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贾凤军:区块链本质功能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2018年9月17日下午,金融界2018夏季达沃斯之夜+区块链思享会在天津举办,会议以“链接价值 洞见未来”为主题,解读区块链的监管与创新,探讨技术与应用的未来发展走向。在互动讨论环节,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事业部副总经理贾凤军、用友企业金融云副总裁方云、百信银行信息技术部研发总经理周竣涛共聚一堂,就“区块链+金融的深度融合”话题展开了讨论。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2018年9月17日下午,金融界2018夏季达沃斯之夜+区块链思享会在天津举办,会议以“链接价值 洞见未来”为主题,解读区块链的监管与创新,探讨技术与应用的未来发展走向。在互动讨论环节,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事业部副总经理贾凤军、用友企业金融云副总裁方云、百信银行信息技术部研发总经理周竣涛共聚一堂,就“区块链+金融的深度融合”话题展开了讨论。

民生银行贾凤军:区块链本质功能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事业部副总经理贾凤军

贾凤军认为区块链的作用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这是它的本质的功能,基本的功能可以衍生出很多其他功能。转移是指现实世界、虚拟世界的东西要有一个桥梁,比特币是可以在网上转移的,线下的实物转移还需要很多的配套,机制发展起来会带来很多变化。

他表示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未来价值转移的效益会进一步提高,比如像股票交易、清算系统等,都是比原来的效益高很多。原来还需要调试接口。现在跟区块链连上后就跟所有的接口都连上了,对比现在是几个台阶的提升,势必会带来很多变化。他举例称以前民生银行推信用证都是在线下,过程比较复杂,转递效果比较低。用了区块链以后传递的效率就明显提高了。

下附全文:

主持人:区块链技术是现在科技创新领域非常热的创新的点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我们这一环节第一个问题我想回到最初的逻辑,谈一谈在你的理解中,区块链的本质是什么?能不能用最通俗的例子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观点,有请贾总。

贾凤军:区块链从功能来讲就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依托技术控制比较复杂的,一两句话讲不清楚,最后的作用就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这是它的本质的功能。基本的功能可以衍生出很多其他的功能,我就不叙述了。

主持人:区块链能够解决很多领域的痛点和难点,包括金融、监管、教育、公益等等,请三位分享一下,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现在有哪些应用?

贾凤军:现在的信息传递价值都可以用区块链,只要有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落地给人的感觉是遍地开花,我们也做了一个项目,但是感觉都是在探索。从根本上讲,搞密码学的人来讲,区块链是简单的技术,不是复杂的技术,为什么用不起来?就是现在的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中,我们现在现有的方式都能得到满足。在座的各位的要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刚才讲到了很多的痛点,比如说区块链最典型的比特币,从货币的角度来讲,产生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货币,我们之前的货币都是央行发行的,有一个参照物比照着这个模板来发行,这是有中心的货币发行机制。

现在区块链号称解决货币发行的通货膨胀的问题,每产生一个区块链奖励50个,一百多天后上线成一百多万了,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少,原来的货币是因为发行转移了。从中国、美国各国的情况来看,通货膨胀跟发行货币有一定的关系,不是说区块链越大,去中心化的交易就越有利。现在比特币几百币的作用,结果是几亿美分,到现在一万多美元,这是通货膨胀吗?

这种新技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方式,我第一次了解这个原理,这个东西怎么会华尔街把它说得神了,这样一个东西来拯救我们?但仔细想一想,它对于价值转移和传递有没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带来革命化的过程也很严峻,就是信息传递,比特币的原理来说,实现价值转移比如说现在现在买房子的问题,如果使用区块链来实现这一行为,买房子一堆档案一整套体系支持的大规模的运作,后面用区块链代替这个东西了,需要上万人支持,比特币不用了,一万比特币转移的过程,就代替现在的货币通过银行账户进行转移。比如说一千万美元就很复杂了,一千万人民币不多系统一走一清算,中间还有一个清算功能。如果是比特币,一千万美元更复杂了,可能彭总在瑞士转到国内来还有外汇管制,很麻烦,实际上价值转移很麻烦。

如果是比特币的话,假设我有一万币,马上就结束了,比特币上链确认了以后,区块链上链了以后就好了,没有什么清算功能。现在人民银行、银监会各监管机构一再查的这些非法交易,比特币很敏感,我们现在还有监控仪监管。我个人觉得,有人说这是跟全球所有的政府作对,你仔细想想也有用,如果区块链实现了房产交易,线下一套系统支持线上的系统,线上的证据在线下重建,比如说有人提线下公证,换成第三方公证机构,这个数据上传,实现转移的工具,我觉得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转移不一定给我们现在的现实社会提供转移的方式带来一定的变化,用起来的话,现实世界、虚拟世界的东西要有一个桥梁,比特币是可以在网上转移的,线下的实物转移还需要很多的配套,机制发展起来了,会带来很多的变化。好东西未来也更新,但成功还是需要很多的努力。

