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圈的斯坦福定律

对于投资人来说,干劲十足、精力充沛的大学生创业者和创业氛围延续了百年的斯坦福校园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对于斯坦福的学生来说,创意和创业才是他们真正的必修课。

对于投资人来说,干劲十足、精力充沛的大学生创业者和创业氛围延续了百年的斯坦福校园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对于斯坦福的学生来说,创意和创业才是他们真正的必修课。

创业圈的斯坦福定律

作者 | 王叁

编辑 | 杜仲

来源 | 起风财经

正如“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一样,究竟是斯坦福孕育了硅谷,还是硅谷造就了如今的斯坦福,已经没有人能够回答,也没有人再去追究了。长达百年的历史铺陈出这样的画面:硅谷成为了世界的硅谷,斯坦福则是创业者的斯坦福。

在全球的顶尖学府中,斯坦福最具“创业基因”,不仅校园内创业氛围浓厚,还源源不断地为各行各业输出创业型人才。斯坦福的毕业生们创办了数以百计的上市公司,全球百强企业的创业者中,出身斯坦福的也占据了更大的比例。

美国企业服务数据库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一年间,融资额超过百万美元的初创企业中,创始人来自斯坦福的有195个,而排名第三的哈佛只有95个。

斯坦福的创业基因已经在创投圈引起了重视。对于投资人来说,干劲十足、精力充沛的大学生创业者和创业氛围延续了百年的斯坦福校园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对于斯坦福的学生来说,创意和创业才是他们真正的必修课。而斯坦福的创业基因究竟从何而来,还要从斯坦福与硅谷的渊源说起。

斯坦福与硅谷

利兰·斯坦福(AmasaLeland Stanford),美国镀金时代十大财阀之一,铁路大王,加州的第一任州长。1884年,痛失独子的斯坦福夫妇拿出2000万美元积蓄和8800英亩土地,以其子小利兰·斯坦福为名创办了小利兰·斯坦福大学(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老利兰对妻子说,“以后所有加利福尼亚的小孩都是我们的孩子。”

这所位于蛮荒西部的新式大学在成立之初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境,其转折点出现在七十年之后。1951年,迫于财政方面的压力,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弗雷德里克·特尔曼(FrederickTerman)提议,利用学校占地面积大的优势,将一千英亩土地以极其低廉、只有象征意义的租金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

构想落地之后,斯坦福成为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以廉价土地换企业的方式迅速收获了成效,大批“工业牛仔”来到这里开荒,瓦里兰、柯达、通用、惠普等一系列科技企业入驻园区,很快就超出了斯坦福大学能够提供的土地范围,在继续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了美国加州甚至全美的科技和人才高地——硅谷。

在硅谷形成与发展的几十年里,来到硅谷“淘金”的科技企业对斯坦福大学形成了合围之势,其科学商业化的经验和创新创业的热情反哺着斯坦福大学。1955年,斯坦福是硅谷形成的奠基者,而在那之后,斯坦福则是硅谷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斯坦福的创业基因

虽然说斯坦福大学与硅谷有着双向的天然联系,但MIT、哈佛等学术水平一流的大学也在源源不断往科技领域输送人才,为何只有斯坦福有创业基因?还是要从硅谷之父特尔曼说起。

特尔曼筹办产业园的时候,正值二战结束,冷战的乌云笼罩全球之际。相比于如今“科技发展靠娱乐推动”,当时技术进步最迫切的动力是军事,硅谷最初的称号也是“军事谷”。几乎美国排得上号的大学都参与了军事相关的研究项目,斯坦福大学也不例外,而且特尔曼还做了很多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情。

首先,特尔曼成为了几乎所有军事相关顾问委员会的委员,然后去了解所有的军事客户的需求,由斯坦福大学工程系来根据需求打造产品。这应该是如今创业领域流行的MVP(Minimum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性产品)的起源,创新的模式为斯坦福大学带来了大量的合作伙伴和充足的研究经费。

解决了最迫切的经费问题,特尔曼再次做出了跨时代的动作。在所有大学都敦促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二十世纪中旬,特尔曼以斯坦福大学教务长的名义鼓励学生创业,并亲自为学生的企业站台,颇有些“离经叛道”的感觉。

正是这位离经叛道、不走寻常路的老教授特尔曼,一手为斯坦福大学注入了创业的基因,一手推动着硅谷的成立和发展。当这二者在近八十年的时间里不断杂糅交错,“创业”已经成为了斯坦福学子的必修课,硅谷不再被称为美国西南的“边陲”,创业也成为了时代的“正轨”。

斯坦福的创业氛围

很多大学其实都不欢迎风险投资人进入,因为沉迷于创业的学生会从学术研究中分心,高额的投资还会引诱他们辍学。而斯坦福大学恰恰相反,风险投资人常常在学校充当导师,还会走进学生的宿舍,与他们彻夜讨论创意。沃伦·巴菲特、彼得·蒂尔、马克·扎克伯格、杰克·多尔西等商界领袖是这里的常客。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大卫·费罗、Linkedln创始人雷德·霍夫曼、Theranos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尔姆斯、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等都曾在斯坦福大学就读。

