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死去的STO 让我想起了90年代的柯达
“圈内居然有如此之多的人们曾经追逐过STO这个概念,同时寄希望于STO引领下一波牛市的到来,这让我深深感到吃惊。与此类似的,圈内也有某些人鼓吹将App上链,变成Dapp,这也不由令我觉得好笑。这些人的思路宛若90年代的柯达,他们总是站在老派的、传统的立场去思考一样新鲜事物,试图把老的经验照搬到新事物上来,或者直接无视新事物的特性,回归到旧的叙事中去。本文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尝试最终会被新的趋势淘汰。”
作者:杨泽
编辑:唐晗
随着监管态度的日益明确,STO这个概念现在基本已经凉了。曾几何时,币圈的某些“右派”们一度寄希望于通过放弃去中心化、展现出“拥抱监管”的态度,进而获得监管的承认。不幸的是,他们所构想的那个世界不仅与真正喜爱区块链的人所想的有天壤之隔,也没有给政府带来新的增量,最终被抛掷在一边。
在我看来,推举STO是在去年ICO泡沫破灭后,某些不懂区块链、被裹挟进这个圈子的传统人士的一种无奈之举。他们可能没有想到的是,一旦引入了中心化监管机构,区块链技术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魅力,STO和传统证券市场也没有了根本性的区别。既然如此,政府还要引入STO做什么呢?
同时,圈内居然还有如此之多的人们曾经追逐过STO这个概念,并寄希望于STO引领下一波牛市的到来,这又让我深深感到吃惊。前段时间,我又跟朋友深聊了一次,我的观点是STO不值得浪费时间深入研究,因为它必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水花,并且无法激起任何波澜。
与此类似的,圈内也有某些人鼓吹将App上链,变成Dapp,这也不由令我觉得好笑。这些人的思路宛若90年代的柯达,他们总是站在老派的、传统的立场去思考一样新鲜事物,试图把老的经验照搬到新事物上来,或者直接无视新事物的特性,回归到旧的叙事中去。本文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尝试最终会被新的趋势淘汰。
01
柯达的战略败局:旧技术扶贫,押宝新兴市场
100多年来,柯达一直是胶卷工业的代名词。提起“Kodak Moment”(“柯达时刻”),人家自然联想到那些曾记录美好时光的照片。然而在2012年,这个曾经的巨无霸企业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彼时,柯达公司负债总额达到67.5亿美元,而包括专利在内的所有资产的价值总额只有51亿美元,已经资不抵债。
柯达的失败是源于数字技术的兴起。上世纪90年代,数码相机的出现严重的冲击了柯达在欧美市场的相纸业务。经过详细的分析,柯达将眼光盯在90年代后期,刚刚战胜日本富士,重新夺回市场主导低位置的中国市场。柯达判断,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记录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这个拥有全世界最大人口规模的增量市场,必将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胶卷市场。所以,柯达决心在中国市场实施庞大的发展计划。
1994年初,柯达公司新总裁裴学德刚刚上任两周,就率领公司代表团访华,提出并最终完成收购中国七家感光企业,成立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柯达占80%的股份,中国七家感光企业加起来占20%的股份。 根据协议,柯达承诺投入10亿美元,并把世界一流的感光技术带到中国。
中国市场成为柯达的救命稻草。2000年中国市场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2003年,柯达中国公司销售超过10亿美元,中国成为仅次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而且成长迅速。柯达还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市场渠道,据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柯达彩印店在中国的数量达到8000多家,是肯德基的10倍,麦当劳的18倍。
出乎柯达预料的是,没过多久,数码相机就以潮水般的速度快速蚕食中国胶卷市场的份额。数码相机是从1996年下半年才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因为数码相机操作更简单,可以即时成像,即时存储,还省去了繁杂又昂贵的冲洗流程,快速受到了大众的欢迎。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提供的统计数据,2010年数码相机市场前五位的品牌分别是佳能19%,索尼17.9%,尼康12.6%,三星11.1%,松下7.6%。柯达仅居第六位,而且还在下滑。
2008年,智能手机的出现更加速了胶卷相机被淘汰的过程,随着各家手机厂商对相机的优化,高清摄像头、AI成像等技术的运用,智能手机彻底改变了我们照相和分享照片的方式。胶卷也逐渐沦为小众摄影狂热爱好者的需求。柯达也因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讽刺的是数码相机的第一架原型机就是柯达发明的。
柯达溃败最重要的原因是新技术的冲击。然而在新技术趋势下,柯达用胶卷时代的经验来判断新技术下的市场前景,押宝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加速了溃败的过程。
02
STO的“柯达谬误”
STO全称为“Security Token Offering”,即证券型通证发行,其目标是在一个合法合规的监管框架下,进行token的公开发行。
STO的流行要追溯到ICO。这种利用eth智能合约兴起资金募集形式,在比特币减半引发的牛市中,吸引了大量增长资金和区块链项目方入场,但火爆的背后是项目鱼龙混杂,诈骗币、空气币充斥市场,目前多国政府已经命令禁止ICO类的融资活动。在ICO泡沫破灭不久后,在合法合规监管框架下横空出世的STO,一下子成为区块链圈的救命稻草,吸引了足够多的市场眼球。
我们仔细分析这个逻辑,在区块链这一新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因为ICO缺乏合规性,所以推出一个合规性的STO,希望解决合规的问题,是不是很像数码相机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因为欧美、日本市场受到冲击,因此本能的反应选择新兴市场中国尝试突破?
