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币宝-数据供给侧大革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金确权和流转
当度量衡统一后,数据,可以由被闲置或被滥用的状态,变成一种可以被充分而且合理运用的资源。数据将被资源化,进而被资产化,最终被证券化。在智能合约下,还能实现智能资产交易。
By 魏然 央观智库专栏作家
1、祛魅——统一量纲
Bitcoin可以被拆解为比特(Bit)+币(coin),bit是信息/数据的单位,coin是价值的单位,因此,两者的结合便是价值互联网的基本量纲。
量纲听起来很抽象,它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本质上,统一度量衡是为了降低群体达成共识的成本,从而改变秩序形成的方式。
在韩国综艺里,你常会听到一个词——Chrisma(克里斯玛),意译成中文是“魅力”。一个明星团体,比如TFboys,可以依靠媒体营造克里斯玛,凝聚粉丝的共识,形成粉丝社群的秩序。在百度贴吧和微博上,我们常会看到数以千万计的粉丝自组织,运转非常良好。这便是克里斯玛(魅力)秩序。
除此之外,还有权威制的秩序。比如你可以打开今日头条app,查看推荐栏目的置顶新闻,不论你的搜索词频分析显示你热爱这一话题与否,你一定会接收到这一条主流消息。这便是权威秩序,是外力赋予的。
这两种秩序,无论基于魅力还是权威,在架构上都是中心化的。而祛魅,是在架构上消解中心,但依旧在群体中达成共识。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机械时间。
在机械时间被发明之前,我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这意味着每个人测量时间都基于不同的刻度。在钟表普及前,每座城池可能只有一个大钟楼,每到整点才敲钟一次。可以想象,在那时,跨时空的生产、运输、贸易、交换要达到协调一致非常困难。
而时间单位的确立和标准的统一,让一天“结构化”,一天被分割成精细的小块,员工根据工时受偿,基于工时的工薪还可以被提前记入合同。通过精确测度+技术手段,测度时间的方差趋近于零,这使得交易成本锐减,组织形式也发生变革。
这就是所谓的找到了文明的最大公约数——数学。
数学、语言、货币和价格某种程度上都是形式理性。
形式理性的关键是将复杂事物的简单化——按照事物内部的规律和逻辑关系,把它分解成不同的环节,每个环节又用程序将对象形式化,即量化与指标化,实现数字化管理。
比如韦伯就指出,一个企业的理性化(Rationalize)包含几个要点: 1)产权清晰界定(私人所有权),2)自由劳动者和交易,取消阶级、城乡等身份束缚,3)合理的簿记与财会制度,借助现代簿记和编制资产负债表进行计算从而控制盈利,4)可计算的法律,法律的裁决和审判不受宗教和价值观的约束,5)商业化,以金融工具来代表财产所有权的份额。
这些设计都是为了把复杂事物的实质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操作简便,后果确定。
抽象、分解、归类的第一步是统一量纲,比如定义语言里的音标,字母;下一步是制定规则和算法,比如发明词汇,设计语法。
从珍妮纺纱机到蒸汽机到计算机再到人工智能,机器愈发具备人性,所以我们开发出计算机语言与之对话。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协作效率,必须进一步建造机器和机器,人和机器,人和人之间的巴别塔。
这就是区块链诞生的背景。
巴别塔本是犹太教《塔纳赫·创世纪篇》(该书又被称作《希伯来圣经》或者《旧约全书》)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人类产生不同语言的起源。在这个故事中,一群只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大洪水”之后从东方来到了示拿(希伯来语:שנער)地区,并且决定在这修建一座城市和一座“能够通天的”高塔;上帝见此情形,就把他们的语言打乱,让他们再也不能明白对方的意思,还把他们分散到了世界各地。
2、从大钟楼到手表
如果类比机械时间的概念,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一个只有大钟楼,却没有普及钟表的城池里。
我们面临的状况是互联网巨头各自为营,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集中储存了大量的个人数据,却不互通。
同理,每个公司、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间,内部都进行复式记账,却无法在不同组织间同步更新账本,所以数据的闭环只能在封闭的组织内部实现。这就使得跨主体的交易验证和审计非常耗时耗力。
由于数据存储是割裂的,征信机制在架构上就不得不是中心化的。陌生的两人,比如商家和客户,要建立信任和完成交易,都不得不依托于中心。
只有依靠大钟楼,每个整点响彻一次的钟声,才能统一我们对于时间的认知。
但在未来,每个人都将拥有自己的手表,时间的刻度将从粗粝的整点变为精细的分、乃至秒。
分布式的互联网、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本质上都是在探索如何研制出这些属于每个个体的手表。
许多区块链代币项目,现在都被人斥为空气币和圈钱的生意,其实并不是如此。
在众筹代币的背后,标志着组织形态的变革。拿Bluzelle,以及它之前的Filecoin,Storj举个例子,它们称自己为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去中心化的文件存储,去中心化的云存储,听起来非常抽象难懂。但究其本源,就是想把大钟楼上的数据复制到每一个手表上,让手表上的时间和钟楼实时保持一致,同步更新,这不就是统一账簿、统一共识了吗?
