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鹏:IEO/ICO投资风险防范的再思考

IEO是把双刃剑。

邓建鹏:IEO/ICO投资风险防范的再思考

作者:邓建鹏,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更多内容,参见邓建鹏、孙朋磊:《区块链国际监管与合规应对》,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版)

一、IEO∕ICO的基本模式 

进入2019年以来,一年多的币圈熊市突然被IEO模式掀起了一股热潮。所谓IEO实质上同ICO近似,两者都是发币。不同的是,IEO是以交易所为核心发行虚拟代币,直接上线交易所发行。而以往的ICO项目在上交易所之前,先进行私募融资,或在第三方网站公开融资,通常项方支付巨额上币费后,代币才能上交易所交易。与IEO不同的是,由于没有严格的审核机制,ICO在私募或第三方网站公开融资时,存在大量诈骗或跑路等现象,在过一年多,给投资人带来巨额损失。

近两个月来,IEO项目则多在一些知名境外交易平台上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交易所承担了事项事前宣传、项目内容实质审核等具体工作,然后向交易者保荐。这样可能降低通过交易平台筹集资金的骗局和可疑项目,IEO使诈骗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IEO实质上是交易所以自己的信用向公众推广交易。IEO具备的一系列特点,如平台币作交易的基础币、中间环节减少、知名交易平台审核作背书等等,成为当前熊市重建市场信心的模式。

但是IEO也是把双刃剑。交易所以自己的信用为IEO项目背书。如果IEO对应的项目将来发展看好,则是实现了双赢。否则,若IEO项目失败,则交易所很可能声名扫地。 

二、IEO∕ICO的高风险 

为此,本文对IEO以及其模式的源头ICO的投资风险作进一步分析,期望提高投资人的风险意识。

要应对风险,投资者应清楚区块链当前还在处在非常初级阶段。长远而言,区块链领域的投资并非暴富手段。一些项目方声称所谓的“十倍币或者百倍币”,仍然存在欺诈嫌疑。区块链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可能还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意味着目前任何成功都可能是阶段性的。

首先,我们在2017年年初对一些业内资深人士调研时,他们认为当时国内真正从事区块链创业的公司,仅仅15〜20家,而已经真正进入商业应用领域的区块链项目,则不超过5家,已经盈利的项目更是世所罕见。ICO存在的高风险状况,在未来两到三年没有本质变化。当前,一些IEO项目代币短期暴涨十倍甚至二十倍,依然不过是炒作的结果,必将以其他投资人损失资金作为代价。

其次,大多数通过境外ICO众筹平台直接向公众募资,投资者散户化特征非常明显。甚至有的ICO项目明确规定单笔直投最低额度为0.01ETH,最高额度为30ETH。在IEO模式中,不论是预约式,还是持有平台币限购模式,都存在散户化特征。这种散户化投资存在许多先天缺陷:

(1)投资者高度分散,涉及的公众数量广泛,日后出现纠纷,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极易影响社会稳定;

(2)散户化投资者多呈非理性状态,往往受前期一些所谓明星级ICO项目的代币暴涨蛊惑,采用 “ALL IN”(投入个人所有资金)的盲目且极端的投资手法,其后果可想而知;

(3)散户投资者抗风险能力极其有限,同时往往不具备良好的投资策略与心理应对。

再次,IEO∕ICO除了充满种种欺诈风险之外,还涉及巨大的政策风险。纵观国际与国内虚拟货币价格变动的历史,虚拟货币暴涨暴跌与一国监管政策关系极大。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很容易致使各类加密数字代币市值大降,甚至不排除归零的可能,最终使投资者血本无归。正在近期IEO模式一片火热之际,中国发改委的征求意见稿中,出现要求淘汰“挖矿”行业,不能不说再度表达了政府对这个领域的深深忧虑。

最后,IEO∕ICO涉及的各类数字代币的市场风险巨大。数字代币极易受到一些机构操控。在2017-2018年前后ICO曾盛行一时,当时有的机构邀请一些知名人士站台,为某一代币和对应项目背书。通过知名人士的诱导性言论,控制代币价格的涨跌。为拉抬代币市场价格,一些项目发起机构往往为邀请站台的币圈或链圈著名人士支付高额的费用。费用往往以初始发行的代币支付,有的著名人士收取的代币甚至高达公开发行代币份额的10%〜20%,这一切代价终将由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资者承担。在近期IEO模式中,前述特征很难说已经消失。

为使数字代币早日上线虚拟货币交易机构,提高代币流动性,拉升价格,一些毫无实质意义或价值的代币创建者,往往以支付巨额资金(或等值虚拟代币)或合作的形式,向某些交易机构高管变相行贿。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时期,某些交易机构可能参与一些违规活动。比如,一些项目发起人联合交易所拉升或者打压代币价格,人为修订代币交易价格、交易数量或交易总金额等,引诱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

