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再发声,通证发行在中国或已穷途末路
12月7日,经济日报发文表示,无论是所谓的区块链股票发行,还是首次虚拟货币发行,抑或是升级版的证券化代币发行,这些“证券创新”本质上都是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一是虚拟货币巨大的价格波动极易引发市场风险;二是虚拟货币骗局隐藏欺诈风险;三是缺乏适当性管理带来信用风险。更严重的是,这些虚拟货币项目与实体经济脱钩,存在资金脱实向虚的潜在风险。规范证券化代币发行市场,应从法律、宣传、投资者保护等多方面入手。
《经济日报》是什么?是由国务院主办的中央直属党报,其发言的权威性自然不用多说,这是继北京发布《关于防范以STO名义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提示》之后,又一个重磅消息砸到了币圈人的头上,心心念念的救命稻草STO依旧打不动中国监管的决心,所有的代币相关概念在中国依然无路可走,按照HALO研究所此前对国家政策的分析,虚拟货币在中国的未来或许只会存在一种,那就是国家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其他任何形式的通证都是非法融资行为。
在STO概念刚火的时候,HALO研究所就曾发表过一份STO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就明确的指出,STO虽是受监管的证券化通证,但在中国的法律形势依然不乐观,原因是其底层资产依旧无法得到保障,不适用于中国的制法原则,只能寄托于走海外路线。随后政府的态度也印证了这一观点,香港的新规、新加坡的灰色属性和美国的条件豁免等都成了通证发行服务机构的重点抱大腿对象,今后可能会有更多的国家会开放该项政策引流各方资金。所以STO这一热度居高不下,所有币圈人都盼星星盼月亮,希望能够早日替代萎靡的1CO市场,然后进场再捞一笔。但是奉劝各位客官,不要太过于乐观,项目方如果要STO,那也得速度了,毕竟泰国“海外STO属于逃避监管的不法行为”先例已有,一切皆有可能。
写在最后,中国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始终坚定不变,任何不是国家层面所发布的正规融资渠道,都是非法行为。说巧不巧,海外STO成功的消息刚传来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旨在服务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而采用注册制在国内投资人看来更加符合STO的概念。从短期来看,科创板和STO无疑存在彼此分流的效应,在中国市场无疑是科创板更能吸引眼球,整个金融市场都在等待科创板细则的出台。在山雨欲来的监管风暴前,我们也只能希望帮助各位投资人认清市场环境,留住自己的胜利果实,切勿盲目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