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老大哥正在看着你”。这是反乌托邦小说《1984》中频繁出现的一句话,小说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所有人都只能看到被过滤后的新闻,一举一动都被“老大哥”监管着,日复一日,人们辛苦劳作供奉着老大哥的帝国。讽刺的是,这个听起来荒诞遥远的故事,此刻正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世界发生。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老大哥正在看着你”。

这是反乌托邦小说《1984》中频繁出现的一句话,小说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所有人都只能看到被过滤后的新闻,一举一动都被“老大哥”监管着,日复一日,人们辛苦劳作供奉着老大哥的帝国。讽刺的是,这个听起来荒诞遥远的故事,此刻正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世界发生。

我们正生活在被社交寡头垄断的混沌世界里。据报道,平均每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约116分钟,而在这之中个人隐私不断被解码,信息接收被控制,“404”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1984、平台通过瞄准需求后投放精准广告,我们还为“老大哥们”赚下高额利润。

Web2.0的社交网络打造了一个怪圈,看似信息越来越丰富,但细想后又背后一凉。

Web2.0社交网络消亡史

前段日子Facebook再现隐私泄露丑闻,近日官方终于公开公布了黑客泄露的数据:大约总共3000万用的户数据被盗,此时距离Facebook和剑桥分析数据泄露的“隐私门”仅仅才7个月。作为世界顶级社交巨头,Facebook丑闻的不断爆出似乎预示着web2.0社交网络正走向末路。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Web2.0确实曾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维上的跳跃,相较于以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门户静态网站为代表的Web1.0时代,以微博、微信、Twiiter、Facebook等为代表的Web2.0,变静态为动态,更多更快的信息得以传送到用户眼前,但用户和平台的问题也越发尖锐凸显,审核机制下内容的同质化、大V和平台分割着流量红利,普通用户近乎透明的变成了一串数字游走于社交媒体上,Web2.0的产品不再是平台,而是我们。于是Web3.0应用而生,它同步解决了隐私、审查、和分配机制的问题。

Web3.0:让用户能更放心的释放自我

现在常有“在朋友圈装死,微博蹦迪”的说法,说到底足够的隐私空间是当代青年社交迁移的根本原因,然而web2.0内部的迁移并不能完全解决隐私隐患,前一秒你和朋友聊起的东西,极有可能下一秒就出现在你的微博推荐里。当我们将海量数据信息存储在这些中央服务器时,浏览习惯和喜好尚且可以被卖给出价者,谁能保证其他更重要信息的安全隐私性?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这一代的年轻人本身就是“去中心化”的,ONO的创始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所以一个象征着Web3.0特征:自由、民主、开放、有话语权的社交平台出现了。在Web3.0的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被加密存储在网络上,只有掌握着秘钥的终端用户控制着数据,社交平台不再是中央枢纽,而变成了一个能给用户尊重、足够安全感的去中心化系统。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击中无数年轻人的痛点,自ONO上线以来,已经拥有了370万注册用户,ONO DApp 在150余天内已迭代12次,月留存率45.34%。作为Web3.0的典型代表,它从出生就瞄着掐灭Facebook、微信等社交巨头去的。

Web3.0: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点

除了隐私问题,审查机制是社交网络中尤为令人困恼的一点。你看着被剪刀手阉割的信息;眼睁睁对着404叹息,更可怕的是这种审查机制正逐渐控制着我们的思维,一阵声东击西即可颠倒黑白。究其根本都是因为权力难过于集中,审核机制和大V控权使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Web3.0提供了权力下放的可能,例如ONO中的声誉系统和共识生态,在完全自治的区块链社交网络中,用户权力平等,用户的内容被喜欢、转发、评论、分享会提升该用户的声誉;反之则会降低其声誉,声誉的高低会随着用户产出内容的质量高低而产生波动变化;同时,为了防止腐败问题,ONO还建立了一个全名投票的共识生态,在满足平权基础上,提供一个平等且不断被修订发展的“共同纲领”制度,和一个所有用户可平等参与的提案、投票模式。在这样的生态机制下,真正受用户喜欢的内容会逐渐浮出来,而反腐设定赋予了用户足够的话语权,也能让我们离真相更近。