当你上课迟到的时候,不需要老师(云数据库)来提醒你或惩罚你,所有人都已在场的事实和你自己手表上显示的时间就可以显明的告诉你,你迟到了!
这算是零知识证明最简明的解释了。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指的是证明者能够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论断是正确的。
我们不需要向验证者(比如互联网平台)开放有用的信息,却依旧可以验证某个信息的真实性,这将使得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大大提高。
而且,你迟到的事实将被所有拥有手表的人验证,无法篡改,你若想要收买所有拥有手表的人,篡改他们的正确时间,成本又会过高。
这将使得信任机制从架构上去中心,大大提高建立信任的效率,并且很好的保护个体隐私。
当然,如果你生活在部落和小村庄里,彼此有血缘和地缘的紧密联系,或者同是某个明星的粉丝,彼此“臭气相投”,有基于克里斯玛和眼缘的信任,也未尝不可采用类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迷之信任感(迷信)。
只是大概率的,未来我们协作的时空会更广,主体也会更多元,手表还是比太阳要更靠谱一点。
3、Airbnb一样的数据库
区块链生态的数据存储,是一个像Airbnb一样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市场。
Airbnb、Uber的一个特点就是模糊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二元对立。不是生产增量再去消费,而是共享自己闲置物的使用权,化解存量。
这是数据的供给侧改革。
数据在现有的中心化存储模式下,是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未来数据可以分享,每个人有权限的出让自己数据使用权,但购买者要付出对价。多样的数据价格不同,最终数据会被资本化。
在新的体系里,数据的生产者是指向网络提供数据资源的人,消费者是指利用这些数据资源开发产品的人,比如软件开发者。
这意味着,我们贡献数据就是生产行为本身。你在刷微信、玩微博、知识问答、看视频、用支付宝买东西,每一个留痕,都是在贡献数据,都可以获得激励。而要收集和利用你的数据的人,是要支付相应的对价的,他们是你的数据的消费者。
在这种体系里,产消关系与现有模式是倒置的。数据的所有权归与个人,你可以有权限的授予企业利用你的数据的权力,而企业/开发者要花钱购买你的数据的使用权。
当贡献数据可以获得激励时,就如同贡献流量和时间可以获得问答游戏的“撒币”一样,企业的盈利模式将发生根本的变化,广告将不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让数据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参与到构建生态的过程中,并且每个参与者的贡献都会被精准的计量,用发放Token的形式给予激励,整个生态将会变得内生能动。
Token(代币),便是每个类似Bluzelle这样形态的组织里的通用会计单位(the unit of account)。Token是一个量纲,为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提供统一的度量衡。
当度量衡统一后,数据,可以由被闲置或被滥用的状态,变成一种可以被充分而且合理运用的资源。数据将被资源化,进而被资产化,最终被证券化。在智能合约下,还能实现智能资产交易。
可想而知,这将完全改变原有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商业逻辑,我们将迎来一个打土豪、分数据的新时代。
4、Tokenize(代币化)融资
我们看到,最近在传统的银行和大资管行业,哀鸿遍野,而在新兴的币圈和链圈,赚钱却如呼吸般简单。这绝不像某些文章所宣称的,是简单的赌场或骗局。
行业在更新换代,传统行业的没落,与之对应的是传统融资工具的没落。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信贷,投向主要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项目,在地方债高企,房地产交易被锁死,以及去杠杆严监管的大势下,这条老路很难走了。
