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监管即将来临,区块链行业进入合规阵痛期
8月21日晚间,微信对金色财经、深链财经等区块链行业内头部公众号采取了永久封禁。同时,北京市朝阳地区禁止举办虚拟货币推介活动的消息也传来。
随后中新网的报道证实了该消息“属实”。证券时报于22日发布消息称,原定于8月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一场由国务院参事室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区块链自主创新发展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研讨会“也被告知延期。
相关消息证明此次整顿涉及范围大,力度也将可与2017年的整顿相比。
另有消息人士指出,对于数字货币交易所等领域的整肃也紧随其后。
对于区块链行业,尤其是数字货币领域来说,炎炎夏日还没过去,就已经进入了寒冬,快链星球认为,尽管哀鸿遍野,但对于行业本身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今天进入官方媒体和门户网站的新闻里,均有转载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小组组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的言论。
潘功胜指出,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和ICO行为,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坚持“露头就打”。
根据报道透露,目前已经对124家设在境外但对中国国内居民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的交易所进行监控和封堵。
数字如此细致,说明相关部门对于区块链行业整肃,尤其是虚拟货币领域早有准备,调查清楚,相关细节也也尽数掌握。
另外会加强对ICO和虚拟货币相关的网站、公众号进行处理,21号晚上的事件表明已经启动,而另有消息人士指出,不仅仅是公众号、网站,另外相关领域的APP也在整治的范围内。
第三方面,还会从支付结算端加强整顿,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服务将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早在2017年9月4日对ICO大规模整治之后,就有人指出相关的交易所、虚拟货币钱包能够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进行法币与虚拟货币的兑换交易,有一些随后停止了第三方致富的交易接口,但仍有一些漏网之鱼存在。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整顿行动中,第三方支付接口将会完全关闭,但出现的问题是国内的虚拟货币钱包等服务是不是也会被关闭,目前还处于尚未定性的阶段。
按照官方的整肃措施来看,虚拟货币钱包的生存状况也不甚乐观。
早在今年的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总体风险水平明显下降,非法集资在互联网蔓延势头得到遏制,“全国摸排出的ICO平台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已基本实现无风险推出”。
然而在夏季P2P接连爆雷之后,互金行业的风险有上升趋势,监管部门在此时间段收紧区块链行业的“散漫空间”,无疑会加速区块链行业泡沫的破裂,优质的区块链项目自然能够通过投资基金或者传统的VC机构获得融资实现发展,同时空气项目自然落荒而逃露出真面目。
因此,快链星球认为通过这次监管风暴,区块链行业将迎来一个绝佳的调整期。
其实,在区块链行业发展过程中,优秀的项目和行业从业者一直在呼唤着监管部门制定相关的法规准则,因此来让真正能够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人们生活的项目融到资,发挥区块链技术真正的作用,以效率、去中心化、安全的优势改善生产关系。
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对于区块链技术是持欢迎态度,也希望中国的区块链行业能够在该领域率先突破,占据主动。
在以往的国际竞争,尤其是技术竞争中,中国往往落后于西方国家,而每年需要支付大量的知识产权费用,技术标准也受制于人。
中兴芯片危机出来以后,对于核心技术的研究和自主化显得极为迫切,因此人们对区块链技术寄予厚望。
目前,贵阳市、重庆市渝中区以及浙江杭州市政府都相继出台区块链产业园、产业基地的计划,拟定了多种鼓励政策吸引国内外的区块链项目落户该地。
国内的BAT公司也纷纷展开区块链业务的布局,阿里巴巴2017年在区块链领域的专利提交数位居世界第一;百度打造了金融领域、AI领域的区块链公链平台;腾讯不仅打造了金融领域的Baas服务平台,也与广东省当地的政府税务机关合作开发了票据上链的项目;京东也迅速在供应链端开展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即便是我们看到了这些行业风清气爽的消息,但在经过了2016年、2017年的虚拟货币的疯狂和创富神话,区块链也成为了一个污名化的词语,人们谈及区块链时想到的就是传销和骗局、割韭菜。
不得不承认,行业良莠不齐,可能坏的还要多于好的,不仅给行业带来了来自外部的蔑视,同样给那些真正寻求把区块链技术引入人们现实生活的团队和项目带来融资等发展上的阻碍,对整个行业来说也形成了巨大的破坏力。
今年年初,不少项目开始拉起了无币区块链的大旗,力图从行业形象和监管上规避误伤的风险,人们称之为曲线救国,现在看来也是十分心酸的一幕。初夏时分,央视经济频道一场宏大的区块链对话对于彷徨中的行业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2018年,注定是区块链行业正本清源的一年,监管带来的阵痛是必须的,从混乱中穿行而来的区块链注定将证明其自身的价值,22日工信部信软司巡视员李颖表示,“区块链是一个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