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

通证经济,路还很远。

最近业内大谈币改、链改、证改,但是对于“怎么改”的问题,几乎都脱离不了市场机制、上市公司制度、积分制度和西方代理人制度。由于行业没有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更囿于股市思维,通证改革没有拓宽视野,没有战略高度,没有落脚支撑,更没有体现价值。

美联储: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

今天,区势传媒Locke给大家提供一个范例——美联储。美联储,是加密货币支持者特别是比特币拥趸们攻击的对象。然而,实际上,美联储是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利益对象涉及之广泛、利益关系之复杂、权益平衡之合理、实际运作之平稳,都是比特币及任何通证经济模型无法比拟的。可以这么说,美联储是通证经济模型的经典之作。

美联储的起源

美国中央银行的设立要晚于欧洲国家,主要原因是美国人对中央集权的天然恐惧。这成为美国长期抵制建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原因。另外就是美国社会长期对金融业持有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恰恰是金融业最突出的代表。

美国公众对中央银行的敌意,导致中央银行两次设立两次解散:1811年,美利坚第一银行解散;1836年,美利坚第二银行作为国民银行的执照到期,因为1932年银行执照展期的议案被安德鲁·杰克逊总统否决了。

1836年后,由于美利坚第二银行没有延续展业,美国金融市场没有最后贷款人为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以防止银行业恐慌挤兑。于是到20世纪初期,美国银行危机频频发生,几乎每20年一次。其中,1907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大范围的银行破产和储户的惨重损失。严峻的事实教育了美国公众:需要建立中央银行,以防止银行业再现恐慌危机。

但是,美国公众对建立中央银行的共识达成并不容易。主要有两种担忧:一是化解的金融机构可能操纵中央银行,继而控制经济;二是联邦政府掌管中央银行运作会导致政府过多干预私人银行事务。在中央银行应当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分歧。

当时面临的情况是,中央银行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关系到每一个美国民众、银行、政府、企业等切身利益。如何平衡这些复杂的利益?如何设计一套公平且具有激励性的权益分配机制?今天,我们所讲的通证经济模型设计也是涉及同样的问题。

联邦储备体系的结构

美国的政治天才在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制约和平衡的体系,于是创立了拥有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体系。

美联储: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

《联邦储备法》的拟定者试图设计出一种正式的结构,使联邦储备体系能够实现权力在地区之间,私人部门和政府之间以及银行家、工商业者和公众之间的分散。最初的分权使得联邦储备体系演变为下列实体: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咨询委员会以及大约2900家成员商业银行。我们通常说的美联储,一般认为是联邦储备委员会,但实际上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联邦储备体系”,这是一个分权体系。

联邦储备银行

12个联邦储备区各设有一家主要的联邦储备银行,这些银行在本区的其他城市可能设有分行。按资产衡量,三家最大的联邦银行分别是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它们共控制了联邦储备体系50%以上的资产(贴现贷款、证券及其他资产)。其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拥有整个体系大约四分之一的资产,是最重要的联邦储备银行。

各联邦储备银行都是准公共机构(部分私有,部分政府所有),它们的股东来自联邦储备体系在各区的成员私人商业银行。这些成员银行购买本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股票(成员资格要求),法律规定这些股票每年支付的股利不超过6%。每个储备区从成员银行中选举6名联邦银行董事,其他3名董事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任命。这9名董事决定联邦银行的行长人选(需要经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

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和第一副行长由董事会董事提名,经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后方可上任.。各个储备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董事可分为A、B、C3类。3名A类董事由成员银行选举产生,是职业银行家;3名B类董事同样由成员银行选举产生,是来自工业、劳工界、农业或消费部门的知名人士;3名C类董事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任命,代表公众利益,不得是银行的官员、雇员或股东。

美国国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职责如下:1、支票清算;2、货币发行;3、回收流通中破损的货币;4、管理和向本区商业银行发放贴现贷款;5、评估提出的合并案与银行扩展业务的申请;6、充当工商界和联邦储备体系之间的媒介;7、检查银行持股公司和州注册的成员银行;8、收集地方盛业状况数据;9、组织本行的职业经济学家从事关于货币政策操作的课题研究。

12家联邦储备银行参与货币政策操作的权限与途径:

1.他们的董事“确定”贴现率(虽然各储备区的贴现率最终由联邦储备委员会审查并决定)。

2.他们决定可以从联邦储备银行获得贴现贷款的银行,包括成员银行和非成员银行。

3.他们的董事推选一名本储备区的商业银行家供职于联邦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向美联储委员会提供咨询意见以及相关信息,以帮助货币政策的操作。