主持人:民生银行在区块链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投入,请分享一下。

贾凤军:我们做了以前推信用证都是在线下,过程比较复杂,因为信用证是国内常用的一个工作,国内在运行工作中也经常运用,在开票的时候也会用到信用证,以前的转递效果比较低,用了区块链以后传递的效率就明显提高了。原来接口传实物比较难,现在利用比较高。这是通过区块链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做这方面的尝试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未来提高效益从区块链的角度来讲,未来实现价值转移,价值转移像股票交易、业内的一套清算系统,都是比原来效益要高很多,原来要调试接口。现在都跟区块链来调,跟链连上了就跟所有的接口都连上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对我们现在是几个台阶的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势必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变化的。

主持人:区块链能够解决金融服务领域很多的问题,但我们知道区块链技术不是万能的,本身是有很多适用的条件,您认为区块链和金融的融合有没有哪些局限性?包括风险需要我们警惕的?

贾凤军:一个是局限想象力,一个是局限了区块链的认知程度,大家现在都在讲区块链,如果让我们的决策者说实现区块链,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区块链这个东西不感兴趣不好,谁不感兴趣不好,都说怎么样怎么样。但是我们来说有个问题,区块链解决不了金融风险的问题。现在讲比如说方总讲的供应链、区块链可以提高效率,可能为比如说在一个核心企业,相对核心企业话语权,但也有核心集,对于区块链来说,局部的代理,在他的供应链企业,大的核心厂商上下游供应链非常庞大,在这里定义很强势,核心厂商为什么不确定呢?确权意味着隐藏性,所以不确定,确权你给我确权,到时候他会赖账,所以风险的问题区块链是解决不了的。

风险是一对一的问题,钱钟书写《围城》的时候,他想再写一本,多数人把努力给混淆了,你有意愿不见得有努力。我有意愿但是不能自己不知道吧,所以有意愿的人,天天都在陶醉赖帐账中,有意愿不一定有能力,现在一讲大数据、云计算解决不了你的问题,再过一千年的技术也解决不了你的意愿的问题。很多国情评价你的意愿也可以评价你的能力,现在都是很多美国抄过来用模型算算那个,用模型一算很好,做个APP,老婆、孩子、亲朋好友、电话核实一下,几千块钱都给你放,你放五万试试,放十万试试,放五百万试试?你肯定是要掌握很客观的信息去,包括区块链认知必须准确,要说画像的话区块链画不出来,没有具象。另外都说是万能的,我认为金融是跟风险相关的,金融的风险不是说只跟金融相关,只能说最大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这个信息不对称是由本身、社会等等因素决定的,区块链不是万能的。

但现在对于区块链的应用,更局限于不认识的,不是说所有的人,是决策的人,这种现象的应用,在货币的领域应用是这样的,我们原来想想,如果是用央行发行的话,代表着什么问题?比特币对于货币来说,交给你10块钱,这个纸币拿到手里就完成了。如果未来比特币改成数字货币了,也应该是这样的,一千万人民币就收到了。所以我觉得未来的领域太广了,它的局限性取决于我们行业本身的局限。效率问题、存储问题都是这样的,但是在货币层面的应用又有不同了。

主持人:想请问一下数字金融在未来发展的趋势?

贾凤军:数字金融未来不可限量,是在数字金融领域里面一个全新的探索,我们企业好多人说不好,我们想改他们不让,怎么改?跟一家银行有什么不一样?银行最关心的是什么?是一张卡,是一个银行账户,里面放着钱,可以去做贷款,去做信用卡。这是银行,可以买个理财,存个存款。银行的基本服务和产品都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产品提供给社会,提供给普罗大众,比如说账户作为金融服务既可以用于账户,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转,比如我们合作了很多百万人以上的央企,他作为一个钱包,钱包后面金融账户,可以拿回去用的时候,可以用你的面目包装一下,我们把所有的金融基础设施的产品,刚才讲的账户,以及支付的概念,可以有效地定制化服务。更多地是金融产品,比如说存款、理财、贷款的,我们都作为金融服务提供给企业,可以定制的、可以拆解下来的。你随便用,我们说的是只要把金融的数字产品提供给客户,包括英国的金融机构,从2014年上线到现在,我们也是不自觉地走到这个地方,所有银行层层包围的东西,一款款包围的产品,社会产品需要提供社会服务,包括资金安全的问题,我们也是一直在探索的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走的是一条正确的路。

