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拼的比特币、以太坊、EOS,可能最后只是为BAT做嫁衣

现阶段比特币、以太坊、EOS以及众多区块链项目出现的问题,恐怕只能成为他人的嫁衣。

努力打拼的比特币、以太坊、EOS,可能最后只是为BAT做嫁衣

经历过半年多的熊市,在加密资产市场绝大多数表现疲软。在这一大背景下,一方面是在财富效应的激励下,仍有不少人正在踏进区块链创业这个圈子;另一方面,古典互联网同样在用区块链技术完善自身的业务。

究竟区块链角逐的核心是什么?接下来区块链将呈何走向?谁又将成为最后的赢家?下面的内容主要就这些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

区块链更在意什么?

最近比特币两根绿线,让多少人的希望暴雷?ETH同样一次次刷新公众的认知,EOS同样也表现得差强人意,可是,中本聪不现身,V神居然还有闲心去谷歌拿“实习生”的工资,BM也在为WASM解释器发声。

努力打拼的比特币、以太坊、EOS,可能最后只是为BAT做嫁衣

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这些老牌区块链项目,和刚问世的项目相比,对于价格的在乎程度要低很多。它们可以不考虑自身token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可以不用顾忌众多以它们为对标项目的竞争者。但是,对于底层技术完善、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却从来没有放松过。

从中本聪开发出比特币的初衷谈起,其以比特币作为token激励的载体,目的就是建立一个能够获得全球用户支持的庞大社区;曾经V神跑到中国国内与矿主进行协调,致使ETH获得众多矿主的支持,同样是为了自身社区的完善;就更不用说EOS设计全球范围内的超级节点,目的无外乎创设拥有庞大团队支持的社区……

尽管社区的构成包括技术、运营、推广、投资者等不同角色,同时各种角色会相互转化,但是,如果没有大基数的用户支持,何谈项目的发展、落地?!就像比特币如果没有用户进行交易,也就谈不上中本聪的最初设想。

另一方面,技术绝对是最底层也是最基础的支撑,不论是分布式存储,还是智能合约,亦或是未来区块链+万物的链接,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年初的百万年薪聘请技术大拿,从中可见一斑。

当下区块链

在上半年,各种打着区块链的幌子行骗的事件在媒体中不断爆出,在教育广大韭菜的同时,让监管力度在逐步加大,也加快了熊市的来到。在这种状况下,区块链也产生了“分叉”。

有币区块链在暗度陈仓。1CO在遭到禁止之后,融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曾经有过IDO的提法,即将token空投给个人用户,同时将以token的形式,向机构进行募资。从眼前的情况来看,明显没有被广泛推广和采纳。

与此同时,区块链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提出“币改”、“链改”、“票改”等新的概念,然而有业内人士对此却不看好,认为“币改和链改是中国人最擅长玩的概念和套路”。具体产生怎样的效能,到目前还没有显现,还有待时间考验。

另外,有媒体已经爆出,目前项目融资已经相当困难,不论是后来进场的古典资本,还是曾经风光十足的token资本,受熊市影响,投资行为已经非常谨慎。不过,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团队在潜心做事。

和有币区块链相比,无币区块链则相对要活跃很多。各地政府主导的区块链项目,正在政策激励下进行的如火如荼。

与政府保持步调一致,众多的企业开始在合规的范围内加速区块链的布局和建设。BAT、华为、京东、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在版权、溯源、金融、硬件、底层技术等方面已经开始布局。下图为《星球日报》整理的国内科技公司布局时间表。

努力打拼的比特币、以太坊、EOS,可能最后只是为BAT做嫁衣

从以上对比可以清晰看出,有币区块链和无币区块链现在可谓冰火两重天。

那么,究竟谁将最后取胜?

区块链这一概念从民间而来,并且在利益驱动下,开始全球泛滥,如今熊市之下,呈回归态势。如今在国家队以及互联网巨头的带动下,呈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态势,有点“为互联网巨头做嫁衣”的嘲讽意味。那么,两者竞逐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呢?

对于这一命题,有业内人士认为,老牌项目诸如以太坊、EOS这样的知名度较高的区块链还是在实验阶段,想要做到上亿的用户,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新进的项目,尽管在高声呼喊着改变世界和All in的姿态,可是其未来仍停留在设想和远景规划,至今仍未有成熟落地的案例。

反观互联网巨头,蚂蚁金服在6月份宣布上线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并且现场完成了第一笔汇款;腾讯区块链电子发票落地深圳,5月份其TUSI物联网联合实验室发布了身份区块链产品,为同一用户不同场景的身份提供交叉认证服务;其他还有百度推出区块链开放平台 BaaS,主要帮助企业联盟构建属于自己的区块链网络平台;华为云发布区块链服务BCS(Blockchain Service)……

在国内互联网巨头区块链纷纷开花落果的同时,国外的IBM、亚马逊、苹果、微软等巨头,同样也在加速区块链应用的落地。

与单纯的区块链项目相比,互联网巨头在资源、用户、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相对要强很多,所以,能够迅速地实现项目的落地。从长远来看,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设计理念无疑会逐步实现,然而,现阶段比特币、以太坊、EOS以及众多区块链项目出现的问题,反而为互联网巨头提供了前车之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恐怕只能成为他人的嫁衣。

生成图片
2

发表评论

努力打拼的比特币、以太坊、EOS,可能最后只是为BAT做嫁衣

星期日 2018-09-09 10:23:45


努力打拼的比特币、以太坊、EOS,可能最后只是为BAT做嫁衣

经历过半年多的熊市,在加密资产市场绝大多数表现疲软。在这一大背景下,一方面是在财富效应的激励下,仍有不少人正在踏进区块链创业这个圈子;另一方面,古典互联网同样在用区块链技术完善自身的业务。

究竟区块链角逐的核心是什么?接下来区块链将呈何走向?谁又将成为最后的赢家?下面的内容主要就这些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

区块链更在意什么?