4.5位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各拥有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1票表决权,该委员会负责指导公开市场操作。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永久成员,拥有公开市场委员会的1票表决权,因而是最重要的银行。

美联储: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

联邦储备委员会

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层是由7名董事组成的委员会,其总部位于华盛顿。经参议院同意后,委员会委员由总统任命。为了限制总统对美联储的控制,并使美联储独立于其他政治势力,董事的任职时间为14年任期加上下一个任期的部分时间,但不得连任,每年1月份都会有1位董事任期届满。董事要求来自不同的联邦储备区,以防止某一地区的利益被过度强调。委员会主席从7为委员中选出,任期为4年,可连任。

委员会积极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所有7位委员都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对公开市场操作享有投票权。由于该委员会中拥有投票权的成员只有12位(7名委员和5位储备区银行行长),委员会拥有大部分投票权。委员会还有负责制定法定准备金率(在法律限制范围内),并通过“审查和决定”程序有效控制贴现率,该程序负责批准或否决联邦储备银行“确立”的贴现率。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通常每年举行8尺会议,制定有关公开市场操作的决策,从而对货币供给和利率产生影响。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控制货币供给的最重要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委员会自然成为联邦储备体系决策制定的核心。虽然公开市场委员会并不实际制定法定准备金和贴现率,但与这些政策工具有关的决策却是在这里做出的。因此,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贴现率的制定负有“建议”权。公开市场委员会不实际买卖证券,而是向纽约联邦银行的交易室发布指令。

美联储:权益平衡机制的经典之作

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美联储机制设计的绝妙之处。美联储的建立,涉及到复杂的利益网络:政府包括总统、财政部等,商业银行包括联邦银行、州银行还有特殊的纽约联邦银行,美国公民(美元作为法定货币,是美国公民强制使用的“通证”),国会(代表美国公民),各联邦区,持有美元的其他国家及机构以及美联储本身。美联储涉及到的权益体系包括铸币权、股权、决策权(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分红权、经营权、建议权以及美联储主席其它非货币政策权力,很多权力关系到每一个美国公民、银行机构甚至其他国家及机构的权益。比如今年美联储政策推高美元价格,美元走强导致阿根廷、土耳其、南非、中国等新兴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外债市场遭遇抛售潮,市场担心由此诱发金融危机。

美联储: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

美联储要平衡这些机构的利益,分配这些权益,实属不易,让我们看到一层层看似矛盾又非常合理的权益分配结构。美联储作为一家私人机构,由具备公共机构的性质。美联储的股东并不具有股东决策权,也没有利润分红。7名委员掌控美联储大权,但又不对总统、国会、美联储股东等任何实际机构负责。联邦政府似乎什么也没做,却每年分享美联储大部分利润。美联储更多时候独立于政府和国会,但又通常借助政府和国会给银行施压。美联储通过三个机构将权力分散,但各方利益似乎都照顾到,且具有激励性。这种通证模式堪称完美。

精英治理与分权监督相结合。美联储首先是一个精英治理模式,并不像财政政策、军事政策由国会决策,而是交给七个成员组成的委员会来决策。这7名委员通常都是经济学家,同时美联储还有一个大约1000人左右的研究团队,大约半数都是经济学家。美联储经济学家团队,研究来自政府和私人部门的数据,向正常制定者提供经济体系走势以及货币政策专业意见及方案。按照中国人的思维,美联储由七名委员掌握大权应该是绝对的集权机构,并必然导致腐败、权力滥用。这个应该得益于美国健全的司法体系以及卓越的精英教育。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美联储主席及成员给出的货币政策都是专业而客观的。国会和美国民众相信,货币政策应该交由专业人士来制定,并避免国会“来回争吵”以提高决策效率。

私有部门的独立性和公共机构的公共性相结合。美国公众对美联储被华尔街和政府操控的担忧并未实现,这种机构完美的平衡了两大利益。作为私人部门,美联储虽然由储备区商业银行出资入股,但是他们作为股东的权益大大受到削弱,除了具有5席公开市场投票权和州银行董事席位之外,在美联储并没有实质的决定权,甚至没有利润分红权,只有每年不超过6%的股息。而作为公共机构,美联储的权力来源于国会,但是并不受总统控制和国会控制,甚至在任期上有意与总统错开防止被后者操纵。因此,美联储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但是却具有公共性质。首先其目标是公共性质,美联储发行美元(通证)作为日常业务,但并不像私人部门一样以盈利作为目标,甚至没有这一目标项。美联储的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率以及就业率。简而言之是,维持美元价格稳定,保护美国民众利益。另外,美联储的利润大部分上缴给联邦财政部,作为联邦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费用。

