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的只有技术?

如何在个人信息与商品信息之间找到平衡也是区块链场景落地需要解决的重要一步。

区块链技术发展到今天,无币化的口号一浪高过一浪,可无币化首先要解决的依然是区块链场景落地的问题。如今,这小心探索的实验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票据和溯源领域率先实现了落地。

在票据领域,8月10日,由深圳市税务局主导、腾讯提供底层技术和能力的全国首张“区块链发票”在深圳亮相。随后,深圳市税务局宣布将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开展区块链电子普通发票的试点推广工作。

在溯源方面,巨头引领下动作不断。京东与拉菲合作,保证每一瓶拉菲的货真价实;五常大米与蚂蚁金服合作,为每袋大米打造专属“身份证”;伊利自主推进奶粉溯源,让每个孩子喝上“放心奶”……而此前,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监测报告》更是将溯源防伪技术视为区块链技术落地的第一个领域。

曾几何时,“区块链+”的浪潮并不弱于“互联网+”,几乎涌向了有想象空间的每一个行业,可为什么真正实现落地的只有少数中的少数?大概原因可以追溯到这几个点:

第一,基因是否相融。区块链技术的底层特点——时间戳和不可逆本身就是溯源的直接阐释,而区块链的通俗释义“分布式账本”,又拥有着天然的票据特性,所以溯源和票据这两个场景本身就自带区块链基因。

第二,技术是否到位。票据和溯源运用的基本是区块链最底层的技术,甚至可以在原生区块链网络上不做其他搭建而实现,这个技术的壁垒就相对小了很多。

至于国家力量扶持、自带储备的巨头进入这两个细分市场,也自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今天我们想讲的,并非这些。

来看另一个现象,区块链热潮中还有两个高热场景——医疗和职场,它们也有资本力量的大力扶持,也有用户需求的推动,甚至技术上也并非不可实现,却迟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为何?

这当中,真正阻碍落地的因素恐怕是——信息。

制约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的只有技术?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信息是否具备商品属性

从广义上讲,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随着现代社会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模糊,也模糊了个人信息和公共信息的边界,如今我们很难去定义什么是个人信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隐私。吊诡的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又特别强调隐私保护,试图提高每一个人的隐私意识。

在2016年11月7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的《网络安全法》第76条中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基本概念: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所以,个人信息与公共信息之间天然是有区隔的,这就影响到了跑在链上的数据的性质。无论是票据还是溯源,链上信息的本质都是公共信息,甚至本身就是商品信息的一部分。从传播的角度而言,公共信息本身就是可传播的,所以这些公共信息被区块链全网见证是说的通的。可医疗场景所需求的个人病历信息以及职场场景中需求的简历信息,都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私密性是它们最本质的特点。

而如今,区块链在这两个领域所做的努力是将它们商品化。什么是个人信息的商品化?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个人的简历、病历成为了可被销售的商品,他人付费即可查看。在如此强调隐私保护却无法真正得到保障的今天,个人信息商品化从主观上是很难被接受的。

此外,商品的内在逻辑是交换,凝结的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从这个角度而言,个人信息只是个人的符号,它的产生并不以交换为出发点,并且,在个人信息创造的过程中的劳动显然是有差别的,所以个人信息并不符合商品的内在逻辑。

制约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的只有技术?

(图片来自网络)

公平交易的悖论

可即便我们接受了部分个人信息的商品化,也不意味着流通可以顺利进行。商品世界的交易法则讲究公平交易,所谓公平交易原则指的是完全独立的无关联关系的企业或个人,依据市场条件下所采用的计价标准或价格来处理其相互之间的收入和费用分配的原则。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价高者得。从这个角度而言,当你的角色变成交易中的卖方,出于对消费者的保护,你是无权选择购买者的。

尤其是,在区块链网络中,交易双方都是匿名的,进行交易的只是两个地址。购买者的任何信息都是未知的,你根本无法知道你的个人信息被卖给了谁,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无法得到保证,这就容易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更进一步说,当买方获得了你的个人信息时,你的商品便不再具有唯一性。这时甚至会衍生出一个“二级市场”,这在当前国情下是很容易发生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牛市场。而这对个人信息市场的破坏力是无法估量的,也是和个人信息保护相悖的。

制约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的只有技术?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信息保护与商品化之间的二元对立

最后,回归区块链技术的出发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它通过私钥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使得只有地址出现在前台。但是,将个人信息意图作为资产/商品上链的过程中,让渡了隐私权,显然是与信息保护二元对立的。

另一个消息是,个人信息保护或将迎来专门立法。这也意味着,一旦立法落地,一些与个人信息上链有关的应用场景也许将面临合法性的拷问。

由此,我们会发现,因为用户角色的差异,即便是区块链的种子用户,也并没有很强的意愿参与到医疗、职场这两个场景的落地中来。而用户参与又恰恰是这两个场景的核心生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块链技术在这样的场景中的落地。所以,如何在个人信息与商品信息之间找到平衡也是区块链场景落地需要解决的重要一步。

风险提示: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乘客们谨慎投资,不要翻车!

