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沙龙第21期深圳站圆桌:公链-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
4月11日,由金色财经主办,贝壳公关承办,G-WAVE协办的金色沙龙深圳站第二期“公链-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在深圳圆满落幕。
本期金色沙龙围绕公链展开,对公链的发展历程、当前公链的发展现状、今后公链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复杂美CEO吴思进、Nervos Foundation联合创始人兼 COO吕国宁、VNT Chain联合发起人周峰、墨客CPO傅献农、BUMO联合创始人郭强、亦来云生态合伙人宋世军、HNB Core–核心技术员汪毅、TRON技术负责人袁苗苗、MAC多原链联合创始人兼中国民促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时源昆、比原链技术运营总监钟立飞等业内知名人士在现场发表了精彩观点。
主题演讲结束后,在Nervos Foundation联合创始人兼 COO吕国宁的主持下,MAC多原链联合创始人兼中国民促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时源昆、比原链技术运营总监钟立飞、HNB Core–核心技术员汪毅、TRON技术负责人袁苗苗等嘉宾在现场进行了圆桌论坛。
主持人(吕国宁):我是上半场的主题分享嘉宾,有机会来做这场分享,但今天下半场主要的分享角色并不是我,所以非常有幸做主持。时源昆先生,您现在怎么看待公链技术的成熟度?对公链技术成熟度的未来有怎样的预测?它跟商业应用落地的成熟度有怎样的关系?
时源昆:公链体系的成熟度,郭强总讲了一个观点,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很多条公链上线了,整体性能有所提高。但现在对于商业应用落地来讲,实体企业对于区块链的嫁接是无感状态。我个人有一些亲身体会。MAC多原链在对接一些实体企业,做实体企业和区块链的嫁接,但还是摸不到实体企业的方向。我们技术的成熟度还能够支撑得起某一部分实体企业应用时,但还是找不到切合点。
主持人(吕国宁):时先生认为现在的公链已经达到成熟水平,可以让商业应用落地,在公链上跑起来。但在具体的商业应用落地时还有待挖掘。下一位请钟立飞先生,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以及对公链的问题会不会有一个自己的判断?
钟立飞: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Gartner有一个成熟度曲线,如果是整个行业肯定是处于泡沫破灭期的低谷,但抛开Token,单纯从区块链技术上说。我在运营过程中包括参加一些技术融合项目时,感受到区块链的热度远比不上AI或者大数据。我个人觉得它的技术成熟度当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关于应用,当前除了公链在金融以及游戏领域有诸多常识之外,还是远远达不到大规模商用的进展。不懂是技术成熟度还是应用成熟度,都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个人认为还需要时间。互联网的发展也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我们现在只是第一个10年。第二点,在公链应用过程中,一个首要的前提是用户必须持有Token来使用这样一个应用。比如移动应用的爆发,每个人都需要用手机一样,这是难以逾越的鸿沟。比特币或者其他数字货币的推广到每个人,可能是打开大规模商用的钥匙。
主持人(吕国宁):可以顺便谈一下比原链在这方面有一些什么针对性吗?您强调了区块链还在技术的初期阶段。有很多人会认同这个观点。但除了技术本身还有用户的接受度,包括Token的持有度也没有达到可以大规模阶段。大家也可以再谈谈这个点上有一些什么样的工作和努力。