最近比特币两根绿线,让多少人的希望暴雷?ETH同样一次次刷新公众的认知,EOS同样也表现得差强人意,可是,中本聪不现身,V神居然还有闲心去谷歌拿“实习生”的工资,BM也在为WASM解释器发声。

努力打拼的比特币、以太坊、EOS,可能最后只是为BAT做嫁衣

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这些老牌区块链项目,和刚问世的项目相比,对于价格的在乎程度要低很多。它们可以不考虑自身token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可以不用顾忌众多以它们为对标项目的竞争者。但是,对于底层技术完善、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却从来没有放松过。

从中本聪开发出比特币的初衷谈起,其以比特币作为token激励的载体,目的就是建立一个能够获得全球用户支持的庞大社区;曾经V神跑到中国国内与矿主进行协调,致使ETH获得众多矿主的支持,同样是为了自身社区的完善;就更不用说EOS设计全球范围内的超级节点,目的无外乎创设拥有庞大团队支持的社区……

尽管社区的构成包括技术、运营、推广、投资者等不同角色,同时各种角色会相互转化,但是,如果没有大基数的用户支持,何谈项目的发展、落地?!就像比特币如果没有用户进行交易,也就谈不上中本聪的最初设想。

另一方面,技术绝对是最底层也是最基础的支撑,不论是分布式存储,还是智能合约,亦或是未来区块链+万物的链接,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年初的百万年薪聘请技术大拿,从中可见一斑。

当下区块链

在上半年,各种打着区块链的幌子行骗的事件在媒体中不断爆出,在教育广大韭菜的同时,让监管力度在逐步加大,也加快了熊市的来到。在这种状况下,区块链也产生了“分叉”。

有币区块链在暗度陈仓。1CO在遭到禁止之后,融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曾经有过IDO的提法,即将token空投给个人用户,同时将以token的形式,向机构进行募资。从眼前的情况来看,明显没有被广泛推广和采纳。

与此同时,区块链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提出“币改”、“链改”、“票改”等新的概念,然而有业内人士对此却不看好,认为“币改和链改是中国人最擅长玩的概念和套路”。具体产生怎样的效能,到目前还没有显现,还有待时间考验。

另外,有媒体已经爆出,目前项目融资已经相当困难,不论是后来进场的古典资本,还是曾经风光十足的token资本,受熊市影响,投资行为已经非常谨慎。不过,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团队在潜心做事。

和有币区块链相比,无币区块链则相对要活跃很多。各地政府主导的区块链项目,正在政策激励下进行的如火如荼。

与政府保持步调一致,众多的企业开始在合规的范围内加速区块链的布局和建设。BAT、华为、京东、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在版权、溯源、金融、硬件、底层技术等方面已经开始布局。下图为《星球日报》整理的国内科技公司布局时间表。

努力打拼的比特币、以太坊、EOS,可能最后只是为BAT做嫁衣

从以上对比可以清晰看出,有币区块链和无币区块链现在可谓冰火两重天。

那么,究竟谁将最后取胜?

区块链这一概念从民间而来,并且在利益驱动下,开始全球泛滥,如今熊市之下,呈回归态势。如今在国家队以及互联网巨头的带动下,呈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态势,有点“为互联网巨头做嫁衣”的嘲讽意味。那么,两者竞逐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呢?

对于这一命题,有业内人士认为,老牌项目诸如以太坊、EOS这样的知名度较高的区块链还是在实验阶段,想要做到上亿的用户,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新进的项目,尽管在高声呼喊着改变世界和All in的姿态,可是其未来仍停留在设想和远景规划,至今仍未有成熟落地的案例。

反观互联网巨头,蚂蚁金服在6月份宣布上线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并且现场完成了第一笔汇款;腾讯区块链电子发票落地深圳,5月份其TUSI物联网联合实验室发布了身份区块链产品,为同一用户不同场景的身份提供交叉认证服务;其他还有百度推出区块链开放平台 BaaS,主要帮助企业联盟构建属于自己的区块链网络平台;华为云发布区块链服务BCS(Blockchain Service)……

在国内互联网巨头区块链纷纷开花落果的同时,国外的IBM、亚马逊、苹果、微软等巨头,同样也在加速区块链应用的落地。

与单纯的区块链项目相比,互联网巨头在资源、用户、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相对要强很多,所以,能够迅速地实现项目的落地。从长远来看,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设计理念无疑会逐步实现,然而,现阶段比特币、以太坊、EOS以及众多区块链项目出现的问题,反而为互联网巨头提供了前车之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恐怕只能成为他人的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