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真正稀缺的不是技术类人员,而是具备区块链哲学素养并面向未来商业场景与未来协作关系的能够设计出的一套基础设施。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张沛,井通副总裁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一、生产信任

1基于人格的信任

我们说区块链是构造信任的机器嗯,但是这句话并没有讲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信任是分种类的。嗯,不是说有了数据我就可以信任了,比如说我们信任自己的家庭成员,信任自己的父母,信任自己的朋友,这个过程中也是不需要什么区块链的,可信数据依然能够构建信任的,那么就是我们常见的第一种构建现实的信任的范式叫做基于人格的信任。

1、差序格局:父母、家庭、朋友、社会关系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基于人格的信任

在这种熟人关系的网络情况下,我们会容易构建比较稳定的信任关系。嗯,比如我们的核心家庭,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那么这个构成了我们中国最核心的一个圈层。费孝通先生讲的这个叫差序格局是非常形象的一种表述,相当于是祠堂里面的水波一样从核心到外围一层一层的淡化,一层一层的减弱,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关系在递减。

2、圈子:协作网络

计算机界有一个比较经典的定律叫梅特卡夫定律。这个定律讲网络的价值与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当你有三个用户的时候,这个架子假如说是9,但是你有五个用户的时候,这个架子就是25,这个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在我们的社会协作过程中,不同规模的这个协作网络产生的这个价值网络也是极大的,不同的。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梅特卡夫定律

接下来我以几个不同的社群来跟大家做一下分校,第一个我要讲的是格莱珉的五人小组社群。这五人小组里面儿是能建立一个强协作关系的,比如说过去在农村地区,其实大家的称呼往往不是直接称呼名字都是以孩子的爸爸,孩子的妈妈。某某某为一个基点,很多人互相叫不出来名字,那么在格莱珉这个小组里面的话,大家首先要求对方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而且五个人之间是相互比较熟悉的。

其实这种熟人网络就构成了一种网络约束。如果说你不遵从这个网络里面的一些默认规则的话,这个小组的协作就很难进行下去。所以,这算是小范围社群的一个基础共识。

看美国大片儿,应该都知道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很多时候是按照小组来作战的。那么每个成员有自己不同的特长,他们会把自己的某一个方向交给他们的队员,然后五个人的小组构成了一个小作战单元。这种灵活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互相配合要求非常高。

为什么我们要说五这个数字呢?这个数字其实算是一个边界。

第二个数字是邓巴数,这个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不同社会结构的,这个熟人关系,他发现从原始部落也好,这个资本主义部落也好,到现在社会也好,不管这个文明进化到什么程度,每个人所能处理的熟人关系大约是148人,四舍五入的话就是150人。后来被提升为邓巴理论,被认为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社交网站的理论基础。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邓巴数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自己日常社交的一些基本情况,就是你数一数你日常所能维护的熟人群体的数量,你列的清单一般情况下来讲,你肯定不会超过50个人。

邓巴理论在研究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延展性,就是能够精确交往、深入交往的人数,一般来说是20个人左右。比如,我们群里面有很多这个女性朋友,如果说你能有20个以上的闺蜜,那你就很厉害了,我还没有见过有多少女孩子有20个以上闺蜜的。

还有一个是伴随着区块链的火爆,微信成了一个社交的基础应用。很多微信群开始爆炸性的发展出来,很多人开始加很多好友。我也见过不少人,微信加满了,自己有三四个甚至更多的微信号,那么大家知道微信最多能够加多少好友吗?

我的微信还没有加满,所以我现在没有验证过这个答案。微信官方网站给的好友上限是五千个。但是多个渠道显示张小龙给的这个人数是五千零四十人。为什么说还有个零头儿呢,因为这个数是柏拉图理想国里面的人数。张小龙其实借用了这个隐喻。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理想国

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翻一翻自己的微信好友里面的聊天记录,如果说一年内有聊天记录的,或者是喜欢联系的,我相信超过两三百个人的应该不会太多,可能90%的这个交往也就局限在几十个人。

我们为什么要提起这样一个古老的理论呢?其实这个过程中就是下面我们要提到的一个东西:人的大脑生理局限性。也就是我们的社会跟技术发展其实很快,但是大脑的进化其实是挺慢的,跟不上。我们的记忆力以及我们的计算核心单元CPU,相比机器来讲,无论是可扩展性还是可升级性都是非常差的,而且很难通过训练达到有质的提升。

区块链其实是一个广泛互联的基础设施,但前提是连接了这么多的资源,这么多的好友,这么多的人,最中间能建立一个强协作关系吗?如果说没有强协作关系,那么这个价值又怎么产生出来呢?

