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区块链技术 融入区块链思维

互联网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69年美国军方的阿帕网,但是互联网思维,是一个近几年才红遍微博和微信的词汇。从对技术的推崇,到理念的认可,互联网人用了几十年。

互联网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69年美国军方的阿帕网,但是互联网思维,是一个近几年才红遍微博和微信的词汇。从对技术的推崇,到理念的认可,互联网人用了几十年。

忘记区块链技术 融入区块链思维

虽然币圈寒冬已经持续一年,但是区块链依然还是当红的热门。无论是罗振宇还是高晓松,在2019年到来之际,都把区块链普及给了更多的人。但是区块链对大众而言依然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真正了解区块链的人并不多。由于CX和ZJ盘的存在,甚至有一些人听到区块链,就会感到反感。我们如何才能让更多人的了解区块链技术的伟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区块链行业中来呢?

放到一年前,我们的方法是做币圈百科,努力的写作各类科普文(然而还是被很多人评论说看不懂)。而时至今日,我们的答案是:不需要。

伟大的技术应该被无声的融汇到每个人日常的生活中,被遗忘才是技术进步的真谛,也是一个技术真正广泛创造价值的时候。

忘记区块链技术 融入区块链思维

在学校和科研院所中进行试验的互联网,是尖端技术而不是伟大技术。只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能够开始入门的技术,注定了只是少数人的游戏。而只有门槛降到无限低,参与者才能够无穷广。当年在学校里,我也曾抱着一本计算机网络研究码分多址和时分多址,而现在8亿的微信用户,有几个人真正会了解4G和网络架构呢?

在少数人口中的区块链,是个别人的自high而不是普罗大众的需求。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人人都能够了解区块链,是否考虑过,其实大部分人根本不需要了解区块链?

曾几何时,我是一个豆瓣网的重度用户。豆瓣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数据挖掘技术好生了得。我记得当时还从技术探讨的角度给阿北(不知道是不是本人)发过email并收到了回信。然而支撑豆瓣的数据挖掘技术恰恰是非常隐蔽的,隐蔽到它从不主动宣传,用户也完全感知不到。我相信豆瓣这样一个天然的文青聚集地没有多少技术男,但是它却史无前例地获得了巨大成功。

反观现在一些PPT公司,无一例外在强调自己多么多么牛逼犀利的技术,光是看那些眼花缭乱的技术名词,仿佛在看一场理工科毕业答辩。如果抛开PPT,看一看财报,可能发现营收比不上家门口的早点摊。但凡真能开始创造价值的技术公司,往往润物细无声,而大张旗鼓鼓吹阶段的团队,很可能还在寻找VC接盘侠。

我们不应该把区块链技术单独撕裂开来,妄图建立空中楼阁。跳出技术的框架,区块链思维带给我们的启示,其意义或许远大于对技术的盲目追求。

忘记区块链技术 融入区块链思维

最近人人影视的CVN给了我比较多的思考(不是广告……),这可能是目前传统互联网项目融入区块链思维最好的范本。人人影视拥有数百甚至上千万的用户,拍个脑袋给这些用户画像,应该是年轻、互联网重度用户、有强烈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很可能是与币圈用户重叠度最高的一群人。

传统的币圈项目,大多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各种技术知识普及、线上线下MEETUP,开发季报、月报、周报,从白皮书到各种视频宣讲,培养出了一批伪技术专家,把自己洗脑完毕后开始洗别人。回过头来想,其实壁垒都是非常脆弱的,除了个别传统互联网企业不敢碰的领域,大多数项目护城河都非常有限。

CVN的做法是啥?先导流,再教育——用户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区块链,也不需要去事先做什么知识科普。只要有用户基数在,先上车后补票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忘记区块链技术 融入区块链思维

427T的流量,如果换算成阿里云CDN的价格,一天的成本需要近8万元。省下的成本,就成为了企业的利润。而用户在这其中,不需要理解区块链,不需要懂DHT,不需要知道什么是P2P,但是他们都成为了技术的受益者和贡献者。

去中心化不是目的,中心化也并不是罪恶。现在看似风生水起的区块链项目,可能嘴巴上都嚷嚷着要颠覆Facebook,干掉Twitter,打垮WhatsApp,挑战AWS。但是如果巨头真的融入区块链思维,这些项目或许有分分钟樯橹灰飞烟灭之灾。

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发展需要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过于强调技术却容易把思维固化在封闭的世界内,把思想上的进步束缚在小部分圈内人的“近亲繁殖”中。

松下幸之助秉承的“自来水哲学”提出——企业的责任是: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而我们努力的方向,也应该是把区块链思维融汇到每个人日常的生活中去,创造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共识。

