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hemint CTO齐峰:去中心化稳定币的“正名”之战 | 金色财经独家专访

在进入区块链领域之前,齐峰是一名金融领域的技术从业者。和大部分区块链创业者一样,交易所是他入门做的第一件事。不幸的是,平台刚上线便遇到94监管。虽然网站关停了,但齐峰对区块链的热情却没有停。

在进入区块链领域之前,齐峰是一名金融领域的技术从业者。和大部分区块链创业者一样,交易所是他入门做的第一件事。不幸的是,平台刚上线便遇到94监管。虽然网站关停了,但齐峰对区块链的热情却没有停。

他作为CTO在2018年1月成立了阿基米德(Alchemint Foundation Limited),一个基于数字资产抵押模式的稳定币项目。

“当时选择稳定币领域主要是因为,我们认为它是区块链行业里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如果整个区块链行业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继续进展下去。”

团队希望通过去中心化的稳定币,不仅服务于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经济体,同时也服务于传统商业和金融领域,在更高效和更少风险的情况下完成价值储存和转移。

何为去中心化的稳定币?齐峰从两个方面将阿基米德的数字资产抵押模式的稳定币SDUSD与USDT等中心化的稳定币进行区分: 

其一,SDUSD背后的抵押物是在智能合约中进行托管的数字资产,抵押物无法被人为控制或挪用,以此避免运营方卷款跑路的情况。且SDUSD发行过程透明,无法超发。即使是阿基米德基金会也无法随意修改系统,运行规则只取决于智能合约内的代码。

其二,阿基米德平台的风险并非来自于卷款跑路等道德风险,或者被冻结抵押物账户等监管风险以及公司倒闭、挪用抵押物等经营风险。而是来自于抵押物本身的价值波动。如果抵押物的总价值低于所发行的稳定币价值,SDUSD便无法锚定1美元。阿基米德将通过智能合约的清算规则,吸引外部独立的受经济利益驱使的个体参与,从而维护整个体系的稳定。

在智能合约中抵押数字资产很好理解,那么什么叫做“外部独立的受经济利益驱使的个体”?又是如何通过这些“个体”维护整个体系的稳定?清算规则具体是怎样的?

齐峰一一解释了这些疑问。

阿基米德的风控机制采取超额抵押方式,并设置了清算线。例如用户存了200美元加密货币抵押物,只能获得100美元的稳定币,这时的抵押率高达200%。假设清算线是150%,当抵押物价格下跌,抵押率会逐渐下降。用户需要还回一部分稳定币,或者追加抵押物,以保证抵押率始终保持在150%以上。

一旦抵押率低于150%的清算线,任何一个稳定币的持有人都可以清算该账户。甚至是以一个较优惠的价格获得该账户内的抵押物。这种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激励稳定币持有人去清算这些抵押率低于清算线的账户。

“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一种较稳定的机制。也就是说,当价格下跌时,独立的理性个人,都会采取这样的行动来保证系统内的抵押物永远能够覆盖它的相关债务。每一个SDUSD的背后是托管于智能合约的超过1美元价值的数字资产,在清算时,每一个SDUSD均可从智能合约中换取价值不低于1美元的数字资产。”

据了解,阿基米德第一个产品已于2018年12月17日在NEO主网上线。任何NEO持有人均可在阿基米德平台上将NEO存入智能合约,从而获取稳定币SDUSD。赎回NEO时,用户除了归还SDUSD以外,还需支付一笔手续费用。

齐峰表示,目前平台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智能合约代码的健壮性和系统技术层面的安全性是首要的考量目标,因此并不会过早追求用户数和发行量。目前已经有超过80个SAR账户生成,超过3万个NEO被托管在阿基米德智能合约平台作为抵押物,并基于此制造了10万+的SDUSD。

那么为何要将NEO转换为同样是加密货币的SDUSD呢?齐峰总结了4类对去中心化稳定币有需求的人群。

第一类是缺乏流动性的数字资产持有者。例如在熊市中,持有者认为NEO的价格已见底,割肉亏损巨大,不愿卖出。但如果缺乏流动资金,便可以将NEO抵押到阿基米德平台以换取SDUSD充当货币使用或者再用以换取法币。而在牛市里,阿基米德又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增加杠杆做多NEO的选择。

第二类是公链建设方或社区。他们大量持有公链代币,而公链的商业化应用需要稳定币作为价值转移载体,所以为了公链的生态建设,他们愿意制造稳定币以供给其自身体系。

第三类是不持有数字资产的人。他们对稳定币的需求多种多样,例如避险和支付。因为区块链的特性,使数字货币比黄金和现金更为安全。但比特币波动太大,所以稳定币是非常好的避险方式。齐峰认为,全球范围内存在一个巨大的、较少被提及的市场,需要一个比美元更好更安全的支付方式,而稳定币是比比特币更好的选择。 