近期在IEO火热之时,一些长期罕有人问津、几乎毫交易额度的代币(业界称为“僵尸币”)突然间在一两周内价格上涨二三十倍。这种极炒作后果,可想而知。 

三、IEO∕ICO的风险防范 

首先,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应增强风险意识,必须具有相当的高风险承受能力,方可考虑涉足此一领域。如前所述,多数IEO∕ICO项目和天使投资及VC投资近似,失败比率极高。若投资者没有高风险承受能力与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及时退出,或者应设法避免自己接触任何IEO∕ICO项目以及其他虚拟货币投资。

其次,投资者对项目应形成合理预期,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制定合理投资策略,分散投资,控制风险。在投资期间,投资者初步形成代币的合理涨幅预期,在代币涨到合适价格时,建议投资者及时变现离场。对那些项目代币发行价格过高、估值虚高者一律回避。对事先确立的心理预期与投资策略,投资者应严格执行,以免被事后过热或过冷的市场变化和不稳定情绪所支配。

再次,投资者要想投一个可靠的项目,必须对项目仔细评估,并形成合理估值判断。这些评估内容包括:该项目本身是否靠谱,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区块链项目主要在信用缺失的场景,最能显现其价值;团队的技术实力状况,是否有技术团队,这些团队成员此前是否有区块链行业的经历;投资方的以往案例;项目发起人的技术、创意是否具有原创性,是否击中社会痛点,与国家政策与法规是否相符。

横向比较,这个项目较类似的项目处于相同生命周期时的市值是相对超过平均还是低于平均水平,如果是低于平均水平那么显然它是被低估了,相对来说投资回报率更高;评估该项目是否融资太多、团队锁定期太短?团队锁定期较长(通常是半年以上),通常说明团队更自信,一些团队在规划中希望代币迫不及待解锁,比如上线很短时间就将代币释放,往往存在问题;初创企业是否将融资获得的主流虚拟货币用于项目;评估其初始发行的数字代币在虚拟货币市场将来是否有相应竞争力;评估该项目将来的参与用户是否活跃,项目有无配套社区,能否形成一个生态圈(社群)等等。 

生成图片
4

发表评论

邓建鹏:IEO/ICO投资风险防范的再思考

星期日 2019-04-14 19:10:31

邓建鹏:IEO/ICO投资风险防范的再思考

作者:邓建鹏,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更多内容,参见邓建鹏、孙朋磊:《区块链国际监管与合规应对》,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版)

一、IEO∕ICO的基本模式 

进入2019年以来,一年多的币圈熊市突然被IEO模式掀起了一股热潮。所谓IEO实质上同ICO近似,两者都是发币。不同的是,IEO是以交易所为核心发行虚拟代币,直接上线交易所发行。而以往的ICO项目在上交易所之前,先进行私募融资,或在第三方网站公开融资,通常项方支付巨额上币费后,代币才能上交易所交易。与IEO不同的是,由于没有严格的审核机制,ICO在私募或第三方网站公开融资时,存在大量诈骗或跑路等现象,在过一年多,给投资人带来巨额损失。

近两个月来,IEO项目则多在一些知名境外交易平台上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交易所承担了事项事前宣传、项目内容实质审核等具体工作,然后向交易者保荐。这样可能降低通过交易平台筹集资金的骗局和可疑项目,IEO使诈骗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IEO实质上是交易所以自己的信用向公众推广交易。IEO具备的一系列特点,如平台币作交易的基础币、中间环节减少、知名交易平台审核作背书等等,成为当前熊市重建市场信心的模式。

但是IEO也是把双刃剑。交易所以自己的信用为IEO项目背书。如果IEO对应的项目将来发展看好,则是实现了双赢。否则,若IEO项目失败,则交易所很可能声名扫地。 

二、IEO∕ICO的高风险 

为此,本文对IEO以及其模式的源头ICO的投资风险作进一步分析,期望提高投资人的风险意识。

要应对风险,投资者应清楚区块链当前还在处在非常初级阶段。长远而言,区块链领域的投资并非暴富手段。一些项目方声称所谓的“十倍币或者百倍币”,仍然存在欺诈嫌疑。区块链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可能还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意味着目前任何成功都可能是阶段性的。

首先,我们在2017年年初对一些业内资深人士调研时,他们认为当时国内真正从事区块链创业的公司,仅仅15〜20家,而已经真正进入商业应用领域的区块链项目,则不超过5家,已经盈利的项目更是世所罕见。ICO存在的高风险状况,在未来两到三年没有本质变化。当前,一些IEO项目代币短期暴涨十倍甚至二十倍,依然不过是炒作的结果,必将以其他投资人损失资金作为代价。

