还能跟90年代提出的智能合约联系到一起,从而搞出一个区块链2.0,那未来它会不会再次突破人们的想象力限制,跟包括雾计算(分布式存储)在内的其他技术、甚至是一些新型的硬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搞出一个让人更为眼前一亮的3.0甚至是4.0呢?这都是很难预测的。毕竟,高体验的产品往往并不是某个垂直领域的单兵突进,而是多个前沿科技领域的共同协作,正如智能手机的爆发得益于“顶级操作系统+高效能芯片+电容触摸屏+长续航电池”的同步发展、在线直播应用得益于“4G网络+AI美颜+高分辨率摄像头”的组合、共享单车则是得益于“NB-IoT(窄带物联网)+数字密码锁+超薄光伏板”的协作一样。

再来看实体经济一侧。对于“互联网+”和“区块链+”来说,技术侧进展的扑朔迷离,实际上带来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你不知道该去预测未来哪一个时间点的宏观经济格局和细分行业形势。举个例子:目前物联网是科技企业重点关注的一个细分领域,而5G网络的应用,又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前段时间很多的网络运营商宣称将在2020年左右大规模实现5G网络的覆盖,所以,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医疗、车联网在内的众多物联网团队,都开始按照这个时间表,开始预测2020年时自己所处的细分行业会是什么样,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OK,先不说这些项目方预测得准不准(事实证明成功率很低),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谁知道5G网络能不能在2020年落地?如果因故延迟到了2025年怎么办?实体经济一侧的格局是不是又要发生巨变,而你的经济预测和提前布局也就此失去了意义?要知道,这可还是比较成熟、且有具体发展时间表的技术,换成是区块链,未来的技术发展基本无法预测,你又要如何判断未来实体经济一侧的变化?毕竟,经济的发展不会看你区块链行业的脸色的,人家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就业。

图: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是“区块链+实体经济”两条线结合点难以预测的主要根源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目前的行业形势下,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到区块链的商业落地上,就跟让小学生混职场、在90年代互联网上找应用一样,不是一件能够产生很大经济回馈的事情。尽管它的逼格要高于币圈的一些八卦扯皮,比如能够为后来者积累下宝贵的经验,但目前这个行业最需要资源的赛道,仍然是包括分层、分片、侧链、跨链、智能合约、分布式存储在内诸多技术的研发环节,从而提高区块链的性能和确定性。

从这点来看,“区块链+”是不幸的,因为当下社会各界对区块链应用落地的一腔热情,很可能会以碰壁告终,好在幸运的是,虽然当下的区块链性能与20多年前的中心化互联网有的一拼,但区块链技术能够达到像互联网技术一样可以商用的水平,所用的时间其实要远远短于20年,因为大部分的硬件和相关知识都是现成的,而无需像90年代中期一样从零开始。在这样的情况下,“区块链+”的探索者们所要面临的未来之路,其实要远优于“互联网+”的先辈们。在这个系列文章的下一篇推送中,笔者将会介绍两个结果迥异的“互联网+”案例,来为“区块链+”提供参考。届时我们将会看到,在两个看似森严壁垒的行业面前,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行业究竟画出了怎样的不同轨迹,最终走向了截然相反的发展命运。

生成图片
7

发表评论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星期三 2018-10-24 10:16:20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随着数字资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当下的区块链行业最让人感兴趣的已经不是投资的价值,而是这项技术对实体经济所起到的支持作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区块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区块链行业活跃者,从一年前的各种C端的投资者变成了B端的政商人士的原因。

毫不夸张地说,区块链能否赋能实体经济,是这项技术能否为自己正名、并在主流科技领域中占得一席之地的关键条件,如果能,区块链的定位就会上升到和互联网一个高度的层次,从而获得海量的投资资金;如果不能,则会变成像VR和AR一样的小众玩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只能活在游戏厅和实验室里。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在很多人看来,区块链是一项堪比互联网本身的突破性技术,因此,它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也被人们以“互联网+”为模板,称为“区块链+”,所以接下来的关键在于:“区块链+”能否复制“互联网+”的辉煌?它现在又发展到了哪一步?在今天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以“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作为前车之鉴,来初步判定“区块链+”当下所处的阶段,以及其未来的发力方向。

“互联网+”中的技术侧:

漫长的酝酿期

很多朋友可能已经有所察觉,关于“互联网+”,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虽然互联网技术早在20年前就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但直到2015年前后,“互联网+”才成为被政府所大力推动的国家战略,而众多的企业也开始趋之若鹜地相应政策号召。这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此之前的十几年时间里,为什么没有人去主动地想“互联网+”这件事?这么具备颠覆性的技术,怎么就没有尽早地和实体经济结合?