这种想法如此简单易行,几乎是下意识的。然而,最容易走的那条路,往往是错误的。如果说区块链创造了什么新的东西,那就是信任,这种信任建立在将写节点分离出去的技术基础上,它无需准入,能够面对系统中有坏人而不被击溃。但STO则放弃了区块链技术的诉求,又把区块链想要去掉的中心请回来了。
与柯达类似的还有诺基亚,面对智能手机的冲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面对颠覆式的新技术冲击,运用在旧有的逻辑对未来做出判断,往往会付出惨痛的代价,预测未来需要,需要走出自己对世界的旧有认知,尝试理解新事物的内在逻辑,用新事物的运行规律来预测,才有可能成立。
03
STO降低了攻击成本
提到区块链不得不提到一个词“去中心化”。从我了解区块链开始,去中心化就成为最高指示,无数的人对其进行解读。传播最广泛的是V神在《去中心化的意义》中做出的解读,他提出去中心化的三个原因
1、容错:去中心化系统很少会因为某个局部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因为它依赖于很多独立工作的组件;
2、阻止攻击:想要攻击或操纵去中心系统的成本更高,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敏感薄弱的“中心弱点”,而中心化系统的攻击成本则要低得多;
3、抵制合谋——去中心化系统参与者们很难合谋勾结在一起,而对于传统企业和政府领导者而言,他们通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勾结,最终损害的是公民、客户、员工和广大人民。”
把这三点综合起来理解,容错是提高了系统崩溃的成本,阻止攻击是提高了系统攻击的成本,抵制合谋更容易理解,因此,三者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去中心化”是一种手段,最终提高了任何参与者做恶成本。
我们常听到人说:“区块链是一个不可篡改的账本。”这并非说区块链完全不可篡改,“51%算力”攻击就是利用算力优势篡改区块链的记录的典型案例。但在pow设计中,节点每一次记账都需要付出很高的算力成本,包括矿机的成本、电费、矿场建设费、人工费用等等。而对于价值高的项目,比如BTC、BCH,由于竞争节点数量较多,发动51%攻击所需付出的成本更高,况且攻击后,币价肯定会大幅波动,更加得不偿失。
同理,POS需要锁定一定数量的币,锁定越多的大户越希望项目良性发展,获得更多奖励,而不是高价买大量的币,再破坏整个体系,让自己手中的币一文不值。
从做恶成本的角度来看,STO在去中心化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监管机构,由这个机构来监督。但这个监管机构的增加,看似设置门槛,实则降低了门槛,因为这个机构几乎不承担做恶的成本,不做恶他没有获得收益,做恶他也不会明显丧失收益。不像现有区块链的体系里,任何一次做恶实际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只有傻子愿意做这种事情。
可能有些人寄希望于这个监管机构独立公正,然而事实却是,存在着太多的方法影响这个机构的决策——就连EOS的21个节点竞选都曝出过贿选问题。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只要有利可图,利益集团就会想尽办法干涉中心化决策机构。所以说,这种靠中心化的逻辑去解决去中心化的问题,无异于在数码相机时代,在相对落后国家推广胶卷技术,或是在智能手机时代,在非洲卖单一功能手机。
04
应在“请回中心”的方案之外,寻找新的解决之道
既然STO不能解决饱受诟病的ICO乱象,那么区块链的世界会不会更加混乱,空气币横行呢?我认为,传统思维无法解决区块链时代的问题,但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项目在10年间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这意味着区块链有能力迭代出解决价值横行问题的能力,就像互联网用搜索、关系、算法解决了信息横行的问题一样。
这里我开个脑洞:既然“去中心化”最终提高了参与者做恶的成本,那么顺着做恶成本这个思路,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在一篇名为《Web3.0世界的身份及声誉》的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未来的身份就是账户地址,比如以太坊的以太坊账户地址。身份可以用来证明自己和他人曾发生过一些事,这些事称作声明。随着时间推演,声誉会随着身份体系建立起来。身份和声明都记录在一个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普通用户可以通过被授权的方式访问身份、声明,从而判断这个人的声誉。
在这个体系里,一个人无论是自己做了恶事,还是参与过某个恶事,代言过某个恶事,站台过某个恶事,都成为声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下次做恶的巨大成本。也就是说,你发了个空气币,未来你可能就彻底跟发币无缘了。
如果我们用一句精炼的话来概括,可以用这样九个字来描述系统:人在做,天在看,链在记。人们做恶之前自然会仔细掂量,滥发空气币的事件也会随之减少。在我看来,这样的一个系统,比所谓的STO要好得多。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