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被盗、维权事件频发 用户利益究竟能不能受到法律保护?
据韩联社报道,近日,韩国法院就去年 11 月 Bithumb 用户因个人信息泄露造成账户损失对交易所提出诉讼案件进行判决。该用户账户被黑客盗取价值 4.78 亿韩元(约 42 万美元)的虚拟货币,对 Bithumb 提出诉讼要求赔偿。
法院称,虚拟货币一般不能用于购买商品等,价值波动幅度也很大,依照《电子金融交易法》有失妥当,判决交易所没有赔偿责任。
Bithumb 是韩国最大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根据 8 月 9 日 Bithumb 官网公布的 2018 上半年财务报告,其净利润达到了 390.34 亿韩元(约合 3500 万美元)。
交易所被盗事件频发、维权事件屡屡发生,用户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是否有相关法律法规支持?
目前在我国 ICO 等交易行为是非法的、被禁止的。2017 年 9 月 4 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其中:在我国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 ICO )进行融资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受相关政策影响,各公司纷纷选择出海开展虚拟货币相关业务。由于各个国家对于 ICO 的监管态度不一,监管手段和程度各异,投资者也会因此面对各种不确定的风险。
我们看到,国内没有虚拟货币交易所,但像火币、币安、OKEx 等交易所虽然服务器不在国内,用户却大多是中国人,投资者权益受损害的情况也屡屡发生,从法律层面来说,这样的受害者在国内该不该保护?能不能保护?
记者咨询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铭律师了解到,如果受害者选择在我国寻求法律援助,那么,该交易行为在适用我国法律的情况下,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受害者因该投资行为所实际支出的财产应当会被判决返还,但因无效交易行为产生的获利部分不会被法院支持。但是,如果交易行为适用行为发生地国家法律,或者当事人约定由境外法院管辖的话,那么不确定的风险就会增大。
实际上,根据现行法规政策,通过发行数字货币进行融资在我国都被视为扰乱金融秩序,是不被法律保护的交易行为。所交易的数字货币也不视为合法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