答案很简单,正如一个人成年毕业之后才能参加正式工作一样,互联网技术也需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当技术足够成熟、覆盖人数足够多时,才能与实体经济产生交集。而早期的互联网,并不具备这一条件。

在这方面,典型的案例是“互联网+火车订票”。众所周知,中国春运买票的需求一直都非常强烈,在过去的20年间,跟春运火车票相关的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灾难系列大片了。但为什么“互联网抢票”的功能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被开发出来?原因非常简单:互联网和计算机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足以满足春运返乡者庞大的购票需求。

记忆力好的读者应该还记得,大约十年之前,铁道部为了缓解乘客排队买票之苦,曾经试图普及网上购票,结果让他们未曾想到的是:春运的主力军——也就是不会上网的农民工,由于很多人从来就没接触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因此在面对这种新型的购票模式时,根本手足无措,而幸运地掌握了上网技能的人,又经常会被订票高峰期时铁道部网站的卡顿与崩溃折腾得痛不欲生。也就是说,由于种种底层设施和技术的限制,“互联网+火车订票”的体验其实是非常糟糕的,因此这两者的组合,在当时也并未被认为是一个值得大加宣传的案例。直到后来,互联网知识有所普及、智能手机等硬件也被大规模应用、外加包括云计算平台在内的互联网技术出现,使得网上订票的体验明显提升之后,“互联网+火车订票”才逐渐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场景。

图:2011-2018中国“互联网+外卖”市场规模走势图,由于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业务增长率在2014年出现了一个大飞跃。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所以说,“互联网+实体经济”的组合,直到近年来才被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是有其独特原因存在的。因为这项技术及其产品的推广,不仅仅要依赖软件的开发,更取决于互联网知识的普及教育(诸如中小学的微机课)、以及相关硬件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智能手机和光纤网络的大规模替代),直到上面这些底层基础工作基本完成之后,社会上的大部分人能够顺利地使用互联网工具,“互联网+实体经济”的组合才有可能成批出现,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技术在出现了将近20年后,才被用来与实体经济结合,从而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纷繁复杂的实体经济侧:

宏观经济与行业形势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互联网+实体经济”的组合,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互联网技术要过硬、基础设施要完备、体验要足够好,否则自身条件不行的话,一切免谈,正如一个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很难去企业入职一样。但是,即便是一个学历高、能力强的人才,也未必适合所有类型的工作,比如说去煤矿或工地搬砖扛水泥。

互联网也是如此,虽然它的颠覆性已经在全社会达成了共识,但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能够应用到互联网技术,以及具体有多大前景,能用到什么程度,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人知道。正如我们刚刚举的例子:“找场景”这件事,就跟报志愿和找工作一样,表面上看着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研究问题——高考生必须了解,在四年之后,哪个专业会而更有前景;而产品经理也需要知道,在一个产品的研发周期之后,哪种产品会更有市场。个中答案,即便是顶尖券商的行业研究员,恐怕也难以给出明确的回答,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每一个“互联网+”的应用场景,都会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由此自然而然地也就会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宏观层面的经济格局;二是微观层面的行业形势。

先来看宏观经济对于“互联网+”的影响。在这方面,“马斯洛需求理论”和“口红效应”相信大家都已经烂熟于心,宏观经济与民众生活水平的变化,对于“互联网+实体经济”相关产品的走向与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左右作用。在这其中,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的市场规模变化,堪称一个绝佳的案例,请看下图:

图:2003-2017中国“互联网+旅游”市场规模走势图,由于2008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当年市场规模增速大跌,远低于早先预期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如您所见,在2001年进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受基数较小以及消费升级的影响,人们的旅游需求快速增加。然而,随着2008年民众的就业和收入水平大受影响,中国在线旅游订单规模增速从2007年的65%,当年暴跌至堪称行业新低的16%,虽然随着“四万亿计划”的出台,这一增速一度反弹至60%以上,但随即又因为大规模基建计划的终结,再度回落至当下35%左右的位置。

也就是说,“互联网+旅游”的行业走势,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其他行业亦然。不夸张地讲,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其估值的膨胀与地位的上升,很大一部分功劳是来自于国内庞大市场的拉动。如果没有包括以“黄金十年”为代表的中国经济繁荣、以及用户群体消费水平的改善,就没有包括携程等在线旅游企业在内、诸多中国互联网巨头的黄金时代,更没有作为这些企业主营业务的“互联网+”场景。

如果说宏观经济对于“互联网+”的走向与影响,主要是表现在“穷则涪陵榨菜,达则出国海淘”这种简单粗暴的水平上,那么具体垂直细分行业的变化形势则要相对更为复杂。举个例子,互联网社群。

相信很多上网较早的朋友还记得,在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曾出现过一个存在感颇高的口号,大意是互联网可以连接所有人,让大家平等地在互联网上共同交流,在当时互联网用户主要为一些比较前沿的学生和都市上班族的情况下,由于大家的观念比较接近,交流起来阻力并不大。因此“连接所有人”的目标一度似乎触手可及。但是随着互联网用户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展到了主流社会的绝大部分人,人们很快发现,正如在现实中你不能和所有人交互观点一样,在互联网上,其实你没必要、也没办法和形形色色的人进行顺畅交流,因为大家彼此之间的观念差异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互联网早期那个“连接所有人”的理想化乌托邦早已成为明日黄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用于满足个性化长尾需求的网络社群:比如说微博满足了碎片化信息关注者的需求、雪球满足了股票投资者的需求、虎扑满足了体育爱好者的需求;而豆瓣则满足了书籍和影视爱好者的需求……这些功能相对重叠、但受众群体迥异的社区应用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一个现实:那就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观念不同的人其实没必要非掺到一起去交流,各回各家就OK了。

但是,即便如此,总有些不安分的人,会跑到其他的社群里去偷窥骚扰,甚至将其他人的聊天记录进行截图并示众批斗,怎么办?这样一来,人们对互联网社群的“私密需求”由此诞生。所以,在市场上已经有包括QQ群和QQ空间等产品的情况下,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这种相对私密性更强的产品,仍然能够在看似已成红海的“互联网+社交”赛道上,占下很大一块市场份额。这就是具体细分行业的变化,给相关的“互联网+”应用带来机遇的一个典型案例。

图:时势造英雄,telegram这类软件的流行,是人们开始注重隐私的一个重要标志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从“互联网+”到“区块链+”:

寻找交叉

根据上面互联网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实体经济”的组合,与其说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规划,不如说是自下而上的自然发展结果,时机到了,自然瓜熟蒂落;时机没到,喊破嗓子也是白搭。而这个时机,则取决于互联网技术与实体经济各行业这两条线之间能否产生交点。2007年的“互联网+火车票”和“互联网+私密聊天”都处于未产生交点的状态,只有等到十年之后,互联网技术成熟了,同时社会的发展阶段也到了一定的阶段,这两条线产生了交集,相关的应用才出现了爆发的契机。

具体到区块链的问题上来。根据“互联网+”的经验可以看出:现在不少机构所倡导的“区块链+”,也就是让区块链服务于实体经济,虽然出发点值得肯定,但这个口号提出的似乎还是过早了。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现在的区块链相当于90年代的中心化互联网,这个类比的背后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在夸赞区块链的发展阶段相当于是90年代的互联网行业,群雄纷争,前途无量。而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区块链网络的性能也和90年代的互联网相差不多,难以支撑起能够用于实际场景的应用。