我们说区块链是构建信任的机器,其实从流程上来讲,我们是通过区块链计算机来作为我们大脑的一个外脑来协助我们工作,他本质上是我们使用的一个机器人,那么这个机器人来弥补我们大脑的不足,通过A所使用的机器人和B所使用的机器人,这两个机器人之间来建立一个通信协议来进行链接,那么两个机器人分别影响到他们的这个机器人的使用主体,而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机器与机器之间进行链接,机器再分别与人进行链接,然后再在两个人之间形成这样的一种关系变化。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三体

比如,《三体》里面就是有一段话是这么讲:三体人很好奇,为什么人类还有秘密呀?因为人类的通信是靠语言来进行的,那么语言其实说话也好,或者其他交流方式也好,这个输出的带宽是非常低的,而三体人是靠脑电波来交流的,那么这个通信的带宽就是很高的,而且他们算是一个点对点的通信广播式通信。这种通信方式是没有秘密的。

那么,我们通过区块链也好,通过现在的互联网也好,其实是通过机器跟技术的进步来解决人类大脑的生理缺陷。

但是这个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只能通过技术来进行修补、来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补充。我们可以无限去靠近,但还是永远达不到三体社会。刚才我讲了第一个熟人关系之间是直接点对点建立人格的信任的,那么当超过150人之后,也就是邓巴数之后,超过这个社交协作的熟人边界之后,我们点对点之间要建立信任,是需要有工具的,这个工具就是通过机器,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实现充分的链接,机器与机器之间可以有比较高的通信带宽,有数据处理协议来拓展我们的协作边界。

即便说是区块链连接了非常非常多的资源,连接了很多个社区,很多个公司,很多个应用,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讲,所能维护的这个社交关系还是不会超过150人,这是由我们的生理结构决定的。我们短期内的大脑也不会进化这么快。

所以把这一个流程串连起来看的话,目前区块链技术其实要解决的是在机器与机器之间去完善通信协议,机器与机器之间去增加通信带宽,机器与机器之间去降低协作成本,然后这个中间环节打通了之后,那么这个机器可以更有效的作为人类的外脑来去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进而在两个人类主体之间建立信任,而过程中能够提供一个更有效的基础设施。

做个小结:基于人格的信任是信任的第一种范式,从家庭,朋友到社会关系,一层一层逐渐的递减。信任的第二种范式则是基于系统的信任。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科学的最大特征是可证伪

二、基于系统的信任

比如,我们都说相信科学。科学其实不是某一个人,不是一个程序,也不是一个机器。你很难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那么,科学最大的特征是什么?科学最大的特征是可证伪。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伽利略时代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我们整个物理学是不断的在进步的,每一个新阶段都会发现前任的错误或者不足。但是,我们现在不能说亚里士多德时代就不是科学了...科学不是说不可以错,科学是可以错的,但是一套整个的构造过程是要可证伪的,也就是说需要被重新验证,被其他人可以验证。

但是我们再回到第一种亲人方式上来讲人格说,信任是不可以被证伪的,有时候你说你就相信这个人,比如说一个姑娘,她爱上了一个渣男,她就相信这个渣男,虽然大家都看不起这个渣男,不相信这个渣男,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你可以说是爱情冲昏了双眼,其实从1万个角度来讲,一个人相信另外一个人,他无法把这种信任有效地传递下去,但是一个人相信科学,他可以把这种信任有效地传递下去。人格是不可以被证伪的,而人也没法证明自己没做过的事儿,比如说一个人没有偷东西,那你要让他自己证明没有偷东西,他其实自己很难证明的。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疫苗事件

生产信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背后需要专业的训练,就比如说生产疫苗,需要专业的设备,专业的人员,专业的流程控制,专业的检验人员,专业的审批人员等等一系列的过程来进行,确保社会分工是值得信任的。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传播信任