权益细分与责任风险相结合。美联储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市场机制或政府机制,并非简单的市场等价交换、权益等价转移,或者公民交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这种关系。而是一种权益细分与责任细分的关系。为什么商业银行损失股东权益也要加入联邦储备银行成员?商业银行损失了大部分股东权益,但是美联储为其承担了“最后贷款人”职责,降低了成员银行的破产风险。

美联储: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

但是并不是每个商业银行都愿意加入,曾经因为联邦储备银行要求的无息准备金高,不少成员银行考虑短期成本而选择退出。成员银行的减少引起了联储委员会的担忧,委员会主席对国会一再施压,最终颁布法规要求所有存款机构都保持一致的准备金。美联储成员及主席看似大权在握,同时也肩负着货币政策及控制通货膨胀率的重任。美国民众和国会为什么享有美联储的人事决策权?联邦财政部为什么可以分享美联储大部分利润?主要原因是美国民众法定强制持有美元,关系切身利益,受众面积广,且具有法定特征。作为国家权力部门,国会理应掌控美联储的人事决策权,而联邦财政部则获取美联储利润通过转移支付给美国民众。

美联储的机制,让我们看到“民主的细节”的深邃含义和经典案例。透过美联储,打开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在复杂的利益网络中权益可以细分、责任可以平衡,同时具备激励性。通证经济模型,重新构建一种权益细分且具有激励性的机制。TOKEN就像美元,关系到每一个持有者的利益,持有者应该具备哪些权益?而作为TOKEN的发起方,由应该像美联储一样具备哪些权益、受到哪些约束?谁来监督这些权力的执行?

与美联储相比,比特币以及任何社区制都不具备优势,甚至不是一个量级。持有美元通证的美国民众,拥有美联储的人事决策权(通过国会),享有大部分利润分红(通过财政部),同时设定通货膨胀率目标来考核联邦委员会,以维护美元的价格稳定,从而保护自身权益。目前任何一个通证经济及加密社区,都没有办法让TOKEN持有者有这么大的权力,很没有办法保证持有者的利益。项目发行方的股东没有像美联储一样,出让股东权力,出让利润分工,出让决策权,也没有保持TOKEN价格稳定的目标责任与能力。

通证经济,路还很远。

生成图片
6

发表评论

美联储: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

星期三 2018-08-22 13:31:36


最近业内大谈币改、链改、证改,但是对于“怎么改”的问题,几乎都脱离不了市场机制、上市公司制度、积分制度和西方代理人制度。由于行业没有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更囿于股市思维,通证改革没有拓宽视野,没有战略高度,没有落脚支撑,更没有体现价值。

美联储: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

今天,区势传媒Locke给大家提供一个范例——美联储。美联储,是加密货币支持者特别是比特币拥趸们攻击的对象。然而,实际上,美联储是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利益对象涉及之广泛、利益关系之复杂、权益平衡之合理、实际运作之平稳,都是比特币及任何通证经济模型无法比拟的。可以这么说,美联储是通证经济模型的经典之作。

美联储的起源

美国中央银行的设立要晚于欧洲国家,主要原因是美国人对中央集权的天然恐惧。这成为美国长期抵制建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原因。另外就是美国社会长期对金融业持有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恰恰是金融业最突出的代表。

美国公众对中央银行的敌意,导致中央银行两次设立两次解散:1811年,美利坚第一银行解散;1836年,美利坚第二银行作为国民银行的执照到期,因为1932年银行执照展期的议案被安德鲁·杰克逊总统否决了。

1836年后,由于美利坚第二银行没有延续展业,美国金融市场没有最后贷款人为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以防止银行业恐慌挤兑。于是到20世纪初期,美国银行危机频频发生,几乎每20年一次。其中,1907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大范围的银行破产和储户的惨重损失。严峻的事实教育了美国公众:需要建立中央银行,以防止银行业再现恐慌危机。

但是,美国公众对建立中央银行的共识达成并不容易。主要有两种担忧:一是化解的金融机构可能操纵中央银行,继而控制经济;二是联邦政府掌管中央银行运作会导致政府过多干预私人银行事务。在中央银行应当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分歧。

当时面临的情况是,中央银行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关系到每一个美国民众、银行、政府、企业等切身利益。如何平衡这些复杂的利益?如何设计一套公平且具有激励性的权益分配机制?今天,我们所讲的通证经济模型设计也是涉及同样的问题。

联邦储备体系的结构

美国的政治天才在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制约和平衡的体系,于是创立了拥有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体系。

