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溯源”:见产业、见对手、见自己
作者 | 辛夷
编辑 | 杜仲
来源 | 起风财经
“区块链溯源到底能干嘛?假如我在运输过程中往产品里丢一颗毒药,你能记录下这段信息吗?事后要追责,你又能追到我这里来吗?”某知名投资人曾对起风财经如是说。这是继“区块链无法确保上链信息真伪”之后,区块链溯源神话的进一步破灭。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业界已经放弃从技术角度宣传区块链溯源。
“首先,对普通老百姓甚至企业主去讲技术几乎没有用,况且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技术从来都不是问题”,根源链联合创始人徐立春在接受起风财经专访时解释道。
事实上,技术不成熟、市场认知度不高,的确制约了区块链溯源的落地应用;但是反过来,宛如“空中楼阁”的应用困局,同样也是技术研发和市场教育难以破局的因由。换句话说,市场一天看不到区块链溯源带来的经济利益,就一天没有动力去关注技术、发现价值。
技术、认知和应用的胶着构成了一个无限循环的“莫比乌斯圈”,仿佛只有一个因素发生质变,其余两者才可能有相应的出口。
于是,一开始就以应用自居的区块链溯源企业,不得不在技术缺陷和市场认知不足的双面裹挟下,踏上那条想方设法向“钱”看的产业羁旅。除此之外,还要时刻在产业、对手和自身的流变中觅迹寻踪。
见产业
目前几乎所有的区块链溯源企业都是2B的,很少有企业能直接面向C端。事实上,这种产业模式的局限性也反映出市场认知不足的痼疾。
徐立春对此解释称,市场对区块链溯源的美好愿景在于,让消费者通过溯源产生对商品品牌价值的认同。也就是说,“让大家认为使用了溯源的产品就真的是好东西,这是受众对区块链+溯源功能的肯定”。
但是,这要求消费者同时对品牌和区块链溯源有所了解,就目前产业初期的现状来说,市场教育无疑需要走过一段漫长且艰难的过程。相较而言,从企业方进行单点突破的2B模式明显友好不少。
然而,至少从创业公司的实践经历来看,2B的生意也没有想象中的好做。
根据市场反馈,大多数小B企业需要通过溯源来增加营收,营收则来自于最后的市场变现。“我们大概2017年的时候就发现单纯卖系统不好卖了。说白了,东西还在卖不出去的阶段,还没到证明好不好的程度”,徐立春说,“企业只能看到成本,而看不到市场。企业只接受先和溯源公司合作,让你先帮他们卖东西,看到利润之后才考虑分你一点”。
徐立春介绍,进入2018年后,根源链开始采用新零售方式驱动农产品溯源。其中包含亲自下场帮助一款走精品路线的红薯产品打通线下销售渠道,从而让该款红薯卖出了高出市场价10倍的价格。
“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将这款红薯的信息上链,证明它的质量好过同类。再说服超市接受了这个卖点,同意进货试试看。最后双方都感觉不错,也看到了流通性,这次合作就算是撮合成了”,徐立春说。
和财力拮据的小B企业合作,区块链溯源创业公司不仅要提供产品系统支持,还要承担半个销售中间商的角色,不可谓不辛苦。“之前有一家上海企业,一直在算价格,抠到我最后真的不愿意再和他们合作了”,徐立春说。对比来看,还是与有资源基础的大企业谈生意流畅得多。
比如中医药企业,中药材的价格与其本身质量息息相关已经是市场共识。此处与溯源结合有助于确保药材质量、增加市场空间。另一个例子是茅台,如今茅台存在系统漏洞、假货猖獗、消费者投诉无门等问题,加入区块链溯源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可以说,此类经过多年市场教育、已经拥有成熟认知度的企业,其本身就有接入溯源的动力;加之大机构本来也有创新指标,区块链溯源公司对此类企业直接讲技术作用就可以促成合作。
大公司有需求、“不差钱”,溯源嫁接其中,着实比绞尽脑汁帮小企业创收舒服不少。不过问题在于,好做的生意素来不是创业公司的专场。
见对手
“面对不同的角色,溯源的功能也不同”,这是徐立春反复强调的观点。对于那些对区块链有理解的大企业而言,链(基础设施)的价值其实是在链外(场景)。
链外价值首先体现在增强产品可信度、解决自身管理痛点。中医药、茅台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企业就是个中典型,“包括阿里、京东、IBM等大平台自建溯源,本质上都和消费者没有关系,只是力求自证免责”,徐立春说。
除此之外,链外价值还体现在给产业带来金融附加值。比如具有金融投资属性的茶,长期受困于假货泛滥,导致信用风险高企。而实物“上链”流转后,一方面消除了时空屏障、提高了交易效率,另一方面,也能确保凭证持有人的权益、提升交易可靠度。
“但是这样的客户很少,况且公链又多”,徐立春说,“很多情况下没有资源就做不成,这就是为什么创业公司不好做、空气币这么多的原因。单纯想法好是没有用的,还是看能不能真的做成”。