汪毅:目前区块链行业在技术上成熟度比较高,大家可能在期盼区块链技术达到某个点之后变得非常强悍。但在我们观察下,感觉对于区块链来说技术成熟度已经比较高,主要问题是应用层面。目前区块链比如BTC、ETH,大家像在一个小圈子里玩,在加密货币世界里,和传统世界连接太少。目前对于公链很大的问题是如何和实体世界连接起来,怎么样利用区块链改变原有的实体经济。目前一些公链可能产生一些应用,但可能是喜闻乐见的博彩。真正产生价值,像QQ、Facebook这样杀手级的应用还没有出现。未来对于区块链行业,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和某些原有的商业应用或者自己开拓某种商业模式,用区块链改变生活,而不是目前像币圈都在做交易或者链圈只是给政府、银行提供一些数据库,公链应该是向应用方向走。
主持人(吕国宁):汪毅总说区块链已经有相当的能力,但还在不同的圈层,缺乏沟通,希望能够进一步打通。最后听听袁苗苗女士的看法。
袁苗苗:公链随着比特币的诞生大概有10年多时间,后来又有以太坊和虚拟机诞生,发生得如火如荼,后面又有了TRON。TRON是在前辈的基础上做了更新的改进,交易上有很大提升,吸引了广大开发者和粉丝进来。但在公链行业,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现在基于公链的应用百花齐放。上面有很多种类,包括游戏类、收藏类等,还有其他比较小的类别。还有一些比较受欢迎的。总的还是在初级阶段,希望以后有更广的发展空间,能够多元化发展。这方面有待于大家挖掘。
主持人(吕国宁):袁总,你在TRON的项目中承担的是技术负责人,非常让我惊讶,我并没有任何性别层面上的歧视,但我觉得在我所接触的区块链圈子里,作为女性角色承担技术的重任是非常少见的。
从您的角度看,现在公链的技术发展能不能看到一个向上的瓶颈以及未来有怎样的可能性和突破,技术发展到下一阶段。
袁苗苗:现在在交易速度、性能上有一定的瓶颈。比如比特币的TPS大概3-4左右,以太坊能达到几十个,到US和TRON是几百个到上千的生产能力。虽然TRON在这上面已经做了很大的提升,但还是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在这方面再做努力。
主持人(吕国宁):提升性能到下一不阶段最大的困难点在哪里?
袁苗苗:交易效率、速度。我们计划之后会做一些侧链还有其他辅助性的技术上的计划。
汪毅:我刚刚说区块链技术达到比较成熟的地步,但比较成熟也不意味着没有一些缺陷。我认为区块链存在的问题不完全是TPS问题。大家都在追求TPS,但追求TPS有很多比较快捷的方法,比如大家都说的US的Dpos或者TRON也在用的Dpos,它可以达到很高的TPS,但那个和中心化服务器没有特别大的关系,通过多个节点和中心的服务器。有些人认为更新了一个服务器是二十多个节点。目前区块链存在的技术瓶颈是如何平衡信任环节和高TPS的平衡,保证可信又保证TPS。梅特卡夫定律,互联网上节点数量越多,产生的价值越高,可对于互区块链来说产生价值高了,预算程度耗时也非常长。目前区块链节点也就几万个,如果未来真的大家几十亿个,如何处理节点同步问题。
钟立飞:上两位嘉宾都谈到性能问题,但这是做公链都会遇到的。除了性能之外,传统应用中撇开To C,海量用户。To B的场景,可能对性能或者TPS要求没有那么高,或者当前几千或者上万已经能够满足一定应用的支持。区块链技术怎么样构建上层对服务或者其他的需求,来满足各种各样的业务场景。这块是除了性能之外要关注的点。我看大家会做一些侧链或者商用平台,比如身份服务、隐私技术是除了性能或者扩容之外还要关注的点。
时源昆:对于单纯的商业应用来讲,目前公链的TPS能够支撑得起。但对于一个公链来讲,TPS要求是非常高的。上千个TPS不足以支撑商业级的应用。但现在以太坊也在做链下扩容。现在MAC分片在做、跨链也在做。核心点是分片是如何分的,节点的选取等。另外是共识核心算法做技术性的改变。多元化做到独创的创新,离散短连续包括独创的异步排序。公链体系提升性能,单纯改变一些工时,不足以提升公链突破性的TPS,还在于核心的算法层面。
主持人(吕国宁):您认为公链当下最应该关注的技术重点是什么?性能是所有市场、团队、环境和生态、社区最关注的核心问题。但公链有很多其他的重点,比如有些公链不见得一定是追求最好的性能,更好的是如何做权衡的取舍。我相信每一家的技术侧重应该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很好奇问下每一位嘉宾怎么看待你们各家当下技术最重要的是什么?
时源昆:MAC最关注的还是TPS,在提高MAC的TPS值时,在最核心的算法层面做一定突破,抛开传统改变共识提高TPS。这就不足以做TPS的一种突破。核心的算法层面,包括很多共识算法,节点如何选取以及用到人工系统判断平衡。
主持人(吕国宁):MAC关注的TPS跟你们的关注点是一样的吗?