据网络公开资料,自2008年起,斯坦福商学院平均每年培养出近60名创业者,排名第二的哈佛商学院平均每年培养38名,而且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数量一般是斯坦福商学院的两倍以上。

斯坦福的MBA班上有12‒18%的学生创立了公司,而哈佛的MBA班上则少于6%的人选择创业。平均每年创始人中至少有一人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并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为18家,斯坦福学生或毕业生平均每年融资额为3.53亿美元。

实际上,斯坦福大学如今的创业氛围并非只靠“基因”决定,其形成至少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斯坦福大学的教学水平是最可靠的保障。截止至2018年10月,共有83位斯坦福校友、教授或研究人员曾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七;27位曾获得图灵奖,位列世界第一;8位曾获得过菲尔兹奖(数学界最高奖),位列世界第八。

2017-2018年,斯坦福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QS世界大学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二。优质的教学水平既决定了生源质量,又保证了其校园氛围和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靠近硅谷的地理优势形成的良性循环。全世界最顶尖的科技人才聚集在硅谷,他们擅长把科技做成生意。斯坦福的学子们很容易在这些亿万富翁的企业中找到一份实习工作,当他们毕业时,很多都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了。

而一届一届的斯坦福毕业生选择扎根硅谷创办企业后,既能就近普及他们的经验,又能成为学弟学妹们的天使投资人,如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最后,良好的机制是最大的推动力。在斯坦福大学,没有哪门课程是“必修”的。正如斯坦福校训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 (自由之风劲吹)所说,这里的学生有极高的自由度。

同时,斯坦福大学为学生创业推出了多项相关管理政策,帮助风险投资人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评估,还为教师与投资人之间的身份转换建立了通道。

斯坦福的中国创业者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到斯坦福大学就读,这里的创业氛围曾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冲击。2008年之后,随着几年来的适应与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中国学子开始融入斯坦福大学的理念与从不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中国创业者也迅速增加。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创业并获得融资的中国创业者数量已经超过百人,其中不乏美国上市企业的创始人。携程创始人梁建章、优酷创始人古永锵、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人人网创始人陈一舟等都曾就读于斯坦福大学。

正如文首提到的,硅谷是世界的硅谷,斯坦福是创业者的斯坦福。对于怀揣创业梦的青年学子,去斯坦福深造已经是创业成功的“捷径”之一;而对于风险投资人来说,在考量一个创业项目的时候,创业者的“斯坦福”背景又有多大的说服力?

 (本文仅供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创业圈的斯坦福定律

生成图片
4

发表评论

创业圈的斯坦福定律

星期六 2018-10-27 19:05:34

对于投资人来说,干劲十足、精力充沛的大学生创业者和创业氛围延续了百年的斯坦福校园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对于斯坦福的学生来说,创意和创业才是他们真正的必修课。

创业圈的斯坦福定律

作者 | 王叁

编辑 | 杜仲

来源 | 起风财经

正如“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一样,究竟是斯坦福孕育了硅谷,还是硅谷造就了如今的斯坦福,已经没有人能够回答,也没有人再去追究了。长达百年的历史铺陈出这样的画面:硅谷成为了世界的硅谷,斯坦福则是创业者的斯坦福。

在全球的顶尖学府中,斯坦福最具“创业基因”,不仅校园内创业氛围浓厚,还源源不断地为各行各业输出创业型人才。斯坦福的毕业生们创办了数以百计的上市公司,全球百强企业的创业者中,出身斯坦福的也占据了更大的比例。

美国企业服务数据库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一年间,融资额超过百万美元的初创企业中,创始人来自斯坦福的有195个,而排名第三的哈佛只有95个。

斯坦福的创业基因已经在创投圈引起了重视。对于投资人来说,干劲十足、精力充沛的大学生创业者和创业氛围延续了百年的斯坦福校园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对于斯坦福的学生来说,创意和创业才是他们真正的必修课。而斯坦福的创业基因究竟从何而来,还要从斯坦福与硅谷的渊源说起。

斯坦福与硅谷

利兰·斯坦福(AmasaLeland Stanford),美国镀金时代十大财阀之一,铁路大王,加州的第一任州长。1884年,痛失独子的斯坦福夫妇拿出2000万美元积蓄和8800英亩土地,以其子小利兰·斯坦福为名创办了小利兰·斯坦福大学(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老利兰对妻子说,“以后所有加利福尼亚的小孩都是我们的孩子。”

这所位于蛮荒西部的新式大学在成立之初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境,其转折点出现在七十年之后。1951年,迫于财政方面的压力,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弗雷德里克·特尔曼(FrederickTerman)提议,利用学校占地面积大的优势,将一千英亩土地以极其低廉、只有象征意义的租金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

构想落地之后,斯坦福成为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以廉价土地换企业的方式迅速收获了成效,大批“工业牛仔”来到这里开荒,瓦里兰、柯达、通用、惠普等一系列科技企业入驻园区,很快就超出了斯坦福大学能够提供的土地范围,在继续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了美国加州甚至全美的科技和人才高地——硅谷。

