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东:区块链深思——伪应用的几种常见姿势(10)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区块链源于IT技术,但主要应用于金融等非IT行业。由于行业的专业性和技术的复杂性在区块链应用时共存,导致出现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程序员的世界,这里的人在大肆谈论着去中心化、价值传输网络、第五范式,但是却不懂行业特点和细节,应用很难具体落地;另一个是行业人士的世界,这里的人熟悉合规处理,清楚行业流程,却被区块链的概念弄得晕头转向。本文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区块链应用问题,对其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体会和建议,希望能对区块链应用有所启发。
第一类误区:联想能力大于理解能力
典型案例:利用区块链实现保险的自动理赔,解决理赔中的信任问题
误区点评:很多技术外行的联想是从如下词汇一路联想
共识算法>>可信>>信任>>让人诚实
只关注了词语的意思完全不顾技术的原理,从而得出,区块链让人诚实。
区块链只能对链内产生的信息可信,不可能让人变诚信,保险理赔的解决还是要靠人工智能来对骗保信息进行判断。
第二类误区:造辆坦克去买菜
典型案例:利用区块链做合同等数据存证
误区点评:区块链的可信和不可篡改特性是几千个节点牺牲了极大的资源换来的,是为整个区块链的生态系统正常运行服务的,只利用这一点,就相当于浪费那么多的资源造了坦克,只是为了开着买菜。
应用要降本增效,不能为了解决了一个痛点,引入了更多痛点。一种技术不是要看它能干什么,而是看更适合干什么。存证已经有很多简单有效的方法,比如电子签名等,而且存证本身经济价值也不高。
类似的还有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的特性来实现APP的数据透明,话说,让现在APP的后台数据库开一个只读帐号不就行了么?何必用区块链呢?
第三类误区:商业模式大跃进
典型案例:利用区块链解决银行纸质金融票据交易的伪造、一票多卖等行为
误区点评:过去的确存在银行里纸质票据一票多卖,甚至保险柜里票据变报纸的情况。从表面上看,用区块链的确能解决这个问题,但这里面有个隐含的问题,就是票据电子化不能解决这类问题么?
答案是显然的,票据电子化就能彻底解决一票多卖的情况,比如股票,债券,都是电子化的,完全不存在这种情况。2009年,我国就建立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专门用来实现票据电子化,可以完全杜绝一票多卖以及快速流转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2018年还屡屡出现,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因为巨大的线下利益!
区块链是对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改进,其应用模式应该遵守如下规律:
传统模式>>> 互联网化 >>> 区块链化
任何区块链应用如果说直接跳过互联网化就直接解决传统问题,那99%是个伪应用,因为区块链是对互联网的改进,如果互联网化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区块链更不可能解决。
类似还有使用区块链解决业务佣金支付不及时、不透明的问题,其实佣金支付完全可以通过支付宝实现,之所以不及时、不透明,是因为佣金的二次分配等人为利益在里面,所以很多人宁可用excel交换数据,也不用现成的佣金线上系统,更不可能用区块链了。
第四类误区:换个马甲就上天
典型案例:
(1)社交平台、在线商城、旅游平台等等,不用人民币作为服务支付货币,改用区块链发行的Token,号称革命性商业模式
(2)广告行业通过支付token刺激用户提供真实数据
(3)房地产、电力行业通过token的波动性刺激销售
误区点评:
有些人说token比积分好,能波动啊,能兑现人民币啊。实际上,积分为啥不能波动?积分难道不能兑现?积分上个交易所,一样可以交易,一样可以兑现。不这么做,因为这是违规的!
比特币创造性的提出用算法加经济手段的方法来解决了开放网络下的拜占庭容错问题,完全突破了过去纯算法的局限性,并得到了实践验证。通过POW共识,比特币让做坏事有成本,做好事有收益,从而使得节点保持诚实。因此公有链的运行,均需要代币来体现经济权益,否则共识算法无法运行。
所以,区块链系统和央行的金融系统是平行的关系,央行的token就是人民币,与区块链的token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这两个token的发行主体不同而已。当你法币兑换数字货币的时候,就是将中国的金融系统的价值转移到了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系统上。那么我们来想,如果说某某应用场景有了区块链token就能解决问题,那么为什么央行的token解决不了?用央行的token都解决不了的应用场景,用几个人小团队做出来的区块链token就能解决?不可能!
央行的token最大的用处在哪里?是在中国这个生态系统中充当血液,也只能用在中国,你没见美国用人民币当经济系统的货币吧?对区块链一样的,区块链的token只要在自身链以外的地方使用无法体现其本质价值,比如我用比特币当我们公司的积分一样不会解决传统积分的问题,因此token价值就是在区块链自己的系统中充当血液,而这个token的价格取决于这个区块链系统的使用价值。
第五类误区:代币化完胜腾讯的Q币
典型案例:很多项目要搞币改,搞代币化,说和Q币有本质不同
误区点评:部分Token支持者认为
(1)区块链的token可以和人民币兑换,用于别的商业模式
(2)区块链的token由区块链发行,信誉比Q币高
(3)区块链的token永不消失,价值永存
实际上的情况如下
(1)Q币过去也可以和人民币双向兑换,央行后来禁止了
(2)区块链在token的发行中,仅仅当作了数据库使用,和腾讯的数据库没有本质区别。
(3)Token的使用价值是由发行公司担保,发行公司没有了,就没有了使用价值,而且绝大部分发行公司信誉不如腾讯。公司跑路了,发的币还在,本质就是一堆数字了,谈何价值?不可篡改的仅仅是数据,不是价值。
第六类误区:用了区块链技术就不存在违规的情况
典型案例:
很多人宣传金融进行Tokenlization, 这样就不违规了,比如
(a)通过区块链代币分红
(b)通过区块链代币向公众募集资金
(c)通过区块链代币将邮票、古董等收藏品代币化后分割出售
误区点评:
金融是一种行为,区块链是一种技术,不是使用了新的技术就可以脱离监管了,金融历史上没有新鲜事!
任何金融行为,比如分红、向公众募资、将收藏品电子化后分割出售,都是违规,这些其实都是老玩法了,比如邮币卡交易所,不管你是用互联网平台还是区块链、云计算或大数据,这种行为都是违规的,和技术无关。
第七类误区:有了区块链就可以信任所有数据
典型案例:通过区块链进行奶粉、农产品溯源、保险公司通过智能合约理赔增加可信。
误区点评:对于区块链的信任,仅限于在区块链的内部产生的数据进行信任,但无法对链外数据引入的链内数据产生信任,因为上链的这个过程是由人来控制的!
在上链的这个过程中,信息是可以随便由人修改的,谈何信任?
第八类误区:有了区块链就能降本增效
典型案例:国内小额转账、物联网
误区点评:以上应用的确是应用,但是不符合经济规律,无法真正降低成本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不会应用。比如国内小额转账,用支付宝是免费和实时,而区块链可能转10元就要1元的手续费,物联网同样的道理,设备间数据交换其实也是小额转账的范畴。
区块链本质是通过极高的IT成本解决了信任的问题,运行同样的代码,以太坊成本大概是云计算的2万倍甚至更多,因此他的应用场景应该是信任成本占用了业务大部分成本的情况,通过计算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换取信任成本的大幅降低,比如国际间转账,如果高昂的成本无法带来有效的回报,不是有效应用。
最后总结一下:基本上用ERC20这种代币的商业应用99%是假应用。
作者简介:北京之东,公众号:bjzdblockchain。微信号:beijingzhidong。资深区块链投资者,从事技术研究工作,多家基金顾问。
转载须保留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