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众所周知,比特币是区块链第一个、也是最名声大噪(也有人认为臭名昭著)的应用;比特币因价格飙升和巨幅波动而长期占据新闻头条,引发了人们对区块链实际价值的普遍关注和猜测。这种关注和探讨并不奇怪,因为仅仅在2017年一年时间里,比特币市值从不到200亿美金暴涨到超过2,000亿美金。而比特币还仅仅是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就已经引起了政府和行业的关注。

众所周知,比特币是区块链第一个、也是最名声大噪(也有人认为臭名昭著)的应用;比特币因价格飙升和巨幅波动而长期占据新闻头条,引发了人们对区块链实际价值的普遍关注和猜测。这种关注和探讨并不奇怪,因为仅仅在2017年一年时间里,比特币市值从不到200亿美金暴涨到超过2,000亿美金。而比特币还仅仅是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就已经引起了政府和行业的关注。

区块链已经成为达沃斯论坛的一个重点话题;而世界经济论坛的一项调查预测,到2027年,全球10%的GDP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存储。已经有多个政府发布了关于区块链潜在影响的报告。而仅仅在过去两年,已经有超过50万关于区块链的出版物问世,在Google上搜索区块链,搜索结果多达370万条。

更为最引人注目的是,区块链领域正吸引着大量的投资。VC对于区块链创业公司的投资持续增长,2017年达到10亿美金。而通过区块链独特的募资渠道ICO募集的资金,已经飙升至50亿美金。同时,科技巨头们对于区块链的投入也相当可观:IBM投入超过1000名员工,2亿美金来做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研发。

抛开各种宣传炒作,区块链技术本身仍不成熟,市场也处于萌芽状态,更没有清晰的商业化路径。所以,如果单纯对区块链技术进行非结构化试验,而不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战略性的评估,很多公司将看不到任何投资回报。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该如何思考与判断区块链是否具备战略投资价值?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研究不仅试图评估区块链对各主要行业的战略重要性,还想探究谁能通过何种方式来获取区块链红利。我们对各个行业逐一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结合专家和公司的访谈,汇总了区块链在各个主要行业的超过90个分散的应用场景,它们的成熟程度各不相同。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我们对这些应用场景的影响、可行性做了评估和压力测试,以更好地理解区块链的总体战略价值,以及更重要的是,如何真正实现战略价值落地。

我们的分析表明,区块链的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区块链技术并不局限于通过去中介化来创造价值,这将鼓励基于许可链/私链的商业应用

第二,在产生变革性的商业模式之前,区块链的短期价值主要在于降低成本

第三,区块链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三到五年的时间,要突破的最大难点在于解决“竞合关系”悖论,从而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

企业在其区块链战略中应采取以下结构化路径:

第一,评估区块链的价值,首先要抱有务实和怀疑的态度,从影响力和可行性入手,分析判断其在特定行业可落地的细分场景、有没有解决真正的痛点

第二,抓住区块链的机遇,则要从企业本身的市场地位出发,评估企业构建生态系统、建立标准、面对监管与合规方面的能力,来制定其区块链战略

通过正确的战略,企业可以在短时期内在区块链上获益。而有能力将自己的区块链作为市场上通用解决方案的主导者,应该现在就押下重注。

关于区块链的基础认知

围绕区块链,炒作与神化居多,真正的事实往往很难看清。

从学术概念上来说,区块链是在公共或私人计算网络上共享的分布式账本或数据库。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上都储存着账本的副本,因此可以避免单点故障(造成的损失)。每条信息都经过数学加密,并作为新的“块”被添加到原有的“链”中。新的“块”要让其他参与者通过多种共识协议加以验证后,才能被添加到“链”中。这样就无需中心化机构,也可以达到防止欺诈或重复计数。账本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编程,在区块链上纪录一组条件,当条件满足时就自动触发交易。比如,智能合约可以用在保险的自动赔付上。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上图罗列了关于区块链的五种比较常见的误区,包括认为

  1. 比特币就是区块链

  2. 区块链优于传统数据库

  3. 区块链是不可变或不可篡改的

  4. 区块链绝对安全

  5. 区块链具备保真功能

等等,同时解释了这些误区错在哪里,以及事实是怎样的。

区块链的核心优势在于去中心化、加密安全性、透明性以及不可改变性。它使得不通过第三方就能验证信息、交换价值成为可能。区块链并非单一形式,技术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配置,来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目标和商业需求。

为了更清晰的表述区块链应用的多样性,我们从区块链两个最基本的功能——纪录保存和交易——出发,把区块链应用分为六个大类。一些行业的应用可能涉及多个类别,而其他行业集中在一或两个分类中。这个分类框架以及后面进一步的应用案例分析,将逐步揭示我们对于区块链战略价值的本质和可行性的核心认知。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上图:从保存纪录的功能出发,有三类:

  1. 静态存储类

  2. 身份识别类

  3. 智能合约类

从交易功能出发,也有三类:

  1. 动态存储类

  2. 支付类

  3. 其他

我们同样列出了分类依据以及举例了部分具体应用。

我们对于区块链战略价值有三个核心认知

我们的分析给出了区块链的一些核心要点

核心认知一:区块链技术并不局限于通过去中介化来创造价值

现有的机构和多方交易通过合适的区块链架构,可以从区块链减少交易复杂性和降低成本的优点中获利,以及在透明度和防欺诈方面上得到改进。因为有利可图,现有的企业也愿意应用区块链,而不是被这股浪潮所取代。我们判断,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成功的商业模式是许可链或私有链,而非公链。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公共区块链,因为完全去中介化的特性,被视为对现有中心化格局的挑战者和巨大威胁。而私有区块链托管在私人计算网络上,具有可控制的访问和编辑权限。(如下表)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按照数据是公有还是私有、参与者是否需要得到许可进行读写,我们把区块链机构分为如下四类,我们分别列出了他们的特性,以及随之带来的可扩张的强弱。我们判断,多数商用的区块链将采用私有的、需要许可的架构,来使开放性和可扩张性达到最优。

通过私有的、需许可的区块链,公司无论大小,都能在其中获得商业价值。本就占据主导地位的玩家可以继续保持中心化的地位,也可以与行业中的其他参与者联手获得和分享价值。而参与者可以从安全共享数据中获利,当然,哪些数据被分享,分享给谁,何时分享,都是被控制的。

对所有公司而言,通过先小范围试验再逐步规模化的路径,许可链/私链可以让不同的价值主张得以稳步实现。目前已经有的应用案例包括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他们部署了区块链系统来做股票清算,减少了旗下股票经纪们的后台核对工作。而IBM和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公司Maersk Line正在建立一个合资公司,并将一款区块链交易平台推向市场。这个平台的目标是为参与全球航运交易的用户和交易参与方提供安全、实时的供应链数据和文件、文书的交换。

未来,区块链可能成为纪录、身份、交易的新开放标准协议。我们不能简单否认这种可能性。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管理、存储以及资助一个数据库的整体解决方案。真正的点对点模型将在商业上可行,因为区块链通过Token来奖励参与者的贡献,并且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未来增值部分的收益。当然,这种模式带来的心态改变和对现有商业的颠覆是巨大的。

如果是现有的行业参与者们本身已经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并为此调整了运营模式,并且最重要的是,让消费者们从中获益,那么,就不会激励太多的后来者入局。长期来看,现有参与者对于区块链技术的适应和整合程度,是区块链能否成为平台、会成为多大的平台的决定性因素。

核心认知二:短期来看,区块链的实际战略价值主要在于降低成本

区块链或许有颠覆现有平台,成为运行新模式的基础的可能性,但它最先可以有所影响或者说第一步能解决的问题是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从现有流程中减少中间环节,减轻保存纪录和管理交易对账等的行政工作,就能有效降低成本。这样,企业从降低成本中获利,又为提供区块链服务的参与者创造了新的收入,这个模式就可以跑起来了。通过我们对90多个应用案例的财务量化分析,我们预测短期内70%的价值来源于降低成本,其次才是创收和资本减免。(具体见下表)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某些特定行业天然就是更适合区块链解决方案的,例如:金融服务、政府、以及医疗。金融服务验证和转移财务信息和资产的核心功能与区块链可传递价值的特性高度匹配。目前的主要痛点,尤其是在跨境支付、贸易金融方面,可以用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这样既能减少必要的中间机构数量,并且能隐匿地理位置。更进一步的降低成本是在资本市场结算环节和生成监管报告环节。这些价值的可能性已经得到了验证,我们看到,大约90%的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银行已经在试验或投资区块链。

与银行一样,政府保存和验证纪录的重要职能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得以实现,而此举将大幅降低行政成本。公共数据在政府机构之间以及企业、公民和监管机构之间往往是孤立的和不透明的。而用区块链来处理从出生到纳税的各项数据时,基于区块链的纪录和智能合约能简化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同时提高数据安全性。许多公共事业领域的应用,例如基于区块链的身份纪录,也将成为更广泛的经济领域应用的辅助解决方案和标准。超过25个政府正在积极应用由创业公司提供支持的区块链先锋试验项目。

在医疗健康领域,区块链可能成为打通供应商、病人、保险公司、研究人员之间数据获取和交换价值的关键。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记录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还可以让研究人员访问到隐去患者身份信息的历史医疗数据集,这对于医学研究的进步至关重要。智能合约能让患者对于自己的健康数据有更高的掌控权,甚至掌控商业变现对个人数据的读取。举例来说,他们可以像使用自己数据来研发新药的药厂进行收费。区块链也可以与物联网传感器结合,来确保药物、血液和器官处于全程冷链环境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块链的价值可能从降低成本升级为产生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创造收入。其中,最具潜力和革命性的用例之一是创造一种分布式的安全的电子身份,不论是顾客身份的认证,还是通过身份帮助企业更好地认知客户,以及涉及到的相关服务。当然,由于当前的种种限制,由此衍生出的商业模式只能说是一个长期来看的可能性。

核心认知三:区块链技术的普遍应用还需三到五年时间

区块链要发挥其战略价值,必须要能提供商业上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这种解决方案是可规模化的。我们按照标准与合规、技术、资产、生态等四个关键因素逐一评估了超过90个潜在的具体应用。虽然很多公司已经在尝试,但因为几个关键原因,我们判断区块链应用要达到客观规模还需要三到五年时间。

