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们的区块链理论,是逻辑推理还是自我安慰?
随着区块链行业的持续冰封,看衰这个行业的声音也从不同的角度逐渐露头。在刷掉了一批又一批的从业者与投资者的同时,也从一个另类的角度诠释了“币圈一天人间一年”这句话。而最新的一个版本,则是区块链行业的“草根时代结束论”,主要提出者是知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具体含义不难理解,望文生义也能猜出个大概: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能够在区块链行业大有作为的将会是上层的精英人士。而出身草根的人,将不会有太大的机会。
严格来讲,这还真不是什么太新的观点。不谦虚地说,在区块链行业里、笔者算是比较早的、相对比较看衰“草根阶层”的人,在几个月前,我曾经连续写过多篇文章:提出了以下几个不太成熟的观点:一是目前区块链行业的这个长期低迷状态,给很多政商大机构足够长的时间去理解区块链,并最终进行投资与布局;二是随着区块链行业融资模式的变化,这个行业资金来源多元化、但不够稳定的ICO融资模式已不可持续,更具持续性的股权融资才是长久之计,这使得本来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资金背景正在逐渐集中到若干各大机构手中;三是在推动区块链行业发展这一方面,与大企业相比,草根出身的团队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不少团队在创业时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怎么好好做项目,而是如何尽快脱贫致富。因此很难会把资金用到刀刃上,这使得他们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很有可能会竞争不过同类别的大企业。
图:BHO:区块链行业的”BAT"?
但是,即便这样,在看到吴晓波老师等社会精英人士的理论之后,笔者仍然是不太敢苟同。我并不觉得区块链这个行业在未来将会完全没有草根的机会,而且我也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说出这种话的人,包括吴晓波老师在内,缺乏对区块链行业的长期观察和理解,这使得这一观点不太像是一个逻辑缜密的推理,而更像是一厢情愿的心理安慰。不信的话,您可以去看一下,这种观点的持有者,一般都是那些在社会上比较有地位的精英人士,在目睹了前两年区块链的造富神话之后,心理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震撼,因此急切地需要一个能够让自己淡定下来的所谓总结与展望。故而有了这种“草根时代结束论”,用来安抚自己惶恐的内心。毕竟,没有一个坐江山的人,是希望自己被后辈给拍在沙滩上的。
吴晓波哪里说错了?
那么,包括吴晓波老师在内的社会名士,他们的这一观点其实究竟哪出毛病了呢?我们逐字逐句地来掰开看。
如果没理解错的话,吴晓波老师口中的“草根狂欢”,指的应该是两件事:一是很多普通人通过|C0这种方式融到了大笔的资金;二是很多年轻人投资的数字资产翻了成千上万倍。毕竟,如果上网一搜“区块链+财富自由”的组合关键词,你会发现一多半的结果都是在谈这两件事情。
应该说,在ICO的问题上,笔者还是略微赞同吴晓波老师的说法的。我在《“技术成熟度曲线”表明区块链泡沫破裂了?真相竟然是……》一文中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正如各国历史上平民政治家多腐败一样,草根出身的团队在突然之间拿到了一大批钱之后,由于缺乏经验与自律,很多时候往往并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驾驭它,各种投资决策失误还算是比较好的,糟糕一点的直接就是吃喝玩乐挥霍掉了。至于数字资产价格的问题上嘛,现在谁也说不清,虽然都知道区块链会是未来重要的技术,但这个行业未来的市值真的会很大吗?如果是,那这个膨胀的市值会不会被快速增加的项目数量所稀释掉,从而导致牛市很难再来呢?毕竟在这方面,中国股市已经在过去的十年间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可以说,在区块链企业的资金投放、管理与监督方面,笔者始终认为,那些拥有成熟资金管理经验的、相对来说更加自律的大型政商企业,有更大的几率比类似于个体户的创业公司更能成为区块链行业落地的驱动者,我之前写过的文章,其实主要也是在阐述并强化这个观点。但是问题在于:光有投资方不够,还得有人去具体做事,那么区块链行业的具体事务,需要由谁来推动与执行呢?答案还得是——草根。