2传播信任

我们说一说传播信任。比如说你去买一个牙膏,你去买一个化妆品,往往你只认识这个牌子,你也不会仔细看产品说明。因为我们大脑的处理信息有限,只能接受一个简化的信息,所以信任传递出来必须是一个简化的过程。

大家其实看到很多媒体性的人格被媒体塑造的认知,这个里面很容易被媒体带节奏的,人们只关注情绪化的语言、情绪化的文章,所以很多自媒体的运营深暗此道,往往先调动的是朋友圈里面的这种情绪化的操作系统,然后基本不给你讲什么是专业的东西。

现在有了区块链之后,有没有可能来解决这个信任的生产和传播的一对矛盾呢?生产信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播信任是一个简化的过程,这个是由于人类大脑的这个输入和加工的一个局限所导致的。

人类对于大量数据的这种简化的处理是简化为品牌,那么机器对于大量数据的简化处理怎么进行处理呢?这个里面儿就不能单纯就区块链论区块链了,比如说大家可能都是支付宝用户,你可以看到支付宝推出这个产品叫芝麻信用,我也用了很多年了;比如用现在的共享单车,如果你芝麻信用分高于600分以上,你就不用押金了,在这个过程中就被给出了一个简化的信用处理,其实节省了很多商业交易的成本。这个是机器对于数据的一个简化处理的案例。

机器对于数据的简化处理,还是要符合人类大脑的认知习惯的。区块链还是作为人的一个外脑来进行辅助的。

3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这个问题一直是业界人士争论比较多的问题。中心化是带来效率,去中心化是带来公平;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分别有不同的场景,是一个长轴不同的场景分布,以及在这个长轴上不同的位置,然后在这个长轴上可能会向两端不同方向移动,就在中间寻找一个平衡。它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谈区块链去中心化之前,我们先来谈一谈中心化。比如,当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产类的工厂;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消费品,全世界的鞋匠基本都消失了,鞋匠开始成为工厂的工人了,没有任何一个鞋匠所制造的鞋子会比工厂的成本更低,会比工厂的质量可能更好。当然,现在这个个性化定制的一些鞋子,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我的一个观点是中心化在生产制造物质生产领域会继续加强。这种效率的加强会让整个分工体系都会享受到效率增强的红利。

我们再来看一看关于去中心化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部分。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个领域是金融领域,因为金融在我们的社会中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分配的角色,而它又不直接从事生产制造。我们可以看一下一个数据:2017年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非银金融这两个金融业所得到的利润总和超过所有其他实体经济领域的利润总和。我们可以说金融业的贪婪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我们的历史当中出现。所以科技界的极客对这个现象很不爽,然后2008年开始有了比特币。(郭善琪注:应该是2009年1月3日才有比特币的)

人们对金融领域关于去中心化的诉求、对于公平的诉求,是一个让利益再次分配、利益再次均衡的一个博弈。总结起来,我认为去中心化所涉及的这个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是侧移到规则和利益分配这个领域的诉求,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操作系统的软件部分。

人类社会操作系统的硬件部分中心化会让整个群体都受益,因为效率增加了,而在人类操作系统的软件部分,对于去中心化的需求会诉求比较高,这个里面的矛盾会比较突出,因为涉及到利益分配规则的制定。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在中间取得一个平衡,本质上是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大家都反馈这个区块链的人才太难找,区块链的技术人才也特稀缺,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后来我又在想,区块链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稀缺的?自己在区块链哪些方向进行发展,以及应该往哪个方向进行努力呢?我思考了一下,真正稀缺的不是能解决问题的区块链码农或者其他的这些技术类的人员,最稀缺的的是具备区块链哲学素养并面向未来商业场景与未来协作关系的能够设计出的一套基础设施。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社区与公司

4社区与公司

现在很多公司在做币改一链改,包括链通等各种不同的名词玩法。未来会成就公司制度吗?我越想越觉得可能不会成就公司制度。

举个例子,迄今为止没有哪家企业用公众号将企业品宣做的非常好的。但公众号却成就了自媒体。那你就不要在企业里面待着好了,出来干自媒体好了,所以大家看到现在有非常多知名的自媒体公众号的话,成就了非常多的自媒体。那么,对于区块链也是一样,你要想一想,区块链未来会不会成就公司制度呢?如果不是,又何必在这个方向苦苦挣扎,苦苦纠结呢?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下井通和墨客联合创始人的一句话:区块链只有50%技术升级,它所对应的背后一系列的技术,不是原始创新,而是一个集成创新,区块链95%的部分是思维观念的转变。