我们认为区块链在各行业可行性取决于四个因素:

  1. 资产类型

  2. 技术成熟度

  3. 法规与监管

  4. 生态系统构建

我们列出了14个主要行业,分别对其四个决定性因素按程度高低分为四个级别,评估表格如下: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区块链技术要达到普遍应用,我们认为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判断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根据:

1. 共同标准至关重要

目前,制约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共同标准和清晰的法规监管。但鉴于该领域的需求和共识如此强烈,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提上日程。如果有单一的主导者或是政府机构能授予其法律地位,那这个标准的建立就相对简单。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法规承认区块链作为土地登记的合法纪录。

而当这个合作并非单一主导,而必须有多个参与者时,标准的制定就越发复杂,但也更加必要。我们看到,一些行业联盟在这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比如汇集了全球70多家银行的R3区块链联盟将合作开发金融级的区块链开源平台Corda。类似这样的平台有助于建立区块链急需的通用标准。

全球来看,各国的监管机构立场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选择参与其中而非完全对立。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ICO视为证券,此举被视为ICO进入主流且纳入监管。2017年,澳大利亚标准局代表国际标准协会牵头制定了区块链优先路径图并将帮助建立共同术语作为关键的第一步。目前来看,各国政府大多采取技术中立的监管态度——对于区块链等特定技术持既不推动、也不禁止的中立态度。

2. 技术仍需改进

区块链技术本身的不成熟也是当前制约其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一些人认为受制于能量消耗和交易速度,区块链难以规模化,这其实是把区块链和比特币混淆所产生的误解。事实上,技术上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和配置来达成特定的商业诉求,比如通过配置“块”的大小来决定速度,通过配置共识协议来确定其安全性,调节公证人数来配置存储等等。以区块链在爱沙尼亚医疗领域的应用为例,目前这些健康数据并没有存储在区块链上,而是在“脱链”数据库中,区块链技术仅用于识别、连接和监控这些健康纪录,以及管理这些纪录的访问和修改权限。这些妥协意味着区块链在目前这个阶段相较于传统数据库可能并没有优势,但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限制正在减少。

同时,区块链技术的不成熟也增加了替换成本,尤其是考虑到需要替换整个系统,成本将相当可观。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必须寻找值得信赖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因为只有当旧系统完全被替代,大部分降低成本的收益才得以实现。目前,很少有创业公司具备足够的可信度和技术稳定性来为政府和行业做大规模部署。主流科技巨头都有强烈意愿来满足市场在这个领域的需求,并选择和云存储类似的发展模式,通过区块链即服务(BaaS)产品来实现。

3. 资产必须可数字化

资产类型和天然属性决定了其通过区块链来改进纪录或交易的可行性,以及是否需要集成其他技术来实现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里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可数字化程度和潜力。例如,股票本身就是通过数字化记录和交易的,这种在区块链系统中非常容易实现端到端的管理,或是通过API接入现有系统。

而对于那些本身非数字化的物理产品,如果想连接并固定到区块链上,就需要借助物联网或是生物识别技术。这种类型的链接可能暴露区块链账簿的安全性漏洞。因为虽然区块链的纪录具有不可改变的特性,但是物质本身或是传感器有被篡改的可能。例如,我们要通过区块链来追溯牛奶、谷物等的存储,就需要借助射频识别这样的标记系统,这么做可以提高安全保障,但仍然无法做到100%保证。

4. 亟待解决的“竞争合作”悖论

生态属性是区块链能否大规模应用的第四个关键因素,因为它定义了一个应用是否可行的临界量。区块链的主要优势在于网络效应,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潜在优势激增;但同时,其协作也更趋复杂。举例来说,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数字媒体领域的牌照、许可使用费支付等问题,就需要在大量数字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海量的协调。

天然的竞争者之间必须一起合作,这种竞争合作悖论正在被解决,但已经被证明是区块链应用规模化的最大阻碍。问题不在于识别网络,甚至不是最初的认同,而是在于对系统、数据、投资等监管决策的产生和管理达成共识。要克服这个问题常常需要赞助商(如监管机构或行业机构)来起带头作用。此外,必须确保对参与者的战略激励是一致的,这在高度分散的市场中很难做到。在某一些行业应用可行需要的合作门槛远低于另一些行业,而在某些行业里,甚至需要建立跨行业的网络才能产生实际收益。

企业应该采用何种战略路径?