其次,大多数通过境外ICO众筹平台直接向公众募资,投资者散户化特征非常明显。甚至有的ICO项目明确规定单笔直投最低额度为0.01ETH,最高额度为30ETH。在IEO模式中,不论是预约式,还是持有平台币限购模式,都存在散户化特征。这种散户化投资存在许多先天缺陷:

(1)投资者高度分散,涉及的公众数量广泛,日后出现纠纷,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极易影响社会稳定;

(2)散户化投资者多呈非理性状态,往往受前期一些所谓明星级ICO项目的代币暴涨蛊惑,采用 “ALL IN”(投入个人所有资金)的盲目且极端的投资手法,其后果可想而知;

(3)散户投资者抗风险能力极其有限,同时往往不具备良好的投资策略与心理应对。

再次,IEO∕ICO除了充满种种欺诈风险之外,还涉及巨大的政策风险。纵观国际与国内虚拟货币价格变动的历史,虚拟货币暴涨暴跌与一国监管政策关系极大。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很容易致使各类加密数字代币市值大降,甚至不排除归零的可能,最终使投资者血本无归。正在近期IEO模式一片火热之际,中国发改委的征求意见稿中,出现要求淘汰“挖矿”行业,不能不说再度表达了政府对这个领域的深深忧虑。

最后,IEO∕ICO涉及的各类数字代币的市场风险巨大。数字代币极易受到一些机构操控。在2017-2018年前后ICO曾盛行一时,当时有的机构邀请一些知名人士站台,为某一代币和对应项目背书。通过知名人士的诱导性言论,控制代币价格的涨跌。为拉抬代币市场价格,一些项目发起机构往往为邀请站台的币圈或链圈著名人士支付高额的费用。费用往往以初始发行的代币支付,有的著名人士收取的代币甚至高达公开发行代币份额的10%〜20%,这一切代价终将由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资者承担。在近期IEO模式中,前述特征很难说已经消失。

为使数字代币早日上线虚拟货币交易机构,提高代币流动性,拉升价格,一些毫无实质意义或价值的代币创建者,往往以支付巨额资金(或等值虚拟代币)或合作的形式,向某些交易机构高管变相行贿。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时期,某些交易机构可能参与一些违规活动。比如,一些项目发起人联合交易所拉升或者打压代币价格,人为修订代币交易价格、交易数量或交易总金额等,引诱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

近期在IEO火热之时,一些长期罕有人问津、几乎毫交易额度的代币(业界称为“僵尸币”)突然间在一两周内价格上涨二三十倍。这种极炒作后果,可想而知。 

三、IEO∕ICO的风险防范 

首先,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应增强风险意识,必须具有相当的高风险承受能力,方可考虑涉足此一领域。如前所述,多数IEO∕ICO项目和天使投资及VC投资近似,失败比率极高。若投资者没有高风险承受能力与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及时退出,或者应设法避免自己接触任何IEO∕ICO项目以及其他虚拟货币投资。

其次,投资者对项目应形成合理预期,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制定合理投资策略,分散投资,控制风险。在投资期间,投资者初步形成代币的合理涨幅预期,在代币涨到合适价格时,建议投资者及时变现离场。对那些项目代币发行价格过高、估值虚高者一律回避。对事先确立的心理预期与投资策略,投资者应严格执行,以免被事后过热或过冷的市场变化和不稳定情绪所支配。

再次,投资者要想投一个可靠的项目,必须对项目仔细评估,并形成合理估值判断。这些评估内容包括:该项目本身是否靠谱,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区块链项目主要在信用缺失的场景,最能显现其价值;团队的技术实力状况,是否有技术团队,这些团队成员此前是否有区块链行业的经历;投资方的以往案例;项目发起人的技术、创意是否具有原创性,是否击中社会痛点,与国家政策与法规是否相符。

横向比较,这个项目较类似的项目处于相同生命周期时的市值是相对超过平均还是低于平均水平,如果是低于平均水平那么显然它是被低估了,相对来说投资回报率更高;评估该项目是否融资太多、团队锁定期太短?团队锁定期较长(通常是半年以上),通常说明团队更自信,一些团队在规划中希望代币迫不及待解锁,比如上线很短时间就将代币释放,往往存在问题;初创企业是否将融资获得的主流虚拟货币用于项目;评估其初始发行的数字代币在虚拟货币市场将来是否有相应竞争力;评估该项目将来的参与用户是否活跃,项目有无配套社区,能否形成一个生态圈(社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