Web3.0:让参与者都享受收益的Token机制

注意力价值是当今最宝贵的资源,社交和广告连绑利润越来越明显,且不断处于上升阶段,2017年中国社交广告规模为395.1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1100亿 元。只是这些利润全分给了大V和平台,而创造者和传播者却沦为“刀俎鱼肉”。拿微信朋友圈里的广告举例,这些广告的起价是5万,如果配上小视频、H5、和多张图片,价格可高达100万~500万。试想一下,如果用户通过内容评价,点赞也可以分点利润,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数据来源:艾瑞网)

这就是Web3.0社交想呈现的景象,打造一个内容创作者、内容阅读者、广告方获利共赢的生态平台,用户负责创造优质内容,平台帮你赚钱变现。其中典型例子QunQun就很好的贯彻了通证经济学,这是一款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社交应用,类似于百度贴吧+微博的结合。相较于ONO,它的娱乐属性更强,用户的发帖、点赞、评论等行为都可以获取相应奖励,并以公开透明的token机制奖励用户共享内容、提高社区活跃度,创建者也可以转让出售社区,获得收益。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Web3.0社交网站各有各的通证经济玩法,共通点都在于良好的利益分配,拿QunQun举例,平台设立了专门的生态奖励基金,通过POA(有效活跃度证明)+POC(有效贡献度证明)算法建立双层奖励的机制。每24小时,专用于奖励的Token池将会进行数据统计,进行奖励分配, 每个社区在每日获得奖励池的POA分配后,所得Token将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社区管理者和用户,其初始分配比例为40%:60% ,剩余部分按照POC的方式分配给当天参与社区建设的活跃用户。

因为QunQun币已经上线交易所,而非泡沫币,所以QunQun的生态设计正在吸引更多人从交易所购买代币后流入社交平台,而非逆向而行,正向循环会带来更多Token在QunQun体系内运转。这是Web3.0社交平台中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也是未来社交网络的发展方向: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在社交时获取到真正的价值。

当Facebook深陷讨伐和质疑时,扎克伯格曾承认了中心化设定的缺陷,他说“我们想阻止所有错误与滥用,但是现在执行的政策与防止滥用的工具有太多错误”。然而时至今日,Web2.0社交平台似乎也没有纠正这些错误。

借助区块链技术的Web3.0改变了结点与结点之间的信任方式,也为新时代的社交带来一些启发,期待未来我们能在真正自由的社交网络中有所收获。

文章声明:本文为火星财经专栏作者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立场。

生成图片
6

发表评论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星期四 2018-10-18 20:32:41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老大哥正在看着你”。

这是反乌托邦小说《1984》中频繁出现的一句话,小说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所有人都只能看到被过滤后的新闻,一举一动都被“老大哥”监管着,日复一日,人们辛苦劳作供奉着老大哥的帝国。讽刺的是,这个听起来荒诞遥远的故事,此刻正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世界发生。

我们正生活在被社交寡头垄断的混沌世界里。据报道,平均每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约116分钟,而在这之中个人隐私不断被解码,信息接收被控制,“404”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1984、平台通过瞄准需求后投放精准广告,我们还为“老大哥们”赚下高额利润。

Web2.0的社交网络打造了一个怪圈,看似信息越来越丰富,但细想后又背后一凉。

Web2.0社交网络消亡史

前段日子Facebook再现隐私泄露丑闻,近日官方终于公开公布了黑客泄露的数据:大约总共3000万用的户数据被盗,此时距离Facebook和剑桥分析数据泄露的“隐私门”仅仅才7个月。作为世界顶级社交巨头,Facebook丑闻的不断爆出似乎预示着web2.0社交网络正走向末路。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Web2.0确实曾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维上的跳跃,相较于以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门户静态网站为代表的Web1.0时代,以微博、微信、Twiiter、Facebook等为代表的Web2.0,变静态为动态,更多更快的信息得以传送到用户眼前,但用户和平台的问题也越发尖锐凸显,审核机制下内容的同质化、大V和平台分割着流量红利,普通用户近乎透明的变成了一串数字游走于社交媒体上,Web2.0的产品不再是平台,而是我们。于是Web3.0应用而生,它同步解决了隐私、审查、和分配机制的问题。