钟立飞:我们之前也认为是多链架构,TPS如果一条链上不做,可以增加其他的子链。除了关注TPS之外,因为我们是做资产链,还关注从主链到子链资产转移过程。这块也是我们技术上的重点。在主链上锁定的资产到子链上丢了怎么办,怎么样安全的转到主链做交易。这是除了TPS之外重点关注的另外一个相关技术。当前会采用FPP(音)模式进行主侧链资产转移,因为相对其他机制更去中心化一些。
汪毅:我们做的是区块链下的生态系统,构建一个公链的技术标准不止单纯追求TPS,同样是为生态系统服务,给很多实体商家一个比较轻量级SDK,让它很快的接入到我们链上。对于这个需求,首先要保证支付迅速,我们选用Dpos,但它容易产生垄断,在Dpos基础上结合Ogand(音),权衡运行速度和安全性,通过这样的共识算法公链保证自己的效率和安全。基于自己生态的考虑,另外一个点是使用多侧链,让每一个商户、经济实体都能在上面跑,让代币互相跑。另外也需要保证比较好的安全性。我们是为了接入实体帐户接入区块链,实体帐户很难接受代币的大幅变动,我们使用双链双待,一条主链运行流通,不会出现商家惜售用户惜买的情况。我们的考虑是基于自己的经济模型而考虑的商业生态提出的技术要求。
袁苗苗:TRON是采用Dpos,但它并不是完全垄断在某些节点上,它是每6小时进行一次排名,通过社群选票,6小时一次,并不是固定的某些节点都掌握。TRON除了Dpos还结合了三分之二加一个节点确定这个块是否上链,也保证它的稳定性。现在国产比较重要的节点计划是关注在侧链和匿名交易、闪电网络Smwork(音)上,未来会在这上面做新的开发。
主持人(吕国宁):虽然大家公认公链要解决性能问题,但性能问题并不是唯一要解决的问题。世界是多元的,公链也是多元的。
公链行业并不是很大,肯定不是每一家都只关注于自己,也会关注这个行业有哪些新的公链、新的想法、新的技术出现。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有新的公链要上或者已经上线的,您最关注的会是哪一家,为什么会关注这样的公链?你最关心最新上线的那家公链的什么价值?
袁苗苗:公链作为区块链的基石,应用也是公链上比较主要的大数据,相当于血脉。有了这个血液才能火起来,实现公链的价值,应用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主持人(吕国宁):你会比较关注哪一条新出来的公链并更加适用于让应用上线吗?
袁苗苗:这个要看实际情况发展和未来趋势。
主持人(吕国宁):各家关注自己的技术也会看这个行业发展,您除了自家的公链之外还会关注哪些其他的公链,最关注的一家以及它的价值是什么?
袁苗苗:US跟TRON有很多相象的地方,关注US比较多。必须区块链技术是开源共享的,也会关注一些新的技术或者其他做得比较好的也会吸取经验。
钟立飞:最近关注的是吕总你们做的Nervos觉得你们新的经济模型和底层技术的改造都非常好。因为你们本身有些东西也没有非常完善,我这边研究也没有非常完整,但总的来说对你们这个非常感兴趣。其他一些新出来的,比如COSMO(音)跨链技术,本身比原链做的也需要有跨链技术在,我们需要研究他们是怎么跨链,如何解决安全、去中心化的问题。
汪毅:我也比较参加Nervos,感觉Nervos的SDK是比较容易派发的。
主持人(吕国宁):除了Nervos之外也有很多有趣的公链项目。比如前一段时间上线的MUMBE(音),我觉得它是很有趣的项目,它有两个实现,两个项目风格完全不同,好多有趣的东西值得我们讨论。
汪毅:另外一个,大部分是流行Dpos,目前还没有一个很成熟的POS上线,现在有个,艾娜、HTOS(音),非常关注利用POS是不是会产生大家经常所说的马太效应,赚钱的越来越赚钱,亏钱的越来越亏钱。我对POS公链比较感兴趣。
时源昆:首先有一些基础型的公链,还有垂直行业的公链。我最开始关注是因为它和我们的名字有点像,我们是MAC,他是MXC,我就看了一下。他们的项目我还挺感兴趣的,他们是做垂直物联网的。
主持人(吕国宁):围绕公链的共识算法相关,想请大家谈谈我们自家用的公链的共识算法以及对共识算法未来的发展。比如现在看到比较主流的分支,基于POW、POS。