基于我们的调研和由此建立的认知,我们将采用以下结构化的方法来回答这个关于区块链商业战略的经典问题。

1. 在哪条赛道上竞争:关注具体而有潜力的应用场景

区块链领域充斥着海量应用,企业在面临选择要去抓住具体哪个机会时往往无所适从。事实上,可以采取一种务实而怀疑的态度,结构化地缩小选择范围。第一步是判断这个应用场景是否有巨大的、可获得的实际价值。只有客户的真实需求和痛点出发,才能避开所谓的开发者陷阱,真正发挥区块链解决消费者摩擦的作用。

先找到真正的刚需痛点,才能从可行性、局限性的层面对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潜在商业价值做精确分析。而更进一步,需要结合行业概况、公司的专业能力等来做决策。公司必须对各环节上的细微差别有所了解,才能确定投身方向才能获得可靠的投资回报。而如果一个应用根本不满足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的最低要求,那么公司根本不用考虑后面一部要采取哪种区块链策略。

2. 如何竞争:根据自身市场定位来优化区块链战略

一旦公司找到了一个有潜力的应用场景,那进入第二步,根据目标市场的定位来制定竞争策略。我们之前对于可行性的讨论,大多局限于企业自身可以影响的范围,即使是技术和资产限制也可以通过一些权衡和调整来形成一个可行的方案。但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公司在区块链方面的战略将受两个最重要的市场因素决定,而这两点恰恰是公司本身很难通过主观努力改变的:

一、市场支配地位——企业对于该场景中主要参与者的影响能力

二、标准化和监管壁垒——该场景对于监管许可和协调标准的需求程度

这两个因素对于确定公司的最佳战略路径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实现协作的必要条件。区块链的价值在于网络效应与协作,所以需要各方共同遵守一个标准才能够实现价值——多个单一的区块链与传统数据库相比并没有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终将出现市场公认的标准,而对非主导标准的投资则将完全浪费。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先从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出发考量,决定在这四种战略路径中(领导者、召集者、跟随者、进攻者)选择哪一种,然后再来看具体应用场景上先关注哪一个。

领导者

市场领导者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保持其市场地位,并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利用机会制定行业标准。如果在一个政策和监管壁垒较少的场景,占有主导地位的玩家完全有机会建立市场标准的解决方案。

对这类公司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不作为,这将导致他们失去扩大竞争优势的机会。采用了行业领导者战略路径的一个例子是Change Healthcare,作为美国最大的独立的医疗行业IT公司之一,他们推出了企业级的医疗区块链平台,用于处理索赔和支付。

召集者

召集人要做的事情是推动旨在建立新行业标准的联盟和对话,而此举将颠覆各自现有的业务。除非是在一个领域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玩家,其他人没有办法在一个需要面临更大监管和标准壁垒的领域靠单打独斗来建立区块链标准和应用。相反,他们可以把自己定位和塑造成“召集人”的角色,联合这个领域的其他玩家一同制定标准,并从中尽可能获得更多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召集人”策略必须要找高价值的应用场景,例如贸易融资这种如果没有广泛共识的标准就无法实现其价值的领域。采用“召集人”战略的一个例子是丰田,他们的研究所集合了全球四个合作伙伴一同建立汽车领域的区块链联盟,专注于为自动驾驶提供区块链解决方案,包括数据共享、点对点交易,基于使用的保险等。

跟随者

如果在市场上处于追随者的定位,也应该仔细考虑并实施适当的区块链策略。这个级别的玩家对于行业内其他参与者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区块链应用还需要面对强监管和标准壁垒。对这类企业来说,不能对市场的新技术变化视而不见,而是应该密切关注区块链的发展,并做好快速采用新标准的准备。如同企业已经在采用云服务的同时面临着潜在风险,但也同时建立了法律框架一样,跟随者们也应该制定如何实施和部署区块链技术的战略。

对区块链领域而言,“跟随者”战略其实是特别危险的,因为行业中制定规则的少数玩家可能会建立需要许可的私有区块链网络,例如船运行业。那么无论跟随者动作有多快,可能在规则制定的那一刻就已经出局了。对这类公司而言,可以选择早站队,选择加入现有的、有潜力的联盟来降低这种出局的风险。而加入联盟的短期投资成本会远远低于掉队的长期成本。

进攻者

进攻者往往是新进入市场的玩家,他们没有现有的市场份额需要去保护,因此他们更有动力寻找和采用破坏性、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和区块链解决方案。“进攻者”战略适用于通过向市场提供一种颠覆性的服务来破坏现有玩家格局的最具颠覆潜力的应用场景。金融、保险、理财等大多数点对点的应用都可以划分到这类场景。采用“进攻者”战略的一个例子是澳大利亚一家创业公司PowerLedger,作为一个再生能源的点对点交易平台,他们通过ICO筹集了3400万澳元。

而已经在这个市场中的玩家,可以在非核心的数字业务中率先用“进攻者”战略进行部署。那些区块链即服务(BaaS)的提供商通常采用攻击策略,因为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服务卖到自己目前并不在其中的行业。而采用攻击战略的公司往往会寻求与该领域主导公司合作,来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从我们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炒作背后,区块链技术对于公司确实具有战略价值,这种价值短期来看表现在降低成本和去中介价值,长期来看可能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现有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区块链即服务(BaaS)产品的增长降低了试错成本,许多公司已经投入试水。然而,受到一些基础性因素的制约,哪些具体应用可以规模化,何时能做到规模化,这种规模化何时能获得投资回报,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我们采用务实和怀疑的态度,评估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对于市场影响的规模和速度,这能帮助我们找到最佳的赛道以及最适合自己的竞争策略,使公司短期内就能够获益。事实上,那些在行业内有绝对统治地位、有能力把自己的区块链打造成行业通用解决方案的巨头级玩家,应该采取行动,立即、马上采取行动!