民生银行贾凤军:区块链本质功能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

生成图片
6

发表评论

民生银行贾凤军:区块链本质功能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

星期二 2018-09-18 16:19:52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2018年9月17日下午,金融界2018夏季达沃斯之夜+区块链思享会在天津举办,会议以“链接价值 洞见未来”为主题,解读区块链的监管与创新,探讨技术与应用的未来发展走向。在互动讨论环节,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事业部副总经理贾凤军、用友企业金融云副总裁方云、百信银行信息技术部研发总经理周竣涛共聚一堂,就“区块链+金融的深度融合”话题展开了讨论。

民生银行贾凤军:区块链本质功能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事业部副总经理贾凤军

贾凤军认为区块链的作用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这是它的本质的功能,基本的功能可以衍生出很多其他功能。转移是指现实世界、虚拟世界的东西要有一个桥梁,比特币是可以在网上转移的,线下的实物转移还需要很多的配套,机制发展起来会带来很多变化。

他表示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未来价值转移的效益会进一步提高,比如像股票交易、清算系统等,都是比原来的效益高很多。原来还需要调试接口。现在跟区块链连上后就跟所有的接口都连上了,对比现在是几个台阶的提升,势必会带来很多变化。他举例称以前民生银行推信用证都是在线下,过程比较复杂,转递效果比较低。用了区块链以后传递的效率就明显提高了。

下附全文:

主持人:区块链技术是现在科技创新领域非常热的创新的点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我们这一环节第一个问题我想回到最初的逻辑,谈一谈在你的理解中,区块链的本质是什么?能不能用最通俗的例子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观点,有请贾总。

贾凤军:区块链从功能来讲就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依托技术控制比较复杂的,一两句话讲不清楚,最后的作用就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这是它的本质的功能。基本的功能可以衍生出很多其他的功能,我就不叙述了。

主持人:区块链能够解决很多领域的痛点和难点,包括金融、监管、教育、公益等等,请三位分享一下,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现在有哪些应用?

贾凤军:现在的信息传递价值都可以用区块链,只要有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落地给人的感觉是遍地开花,我们也做了一个项目,但是感觉都是在探索。从根本上讲,搞密码学的人来讲,区块链是简单的技术,不是复杂的技术,为什么用不起来?就是现在的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中,我们现在现有的方式都能得到满足。在座的各位的要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刚才讲到了很多的痛点,比如说区块链最典型的比特币,从货币的角度来讲,产生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货币,我们之前的货币都是央行发行的,有一个参照物比照着这个模板来发行,这是有中心的货币发行机制。

现在区块链号称解决货币发行的通货膨胀的问题,每产生一个区块链奖励50个,一百多天后上线成一百多万了,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少,原来的货币是因为发行转移了。从中国、美国各国的情况来看,通货膨胀跟发行货币有一定的关系,不是说区块链越大,去中心化的交易就越有利。现在比特币几百币的作用,结果是几亿美分,到现在一万多美元,这是通货膨胀吗?

这种新技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方式,我第一次了解这个原理,这个东西怎么会华尔街把它说得神了,这样一个东西来拯救我们?但仔细想一想,它对于价值转移和传递有没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带来革命化的过程也很严峻,就是信息传递,比特币的原理来说,实现价值转移比如说现在现在买房子的问题,如果使用区块链来实现这一行为,买房子一堆档案一整套体系支持的大规模的运作,后面用区块链代替这个东西了,需要上万人支持,比特币不用了,一万比特币转移的过程,就代替现在的货币通过银行账户进行转移。比如说一千万美元就很复杂了,一千万人民币不多系统一走一清算,中间还有一个清算功能。如果是比特币,一千万美元更复杂了,可能彭总在瑞士转到国内来还有外汇管制,很麻烦,实际上价值转移很麻烦。

如果是比特币的话,假设我有一万币,马上就结束了,比特币上链确认了以后,区块链上链了以后就好了,没有什么清算功能。现在人民银行、银监会各监管机构一再查的这些非法交易,比特币很敏感,我们现在还有监控仪监管。我个人觉得,有人说这是跟全球所有的政府作对,你仔细想想也有用,如果区块链实现了房产交易,线下一套系统支持线上的系统,线上的证据在线下重建,比如说有人提线下公证,换成第三方公证机构,这个数据上传,实现转移的工具,我觉得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转移不一定给我们现在的现实社会提供转移的方式带来一定的变化,用起来的话,现实世界、虚拟世界的东西要有一个桥梁,比特币是可以在网上转移的,线下的实物转移还需要很多的配套,机制发展起来了,会带来很多的变化。好东西未来也更新,但成功还是需要很多的努力。