时源昆:每一个共识机制都有一定的优缺点。MAC用到的共识是NDPOS,N是网络的嵌套,这是基于多链运行的跨链做的网络嵌套共识,用到最多的共识机制是嵌套的DPOS,有在结合各个共识机制的各个优点。首先用到DPOS还用到BIT(音)容错,一个混合的共识。NDPOS,我们做共识时是在主链上形成一个虚拟链,虚拟链再做共识。虚拟链,比如有三笔不同的交易来自于三个分区,在上层形成一个虚拟链,虚拟链用DPOS达成共识,将所有结果一层层向下传达。
钟立飞:比原链包括我们的领导人,他们一般都是相当理工科的,我们认为的观点是从工程师角度,我们只相信我们看到的能稳定运行的东西。POW和POS对比,POW运行有很多年,没有出过太大问题。纯POS甚至还没有很好的被验证。DPOS运行两年时间。我们认为当前看POW是最好最稳定的。从未来来说,随着POS不断发展,POW还是有能源消耗的问题,如果将来多个公链并行,大家都使用POW,可能确实是一种浪费。POW随着发展运行能不断做下去,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我比较看好POS的趋势,但我们是作为POW的忠实粉丝。首先比原链主链是POW,同时改变了里面的共识算法。我们将共识算法里融入了一些运算。挖矿设备除了挖矿还能做AI运算。我们跟自己做AI矿池相关的工作,可能今年三、四季度会看怎么样融合,让我们的矿机能应用到AI领域做一些运算。这是我们跟其他家所不同的地方。
主持人(吕国宁):钟总认为POW更加成熟和稳定,也很看好POS在未来有更长足的发展,走向更成熟。
钟立飞:长期共存的状态。
主持人(吕国宁):汪总是非常关注现在能够马上出来的新的POS的算法,您的观点,POS是不是还不太成熟。
汪毅:首先谈谈对POW的看法,我个人比较欣赏POW,我自己几台矿机就在用。但中本聪创建时肯定在考虑通过什么方法能确保贡献某些东西。POW跑了多少电用了多少算力。POW曾经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但同时POW可能又有一些劣势,消耗能源。对新项目,可能会产生一些安全风险。POW的发展过程,比如PDC(音)刚开始也遭受过一些小风险,小项目刚开始上POW可能有一些危险。对于大部分项目,POS是比较好的方法。但单纯的POS,目前没有特别成熟的解决方法,现在流行的DPOS又可能存在某些中心化的问题,所以我们使用共存。DPOS、RGLM(音),DPOS选出代表再参与RGLM。这是我们从所有情况权衡出来的比较好的共识。我个人非常欣赏POW,POW最明显的问题是消耗太多能源。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很老的山寨币想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通过算力算字数。如果以后POW能真正运行,它的算力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起来,才能成就POW。因为其他算法多多少少有些漏洞或者不是非常去中心化的。
主持人(吕国宁):TRON现在在共识算法方面肯定有自己独树一帜的地方,请袁总给我们分享一下。
袁苗苗:存在必然有意义。每一种共识算法都是适合最好。POW可能是从比特币诞生而生的共识算法。但它对算力要求比较高,成本比较大。随着矿机一代代更新升级,价钱也比较高。在成本上是很大的问题。算力要求高,如果有一部分人掌握了50%的算力,是有被攻击的可能性,也是安全问题。但可能有另一方面,成本高攻击成本也会很高。POS是在POW之后诞生的比较综合的,在效率上有很大的提升,不会消耗很大的能源挖矿,也算是比较进步的,在共识上会节省很多时间。可能实践上比POW稍微困难一些,但整体上我比较倾向于POS会走得更远。
听众:各位朋友下午好!现在很多朋友炒币,对区块链、公链、私链不是很明白。所谓的链改,是不是发出来的区块链都可以升级?公链是不是也可以增发?
