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通证经济下一个现象级应用会是稳定币
前言:熊市漫漫,很多人已经不再看自己的钱包,然而,整个区块链生态,并没有因此沉寂,通证派正在积极布道,寻求以落地为导向,向实体经济赋能的方法和策略。9月18日,通证派代表人物孟岩做客链天下举办的在线访谈“百媒链谈”,对于通证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未来的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我的通证之路
通证经济对应的英文为 token economy,最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在幼儿园、养老院、医院,尤其是精神病院的管理方面。通过token激励的方式有效地进行管理,是Ttoken Eeconomy也即通证经济的起源,只不过在当时还不叫通证。
我本人最早了解到token,是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时候。当时我们学习局域网有两种技术,一种技术是现在大家使用非常普遍的以太网,还一种技术叫做令牌环网,是IBM创建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比如一百个人有一百台电脑,我们在这个网络里面要彼此通信的时候,需要快速传递的一张令牌即token。
后来很多年都没有再碰到过token这个词。一直到2016年,以太坊技术兴起,我在研究以太坊技术的过程当中又看到了token这个词。
那时候我跟大家一样都认为token就是代币,然而在2017年的10、11月份,我碰到了元道老师。然后我们在一起分析和思考,在币圈、链圈从区块链技术走向以token为代表的权益证明的时代,我们开始意识到token有可能成为超越于币,超越于我们传统了解的权益的事物。
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头脑风暴和分析之后,我们确定token是一种加密数字权益证明。所以在我的提议意之下,开始把token翻译成为通证,这个是2017年的11月20几号发生的事情。后来通证这个词就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样的说法。而我们自己也觉得围绕通证这个通用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重新构造区块链上面应用的新思路,于是,在2018年的1月份,元道老师宣布我们成立一个派,叫做通证派。
我自己就从区块链技术转向通证经济系统设计。从今年的3月份到现在,我一直在研究通证系统设计,而我对通证的认识,在最近又发生了一次升级,我们已经意识到通证,还有狭义和广义或者叫小通证和大通证之分。
比如跑在中心化系统上的通证,是个小通证。跑在区块链上的通证,是个大通证。不论是功能性通证还是权益性通证,我们认为这都是属于狭义通证;但是广义的通证,还可以包括票据、发票、合同等具有更广泛性质的东西。
站在现在的位置,我对于通证这件事情的认知还在不断的升级当中。在实践当中,我们也在做一些项目和,研究,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的提升自己对通证的认知。这是一个旅程,我们现在只是走到了刚刚开始的位置,对这件事情的认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证经济最大的痛点
通证经济最大的痛点,还是我们对这个领域的理解和认知还非常不够,有一些人的动机则是希望能够通过通证来完成融资,对于通证本身的能力、系统认知、价值主张以及运营机制等,其实并没有多少认知,甚至都不认可。
认知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其他它的问题,包括监管问题、技术问题、人才问题,都是认知问题尚未解决的衍生品,因此,都我们首先应该提升认知,但是认知提升不是坐而论道,不是我们每做一个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时,我们对于通证这件事情的认知就都会提升不少。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认为目前真正的困难是在监管压力之下,如何寻找合规合法的渠道将通证经济把付诸实践,。同时又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我们对通证的认知。
下一个现象级应用在哪里?
我认为下一个现象级应用的出现就是“稳定币”。稳定币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很多人的理解,因为它一旦出现之后,围绕稳定币上面可以做一系列的金融、资管、托管、自动交易、自动合约等方面的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现有商业流程方面的交易摩擦,提升效率,可以创建非常复杂的协作和交易模式及交易结构,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学者在纷纷论证稳定币究竟可行不可行?什么才是真正的稳定币?什么才叫真正的稳定?背后有法币支持、有监管支持的币是不是稳定币?它到底有没有意义?其实在我看来:很多的讨论都是多余的,他们没有抓住稳定币的核心和本质。稳定币的核心和本质是它可以进入智能合约,是具有相对稳定价值的通证符号进入智能合约,可以组织非常复杂的交易结构并且进行自动交易。这件事在我看来,将会掀起下一波的区块链应用热潮。
目前而言,尽快推出稳定币以及在稳定币方面的监管技术乃是当务之急。实际上在稳定币上面来推监管科技,要比我们现有的监管技术要先进、有效得多,效率也会高很多。所以我觉得应该尽快推进国家级或者受监管批准的稳定币基础设施和监管科技基础设施的开发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