毋庸置疑,资源是巨头的优势。就目前大B企业所需的“链外价值”来看,以蚂蚁金服、京东为代表的“涉链”巨头都有能力满足。“比如现在众安旗下的‘步步鸡’要和阿里合作,表面上看,是要结合阿里的技术优势记录鸡的步数、让它卖得很贵;其实内在是想把鸡给淘宝包销,再由蚂蚁金服提供后续的金融服务”,徐立春说到,“阿里品牌大、和政府关系不错就好谈”。
此前溯源链创始人王鹏飞接受起风财经采访时曾经提到,电商巨头做溯源的重要弊端在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详见《溯源链王鹏飞:区块链溯源解决不了这三个问题(下)》),如果有企业接受这种“集卖货与卖货规则”于一身的做法,只能说明它们对区块链的理解还不到位。
然而,合作者不理解区块链正是当下尴尬的产业现实。按照传统的商业逻辑,企业主们依旧无法忽视“阿里们”耀眼的品牌和资源价值,因此暂时还是会倾向于巨头。
在市场没有对创业企业递上橄榄枝的情况下,部分创业者开始寄希望于产业调控的力量。起风财经曾在《区块链+溯源:谁都可以,“BATJ”不行》一文中,就追溯产业国家标准问题做过讨论。中码溯源的CTO郑小维认为,阿里、京东受制于自身的电商业务,并非溯源的适格主体。
只不过,产业标准并不能“拯救”创业公司于水火。“我2017年就拒绝了作为产业标准的发起者,我都要活不下去了,我怎么能做这个?”徐立春无奈的表示,产业标准体系建设这么多年,市场认可度不甚理想。甚至有不法企业借此鼓吹商标溢价的故事,并在产业标准企业化之后大肆进行标准售卖。
“先不说现在市面上99%的‘标’是假的,就说一个标就有市场溢价,这不扯淡吗?钱多的生产者可以买,假的都买,为了争一点可有可无的溢价”,徐立春说。至于那些叫价卖标的人,动机则更加简单粗暴,“不卖标他们怎么活?国家哪有钱养这帮闲人?况且标本身的违法成本还很低”。
一切终究还要靠自己。时至今日,除了走小B路线,初创公司也在尝试亲自帮企业做区块链产业研究中心。“钱是内部转化,容易出来,效果还行,大家也都愿意接受”,徐立春说。
总而言之,在群狼环伺的B端,巨头们大张旗鼓的“带资进组”,创业企业则战战兢兢的拨弄着属于自己的几块筹码。
见自己
产业是宏观、对手是中观,念及实实在在的生存话题,还是落到了微观的创业公司自身。
既然是区块链公司,“Token”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同样,也是一个无解的话题。
“不得不说,区块链溯源对企业的吸引力有限,根源在于激励机制的缺位。因此发Token、用社群做业务,从激励层面讲是有意义的”,徐立春补充道,“不过这种Token需要是功能性的,而不是交易型或资产型的。本质上说,消费者看到的是权益,类似于一种积分”。
事与愿违,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集产业、金融于一身的“天选之人”出现,设计出一套有说服力的通证系统,反而是传销盘在打着区块链的旗号大行其道。“我见过好几个app了,大妈玩儿的都很嗨,一句话,能挣钱!谁关心你是不是区块链!”徐立春笑言,传销的运营手段本身,足以让正规企业汗颜。
于是,现阶段Token之于创业公司非但不是蜜糖,还是乱象的代名词,有过ICO背景的企业在国内势必被合作方顾忌。“创业企业生存维艰,‘发币’的原来还好一点,但现在已经到头了”,徐立春说。
除了Token,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资金,而创业公司如今的融资难也或多或少拜“有币”所赐。
“我们不考虑Token Fund,因为资方缺钱、市场行情不好、政策形式趋严,今年就是它们的转折点”。对于资本,徐立春称,自己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我有一个朋友之前接受了价值一个亿的Token投资,按现在的币价折算,他的融资已经缩成了一两千万。如果他现在换成法币,就会涉及到开户;如果换成稳定币,也会增加资金管理的难度。”
资方同样也不看好Token Fund的未来发展。某传统产业基金投资人认为,Token Fund大多境外注册,在国内没有合规的主体地位,甚至连名号都是“自封”的。
“你想成立,叫个什么名字,有人认,你就运营了,想怎样就怎样”,该投资人表示,以前“割韭菜”的Token Fund,后续变现的难度和风险都会加大。产业初期的盲眼阶段或许有“故事”就行,但后来一定会复归理性,“理性其实就是产业投资,不是没有Token的价值,而是要看到落地项目才行。”
在排除了Token Fund之后,产业基金成为徐立春当前的优先选项。与此同时,进行必要的风险隔离、确保业务的合规性也是当务之急。
“不要总想着完全颠覆什么,那是炒币的语境。我们认可的不是去中介,而是去中介化的信任”徐立春表示,“如果你不认同这个,即使你不发币,你也混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