相信我们每一个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都知道,区块链是一个堪称前所未有的综合性学科,你几乎没有办法用现实中的任何事物去对它进行类比,比如说之前曾经有人把数字钱包比作是银行,但实际上稍作研究就知道,这两者的业务和盈利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这么讲,如果不全身心的投入到区块链的研究中,你对这个行业基本就是一个似懂非懂的状态,正如我刚举的那个例子一样:当一个对区块链一知半解、却还自以为是的人见到钱包项目时,他没准真的就会按照银行的估值模型去给钱包做估值,而最后的结果自然也就错的离谱。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传统行业的精英其实是很难透彻地去理解区块链的,不信看看年初三点钟那群“大佬”的言论就知道了,看完之后保准你怀疑人生:“就这种水平的人都是怎么当上大佬的?”但实事求是地说,他们不是不聪明,也不是理解能力不强,实在是因为他们过去太成功了,这样一来,原先的思维框架,让他们没有办法冲出旧有的束缚;而现在所从事的繁忙工作,也使得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学习新的知识。所以,虽然笔者始终认为区块链的知识本身并不难,但传统行业的大佬们理解起来,真的没有想象中那样快,因为在区块链的学习上,普通人顶多算是零基础,能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听,而传统行业的大佬们却是实打实的负基础,你教一个知识点,他们能从N个方面去反驳你,使得相关的学习过程步履维艰。
这样一来,能够在区块链行业的具体事务执行上成为主要角色的,实际上主要还得靠传统精英之外的素人,而且很大几率会是年轻人,因为只有他们才不会受到原有思维的框限,同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跟区块链相关的工作上。从这点来看,草根阶层尽管未必会成为一个靠谱的资方与项目方,但在成为好的CEO、CTO、以及通证经济专家上,哪里是没有机会,简直是有大大的机会,而且这机会,很可能只属于草根阶层,而不是你在三点钟里所能看到的某某某。
但是问题在于:生活中的你我他,都有潜力成为“草根”中的一份子吗?
你是草根吗?
说到这里,笔者就得多两句嘴。很多时候,我们对“草根”这个概念其实是存在误解的,认为它指的就是“基层的普通人”,很显然,当这样理解“草根”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强调“草根”的底层性,也就是跟包括大树在内的种群相比,“草”相对渺小且卑微的特点。
然而,纵观那些所谓“草根英雄”的履历,您便会发现,我们其实忽视了“草根”另外一个重要的植物学特点,那就是它的顽强性。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具体到社会中,真正的草根,其实不仅仅指的应该是平凡的出身,更指的是坚韧的意志和行事风格。
需要指出一点,尽管有不少既得利益者一再宣称“社会是公平的”,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普通人,并不是因为天赋平庸或是不够努力而普通,很多时候还包括了一些阴差阳错的因素,比如说时代机遇、所处行业、企业选拔制度等等,这才导致他们虽然具备成功者的素质,但并没能取得预期中的成就。
从这点来看,其实不是所有的基层出身者都有资格被称作草根。目睹了过去一年币圈发展的朋友,应该都对此深有体会:这个行业有很多的参与者和投资者,并没有“草根”的那种坚韧耐性和探索精神,像这样的人,他们就并不符合笔者上面所提到的“草根”的特点,按照从业者的标准来说,其实更像是“草皮”——其高度永远停留在最初的层次上,就算你往上面浇再多的水,晒再多的阳光也是白费。
由此不难发现,对于基层阶级来说,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区块链,本质上要解放的实际上是“草根”而非“草皮”——如果说过去的几十年,成功除了要考虑业务能力上的因素之外,还要覆盖到察言观色、逢迎权贵、广交人脉等一系列因素,那么,互联网和区块链实际上是可以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大大降低上面那些社会化因素的比重。就好像一个年轻的艺人,如果得罪了经纪公司的关键人物,那直到合同结束,公司都不会有来给他拍一个像样的MV,但在今天,如果你真的有点表演天赋,完全不用care那些经纪公司的某某领导,直接上抖音开个直播都有N多人看,但你如果本来就业务不过关,那就只能对不起了。
做一个类比吧,当社会制度的天花板没有瓦解的时候,大家都是小草,都只能长到这个高度;如果天花板突然不存在,大家都可以任意生长,这个时候,那些“草根”们由于本身优秀的品质,可以逐渐从小草变成大树,而那些始终浑浑噩噩的“草皮”们则会永远停留在原有的模样上,就算有一天,“去中心化”真的实现了,能够抓住机会成为节点的,也不会是他们,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别。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草根阶层来说,区块链行业其实给了他们个人发展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尽管说在创业方面未必能跟中心化企业一决雌雄,但在成为企业高管或是业内专家之路上,草根是当仁不让的竞争者,当然了,前提得是你确实是一个“草根”而非“草皮”,至于吴晓波老师等社会名流的言论,听一下差不多就得了,毕竟,如果说我们从区块链行业里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传统行业精英的思维也是有死角的,他们的话你可以参考,但到头来,可以依靠的还是你自己的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