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以上的分叉币已无算力支持BCH 分叉结局将是 | 超人物
分叉币活下去需要共同的价值观 ——刘昌用
北京时间 11 月 16 日凌晨 0 点 40 分,BCH 将开启一场备受瞩目的分叉。当矛盾不可调和时,分叉也就成了必然趋势。然而,分叉币今年整体表现惨淡,50% 以上的分叉币已没有算力支持。BCH 这次分叉结局又将如何?
一切从 BCH 分叉开始
刘昌用是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知密大学发起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 BCH 早期推动者。他与江卓尔、吴忌寒、杨海坡一样是 BCH 坚定的支持者。
「我认同比特币的方向,但我不会写代码,我也没有算力,我能做的就是把这套系统的经济含义逐渐研究出来,传播给更多的人。」2016 年 7 月开始,他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做比特币和 BCH 的布道。
而现在,BCH 分叉剑拔弩张,算力战一触即发。「BCH 16 日的硬分叉升级本来是一次正常的升级。但由于澳本聪(即CSW)从八月开始掀起了一系列的攻击,他想要整个社区立刻按照他主导的方向发展,然后逐步干掉其他分叉币,最后只留唯一一个原始的比特币,他的攻击使得这次分叉成必然。」这一次昌用老师旗帜鲜明地站在了 ABC 版本这一边,他认为 BCH 延续的是 2009 年以来比特币的世界货币发展路线。
去年 8 月 1 日,BCH 从比特币的老版本中分裂出来。长年的扩容争论之下,比特币生态中坚决支持扩容的人们看不到比特币核心发开团队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吴忌寒一方发现,如果按照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主导社区这种形式发展下去,矿工(或说工作量证明)在体系中的决策权会越来越弱,而开发团队的决策会权愈加集中,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开发团队如何写代码,就要求大家如何去承认」的现象。于是在比特币堵了将近一年后,他们运行了一个 8M 的版本,即现在的 BCH(ABC)版本。昌用老师称,BCH 的出现是真正有意义且产生重大影响的分叉。
「当初支持 BCH 扩容的是少数,国内包括吴忌寒、杨海坡、江卓尔和我,差不多一个微信群就装下了。人少,但都很坚定。」
IFO 从兴起到衰败
BCH 作为首个分叉币的成功案例极大激励了后来者。2017 年 12 月,比特币连生八子。ICO 之后,IFO (Initial Fork Offerings)盛行,市场乱象不止。
昌用老师认为,其他分叉币和 BCH 有本质区别:BCH 是社区一部分人真正认为比特币开发团队所主导的那个方向是错误的,那个方向会让他们失去所追求的「自由的世界货币」,所以少数人坚持了那次分叉。即时有人因持有 BCH 获利,也属于完全纯粹的市场行为。
恰逢 2017 年大牛市,分裂前小幅下跌的比特币价格很快恢复回来,原来持有比特币的人不仅资产价值没有减少,还坐拥了等量的 BCH,相当于百分之十左右的红利,于是引起了分叉潮,但随后的很多分叉币本身的出发点并无社区共识,类似于概念炒作,有些人甚至圈一笔粉丝的钱就跑了。这与 BCH 是有本质差别的。
繁荣之后,分叉币很快就迎来了集体阵亡,近期 Blocklike 对二级市场流动性进行了测试,在测试的同时发现去年的超级现象级产品分叉币目前的生存现状极不乐观,在经历退潮的同时,团队运维的硬伤更是一种标配,技术上无创新,支付场景拓展上有瓶颈,意识认知上接受度差。同时,比特讯 CEO 李明也发表其观点称,去年火爆的分叉币到现在 60% 以上的钱包都已无法更新,30% 以上的官网无法打开,50% 以上已没有算力支持,他认为,最终能活下来的最多只有 2-3 个。
「它是怎么产生的,就会怎样失去。这种分叉币们的集体衰败和阵亡是正常的。」昌用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上面说到的炒概念类分叉币,在熊市死亡是必然的。维持这些币的运营也需要很多花费的,而公众的认知已经逐步清醒,不会再对这类币产生认同。
BCH 这样有社区支持的分叉币,不管是在牛市还是熊市,他的逻辑和方向都很清晰,也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更符合世界货币,从而加入,这是 BCH 能够坚持下去的一个根基。
「吴忌寒、我、或者其他人参与进来,都是基于一个共识,而非个人原因。」
昌用老师认为这就是分叉币能否存活的关键:「要让一个分叉币活下去,首先需要一个明确的、有价值的观念,能够不断地吸引人接受,再加之算力支持。总体来讲,比特币本身就是一个开源的开放的系统。有人支持就能发展。」
分叉还将继续
「比特币的分叉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我看来分叉绝对还是会有的。」
昌用老师研究认为,2017 年的 BTC 和 BCH 分叉根源在于发展路线之争,背后是理念之争:
早期比特币开发者和支持者很多是搞技术的极客,他们更倾向于小区块能够带来的隐私性,是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体现,当市场需求扩大需要时,担心容量扩大会导致个人无法运行全节点,从而减弱抗审查的能力。而他们解决市场需求的办法是限制主链容量,发展二三层支付,从而把主链发展成一个「结算网络」。
而昌用老师这一方的观点是:要成为世界货币就无法避免和政府打交道,无政府主义无法支撑现实的「世界货币」,在硬件条件还有很大空间的情况下限制区块容量则会阻断走向「世界货币」的道路,偏离了多数比特币支持者的最初愿望。这便是两方无法达成共识的地方。
「既然无法调和,所以我主张,完全无法达成共识的理念方向,就应该通过分叉来解决。实际上,我们的市场经济也是通过这种「不断分叉」的方式去适应环境的。有人不断去建立新的公司,才会让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起来。要做一个去中心化的经济系统,就不能要求其保持整个社区思想或行动的统一,和而不同应该是常态,当差异巨大,无法和平共处,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应该分开,各自努力探索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
「中本聪不是神,他未必能想好 10 年后的问题,我们需要发展,回到从前并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