主持人:民生银行在区块链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投入,请分享一下。

贾凤军:我们做了以前推信用证都是在线下,过程比较复杂,因为信用证是国内常用的一个工作,国内在运行工作中也经常运用,在开票的时候也会用到信用证,以前的转递效果比较低,用了区块链以后传递的效率就明显提高了。原来接口传实物比较难,现在利用比较高。这是通过区块链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做这方面的尝试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未来提高效益从区块链的角度来讲,未来实现价值转移,价值转移像股票交易、业内的一套清算系统,都是比原来效益要高很多,原来要调试接口。现在都跟区块链来调,跟链连上了就跟所有的接口都连上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对我们现在是几个台阶的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势必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变化的。

主持人:区块链能够解决金融服务领域很多的问题,但我们知道区块链技术不是万能的,本身是有很多适用的条件,您认为区块链和金融的融合有没有哪些局限性?包括风险需要我们警惕的?

贾凤军:一个是局限想象力,一个是局限了区块链的认知程度,大家现在都在讲区块链,如果让我们的决策者说实现区块链,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区块链这个东西不感兴趣不好,谁不感兴趣不好,都说怎么样怎么样。但是我们来说有个问题,区块链解决不了金融风险的问题。现在讲比如说方总讲的供应链、区块链可以提高效率,可能为比如说在一个核心企业,相对核心企业话语权,但也有核心集,对于区块链来说,局部的代理,在他的供应链企业,大的核心厂商上下游供应链非常庞大,在这里定义很强势,核心厂商为什么不确定呢?确权意味着隐藏性,所以不确定,确权你给我确权,到时候他会赖账,所以风险的问题区块链是解决不了的。

风险是一对一的问题,钱钟书写《围城》的时候,他想再写一本,多数人把努力给混淆了,你有意愿不见得有努力。我有意愿但是不能自己不知道吧,所以有意愿的人,天天都在陶醉赖帐账中,有意愿不一定有能力,现在一讲大数据、云计算解决不了你的问题,再过一千年的技术也解决不了你的意愿的问题。很多国情评价你的意愿也可以评价你的能力,现在都是很多美国抄过来用模型算算那个,用模型一算很好,做个APP,老婆、孩子、亲朋好友、电话核实一下,几千块钱都给你放,你放五万试试,放十万试试,放五百万试试?你肯定是要掌握很客观的信息去,包括区块链认知必须准确,要说画像的话区块链画不出来,没有具象。另外都说是万能的,我认为金融是跟风险相关的,金融的风险不是说只跟金融相关,只能说最大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这个信息不对称是由本身、社会等等因素决定的,区块链不是万能的。

但现在对于区块链的应用,更局限于不认识的,不是说所有的人,是决策的人,这种现象的应用,在货币的领域应用是这样的,我们原来想想,如果是用央行发行的话,代表着什么问题?比特币对于货币来说,交给你10块钱,这个纸币拿到手里就完成了。如果未来比特币改成数字货币了,也应该是这样的,一千万人民币就收到了。所以我觉得未来的领域太广了,它的局限性取决于我们行业本身的局限。效率问题、存储问题都是这样的,但是在货币层面的应用又有不同了。

主持人:想请问一下数字金融在未来发展的趋势?

贾凤军:数字金融未来不可限量,是在数字金融领域里面一个全新的探索,我们企业好多人说不好,我们想改他们不让,怎么改?跟一家银行有什么不一样?银行最关心的是什么?是一张卡,是一个银行账户,里面放着钱,可以去做贷款,去做信用卡。这是银行,可以买个理财,存个存款。银行的基本服务和产品都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产品提供给社会,提供给普罗大众,比如说账户作为金融服务既可以用于账户,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转,比如我们合作了很多百万人以上的央企,他作为一个钱包,钱包后面金融账户,可以拿回去用的时候,可以用你的面目包装一下,我们把所有的金融基础设施的产品,刚才讲的账户,以及支付的概念,可以有效地定制化服务。更多地是金融产品,比如说存款、理财、贷款的,我们都作为金融服务提供给企业,可以定制的、可以拆解下来的。你随便用,我们说的是只要把金融的数字产品提供给客户,包括英国的金融机构,从2014年上线到现在,我们也是不自觉地走到这个地方,所有银行层层包围的东西,一款款包围的产品,社会产品需要提供社会服务,包括资金安全的问题,我们也是一直在探索的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走的是一条正确的路。

民生银行贾凤军:区块链本质功能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