第四类便是DAPP开发方。目前所有的DAPP都以自身发行的token作为价值转移工具。一种token即用于融资,又用于支付,这在本质上是冲突的。DAPP无法被市场接受,无法做到大面积推广,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齐峰认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将会是DAPP商业化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我们认为在区块链商业落地的过程中,去中心化稳定币极有可能率先落地,从而带动其他区块链商业模式落地。”

目前业内对稳定币的关注更多集中在中心化的法币抵押模式上,比如市场占有率最大的USDT,受监管的GUSD和PAX,甚至是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认为这些稳定币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并挤压去中心化稳定币的生存空间。齐峰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USDT与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并非真正用到了区块链技术,其考验的仍是监管与风控等传统金融领域的问题。本质上是传统金融的科技化延伸,主要解决法币资金如何进入数字货币市场的问题,并非是解决区块链如何商业化落地的问题。因此,这类稳定币与去中心化稳定币注定处于不同的赛道,互相之间可能会有交集,但并非互为竞争对象。

而GUSD虽然因为受到监管,信用比USDT好,且更安全。但其付出的代价就是丧失了数字货币的自由性以及匿名性。在GUSD的代码里,有中心化控制的成分。监管可以轻易追踪资金流向,甚至冻结任一地址里的资金。从这个角度来看,与法币的区别已不大。

另外,USDT背后的抵押物是银行账户里的美元存款,即使受到像GUSD一样的监管,仍无法避免系统性风险,因为银行是有可能倒闭的。如果托管账户里的资金不用来经营和放贷,便会产生巨大的托管费用,无形中提高了稳定币的发行成本。因此这种模式的稳定币存在体量瓶颈。10亿的资金池规模与100亿甚至1000亿相比,所承受的风险会发生质的变化。 

齐峰表示,目前去中心化稳定币还没有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发行量太小。而发行量的大小取决于抵押物的市值。现在加密货币整体市值大约为1300亿美元,市值太小,不足以作为抵押物为稳定币提供足够的流动性。

除此之外,目前各个公链皆是独立的,彼此之间并不互通,从而导致流动性被进一步分割开来。齐峰透露,阿基米德通过在各个公链上部署机制相似的智能合约,在多个平台上实现阿基米德稳定币发行,并计划使用跨链技术打通各阿基米德平台。不过该计划目前还属于保密阶段,无法透露更多的细节。

NEO是阿基米德平台已部署的第一条公链,第二条即将部署的公链是最具代表性的以太坊,届时所有ETH持有人均可通过抵押ETH获得稳定币。之后,团队将根据各公链的发展情况,考虑在EOS或其他公链上部署阿基米德平台。

后续发展如何,金色财经将持续对其保持关注。

生成图片
3

发表评论

Alchemint CTO齐峰:去中心化稳定币的“正名”之战 | 金色财经独家专访

星期三 2019-02-27 11:30:50

在进入区块链领域之前,齐峰是一名金融领域的技术从业者。和大部分区块链创业者一样,交易所是他入门做的第一件事。不幸的是,平台刚上线便遇到94监管。虽然网站关停了,但齐峰对区块链的热情却没有停。

他作为CTO在2018年1月成立了阿基米德(Alchemint Foundation Limited),一个基于数字资产抵押模式的稳定币项目。

“当时选择稳定币领域主要是因为,我们认为它是区块链行业里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如果整个区块链行业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继续进展下去。”

团队希望通过去中心化的稳定币,不仅服务于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经济体,同时也服务于传统商业和金融领域,在更高效和更少风险的情况下完成价值储存和转移。

何为去中心化的稳定币?齐峰从两个方面将阿基米德的数字资产抵押模式的稳定币SDUSD与USDT等中心化的稳定币进行区分: 

其一,SDUSD背后的抵押物是在智能合约中进行托管的数字资产,抵押物无法被人为控制或挪用,以此避免运营方卷款跑路的情况。且SDUSD发行过程透明,无法超发。即使是阿基米德基金会也无法随意修改系统,运行规则只取决于智能合约内的代码。

其二,阿基米德平台的风险并非来自于卷款跑路等道德风险,或者被冻结抵押物账户等监管风险以及公司倒闭、挪用抵押物等经营风险。而是来自于抵押物本身的价值波动。如果抵押物的总价值低于所发行的稳定币价值,SDUSD便无法锚定1美元。阿基米德将通过智能合约的清算规则,吸引外部独立的受经济利益驱使的个体参与,从而维护整个体系的稳定。

在智能合约中抵押数字资产很好理解,那么什么叫做“外部独立的受经济利益驱使的个体”?又是如何通过这些“个体”维护整个体系的稳定?清算规则具体是怎样的?

