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智库:直击中国区块链界的强大存在——“浙大系”
算力说
在最新发布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浙江大学首次跻身世界百强,位居67位,成为继清华和北大后,中国进入全球百强的第三所大学。而浙大在区块链领域,也是全国高校中当之无愧的领军者。浙大为何会在区块链领域如此活跃?象牙塔与区块链的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算力智库专访了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宏鑫。
这世上有很多事情,都是由少部分人开始尝试,等做成后才慢慢推广。
1999年5月17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布了SETI@home软件。SETI即“寻找地外智慧生命”项目的缩写,通过接收和分析外太空无线电波来试图寻找外星人。由于处理无线电波需要大量计算机算力,SETI@home便应运而生。任何人安装该软件后,都能贡献自己电脑的算力,为SETI项目出力,这也成了最早的分布式计算项目之一。
SETI项目至今仍在运行
彼时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浙江大学,一位叫张宏鑫的博士研究生正在计算机系的实验室里,埋头做着计算机图形研究。除了惊叹那台图形工作站的价值有80万元之巨,他更感叹于Unix操作系统带来的“开源”思潮——当大多数普通人还在学习Windows 98时,世上已经有一群人在秉承开源精神开发软件。
时间差不多又过去10年,有一群自称“密码朋克”的人聚集在网络社区中。在点对点下载软件BitTorrent盛行的年代,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第一枚数字货币被从第一个区块中“挖出”。“去中心化”、“点对点”等概念才真正为世人所知。
这时的张宏鑫,已是浙江大学的一名老师。尽管从事了多年计算机图形研究,但他的新发现是:可以用“挖矿”测试显卡性能。他就这样在无意间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矿工”。
2014年,张宏鑫与阿里云合作,在业内首次开发出了“渲染云”专业图形计算算力调度平台。这一与SETI@home基本概念类似的系统,曾创下同时调集12000台电脑算力的峰值记录,也是他在分布式架构上的一次成功实践。
2018年,浙江大学因在区块链领域表现活跃屡屡见诸报端,成为全国高校中屈指可数的区块链领军者之一。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浙江大学是杭州唯一的985、211高校,在最新发布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浙江大学首次跻身世界百强,位居67位,成为继清华和北大后,中国进入全球百强的第三所大学。
浙大在新兴的区块链热潮中更是走在前列:对内开设课程、成立实验室,对外与企业和国际合作,可谓多点开花,成果颇丰。
而在区块链业界,“浙大系”更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甚至已经成为了杭州的区块链名片。“浙大系”与浙大究竟有何渊源?据算力智库了解,目前在浙大内部,区块链有关的项目基本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施,并由学院的数位老师牵头。
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教授领衔成立了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陈纯院士还担任了趣链科技的董事长,该公司开发了自主可控的国产联盟链平台,服务于数字票据、数据交易、股权债券、供应链金融、物流管理等领域。另外,由何钦铭教授的学生黄步添博士创立的云象区块链,在杭州及中国区块链业内知名度颇高。该公司是Hyperledger成员,旨在打造企业级区块链技术服务平台,服务领域包括金融、供应链、不动产登记、征信等。
而张宏鑫教授的区块链实践则更为学术。他参与成立了浙江大学未来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获得御风资本董事长冯仑的投资,并由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任顾问。另外,张宏鑫教授还与浙大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了数字资产与区块链研究所。
对于浙大的这些区块链实践,张宏鑫教授认为可以用老子《道德经》中“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理念来概括。
“浙大官方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和政策来指导我们如何去做区块链,但这恰恰是一个很好的氛围。这就像区块链中所说的共识机制,并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告诉你怎么做,而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团体,都在朝同一个方向走。” 张教授说。
事实上,“浙大系”远不止这几位教授和这几家企业。据浙大资料显示,秘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谢晗剑、DAEX联合创始人唐瑞琮、复杂美科技创始人吴思进、数秦科技创始人及CEO高航、游奇互娱CEO曾利民、万向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杜宇、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一锋、空天区块链CTO梅继赟、泛城资本创始人陈伟星、比升资本区块链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邵建良等都是浙大校友。
谁又知道,在“无为而治”的理念下,在“浙大系”的范围内,是否会诞生下一个区块链巨头呢?