原文:Blockchain beyond the hype: What is the strategic business value?

正月初五迎财神,祝各位新年大发!

生成图片
4

发表评论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星期六 2019-02-09 15:23:11

众所周知,比特币是区块链第一个、也是最名声大噪(也有人认为臭名昭著)的应用;比特币因价格飙升和巨幅波动而长期占据新闻头条,引发了人们对区块链实际价值的普遍关注和猜测。这种关注和探讨并不奇怪,因为仅仅在2017年一年时间里,比特币市值从不到200亿美金暴涨到超过2,000亿美金。而比特币还仅仅是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就已经引起了政府和行业的关注。

区块链已经成为达沃斯论坛的一个重点话题;而世界经济论坛的一项调查预测,到2027年,全球10%的GDP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存储。已经有多个政府发布了关于区块链潜在影响的报告。而仅仅在过去两年,已经有超过50万关于区块链的出版物问世,在Google上搜索区块链,搜索结果多达370万条。

更为最引人注目的是,区块链领域正吸引着大量的投资。VC对于区块链创业公司的投资持续增长,2017年达到10亿美金。而通过区块链独特的募资渠道ICO募集的资金,已经飙升至50亿美金。同时,科技巨头们对于区块链的投入也相当可观:IBM投入超过1000名员工,2亿美金来做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研发。

抛开各种宣传炒作,区块链技术本身仍不成熟,市场也处于萌芽状态,更没有清晰的商业化路径。所以,如果单纯对区块链技术进行非结构化试验,而不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战略性的评估,很多公司将看不到任何投资回报。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该如何思考与判断区块链是否具备战略投资价值?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研究不仅试图评估区块链对各主要行业的战略重要性,还想探究谁能通过何种方式来获取区块链红利。我们对各个行业逐一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结合专家和公司的访谈,汇总了区块链在各个主要行业的超过90个分散的应用场景,它们的成熟程度各不相同。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我们对这些应用场景的影响、可行性做了评估和压力测试,以更好地理解区块链的总体战略价值,以及更重要的是,如何真正实现战略价值落地。

我们的分析表明,区块链的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区块链技术并不局限于通过去中介化来创造价值,这将鼓励基于许可链/私链的商业应用

第二,在产生变革性的商业模式之前,区块链的短期价值主要在于降低成本

第三,区块链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三到五年的时间,要突破的最大难点在于解决“竞合关系”悖论,从而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

企业在其区块链战略中应采取以下结构化路径:

第一,评估区块链的价值,首先要抱有务实和怀疑的态度,从影响力和可行性入手,分析判断其在特定行业可落地的细分场景、有没有解决真正的痛点

第二,抓住区块链的机遇,则要从企业本身的市场地位出发,评估企业构建生态系统、建立标准、面对监管与合规方面的能力,来制定其区块链战略

通过正确的战略,企业可以在短时期内在区块链上获益。而有能力将自己的区块链作为市场上通用解决方案的主导者,应该现在就押下重注。

关于区块链的基础认知

围绕区块链,炒作与神化居多,真正的事实往往很难看清。

从学术概念上来说,区块链是在公共或私人计算网络上共享的分布式账本或数据库。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上都储存着账本的副本,因此可以避免单点故障(造成的损失)。每条信息都经过数学加密,并作为新的“块”被添加到原有的“链”中。新的“块”要让其他参与者通过多种共识协议加以验证后,才能被添加到“链”中。这样就无需中心化机构,也可以达到防止欺诈或重复计数。账本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编程,在区块链上纪录一组条件,当条件满足时就自动触发交易。比如,智能合约可以用在保险的自动赔付上。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上图罗列了关于区块链的五种比较常见的误区,包括认为

  1. 比特币就是区块链

  2. 区块链优于传统数据库

  3. 区块链是不可变或不可篡改的

  4. 区块链绝对安全

  5. 区块链具备保真功能

等等,同时解释了这些误区错在哪里,以及事实是怎样的。

区块链的核心优势在于去中心化、加密安全性、透明性以及不可改变性。它使得不通过第三方就能验证信息、交换价值成为可能。区块链并非单一形式,技术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配置,来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目标和商业需求。

为了更清晰的表述区块链应用的多样性,我们从区块链两个最基本的功能——纪录保存和交易——出发,把区块链应用分为六个大类。一些行业的应用可能涉及多个类别,而其他行业集中在一或两个分类中。这个分类框架以及后面进一步的应用案例分析,将逐步揭示我们对于区块链战略价值的本质和可行性的核心认知。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上图:从保存纪录的功能出发,有三类:

  1. 静态存储类

  2. 身份识别类

  3. 智能合约类

从交易功能出发,也有三类:

  1. 动态存储类

  2. 支付类

  3. 其他

我们同样列出了分类依据以及举例了部分具体应用。

我们对于区块链战略价值有三个核心认知

我们的分析给出了区块链的一些核心要点

核心认知一:区块链技术并不局限于通过去中介化来创造价值

现有的机构和多方交易通过合适的区块链架构,可以从区块链减少交易复杂性和降低成本的优点中获利,以及在透明度和防欺诈方面上得到改进。因为有利可图,现有的企业也愿意应用区块链,而不是被这股浪潮所取代。我们判断,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成功的商业模式是许可链或私有链,而非公链。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公共区块链,因为完全去中介化的特性,被视为对现有中心化格局的挑战者和巨大威胁。而私有区块链托管在私人计算网络上,具有可控制的访问和编辑权限。(如下表)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按照数据是公有还是私有、参与者是否需要得到许可进行读写,我们把区块链机构分为如下四类,我们分别列出了他们的特性,以及随之带来的可扩张的强弱。我们判断,多数商用的区块链将采用私有的、需要许可的架构,来使开放性和可扩张性达到最优。

通过私有的、需许可的区块链,公司无论大小,都能在其中获得商业价值。本就占据主导地位的玩家可以继续保持中心化的地位,也可以与行业中的其他参与者联手获得和分享价值。而参与者可以从安全共享数据中获利,当然,哪些数据被分享,分享给谁,何时分享,都是被控制的。

对所有公司而言,通过先小范围试验再逐步规模化的路径,许可链/私链可以让不同的价值主张得以稳步实现。目前已经有的应用案例包括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他们部署了区块链系统来做股票清算,减少了旗下股票经纪们的后台核对工作。而IBM和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公司Maersk Line正在建立一个合资公司,并将一款区块链交易平台推向市场。这个平台的目标是为参与全球航运交易的用户和交易参与方提供安全、实时的供应链数据和文件、文书的交换。

未来,区块链可能成为纪录、身份、交易的新开放标准协议。我们不能简单否认这种可能性。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管理、存储以及资助一个数据库的整体解决方案。真正的点对点模型将在商业上可行,因为区块链通过Token来奖励参与者的贡献,并且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未来增值部分的收益。当然,这种模式带来的心态改变和对现有商业的颠覆是巨大的。

如果是现有的行业参与者们本身已经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并为此调整了运营模式,并且最重要的是,让消费者们从中获益,那么,就不会激励太多的后来者入局。长期来看,现有参与者对于区块链技术的适应和整合程度,是区块链能否成为平台、会成为多大的平台的决定性因素。

核心认知二:短期来看,区块链的实际战略价值主要在于降低成本

区块链或许有颠覆现有平台,成为运行新模式的基础的可能性,但它最先可以有所影响或者说第一步能解决的问题是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从现有流程中减少中间环节,减轻保存纪录和管理交易对账等的行政工作,就能有效降低成本。这样,企业从降低成本中获利,又为提供区块链服务的参与者创造了新的收入,这个模式就可以跑起来了。通过我们对90多个应用案例的财务量化分析,我们预测短期内70%的价值来源于降低成本,其次才是创收和资本减免。(具体见下表)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某些特定行业天然就是更适合区块链解决方案的,例如:金融服务、政府、以及医疗。金融服务验证和转移财务信息和资产的核心功能与区块链可传递价值的特性高度匹配。目前的主要痛点,尤其是在跨境支付、贸易金融方面,可以用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这样既能减少必要的中间机构数量,并且能隐匿地理位置。更进一步的降低成本是在资本市场结算环节和生成监管报告环节。这些价值的可能性已经得到了验证,我们看到,大约90%的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银行已经在试验或投资区块链。

与银行一样,政府保存和验证纪录的重要职能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得以实现,而此举将大幅降低行政成本。公共数据在政府机构之间以及企业、公民和监管机构之间往往是孤立的和不透明的。而用区块链来处理从出生到纳税的各项数据时,基于区块链的纪录和智能合约能简化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同时提高数据安全性。许多公共事业领域的应用,例如基于区块链的身份纪录,也将成为更广泛的经济领域应用的辅助解决方案和标准。超过25个政府正在积极应用由创业公司提供支持的区块链先锋试验项目。

在医疗健康领域,区块链可能成为打通供应商、病人、保险公司、研究人员之间数据获取和交换价值的关键。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记录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还可以让研究人员访问到隐去患者身份信息的历史医疗数据集,这对于医学研究的进步至关重要。智能合约能让患者对于自己的健康数据有更高的掌控权,甚至掌控商业变现对个人数据的读取。举例来说,他们可以像使用自己数据来研发新药的药厂进行收费。区块链也可以与物联网传感器结合,来确保药物、血液和器官处于全程冷链环境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块链的价值可能从降低成本升级为产生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创造收入。其中,最具潜力和革命性的用例之一是创造一种分布式的安全的电子身份,不论是顾客身份的认证,还是通过身份帮助企业更好地认知客户,以及涉及到的相关服务。当然,由于当前的种种限制,由此衍生出的商业模式只能说是一个长期来看的可能性。

核心认知三:区块链技术的普遍应用还需三到五年时间

区块链要发挥其战略价值,必须要能提供商业上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这种解决方案是可规模化的。我们按照标准与合规、技术、资产、生态等四个关键因素逐一评估了超过90个潜在的具体应用。虽然很多公司已经在尝试,但因为几个关键原因,我们判断区块链应用要达到客观规模还需要三到五年时间。

我们认为区块链在各行业可行性取决于四个因素:

  1. 资产类型

  2. 技术成熟度

  3. 法规与监管

  4. 生态系统构建

我们列出了14个主要行业,分别对其四个决定性因素按程度高低分为四个级别,评估表格如下: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区块链技术要达到普遍应用,我们认为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判断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根据:

1. 共同标准至关重要

目前,制约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共同标准和清晰的法规监管。但鉴于该领域的需求和共识如此强烈,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提上日程。如果有单一的主导者或是政府机构能授予其法律地位,那这个标准的建立就相对简单。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法规承认区块链作为土地登记的合法纪录。

而当这个合作并非单一主导,而必须有多个参与者时,标准的制定就越发复杂,但也更加必要。我们看到,一些行业联盟在这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比如汇集了全球70多家银行的R3区块链联盟将合作开发金融级的区块链开源平台Corda。类似这样的平台有助于建立区块链急需的通用标准。

全球来看,各国的监管机构立场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选择参与其中而非完全对立。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ICO视为证券,此举被视为ICO进入主流且纳入监管。2017年,澳大利亚标准局代表国际标准协会牵头制定了区块链优先路径图并将帮助建立共同术语作为关键的第一步。目前来看,各国政府大多采取技术中立的监管态度——对于区块链等特定技术持既不推动、也不禁止的中立态度。

2. 技术仍需改进

区块链技术本身的不成熟也是当前制约其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一些人认为受制于能量消耗和交易速度,区块链难以规模化,这其实是把区块链和比特币混淆所产生的误解。事实上,技术上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和配置来达成特定的商业诉求,比如通过配置“块”的大小来决定速度,通过配置共识协议来确定其安全性,调节公证人数来配置存储等等。以区块链在爱沙尼亚医疗领域的应用为例,目前这些健康数据并没有存储在区块链上,而是在“脱链”数据库中,区块链技术仅用于识别、连接和监控这些健康纪录,以及管理这些纪录的访问和修改权限。这些妥协意味着区块链在目前这个阶段相较于传统数据库可能并没有优势,但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限制正在减少。

同时,区块链技术的不成熟也增加了替换成本,尤其是考虑到需要替换整个系统,成本将相当可观。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必须寻找值得信赖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因为只有当旧系统完全被替代,大部分降低成本的收益才得以实现。目前,很少有创业公司具备足够的可信度和技术稳定性来为政府和行业做大规模部署。主流科技巨头都有强烈意愿来满足市场在这个领域的需求,并选择和云存储类似的发展模式,通过区块链即服务(BaaS)产品来实现。

3. 资产必须可数字化

资产类型和天然属性决定了其通过区块链来改进纪录或交易的可行性,以及是否需要集成其他技术来实现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里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可数字化程度和潜力。例如,股票本身就是通过数字化记录和交易的,这种在区块链系统中非常容易实现端到端的管理,或是通过API接入现有系统。

而对于那些本身非数字化的物理产品,如果想连接并固定到区块链上,就需要借助物联网或是生物识别技术。这种类型的链接可能暴露区块链账簿的安全性漏洞。因为虽然区块链的纪录具有不可改变的特性,但是物质本身或是传感器有被篡改的可能。例如,我们要通过区块链来追溯牛奶、谷物等的存储,就需要借助射频识别这样的标记系统,这么做可以提高安全保障,但仍然无法做到100%保证。

4. 亟待解决的“竞争合作”悖论

生态属性是区块链能否大规模应用的第四个关键因素,因为它定义了一个应用是否可行的临界量。区块链的主要优势在于网络效应,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潜在优势激增;但同时,其协作也更趋复杂。举例来说,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数字媒体领域的牌照、许可使用费支付等问题,就需要在大量数字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海量的协调。

天然的竞争者之间必须一起合作,这种竞争合作悖论正在被解决,但已经被证明是区块链应用规模化的最大阻碍。问题不在于识别网络,甚至不是最初的认同,而是在于对系统、数据、投资等监管决策的产生和管理达成共识。要克服这个问题常常需要赞助商(如监管机构或行业机构)来起带头作用。此外,必须确保对参与者的战略激励是一致的,这在高度分散的市场中很难做到。在某一些行业应用可行需要的合作门槛远低于另一些行业,而在某些行业里,甚至需要建立跨行业的网络才能产生实际收益。

企业应该采用何种战略路径?

基于我们的调研和由此建立的认知,我们将采用以下结构化的方法来回答这个关于区块链商业战略的经典问题。

1. 在哪条赛道上竞争:关注具体而有潜力的应用场景

区块链领域充斥着海量应用,企业在面临选择要去抓住具体哪个机会时往往无所适从。事实上,可以采取一种务实而怀疑的态度,结构化地缩小选择范围。第一步是判断这个应用场景是否有巨大的、可获得的实际价值。只有客户的真实需求和痛点出发,才能避开所谓的开发者陷阱,真正发挥区块链解决消费者摩擦的作用。

先找到真正的刚需痛点,才能从可行性、局限性的层面对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潜在商业价值做精确分析。而更进一步,需要结合行业概况、公司的专业能力等来做决策。公司必须对各环节上的细微差别有所了解,才能确定投身方向才能获得可靠的投资回报。而如果一个应用根本不满足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的最低要求,那么公司根本不用考虑后面一部要采取哪种区块链策略。