美联储: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

《联邦储备法》的拟定者试图设计出一种正式的结构,使联邦储备体系能够实现权力在地区之间,私人部门和政府之间以及银行家、工商业者和公众之间的分散。最初的分权使得联邦储备体系演变为下列实体: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咨询委员会以及大约2900家成员商业银行。我们通常说的美联储,一般认为是联邦储备委员会,但实际上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联邦储备体系”,这是一个分权体系。

联邦储备银行

12个联邦储备区各设有一家主要的联邦储备银行,这些银行在本区的其他城市可能设有分行。按资产衡量,三家最大的联邦银行分别是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它们共控制了联邦储备体系50%以上的资产(贴现贷款、证券及其他资产)。其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拥有整个体系大约四分之一的资产,是最重要的联邦储备银行。

各联邦储备银行都是准公共机构(部分私有,部分政府所有),它们的股东来自联邦储备体系在各区的成员私人商业银行。这些成员银行购买本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股票(成员资格要求),法律规定这些股票每年支付的股利不超过6%。每个储备区从成员银行中选举6名联邦银行董事,其他3名董事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任命。这9名董事决定联邦银行的行长人选(需要经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

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和第一副行长由董事会董事提名,经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后方可上任.。各个储备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董事可分为A、B、C3类。3名A类董事由成员银行选举产生,是职业银行家;3名B类董事同样由成员银行选举产生,是来自工业、劳工界、农业或消费部门的知名人士;3名C类董事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任命,代表公众利益,不得是银行的官员、雇员或股东。

美国国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职责如下:1、支票清算;2、货币发行;3、回收流通中破损的货币;4、管理和向本区商业银行发放贴现贷款;5、评估提出的合并案与银行扩展业务的申请;6、充当工商界和联邦储备体系之间的媒介;7、检查银行持股公司和州注册的成员银行;8、收集地方盛业状况数据;9、组织本行的职业经济学家从事关于货币政策操作的课题研究。

12家联邦储备银行参与货币政策操作的权限与途径:

1.他们的董事“确定”贴现率(虽然各储备区的贴现率最终由联邦储备委员会审查并决定)。

2.他们决定可以从联邦储备银行获得贴现贷款的银行,包括成员银行和非成员银行。

3.他们的董事推选一名本储备区的商业银行家供职于联邦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向美联储委员会提供咨询意见以及相关信息,以帮助货币政策的操作。

4.5位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各拥有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1票表决权,该委员会负责指导公开市场操作。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永久成员,拥有公开市场委员会的1票表决权,因而是最重要的银行。

美联储: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

联邦储备委员会

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层是由7名董事组成的委员会,其总部位于华盛顿。经参议院同意后,委员会委员由总统任命。为了限制总统对美联储的控制,并使美联储独立于其他政治势力,董事的任职时间为14年任期加上下一个任期的部分时间,但不得连任,每年1月份都会有1位董事任期届满。董事要求来自不同的联邦储备区,以防止某一地区的利益被过度强调。委员会主席从7为委员中选出,任期为4年,可连任。

委员会积极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所有7位委员都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对公开市场操作享有投票权。由于该委员会中拥有投票权的成员只有12位(7名委员和5位储备区银行行长),委员会拥有大部分投票权。委员会还有负责制定法定准备金率(在法律限制范围内),并通过“审查和决定”程序有效控制贴现率,该程序负责批准或否决联邦储备银行“确立”的贴现率。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通常每年举行8尺会议,制定有关公开市场操作的决策,从而对货币供给和利率产生影响。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控制货币供给的最重要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委员会自然成为联邦储备体系决策制定的核心。虽然公开市场委员会并不实际制定法定准备金和贴现率,但与这些政策工具有关的决策却是在这里做出的。因此,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贴现率的制定负有“建议”权。公开市场委员会不实际买卖证券,而是向纽约联邦银行的交易室发布指令。

美联储:权益平衡机制的经典之作

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美联储机制设计的绝妙之处。美联储的建立,涉及到复杂的利益网络:政府包括总统、财政部等,商业银行包括联邦银行、州银行还有特殊的纽约联邦银行,美国公民(美元作为法定货币,是美国公民强制使用的“通证”),国会(代表美国公民),各联邦区,持有美元的其他国家及机构以及美联储本身。美联储涉及到的权益体系包括铸币权、股权、决策权(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分红权、经营权、建议权以及美联储主席其它非货币政策权力,很多权力关系到每一个美国公民、银行机构甚至其他国家及机构的权益。比如今年美联储政策推高美元价格,美元走强导致阿根廷、土耳其、南非、中国等新兴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外债市场遭遇抛售潮,市场担心由此诱发金融危机。