洼则盈,满则溢
尽管是计算机科班出身的“理科男”,但张宏鑫教授谈及区块链时,更喜欢用哲学视角来解读。张教授借用老子“洼则盈,满则溢”的理念来说明,当前区块链的魅力就在于其缺陷。因为往往完美的事物就会“盛极必衰”,而不完美的区块链才是有无限可能性的。
当全世界都在讨论区块链如何实现产业应用落地时,张宏鑫教授却表示:“落地应用还真难讲,把眼前能看到的比特币和以太坊两大区块链搞好,就已经很不错了!”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宏鑫
对于为何不自己成立区块链公司,张宏鑫教授表示:“我更希望我的学生去创业,而老师还是应该教书育人做科研。”
令人期待的是,就在暑假后的新学期,浙大的《区块链与数字资产》课程要推出了。据张宏鑫教授透露,该课程首先会面向计算机网络安全专业二三年级学生开设,内容以区块链基础知识为主。当然,与社会上的区块链“速成班”相比,大学课程还是会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理论特色,也会让学生有参与实践的机会。
对于外界猜测颇多的“数字资产”内容,张宏鑫教授表示:“其实我们在成立数字资产与区块链研究所时,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狭义来看,数字资产包括了数字货币,但我们更希望大家从广义的视角来看待数字资产,也就是要认识到数据的价值。”
张教授表示,数据是未来互联网世界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逻辑。我们都认为数据应该是私有化的,属于个人的,更是有价值的。而区块链恰恰是数据确权和价值传递的解决方案,比特币本身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数据私有化案例。算力智库在浙江大学还感受到,不仅校方和老师对区块链有着开明、积极的态度,学生对于区块链更是充满热情并付诸实践。
浙大毕业生许墨涵告诉算力智库,浙大区块链氛围浓郁,学生还自发成立了区块链俱乐部。“我的本专业其实是社会学,之前在学校里也做过音乐剧社。但后来发现区块链很热,也发现了一些金融行业的痛点,于是就切入了,感觉还是有机会去占领市场的!”许墨涵说道。
如今,许墨涵是数字资产量化交易平台OldDriver的CMO,该平台在前期实现良好收益率的基础上,又孵化了“钱包圈”APP,业务版图不断扩大。据许墨涵介绍,该团队中超过一半的员工都是浙大毕业生,可以说是“浙大系”中的新生力量。
OldDriver团队CMO许墨涵
对于学生们的表现,张宏鑫教授只说了一句话:“学生们做的不错!”
奥卡姆剃刀
对于区块链在市场层面的愿景,张宏鑫教授再次引用了哲学概念:“我们应该用奥卡姆剃刀来剃一剃。”
奥卡姆剃刀的核心思想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张教授认为,在区块链初级阶段,应该以简单有效的方式去尝试落地。比如,浙大就没有官方设立区块链体系。又如,现在有不少区块链资本也没有复杂的评估机制,甚至仅凭兄弟情义就认定一个项目投资。
“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如果能用简单有效的方式达成目标当然最好,没有必要再增加出很多东西。”张教授表示。张宏鑫教授最后强调:“奥卡姆剃刀更应该用来剃除那些恶意恶行,比如各种割韭菜的不良动机和做法,都应该去除。”
再次回想2008年比特币诞生之时,许墨涵还只是个中学生。今天,新生一代已经从浙大走出,在前辈们的区块链情怀感召下,开始了应用落地的新探索。
毕竟,这世上有很多事情,都是由少部分人开始尝试,等做成后才慢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