汪毅:链改不是区块链更改的意思,它的意思是把传统,比如股票、证券放在链上,类似于资产证券化的意思。把原来的资产流通成Token,通过Token的方式改造原有公司的生产关系,通过Token激励上下游或者激励用户。发布的区块链是不可更改的,一旦发布在区块链就没有任何人有任何权利对区块链进行更改,除非发动了攻击。
增发问题,区块链在算法层面上可以写能否增发。某些链算法规定是多少,比如11个就是11个,但可以在算法中预先写好,比如每年增发5%或者根据某些特定条件触发规则。另外是如果社区达成某种共识,大家可以自己讨论出某个结果。比如之前讨论得沸沸扬扬的比特币增发,如果所有社区通过这个比特币能增发就能增发,但这是基于绝大部分人或者有算力的大部分人同意的情况下。因为增发有很多风险,一般不会轻易增发。因为享有算力的人肯定是既得利益者,增发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不太相融,通过这样一套经济模型也限制了大部分人去增发。
主持人(吕国宁):区块链治理层面基于增发还是不增发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不是台上几位能说了算的。
听众:关于公链,公链越来越多,我认为未来会不会也同样会死一大批公链,能出现的公链,像US会不会成为公链里的佼佼者,在若干年后。
主持人(吕国宁):各家公链都要考虑生存问题,每一家公链都应该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袁苗苗:每一个行业有新出来的肯定会有一批活不下去的。比如共享单车,刚出来时有很多同行,但优胜劣汰,有些发展比较好的肯定会保存下来,有些就坚持不下去了。US我不太好说,他们自己对自己更了解一些,发展方向要看市场。
钟立飞:可以把公链的项目认为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商业组织,公链有壁垒吗?技术上都可能开源,壁垒有也没有。没有是因为开源了大家都可以看到代码可以抄代码,但有的话,公链壁垒就是开发者和社区。在里面的人如果能持续为这个公链运作,这个公链就不会消亡。公链除了以太坊或者比特币,它们本身后面也有大公司,因为开发者或者社区里为公链贡献的人背后也有一些公司在支撑项目的运作。因为公链里社区人的减少甚至背后支撑的公司或者基金会支撑不下去,那这个公链项目也会失败,会有一大批公链倒下,会有一批成为佼佼者。可以类比公司的模式,只是治理模式和组织形式是另外一种模式。
主持人(吕国宁):如果在座台下各位支持我们,我们就能活,你们支持谁谁就能活得久。
听众:我是在一个交易所工作的,也看了非常多公链项目和白皮书。微神(音)2014年写了一篇论文,说到比特币网络是矿工、核心开发者、持币者构成的去中心化自治制度。现在很多公链也是要形成一个生态、社区,一开始大家都是无偿为社区贡献大脑的,但后来大家都要吃饭。公链开发这种去中心化的商业形态能不能推广到其他行业,DAO或者DAC能不能应用到其他行业。像我们做区块链时提到的,改变生产关系,让价值能够在社区里自由流通。请问各位,你们如何看待去中心化商业,你们的公链是如何跟未来的商业结合,结合的点有哪些。我最近在关注Nervos,我也想听一下Nervos的看法。
主持人(吕国宁):去中心化商业,是取决于我们自己怎么看待我们自己,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怎么看待区块链在这个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问自己这个问题很长时间,区块链到底想做什么,到底何去何从。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第一性原理角度想。我们到底想用区块链做什么。十年前区块链不存在,在十年前出现了比特币带来区块链概念后,它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全新去中心化的可能性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想象,发展到今天之后人们已经看到区块链能构建一种新的商业形态,这个新的商业形态在原来人类的商业环境中不存在,它是一个新的商业的新大陆,它有多大,未来能发展成怎么样,不知道。但这个商业新大陆拓展了人类商业活动的边界,觉得值得去探索。我们想要的是如果区块链未来一定能成,希望用区块链承载一个丰富的、繁荣的、新兴的去中心化的商业,我们自己伴随着这个过程成长,做好我们的基础设施,把技术做好。
时源昆:关于去中心化的商业生态,刚才提到生产关系的变革。我认为区块链技术不足以改变生产关系或者商业形态,更重要的还是参与者各方使用的习惯,人性的习惯。从人的根本上改变了生态关系,借助了区块链的工具,才会真正的实现自治的商业形态。
听众:我们家也是做公链的,大家现在最关心的是TPS、DAPP、开发者激励计划,比原链是做得比较好的,你们做TPS、DAPP,你们想花钱挖人才,别人也会花钱挖人才,你们花钱开DAPP,别人也会开DAPP,怎么样在很多公链家做到前面几名,或者排到前面几名之后,未来的公链想往哪个方向发展,想成为什么样的样子呈现给大家?