我们在服务很多客户,很多企业的时候,其实发现最主要的成本也不是说去帮他们做需求分析,去做部署实施。基本上跟企业的负责人、领导层去讲,为什么要用区块链,区块链的好处是什么?等等。这其实和早期的这个企业做互联网化改造是非常相似的。你纵然拥有再先进的区块链技术,你也卸不下他内心的恐惧。

我提出叫公司社区化,社区公司化从中心化的公司向社区化进行转变,变得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容易先换从社区化的组织里面去进行转,变得更加有秩序。

我认为区块链第一个阶段的社区构造,基本上也到一个拐点了,就是大量的社区基于社交软件建立起来,大家广泛的链接在一起,而不是像过去的论坛这样方式——单点辐射的方式。其次,是一个p2p的交流方式。那么,第二个阶段就是社区里面会产生社区的品牌跟一些强协作关系,这些社区对外可以开始和公司形成竞争关系,因为它更具有创造力,更有灵活性。

对于做社区运营的也好,对于做区块链技术服务的也好,接下来我想大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社区的运作,下一阶段怎么走;怎么做社区——如何产生社区的品牌、社区如何产生强协作强交付、如何产生更稳定可靠的秩序,来和现有市场的公司形成竞争。

区块链技术只有5%是技术升级,95%是思维观念的转变。从公司社区化其实是从公司拥有区块链技术,然后去寻找区块链思维,这是一个从工具到目的的过程;而如果说从公司走向公司化,那么我觉得这是一个从先建立了共识,有了观念,有了目的,再去寻找工具的过程。所以,我在想:为什么不可以从社区里面去产生公司呢?

公司注定是要死的。没有哪家公司不会死掉,这是规律。那么,我在想:社区里面儿为什么不可以走另外一套进化的路径呢?快生快死,这是我最近关于社区和公司的思考。

生成图片
12

发表评论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星期一 2018-08-13 19:59:49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张沛,井通副总裁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一、生产信任

1基于人格的信任

我们说区块链是构造信任的机器嗯,但是这句话并没有讲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信任是分种类的。嗯,不是说有了数据我就可以信任了,比如说我们信任自己的家庭成员,信任自己的父母,信任自己的朋友,这个过程中也是不需要什么区块链的,可信数据依然能够构建信任的,那么就是我们常见的第一种构建现实的信任的范式叫做基于人格的信任。

1、差序格局:父母、家庭、朋友、社会关系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基于人格的信任

在这种熟人关系的网络情况下,我们会容易构建比较稳定的信任关系。嗯,比如我们的核心家庭,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那么这个构成了我们中国最核心的一个圈层。费孝通先生讲的这个叫差序格局是非常形象的一种表述,相当于是祠堂里面的水波一样从核心到外围一层一层的淡化,一层一层的减弱,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关系在递减。

2、圈子:协作网络

计算机界有一个比较经典的定律叫梅特卡夫定律。这个定律讲网络的价值与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当你有三个用户的时候,这个架子假如说是9,但是你有五个用户的时候,这个架子就是25,这个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在我们的社会协作过程中,不同规模的这个协作网络产生的这个价值网络也是极大的,不同的。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梅特卡夫定律

接下来我以几个不同的社群来跟大家做一下分校,第一个我要讲的是格莱珉的五人小组社群。这五人小组里面儿是能建立一个强协作关系的,比如说过去在农村地区,其实大家的称呼往往不是直接称呼名字都是以孩子的爸爸,孩子的妈妈。某某某为一个基点,很多人互相叫不出来名字,那么在格莱珉这个小组里面的话,大家首先要求对方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而且五个人之间是相互比较熟悉的。

其实这种熟人网络就构成了一种网络约束。如果说你不遵从这个网络里面的一些默认规则的话,这个小组的协作就很难进行下去。所以,这算是小范围社群的一个基础共识。

看美国大片儿,应该都知道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很多时候是按照小组来作战的。那么每个成员有自己不同的特长,他们会把自己的某一个方向交给他们的队员,然后五个人的小组构成了一个小作战单元。这种灵活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互相配合要求非常高。