在硅谷形成与发展的几十年里,来到硅谷“淘金”的科技企业对斯坦福大学形成了合围之势,其科学商业化的经验和创新创业的热情反哺着斯坦福大学。1955年,斯坦福是硅谷形成的奠基者,而在那之后,斯坦福则是硅谷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斯坦福的创业基因

虽然说斯坦福大学与硅谷有着双向的天然联系,但MIT、哈佛等学术水平一流的大学也在源源不断往科技领域输送人才,为何只有斯坦福有创业基因?还是要从硅谷之父特尔曼说起。

特尔曼筹办产业园的时候,正值二战结束,冷战的乌云笼罩全球之际。相比于如今“科技发展靠娱乐推动”,当时技术进步最迫切的动力是军事,硅谷最初的称号也是“军事谷”。几乎美国排得上号的大学都参与了军事相关的研究项目,斯坦福大学也不例外,而且特尔曼还做了很多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情。

首先,特尔曼成为了几乎所有军事相关顾问委员会的委员,然后去了解所有的军事客户的需求,由斯坦福大学工程系来根据需求打造产品。这应该是如今创业领域流行的MVP(Minimum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性产品)的起源,创新的模式为斯坦福大学带来了大量的合作伙伴和充足的研究经费。

解决了最迫切的经费问题,特尔曼再次做出了跨时代的动作。在所有大学都敦促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二十世纪中旬,特尔曼以斯坦福大学教务长的名义鼓励学生创业,并亲自为学生的企业站台,颇有些“离经叛道”的感觉。

正是这位离经叛道、不走寻常路的老教授特尔曼,一手为斯坦福大学注入了创业的基因,一手推动着硅谷的成立和发展。当这二者在近八十年的时间里不断杂糅交错,“创业”已经成为了斯坦福学子的必修课,硅谷不再被称为美国西南的“边陲”,创业也成为了时代的“正轨”。

斯坦福的创业氛围

很多大学其实都不欢迎风险投资人进入,因为沉迷于创业的学生会从学术研究中分心,高额的投资还会引诱他们辍学。而斯坦福大学恰恰相反,风险投资人常常在学校充当导师,还会走进学生的宿舍,与他们彻夜讨论创意。沃伦·巴菲特、彼得·蒂尔、马克·扎克伯格、杰克·多尔西等商界领袖是这里的常客。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大卫·费罗、Linkedln创始人雷德·霍夫曼、Theranos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尔姆斯、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等都曾在斯坦福大学就读。

据网络公开资料,自2008年起,斯坦福商学院平均每年培养出近60名创业者,排名第二的哈佛商学院平均每年培养38名,而且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数量一般是斯坦福商学院的两倍以上。

斯坦福的MBA班上有12‒18%的学生创立了公司,而哈佛的MBA班上则少于6%的人选择创业。平均每年创始人中至少有一人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并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为18家,斯坦福学生或毕业生平均每年融资额为3.53亿美元。

实际上,斯坦福大学如今的创业氛围并非只靠“基因”决定,其形成至少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斯坦福大学的教学水平是最可靠的保障。截止至2018年10月,共有83位斯坦福校友、教授或研究人员曾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七;27位曾获得图灵奖,位列世界第一;8位曾获得过菲尔兹奖(数学界最高奖),位列世界第八。

2017-2018年,斯坦福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QS世界大学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二。优质的教学水平既决定了生源质量,又保证了其校园氛围和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靠近硅谷的地理优势形成的良性循环。全世界最顶尖的科技人才聚集在硅谷,他们擅长把科技做成生意。斯坦福的学子们很容易在这些亿万富翁的企业中找到一份实习工作,当他们毕业时,很多都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了。

而一届一届的斯坦福毕业生选择扎根硅谷创办企业后,既能就近普及他们的经验,又能成为学弟学妹们的天使投资人,如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最后,良好的机制是最大的推动力。在斯坦福大学,没有哪门课程是“必修”的。正如斯坦福校训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 (自由之风劲吹)所说,这里的学生有极高的自由度。

同时,斯坦福大学为学生创业推出了多项相关管理政策,帮助风险投资人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评估,还为教师与投资人之间的身份转换建立了通道。

斯坦福的中国创业者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到斯坦福大学就读,这里的创业氛围曾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冲击。2008年之后,随着几年来的适应与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中国学子开始融入斯坦福大学的理念与从不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中国创业者也迅速增加。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创业并获得融资的中国创业者数量已经超过百人,其中不乏美国上市企业的创始人。携程创始人梁建章、优酷创始人古永锵、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人人网创始人陈一舟等都曾就读于斯坦福大学。

正如文首提到的,硅谷是世界的硅谷,斯坦福是创业者的斯坦福。对于怀揣创业梦的青年学子,去斯坦福深造已经是创业成功的“捷径”之一;而对于风险投资人来说,在考量一个创业项目的时候,创业者的“斯坦福”背景又有多大的说服力?

 (本文仅供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创业圈的斯坦福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