文章声明:本文为火星财经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财经观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作者或注明出处。

生成图片
9

发表评论

制约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的只有技术?

星期日 2018-09-16 12:21:08

区块链技术发展到今天,无币化的口号一浪高过一浪,可无币化首先要解决的依然是区块链场景落地的问题。如今,这小心探索的实验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票据和溯源领域率先实现了落地。

在票据领域,8月10日,由深圳市税务局主导、腾讯提供底层技术和能力的全国首张“区块链发票”在深圳亮相。随后,深圳市税务局宣布将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开展区块链电子普通发票的试点推广工作。

在溯源方面,巨头引领下动作不断。京东与拉菲合作,保证每一瓶拉菲的货真价实;五常大米与蚂蚁金服合作,为每袋大米打造专属“身份证”;伊利自主推进奶粉溯源,让每个孩子喝上“放心奶”……而此前,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监测报告》更是将溯源防伪技术视为区块链技术落地的第一个领域。

曾几何时,“区块链+”的浪潮并不弱于“互联网+”,几乎涌向了有想象空间的每一个行业,可为什么真正实现落地的只有少数中的少数?大概原因可以追溯到这几个点:

第一,基因是否相融。区块链技术的底层特点——时间戳和不可逆本身就是溯源的直接阐释,而区块链的通俗释义“分布式账本”,又拥有着天然的票据特性,所以溯源和票据这两个场景本身就自带区块链基因。

第二,技术是否到位。票据和溯源运用的基本是区块链最底层的技术,甚至可以在原生区块链网络上不做其他搭建而实现,这个技术的壁垒就相对小了很多。

至于国家力量扶持、自带储备的巨头进入这两个细分市场,也自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今天我们想讲的,并非这些。

来看另一个现象,区块链热潮中还有两个高热场景——医疗和职场,它们也有资本力量的大力扶持,也有用户需求的推动,甚至技术上也并非不可实现,却迟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为何?

这当中,真正阻碍落地的因素恐怕是——信息。

制约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的只有技术?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信息是否具备商品属性

从广义上讲,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随着现代社会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模糊,也模糊了个人信息和公共信息的边界,如今我们很难去定义什么是个人信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隐私。吊诡的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又特别强调隐私保护,试图提高每一个人的隐私意识。

在2016年11月7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的《网络安全法》第76条中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基本概念: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所以,个人信息与公共信息之间天然是有区隔的,这就影响到了跑在链上的数据的性质。无论是票据还是溯源,链上信息的本质都是公共信息,甚至本身就是商品信息的一部分。从传播的角度而言,公共信息本身就是可传播的,所以这些公共信息被区块链全网见证是说的通的。可医疗场景所需求的个人病历信息以及职场场景中需求的简历信息,都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私密性是它们最本质的特点。

而如今,区块链在这两个领域所做的努力是将它们商品化。什么是个人信息的商品化?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个人的简历、病历成为了可被销售的商品,他人付费即可查看。在如此强调隐私保护却无法真正得到保障的今天,个人信息商品化从主观上是很难被接受的。

此外,商品的内在逻辑是交换,凝结的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从这个角度而言,个人信息只是个人的符号,它的产生并不以交换为出发点,并且,在个人信息创造的过程中的劳动显然是有差别的,所以个人信息并不符合商品的内在逻辑。

制约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的只有技术?

(图片来自网络)

公平交易的悖论

可即便我们接受了部分个人信息的商品化,也不意味着流通可以顺利进行。商品世界的交易法则讲究公平交易,所谓公平交易原则指的是完全独立的无关联关系的企业或个人,依据市场条件下所采用的计价标准或价格来处理其相互之间的收入和费用分配的原则。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价高者得。从这个角度而言,当你的角色变成交易中的卖方,出于对消费者的保护,你是无权选择购买者的。

尤其是,在区块链网络中,交易双方都是匿名的,进行交易的只是两个地址。购买者的任何信息都是未知的,你根本无法知道你的个人信息被卖给了谁,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无法得到保证,这就容易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更进一步说,当买方获得了你的个人信息时,你的商品便不再具有唯一性。这时甚至会衍生出一个“二级市场”,这在当前国情下是很容易发生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牛市场。而这对个人信息市场的破坏力是无法估量的,也是和个人信息保护相悖的。

制约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的只有技术?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信息保护与商品化之间的二元对立

最后,回归区块链技术的出发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它通过私钥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使得只有地址出现在前台。但是,将个人信息意图作为资产/商品上链的过程中,让渡了隐私权,显然是与信息保护二元对立的。

另一个消息是,个人信息保护或将迎来专门立法。这也意味着,一旦立法落地,一些与个人信息上链有关的应用场景也许将面临合法性的拷问。

由此,我们会发现,因为用户角色的差异,即便是区块链的种子用户,也并没有很强的意愿参与到医疗、职场这两个场景的落地中来。而用户参与又恰恰是这两个场景的核心生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块链技术在这样的场景中的落地。所以,如何在个人信息与商品信息之间找到平衡也是区块链场景落地需要解决的重要一步。

风险提示: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乘客们谨慎投资,不要翻车!

文章声明:本文为火星财经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财经观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作者或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