为什么我们要说五这个数字呢?这个数字其实算是一个边界。

第二个数字是邓巴数,这个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不同社会结构的,这个熟人关系,他发现从原始部落也好,这个资本主义部落也好,到现在社会也好,不管这个文明进化到什么程度,每个人所能处理的熟人关系大约是148人,四舍五入的话就是150人。后来被提升为邓巴理论,被认为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社交网站的理论基础。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邓巴数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自己日常社交的一些基本情况,就是你数一数你日常所能维护的熟人群体的数量,你列的清单一般情况下来讲,你肯定不会超过50个人。

邓巴理论在研究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延展性,就是能够精确交往、深入交往的人数,一般来说是20个人左右。比如,我们群里面有很多这个女性朋友,如果说你能有20个以上的闺蜜,那你就很厉害了,我还没有见过有多少女孩子有20个以上闺蜜的。

还有一个是伴随着区块链的火爆,微信成了一个社交的基础应用。很多微信群开始爆炸性的发展出来,很多人开始加很多好友。我也见过不少人,微信加满了,自己有三四个甚至更多的微信号,那么大家知道微信最多能够加多少好友吗?

我的微信还没有加满,所以我现在没有验证过这个答案。微信官方网站给的好友上限是五千个。但是多个渠道显示张小龙给的这个人数是五千零四十人。为什么说还有个零头儿呢,因为这个数是柏拉图理想国里面的人数。张小龙其实借用了这个隐喻。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理想国

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翻一翻自己的微信好友里面的聊天记录,如果说一年内有聊天记录的,或者是喜欢联系的,我相信超过两三百个人的应该不会太多,可能90%的这个交往也就局限在几十个人。

我们为什么要提起这样一个古老的理论呢?其实这个过程中就是下面我们要提到的一个东西:人的大脑生理局限性。也就是我们的社会跟技术发展其实很快,但是大脑的进化其实是挺慢的,跟不上。我们的记忆力以及我们的计算核心单元CPU,相比机器来讲,无论是可扩展性还是可升级性都是非常差的,而且很难通过训练达到有质的提升。

区块链其实是一个广泛互联的基础设施,但前提是连接了这么多的资源,这么多的好友,这么多的人,最中间能建立一个强协作关系吗?如果说没有强协作关系,那么这个价值又怎么产生出来呢?

我们说区块链是构建信任的机器,其实从流程上来讲,我们是通过区块链计算机来作为我们大脑的一个外脑来协助我们工作,他本质上是我们使用的一个机器人,那么这个机器人来弥补我们大脑的不足,通过A所使用的机器人和B所使用的机器人,这两个机器人之间来建立一个通信协议来进行链接,那么两个机器人分别影响到他们的这个机器人的使用主体,而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机器与机器之间进行链接,机器再分别与人进行链接,然后再在两个人之间形成这样的一种关系变化。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三体

比如,《三体》里面就是有一段话是这么讲:三体人很好奇,为什么人类还有秘密呀?因为人类的通信是靠语言来进行的,那么语言其实说话也好,或者其他交流方式也好,这个输出的带宽是非常低的,而三体人是靠脑电波来交流的,那么这个通信的带宽就是很高的,而且他们算是一个点对点的通信广播式通信。这种通信方式是没有秘密的。

那么,我们通过区块链也好,通过现在的互联网也好,其实是通过机器跟技术的进步来解决人类大脑的生理缺陷。

但是这个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只能通过技术来进行修补、来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补充。我们可以无限去靠近,但还是永远达不到三体社会。刚才我讲了第一个熟人关系之间是直接点对点建立人格的信任的,那么当超过150人之后,也就是邓巴数之后,超过这个社交协作的熟人边界之后,我们点对点之间要建立信任,是需要有工具的,这个工具就是通过机器,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实现充分的链接,机器与机器之间可以有比较高的通信带宽,有数据处理协议来拓展我们的协作边界。

即便说是区块链连接了非常非常多的资源,连接了很多个社区,很多个公司,很多个应用,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讲,所能维护的这个社交关系还是不会超过150人,这是由我们的生理结构决定的。我们短期内的大脑也不会进化这么快。