而银行业务受互联网公司第三方支付+理财的冲击,在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方面的用户体验,还有提供小微贷款的征信效率都远不及某些互联网公司。
随着去现金化的进程,银行将从一个地点逐渐演变成一种行为。
而说到股票,中国的互联网独角兽(阿里、腾讯、微博、京东、陌陌、网易、携程)都依托VIE架构,在海外上市。
所以说相当于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真正值得价值投资的企业,都不在大陆的资本市场。
在未来,信息产业,延展到游戏、电竞、内容、数字货币这些会诞生一批新的独角兽企业。就比如当今涌现的新的以社区和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的形式出现的众多区块链项目。
这些项目在A股IPO退出的框架下,面临周期过长,过审过于繁琐,上市成本高昂,整个内资券商的服务体系也都难以满足这种新形态公司的要求。
所以我们看到,他们依旧在谋求美元/外币基金的早期融资,并在探索在海外设置结构,以Token Economy的模式做币权融资。这是在新的公司形态,比如社区化的公司诞生的背景下,相应诞生的符合其要求的融资模式。
正如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股份制度的诞生和海外殖民扩张分不开一样,需要把商人的个人财产和公司主体的财产分离,需要把公司的资产分割成小块,才能激励更多人参与,这都是满足满足比如东印度公司这种跨国企业扩张的融资需要而必然产生的。
生产力的变化会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引发组织形式比如公司的形态的演变。
资产被映射为数字,现金流被打包成ABS产品,大宗商品被ETF化,放在公共平台上面对大众交易,这种玩法其实并不新鲜,而且可以极大提高交易的效率和频次。Token和ICO则将衍生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的概念去国家化了,因为网络空间目前没有建立明确的边界和法规,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有支持的国家和地区可以融资。比如白俄罗斯,日本,瑞士,迪拜,都在鼓励企业发币,并给新型企业发放营业执照,甚至免税。
互联网打破传统国家边界,币权融资则可以打破传统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的诸多边界,瞬时的智能交易,随时随地发生。
当前有逆全球化趋势,但商业和技术带动的民间全球化的势能,依旧强劲并需要渠道释放。全球进入上一轮扩张周期的尾声,QE结束,美元收紧,导致各国日子都不好过。
但资本依旧得寻觅资产追求利润,货币别的流向被堵死,但对高收益的投资品的需求,不可能变。
所以,短期里看,传统行业的颓势,去杠杆严监管的强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促成了新兴行业、另类投资和代币市场的狂热。两者是联动的。
但这并不简单是短期的投机行为。在未来,社区化企业的融资模式会慢慢演变为币权+股权,美元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已经入场了,对冲基金也已经盯住比特币期货,发币成为美股和A股上市企业的概念炒作主题,也有望成为新的跨国融资渠道。
在过去,大陆的投资者已经错过了互联网浪潮的独角兽,我们真的又要将价值互联网时代的未来的独角兽逼走他乡吗?
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END)
.......
其实,这篇文章所提出的基于区块链技术对数字资金进行确权和流转的思想,我们央观智库其他专家也曾经提出过。
比如,下面这篇阳光保险总裁助理苏文力的文章《让数据资产变现—利用区块链实现数据使用权流通的构想》都表达出了类似的想法,可见,这个问题已经非常迫切亟待解决。
【央观智库简介】
央观智库致力于推动中国金融行业政策、产业研究多方协作,共同打赢“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携手共创美丽新金融。目前,拥有数十位行业顶级专家,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