图:90年代的计算机还需要拨号上网,想要连接网络极其纠结,更不要提“互联网+”了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从这点来看,区块链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其实非常类似于小学生和职场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两者未来总有一天会产生交集,但就现在来说,暂时还没有这个可能性。如果你非要让专业能力和为人处世都不成熟的小学生去坐办公室,估计就会像今天人们在比特币和以太坊公链上搭建Dapp一样,得出其“干啥啥不行,不堪大用”的结论。由此一来,与其赶鸭子上架,不如顺其自然,先让这个小学生把文化课修好,等到高考结束或是大学毕业的时候,再去琢磨选专业和挑工作也不迟。毕竟你现在规划也是白规划,因为当下的刚刚起步的“区块链+”,它实际上和小学生一样,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今后的技术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不确定,二是未来的实体经济变成什么样不确定。

首先来看区块链技术。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区块链,它们的技术发展进度是存在着很大变数的,要知道互联网在发展的早期,主要的用途就是用来“连接所有人”,谁也没想到今后它会衍生出包括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VR/AR在内的一系列新花样。

区块链也是一样,它在以1.0状态的数字货币形式存在的时候,没人想到这东西居然还能跟90年代提出的智能合约联系到一起,从而搞出一个区块链2.0,那未来它会不会再次突破人们的想象力限制,跟包括雾计算(分布式存储)在内的其他技术、甚至是一些新型的硬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搞出一个让人更为眼前一亮的3.0甚至是4.0呢?这都是很难预测的。毕竟,高体验的产品往往并不是某个垂直领域的单兵突进,而是多个前沿科技领域的共同协作,正如智能手机的爆发得益于“顶级操作系统+高效能芯片+电容触摸屏+长续航电池”的同步发展、在线直播应用得益于“4G网络+AI美颜+高分辨率摄像头”的组合、共享单车则是得益于“NB-IoT(窄带物联网)+数字密码锁+超薄光伏板”的协作一样。

再来看实体经济一侧。对于“互联网+”和“区块链+”来说,技术侧进展的扑朔迷离,实际上带来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你不知道该去预测未来哪一个时间点的宏观经济格局和细分行业形势。举个例子:目前物联网是科技企业重点关注的一个细分领域,而5G网络的应用,又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前段时间很多的网络运营商宣称将在2020年左右大规模实现5G网络的覆盖,所以,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医疗、车联网在内的众多物联网团队,都开始按照这个时间表,开始预测2020年时自己所处的细分行业会是什么样,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OK,先不说这些项目方预测得准不准(事实证明成功率很低),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谁知道5G网络能不能在2020年落地?如果因故延迟到了2025年怎么办?实体经济一侧的格局是不是又要发生巨变,而你的经济预测和提前布局也就此失去了意义?要知道,这可还是比较成熟、且有具体发展时间表的技术,换成是区块链,未来的技术发展基本无法预测,你又要如何判断未来实体经济一侧的变化?毕竟,经济的发展不会看你区块链行业的脸色的,人家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就业。

图: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是“区块链+实体经济”两条线结合点难以预测的主要根源

“互联网+”的余热,是否延续到“区块链+”中?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目前的行业形势下,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到区块链的商业落地上,就跟让小学生混职场、在90年代互联网上找应用一样,不是一件能够产生很大经济回馈的事情。尽管它的逼格要高于币圈的一些八卦扯皮,比如能够为后来者积累下宝贵的经验,但目前这个行业最需要资源的赛道,仍然是包括分层、分片、侧链、跨链、智能合约、分布式存储在内诸多技术的研发环节,从而提高区块链的性能和确定性。

从这点来看,“区块链+”是不幸的,因为当下社会各界对区块链应用落地的一腔热情,很可能会以碰壁告终,好在幸运的是,虽然当下的区块链性能与20多年前的中心化互联网有的一拼,但区块链技术能够达到像互联网技术一样可以商用的水平,所用的时间其实要远远短于20年,因为大部分的硬件和相关知识都是现成的,而无需像90年代中期一样从零开始。在这样的情况下,“区块链+”的探索者们所要面临的未来之路,其实要远优于“互联网+”的先辈们。在这个系列文章的下一篇推送中,笔者将会介绍两个结果迥异的“互联网+”案例,来为“区块链+”提供参考。届时我们将会看到,在两个看似森严壁垒的行业面前,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行业究竟画出了怎样的不同轨迹,最终走向了截然相反的发展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