所以把这一个流程串连起来看的话,目前区块链技术其实要解决的是在机器与机器之间去完善通信协议,机器与机器之间去增加通信带宽,机器与机器之间去降低协作成本,然后这个中间环节打通了之后,那么这个机器可以更有效的作为人类的外脑来去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进而在两个人类主体之间建立信任,而过程中能够提供一个更有效的基础设施。

做个小结:基于人格的信任是信任的第一种范式,从家庭,朋友到社会关系,一层一层逐渐的递减。信任的第二种范式则是基于系统的信任。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科学的最大特征是可证伪

二、基于系统的信任

比如,我们都说相信科学。科学其实不是某一个人,不是一个程序,也不是一个机器。你很难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那么,科学最大的特征是什么?科学最大的特征是可证伪。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伽利略时代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我们整个物理学是不断的在进步的,每一个新阶段都会发现前任的错误或者不足。但是,我们现在不能说亚里士多德时代就不是科学了...科学不是说不可以错,科学是可以错的,但是一套整个的构造过程是要可证伪的,也就是说需要被重新验证,被其他人可以验证。

但是我们再回到第一种亲人方式上来讲人格说,信任是不可以被证伪的,有时候你说你就相信这个人,比如说一个姑娘,她爱上了一个渣男,她就相信这个渣男,虽然大家都看不起这个渣男,不相信这个渣男,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你可以说是爱情冲昏了双眼,其实从1万个角度来讲,一个人相信另外一个人,他无法把这种信任有效地传递下去,但是一个人相信科学,他可以把这种信任有效地传递下去。人格是不可以被证伪的,而人也没法证明自己没做过的事儿,比如说一个人没有偷东西,那你要让他自己证明没有偷东西,他其实自己很难证明的。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疫苗事件

生产信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背后需要专业的训练,就比如说生产疫苗,需要专业的设备,专业的人员,专业的流程控制,专业的检验人员,专业的审批人员等等一系列的过程来进行,确保社会分工是值得信任的。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传播信任

2传播信任

我们说一说传播信任。比如说你去买一个牙膏,你去买一个化妆品,往往你只认识这个牌子,你也不会仔细看产品说明。因为我们大脑的处理信息有限,只能接受一个简化的信息,所以信任传递出来必须是一个简化的过程。

大家其实看到很多媒体性的人格被媒体塑造的认知,这个里面很容易被媒体带节奏的,人们只关注情绪化的语言、情绪化的文章,所以很多自媒体的运营深暗此道,往往先调动的是朋友圈里面的这种情绪化的操作系统,然后基本不给你讲什么是专业的东西。

现在有了区块链之后,有没有可能来解决这个信任的生产和传播的一对矛盾呢?生产信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播信任是一个简化的过程,这个是由于人类大脑的这个输入和加工的一个局限所导致的。

人类对于大量数据的这种简化的处理是简化为品牌,那么机器对于大量数据的简化处理怎么进行处理呢?这个里面儿就不能单纯就区块链论区块链了,比如说大家可能都是支付宝用户,你可以看到支付宝推出这个产品叫芝麻信用,我也用了很多年了;比如用现在的共享单车,如果你芝麻信用分高于600分以上,你就不用押金了,在这个过程中就被给出了一个简化的信用处理,其实节省了很多商业交易的成本。这个是机器对于数据的一个简化处理的案例。

机器对于数据的简化处理,还是要符合人类大脑的认知习惯的。区块链还是作为人的一个外脑来进行辅助的。

3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这个问题一直是业界人士争论比较多的问题。中心化是带来效率,去中心化是带来公平;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分别有不同的场景,是一个长轴不同的场景分布,以及在这个长轴上不同的位置,然后在这个长轴上可能会向两端不同方向移动,就在中间寻找一个平衡。它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谈区块链去中心化之前,我们先来谈一谈中心化。比如,当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产类的工厂;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消费品,全世界的鞋匠基本都消失了,鞋匠开始成为工厂的工人了,没有任何一个鞋匠所制造的鞋子会比工厂的成本更低,会比工厂的质量可能更好。当然,现在这个个性化定制的一些鞋子,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我的一个观点是中心化在生产制造物质生产领域会继续加强。这种效率的加强会让整个分工体系都会享受到效率增强的红利。