钟立飞:这是社区运营的关系。首先是砸钱,社区里的开发者本身要吃饭,如果只是精神和信仰没有任何激励,他为什么不找其他的公链。各家公链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但底层的东西都差不多。第二,创新性。自己有一些创新的理念,吸引一些比较厉害的人来做这个东西。长期跟他保持沟通和联络。相当于让他吸引在我们这个社区里。对于开发者来说他它的时间是有限的,他可能能参加两三个链,但不能全部参加,有些是深度参与,有些是浅浅的参与。这是运营方的问题,怎样推出一些更加有吸引力的活动等等。
现在成功的项目,不管是US还是以太坊,都会看到有一个核心的KOL,可以看到他们很多动态,他们不一定说要发布什么技术,但在社区里吆喝要做什么事情,有什么样的创新点等等。这是比较关键的。
袁苗苗:大概有三点:第一,技术是其中最基本的地方,如果这个链很稳定,就会有一些新技术,包括设计开发者期待的技术,会给他们带来兴趣;第二,社区开发者和粉丝对我们的亲睐,我们会很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对我们的意见,还会对开发者有激励,比如我们前段时间有比赛,鼓励他们加入我们,给他们一些兴趣;第三,多元化发展。这也是我们的目标和现在的发展方向。如果比较单一,只在游戏领域或者什么领域应用,还不是特别有利。我们之前有收购一家公司,他们是做资料下载,类似于迅雷。现在加入我们以区块链模式,还会发一些币,给开发者带来更大的兴趣,让他们觉得有更多空间参与进来。
听众:各位嘉宾好,我现在想问一下大家如何看待区块链的概念在中国被迫污名化。它的币价走势和技术的发展是脱节的。这个行业正在向比较危险的形势发展。最基础的用户教育,大家认为作为自身在行业的人有哪些方法能够做这些东西?
钟立飞:我说的不是比原链,我跟巴比特属于亲密的关系,我说说巴比特。巴比特以前的Slogan叫“关注价值投资者”,今年已经改成“让区块链流行起来”。这就可以解答用户教育。巴比特拓展了很多科普类的线下课程,还做了很多周边以及区块链相关的品牌来普及区块链在大众认知的程度。这是我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污名化主要是2017年ICO的原因,让很多传销进来,币圈和链圈毕竟是有关系的,导致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开发者发现他们持币被项目方坑了,觉得区块链好像是传销的模式。这是污名化的来源。我不太清楚您刚刚说比较危险的境地是什么,是指监管还是什么?
听众:资金流向。
主持人(吕国宁):两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另一方面是区块链在这个行业承载一些社会价值或者社会意义。这个行业本身还在早期,还没有发展成能够威胁到那么多人的状态,只是有些地方发展不平衡。
钟总跟我们提到巴比特的Slogan从原来的变成现在的,很有意思。我参加过很多区块链的活动,也组织过很多区块链的活动。这个行业早期总是谈技术,很少谈理想,因为谈理想没有人听。下面每一家谈谈自己的愿景,让愿景结束今天的活动。
时源昆:MAC想做成一个全生态的底层开发平台,我们是一个基础的公链,定位做区块链+时代的底层操作系统。这是我们的愿景和发展方向。我们有做很多转变,除了对整体公链底层性能以及对于多链的并行等一系列技术上的准备。
钟立飞:比原链的愿景是构造多样化的资产平台以及在上面做可编程的经济。多样化资产相当于除了数字世界已有的数字资产外,还想把一些股权、债权甚至实物资产映射到比原链,从而促进它更好的流通。有一个比喻是资产像空气一样在链上流通。因为本身有智能合约和可编程能力,可以将资产用更加有想象力的方式组合,让它流通,发挥更大的价值。
汪毅:HNB Core的愿景是构建实体经济和区块链之间的桥梁。对于实体经济,他们用不上区块链的某些应用,更多是把支付场景应用在区块链上,我们提供简易的解决方案,提供支付和资产,把他们真正关心的两块东西接到区块链,通过区块链上的资产流通,通过流通性产生本身的价值。
袁苗苗:促进多元化发展是TRON比较期待的状态,现在我们有发行稳定币,可能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愿景是希望
吕国宁:Nervos的愿景就是用技术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我们在努力也相信我们可以用技术让世界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