END

欢迎留言讨论,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与大毛联系

生成图片
4

发表评论

忘记区块链技术 融入区块链思维

星期三 2019-01-09 16:47:40

互联网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69年美国军方的阿帕网,但是互联网思维,是一个近几年才红遍微博和微信的词汇。从对技术的推崇,到理念的认可,互联网人用了几十年。

忘记区块链技术 融入区块链思维

虽然币圈寒冬已经持续一年,但是区块链依然还是当红的热门。无论是罗振宇还是高晓松,在2019年到来之际,都把区块链普及给了更多的人。但是区块链对大众而言依然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真正了解区块链的人并不多。由于CX和ZJ盘的存在,甚至有一些人听到区块链,就会感到反感。我们如何才能让更多人的了解区块链技术的伟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区块链行业中来呢?

放到一年前,我们的方法是做币圈百科,努力的写作各类科普文(然而还是被很多人评论说看不懂)。而时至今日,我们的答案是:不需要。

伟大的技术应该被无声的融汇到每个人日常的生活中,被遗忘才是技术进步的真谛,也是一个技术真正广泛创造价值的时候。

忘记区块链技术 融入区块链思维

在学校和科研院所中进行试验的互联网,是尖端技术而不是伟大技术。只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能够开始入门的技术,注定了只是少数人的游戏。而只有门槛降到无限低,参与者才能够无穷广。当年在学校里,我也曾抱着一本计算机网络研究码分多址和时分多址,而现在8亿的微信用户,有几个人真正会了解4G和网络架构呢?

在少数人口中的区块链,是个别人的自high而不是普罗大众的需求。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人人都能够了解区块链,是否考虑过,其实大部分人根本不需要了解区块链?

曾几何时,我是一个豆瓣网的重度用户。豆瓣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数据挖掘技术好生了得。我记得当时还从技术探讨的角度给阿北(不知道是不是本人)发过email并收到了回信。然而支撑豆瓣的数据挖掘技术恰恰是非常隐蔽的,隐蔽到它从不主动宣传,用户也完全感知不到。我相信豆瓣这样一个天然的文青聚集地没有多少技术男,但是它却史无前例地获得了巨大成功。

反观现在一些PPT公司,无一例外在强调自己多么多么牛逼犀利的技术,光是看那些眼花缭乱的技术名词,仿佛在看一场理工科毕业答辩。如果抛开PPT,看一看财报,可能发现营收比不上家门口的早点摊。但凡真能开始创造价值的技术公司,往往润物细无声,而大张旗鼓鼓吹阶段的团队,很可能还在寻找VC接盘侠。

我们不应该把区块链技术单独撕裂开来,妄图建立空中楼阁。跳出技术的框架,区块链思维带给我们的启示,其意义或许远大于对技术的盲目追求。

忘记区块链技术 融入区块链思维

最近人人影视的CVN给了我比较多的思考(不是广告……),这可能是目前传统互联网项目融入区块链思维最好的范本。人人影视拥有数百甚至上千万的用户,拍个脑袋给这些用户画像,应该是年轻、互联网重度用户、有强烈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很可能是与币圈用户重叠度最高的一群人。

传统的币圈项目,大多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各种技术知识普及、线上线下MEETUP,开发季报、月报、周报,从白皮书到各种视频宣讲,培养出了一批伪技术专家,把自己洗脑完毕后开始洗别人。回过头来想,其实壁垒都是非常脆弱的,除了个别传统互联网企业不敢碰的领域,大多数项目护城河都非常有限。

CVN的做法是啥?先导流,再教育——用户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区块链,也不需要去事先做什么知识科普。只要有用户基数在,先上车后补票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忘记区块链技术 融入区块链思维

427T的流量,如果换算成阿里云CDN的价格,一天的成本需要近8万元。省下的成本,就成为了企业的利润。而用户在这其中,不需要理解区块链,不需要懂DHT,不需要知道什么是P2P,但是他们都成为了技术的受益者和贡献者。

去中心化不是目的,中心化也并不是罪恶。现在看似风生水起的区块链项目,可能嘴巴上都嚷嚷着要颠覆Facebook,干掉Twitter,打垮WhatsApp,挑战AWS。但是如果巨头真的融入区块链思维,这些项目或许有分分钟樯橹灰飞烟灭之灾。

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发展需要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过于强调技术却容易把思维固化在封闭的世界内,把思想上的进步束缚在小部分圈内人的“近亲繁殖”中。

松下幸之助秉承的“自来水哲学”提出——企业的责任是: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而我们努力的方向,也应该是把区块链思维融汇到每个人日常的生活中去,创造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共识。

END

欢迎留言讨论,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与大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