2. 如何竞争:根据自身市场定位来优化区块链战略

一旦公司找到了一个有潜力的应用场景,那进入第二步,根据目标市场的定位来制定竞争策略。我们之前对于可行性的讨论,大多局限于企业自身可以影响的范围,即使是技术和资产限制也可以通过一些权衡和调整来形成一个可行的方案。但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公司在区块链方面的战略将受两个最重要的市场因素决定,而这两点恰恰是公司本身很难通过主观努力改变的:

一、市场支配地位——企业对于该场景中主要参与者的影响能力

二、标准化和监管壁垒——该场景对于监管许可和协调标准的需求程度

这两个因素对于确定公司的最佳战略路径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实现协作的必要条件。区块链的价值在于网络效应与协作,所以需要各方共同遵守一个标准才能够实现价值——多个单一的区块链与传统数据库相比并没有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终将出现市场公认的标准,而对非主导标准的投资则将完全浪费。

麦肯锡报告:除了炒作 区块链真正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先从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出发考量,决定在这四种战略路径中(领导者、召集者、跟随者、进攻者)选择哪一种,然后再来看具体应用场景上先关注哪一个。

领导者

市场领导者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保持其市场地位,并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利用机会制定行业标准。如果在一个政策和监管壁垒较少的场景,占有主导地位的玩家完全有机会建立市场标准的解决方案。

对这类公司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不作为,这将导致他们失去扩大竞争优势的机会。采用了行业领导者战略路径的一个例子是Change Healthcare,作为美国最大的独立的医疗行业IT公司之一,他们推出了企业级的医疗区块链平台,用于处理索赔和支付。

召集者

召集人要做的事情是推动旨在建立新行业标准的联盟和对话,而此举将颠覆各自现有的业务。除非是在一个领域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玩家,其他人没有办法在一个需要面临更大监管和标准壁垒的领域靠单打独斗来建立区块链标准和应用。相反,他们可以把自己定位和塑造成“召集人”的角色,联合这个领域的其他玩家一同制定标准,并从中尽可能获得更多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召集人”策略必须要找高价值的应用场景,例如贸易融资这种如果没有广泛共识的标准就无法实现其价值的领域。采用“召集人”战略的一个例子是丰田,他们的研究所集合了全球四个合作伙伴一同建立汽车领域的区块链联盟,专注于为自动驾驶提供区块链解决方案,包括数据共享、点对点交易,基于使用的保险等。

跟随者

如果在市场上处于追随者的定位,也应该仔细考虑并实施适当的区块链策略。这个级别的玩家对于行业内其他参与者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区块链应用还需要面对强监管和标准壁垒。对这类企业来说,不能对市场的新技术变化视而不见,而是应该密切关注区块链的发展,并做好快速采用新标准的准备。如同企业已经在采用云服务的同时面临着潜在风险,但也同时建立了法律框架一样,跟随者们也应该制定如何实施和部署区块链技术的战略。

对区块链领域而言,“跟随者”战略其实是特别危险的,因为行业中制定规则的少数玩家可能会建立需要许可的私有区块链网络,例如船运行业。那么无论跟随者动作有多快,可能在规则制定的那一刻就已经出局了。对这类公司而言,可以选择早站队,选择加入现有的、有潜力的联盟来降低这种出局的风险。而加入联盟的短期投资成本会远远低于掉队的长期成本。

进攻者

进攻者往往是新进入市场的玩家,他们没有现有的市场份额需要去保护,因此他们更有动力寻找和采用破坏性、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和区块链解决方案。“进攻者”战略适用于通过向市场提供一种颠覆性的服务来破坏现有玩家格局的最具颠覆潜力的应用场景。金融、保险、理财等大多数点对点的应用都可以划分到这类场景。采用“进攻者”战略的一个例子是澳大利亚一家创业公司PowerLedger,作为一个再生能源的点对点交易平台,他们通过ICO筹集了3400万澳元。

而已经在这个市场中的玩家,可以在非核心的数字业务中率先用“进攻者”战略进行部署。那些区块链即服务(BaaS)的提供商通常采用攻击策略,因为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服务卖到自己目前并不在其中的行业。而采用攻击战略的公司往往会寻求与该领域主导公司合作,来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从我们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炒作背后,区块链技术对于公司确实具有战略价值,这种价值短期来看表现在降低成本和去中介价值,长期来看可能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现有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区块链即服务(BaaS)产品的增长降低了试错成本,许多公司已经投入试水。然而,受到一些基础性因素的制约,哪些具体应用可以规模化,何时能做到规模化,这种规模化何时能获得投资回报,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我们采用务实和怀疑的态度,评估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对于市场影响的规模和速度,这能帮助我们找到最佳的赛道以及最适合自己的竞争策略,使公司短期内就能够获益。事实上,那些在行业内有绝对统治地位、有能力把自己的区块链打造成行业通用解决方案的巨头级玩家,应该采取行动,立即、马上采取行动!

原文:Blockchain beyond the hype: What is the strategic business value?

正月初五迎财神,祝各位新年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