齐峰一一解释了这些疑问。

阿基米德的风控机制采取超额抵押方式,并设置了清算线。例如用户存了200美元加密货币抵押物,只能获得100美元的稳定币,这时的抵押率高达200%。假设清算线是150%,当抵押物价格下跌,抵押率会逐渐下降。用户需要还回一部分稳定币,或者追加抵押物,以保证抵押率始终保持在150%以上。

一旦抵押率低于150%的清算线,任何一个稳定币的持有人都可以清算该账户。甚至是以一个较优惠的价格获得该账户内的抵押物。这种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激励稳定币持有人去清算这些抵押率低于清算线的账户。

“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一种较稳定的机制。也就是说,当价格下跌时,独立的理性个人,都会采取这样的行动来保证系统内的抵押物永远能够覆盖它的相关债务。每一个SDUSD的背后是托管于智能合约的超过1美元价值的数字资产,在清算时,每一个SDUSD均可从智能合约中换取价值不低于1美元的数字资产。”

据了解,阿基米德第一个产品已于2018年12月17日在NEO主网上线。任何NEO持有人均可在阿基米德平台上将NEO存入智能合约,从而获取稳定币SDUSD。赎回NEO时,用户除了归还SDUSD以外,还需支付一笔手续费用。

齐峰表示,目前平台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智能合约代码的健壮性和系统技术层面的安全性是首要的考量目标,因此并不会过早追求用户数和发行量。目前已经有超过80个SAR账户生成,超过3万个NEO被托管在阿基米德智能合约平台作为抵押物,并基于此制造了10万+的SDUSD。

那么为何要将NEO转换为同样是加密货币的SDUSD呢?齐峰总结了4类对去中心化稳定币有需求的人群。

第一类是缺乏流动性的数字资产持有者。例如在熊市中,持有者认为NEO的价格已见底,割肉亏损巨大,不愿卖出。但如果缺乏流动资金,便可以将NEO抵押到阿基米德平台以换取SDUSD充当货币使用或者再用以换取法币。而在牛市里,阿基米德又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增加杠杆做多NEO的选择。

第二类是公链建设方或社区。他们大量持有公链代币,而公链的商业化应用需要稳定币作为价值转移载体,所以为了公链的生态建设,他们愿意制造稳定币以供给其自身体系。

第三类是不持有数字资产的人。他们对稳定币的需求多种多样,例如避险和支付。因为区块链的特性,使数字货币比黄金和现金更为安全。但比特币波动太大,所以稳定币是非常好的避险方式。齐峰认为,全球范围内存在一个巨大的、较少被提及的市场,需要一个比美元更好更安全的支付方式,而稳定币是比比特币更好的选择。 

第四类便是DAPP开发方。目前所有的DAPP都以自身发行的token作为价值转移工具。一种token即用于融资,又用于支付,这在本质上是冲突的。DAPP无法被市场接受,无法做到大面积推广,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齐峰认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将会是DAPP商业化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我们认为在区块链商业落地的过程中,去中心化稳定币极有可能率先落地,从而带动其他区块链商业模式落地。”

目前业内对稳定币的关注更多集中在中心化的法币抵押模式上,比如市场占有率最大的USDT,受监管的GUSD和PAX,甚至是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认为这些稳定币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并挤压去中心化稳定币的生存空间。齐峰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USDT与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并非真正用到了区块链技术,其考验的仍是监管与风控等传统金融领域的问题。本质上是传统金融的科技化延伸,主要解决法币资金如何进入数字货币市场的问题,并非是解决区块链如何商业化落地的问题。因此,这类稳定币与去中心化稳定币注定处于不同的赛道,互相之间可能会有交集,但并非互为竞争对象。

而GUSD虽然因为受到监管,信用比USDT好,且更安全。但其付出的代价就是丧失了数字货币的自由性以及匿名性。在GUSD的代码里,有中心化控制的成分。监管可以轻易追踪资金流向,甚至冻结任一地址里的资金。从这个角度来看,与法币的区别已不大。

另外,USDT背后的抵押物是银行账户里的美元存款,即使受到像GUSD一样的监管,仍无法避免系统性风险,因为银行是有可能倒闭的。如果托管账户里的资金不用来经营和放贷,便会产生巨大的托管费用,无形中提高了稳定币的发行成本。因此这种模式的稳定币存在体量瓶颈。10亿的资金池规模与100亿甚至1000亿相比,所承受的风险会发生质的变化。 

齐峰表示,目前去中心化稳定币还没有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发行量太小。而发行量的大小取决于抵押物的市值。现在加密货币整体市值大约为1300亿美元,市值太小,不足以作为抵押物为稳定币提供足够的流动性。

除此之外,目前各个公链皆是独立的,彼此之间并不互通,从而导致流动性被进一步分割开来。齐峰透露,阿基米德通过在各个公链上部署机制相似的智能合约,在多个平台上实现阿基米德稳定币发行,并计划使用跨链技术打通各阿基米德平台。不过该计划目前还属于保密阶段,无法透露更多的细节。

NEO是阿基米德平台已部署的第一条公链,第二条即将部署的公链是最具代表性的以太坊,届时所有ETH持有人均可通过抵押ETH获得稳定币。之后,团队将根据各公链的发展情况,考虑在EOS或其他公链上部署阿基米德平台。

后续发展如何,金色财经将持续对其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