我们再来看一看关于去中心化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部分。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个领域是金融领域,因为金融在我们的社会中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分配的角色,而它又不直接从事生产制造。我们可以看一下一个数据:2017年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非银金融这两个金融业所得到的利润总和超过所有其他实体经济领域的利润总和。我们可以说金融业的贪婪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我们的历史当中出现。所以科技界的极客对这个现象很不爽,然后2008年开始有了比特币。(郭善琪注:应该是2009年1月3日才有比特币的)

人们对金融领域关于去中心化的诉求、对于公平的诉求,是一个让利益再次分配、利益再次均衡的一个博弈。总结起来,我认为去中心化所涉及的这个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是侧移到规则和利益分配这个领域的诉求,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操作系统的软件部分。

人类社会操作系统的硬件部分中心化会让整个群体都受益,因为效率增加了,而在人类操作系统的软件部分,对于去中心化的需求会诉求比较高,这个里面的矛盾会比较突出,因为涉及到利益分配规则的制定。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在中间取得一个平衡,本质上是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大家都反馈这个区块链的人才太难找,区块链的技术人才也特稀缺,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后来我又在想,区块链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稀缺的?自己在区块链哪些方向进行发展,以及应该往哪个方向进行努力呢?我思考了一下,真正稀缺的不是能解决问题的区块链码农或者其他的这些技术类的人员,最稀缺的的是具备区块链哲学素养并面向未来商业场景与未来协作关系的能够设计出的一套基础设施。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社区与公司

4社区与公司

现在很多公司在做币改一链改,包括链通等各种不同的名词玩法。未来会成就公司制度吗?我越想越觉得可能不会成就公司制度。

举个例子,迄今为止没有哪家企业用公众号将企业品宣做的非常好的。但公众号却成就了自媒体。那你就不要在企业里面待着好了,出来干自媒体好了,所以大家看到现在有非常多知名的自媒体公众号的话,成就了非常多的自媒体。那么,对于区块链也是一样,你要想一想,区块链未来会不会成就公司制度呢?如果不是,又何必在这个方向苦苦挣扎,苦苦纠结呢?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下井通和墨客联合创始人的一句话:区块链只有50%技术升级,它所对应的背后一系列的技术,不是原始创新,而是一个集成创新,区块链95%的部分是思维观念的转变。

我们在服务很多客户,很多企业的时候,其实发现最主要的成本也不是说去帮他们做需求分析,去做部署实施。基本上跟企业的负责人、领导层去讲,为什么要用区块链,区块链的好处是什么?等等。这其实和早期的这个企业做互联网化改造是非常相似的。你纵然拥有再先进的区块链技术,你也卸不下他内心的恐惧。

我提出叫公司社区化,社区公司化从中心化的公司向社区化进行转变,变得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容易先换从社区化的组织里面去进行转,变得更加有秩序。

我认为区块链第一个阶段的社区构造,基本上也到一个拐点了,就是大量的社区基于社交软件建立起来,大家广泛的链接在一起,而不是像过去的论坛这样方式——单点辐射的方式。其次,是一个p2p的交流方式。那么,第二个阶段就是社区里面会产生社区的品牌跟一些强协作关系,这些社区对外可以开始和公司形成竞争关系,因为它更具有创造力,更有灵活性。

对于做社区运营的也好,对于做区块链技术服务的也好,接下来我想大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社区的运作,下一阶段怎么走;怎么做社区——如何产生社区的品牌、社区如何产生强协作强交付、如何产生更稳定可靠的秩序,来和现有市场的公司形成竞争。

区块链技术只有5%是技术升级,95%是思维观念的转变。从公司社区化其实是从公司拥有区块链技术,然后去寻找区块链思维,这是一个从工具到目的的过程;而如果说从公司走向公司化,那么我觉得这是一个从先建立了共识,有了观念,有了目的,再去寻找工具的过程。所以,我在想:为什么不可以从社区里面去产生公司呢?

公司注定是要死的。没有哪家公司不会死掉,这是规律。那么,我在想:社区里面儿为什么不可以走另外一套进化的路径呢?快生快死,这是我最近关于社区和公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