Web3.0:让用户能更放心的释放自我

现在常有“在朋友圈装死,微博蹦迪”的说法,说到底足够的隐私空间是当代青年社交迁移的根本原因,然而web2.0内部的迁移并不能完全解决隐私隐患,前一秒你和朋友聊起的东西,极有可能下一秒就出现在你的微博推荐里。当我们将海量数据信息存储在这些中央服务器时,浏览习惯和喜好尚且可以被卖给出价者,谁能保证其他更重要信息的安全隐私性?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这一代的年轻人本身就是“去中心化”的,ONO的创始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所以一个象征着Web3.0特征:自由、民主、开放、有话语权的社交平台出现了。在Web3.0的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被加密存储在网络上,只有掌握着秘钥的终端用户控制着数据,社交平台不再是中央枢纽,而变成了一个能给用户尊重、足够安全感的去中心化系统。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击中无数年轻人的痛点,自ONO上线以来,已经拥有了370万注册用户,ONO DApp 在150余天内已迭代12次,月留存率45.34%。作为Web3.0的典型代表,它从出生就瞄着掐灭Facebook、微信等社交巨头去的。

Web3.0: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点

除了隐私问题,审查机制是社交网络中尤为令人困恼的一点。你看着被剪刀手阉割的信息;眼睁睁对着404叹息,更可怕的是这种审查机制正逐渐控制着我们的思维,一阵声东击西即可颠倒黑白。究其根本都是因为权力难过于集中,审核机制和大V控权使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Web3.0提供了权力下放的可能,例如ONO中的声誉系统和共识生态,在完全自治的区块链社交网络中,用户权力平等,用户的内容被喜欢、转发、评论、分享会提升该用户的声誉;反之则会降低其声誉,声誉的高低会随着用户产出内容的质量高低而产生波动变化;同时,为了防止腐败问题,ONO还建立了一个全名投票的共识生态,在满足平权基础上,提供一个平等且不断被修订发展的“共同纲领”制度,和一个所有用户可平等参与的提案、投票模式。在这样的生态机制下,真正受用户喜欢的内容会逐渐浮出来,而反腐设定赋予了用户足够的话语权,也能让我们离真相更近。

Web3.0:让参与者都享受收益的Token机制

注意力价值是当今最宝贵的资源,社交和广告连绑利润越来越明显,且不断处于上升阶段,2017年中国社交广告规模为395.1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1100亿 元。只是这些利润全分给了大V和平台,而创造者和传播者却沦为“刀俎鱼肉”。拿微信朋友圈里的广告举例,这些广告的起价是5万,如果配上小视频、H5、和多张图片,价格可高达100万~500万。试想一下,如果用户通过内容评价,点赞也可以分点利润,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数据来源:艾瑞网)

这就是Web3.0社交想呈现的景象,打造一个内容创作者、内容阅读者、广告方获利共赢的生态平台,用户负责创造优质内容,平台帮你赚钱变现。其中典型例子QunQun就很好的贯彻了通证经济学,这是一款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社交应用,类似于百度贴吧+微博的结合。相较于ONO,它的娱乐属性更强,用户的发帖、点赞、评论等行为都可以获取相应奖励,并以公开透明的token机制奖励用户共享内容、提高社区活跃度,创建者也可以转让出售社区,获得收益。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扎克伯格们”摧毁社交网络

Web3.0社交网站各有各的通证经济玩法,共通点都在于良好的利益分配,拿QunQun举例,平台设立了专门的生态奖励基金,通过POA(有效活跃度证明)+POC(有效贡献度证明)算法建立双层奖励的机制。每24小时,专用于奖励的Token池将会进行数据统计,进行奖励分配, 每个社区在每日获得奖励池的POA分配后,所得Token将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社区管理者和用户,其初始分配比例为40%:60% ,剩余部分按照POC的方式分配给当天参与社区建设的活跃用户。

因为QunQun币已经上线交易所,而非泡沫币,所以QunQun的生态设计正在吸引更多人从交易所购买代币后流入社交平台,而非逆向而行,正向循环会带来更多Token在QunQun体系内运转。这是Web3.0社交平台中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也是未来社交网络的发展方向: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在社交时获取到真正的价值。

当Facebook深陷讨伐和质疑时,扎克伯格曾承认了中心化设定的缺陷,他说“我们想阻止所有错误与滥用,但是现在执行的政策与防止滥用的工具有太多错误”。然而时至今日,Web2.0社交平台似乎也没有纠正这些错误。

借助区块链技术的Web3.0改变了结点与结点之间的信任方式,也为新时代的社交带来一些启发,期待未来我们能在真正自由的社交网络中有所收获。

文章声明:本文为火星财经专栏作者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