美联储: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

美联储要平衡这些机构的利益,分配这些权益,实属不易,让我们看到一层层看似矛盾又非常合理的权益分配结构。美联储作为一家私人机构,由具备公共机构的性质。美联储的股东并不具有股东决策权,也没有利润分红。7名委员掌控美联储大权,但又不对总统、国会、美联储股东等任何实际机构负责。联邦政府似乎什么也没做,却每年分享美联储大部分利润。美联储更多时候独立于政府和国会,但又通常借助政府和国会给银行施压。美联储通过三个机构将权力分散,但各方利益似乎都照顾到,且具有激励性。这种通证模式堪称完美。

精英治理与分权监督相结合。美联储首先是一个精英治理模式,并不像财政政策、军事政策由国会决策,而是交给七个成员组成的委员会来决策。这7名委员通常都是经济学家,同时美联储还有一个大约1000人左右的研究团队,大约半数都是经济学家。美联储经济学家团队,研究来自政府和私人部门的数据,向正常制定者提供经济体系走势以及货币政策专业意见及方案。按照中国人的思维,美联储由七名委员掌握大权应该是绝对的集权机构,并必然导致腐败、权力滥用。这个应该得益于美国健全的司法体系以及卓越的精英教育。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美联储主席及成员给出的货币政策都是专业而客观的。国会和美国民众相信,货币政策应该交由专业人士来制定,并避免国会“来回争吵”以提高决策效率。

私有部门的独立性和公共机构的公共性相结合。美国公众对美联储被华尔街和政府操控的担忧并未实现,这种机构完美的平衡了两大利益。作为私人部门,美联储虽然由储备区商业银行出资入股,但是他们作为股东的权益大大受到削弱,除了具有5席公开市场投票权和州银行董事席位之外,在美联储并没有实质的决定权,甚至没有利润分红权,只有每年不超过6%的股息。而作为公共机构,美联储的权力来源于国会,但是并不受总统控制和国会控制,甚至在任期上有意与总统错开防止被后者操纵。因此,美联储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但是却具有公共性质。首先其目标是公共性质,美联储发行美元(通证)作为日常业务,但并不像私人部门一样以盈利作为目标,甚至没有这一目标项。美联储的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率以及就业率。简而言之是,维持美元价格稳定,保护美国民众利益。另外,美联储的利润大部分上缴给联邦财政部,作为联邦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费用。

权益细分与责任风险相结合。美联储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市场机制或政府机制,并非简单的市场等价交换、权益等价转移,或者公民交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这种关系。而是一种权益细分与责任细分的关系。为什么商业银行损失股东权益也要加入联邦储备银行成员?商业银行损失了大部分股东权益,但是美联储为其承担了“最后贷款人”职责,降低了成员银行的破产风险。

美联储:通证经济模型的典范

但是并不是每个商业银行都愿意加入,曾经因为联邦储备银行要求的无息准备金高,不少成员银行考虑短期成本而选择退出。成员银行的减少引起了联储委员会的担忧,委员会主席对国会一再施压,最终颁布法规要求所有存款机构都保持一致的准备金。美联储成员及主席看似大权在握,同时也肩负着货币政策及控制通货膨胀率的重任。美国民众和国会为什么享有美联储的人事决策权?联邦财政部为什么可以分享美联储大部分利润?主要原因是美国民众法定强制持有美元,关系切身利益,受众面积广,且具有法定特征。作为国家权力部门,国会理应掌控美联储的人事决策权,而联邦财政部则获取美联储利润通过转移支付给美国民众。

美联储的机制,让我们看到“民主的细节”的深邃含义和经典案例。透过美联储,打开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在复杂的利益网络中权益可以细分、责任可以平衡,同时具备激励性。通证经济模型,重新构建一种权益细分且具有激励性的机制。TOKEN就像美元,关系到每一个持有者的利益,持有者应该具备哪些权益?而作为TOKEN的发起方,由应该像美联储一样具备哪些权益、受到哪些约束?谁来监督这些权力的执行?

与美联储相比,比特币以及任何社区制都不具备优势,甚至不是一个量级。持有美元通证的美国民众,拥有美联储的人事决策权(通过国会),享有大部分利润分红(通过财政部),同时设定通货膨胀率目标来考核联邦委员会,以维护美元的价格稳定,从而保护自身权益。目前任何一个通证经济及加密社区,都没有办法让TOKEN持有者有这么大的权力,很没有办法保证持有者的利益。项目发行方的股东没有像美联储一样,出让股东权力,出让利润分工,出让决策权,也没有保持TOKEN价格稳定的目标责任与能力。

通证经济,路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