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人类信用机制?LinkedIn创始人用区块链重新定义“信任”
“你知道么,LinkedIn(领英)网站上用户自己填的工作和学业信息有一半是存在质疑的!”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LinkedIn 的创始人之一和首任CTO Eric Ly 。Eric 身上有许多成就标签,包括四度连续创业者, 斯坦福以及 MIT校友等。最广为人知的身份还是 Linkedin联合创始人与首任CTO、硅谷人脉王霍夫曼 (Reid Hoffman)的最佳搭档。
小探曾经和一位与乔布斯共事10年的苹果招聘官聊过,据他所说,招聘时最头痛的就是印度人和中国人简历上写的公司 —— 因为很多公司你根本没办法在网上查到!因此,有些应聘者简历造假你都无从得知。
身份造假、职业档案造假、职称造假、就业时间造假、学位造假等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招聘官,有时也会困扰着普通大众。据新闻报道,有人在相亲网站靠着自己编造的海外高学历骗取了多名网友的芳心和钱财,但却迟迟没有被发现。在现实社会,因为太多的弄虚造假事件造成的信任缺失,不仅让受害人苦不堪言,还给社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LinkedIn的5位创始人,左二是Eric Ly
那么,我们还能否构建一个信任体系去重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小探最近采访了Hub的创始人,也是LinkedIn第一位CTO的Eric Ly。去听他讲一讲Hub是如何用区块链项目构建人类信任协议,为我们来解决一个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用区块链给信任来一份协议
我们经常会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互联网上陌生人之间不再担心着欺骗、敲诈,而是通过一份人类信任协议(Human Trust Protocol),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其他人的声誉数据和信任程度,从而与之交流。
在这个世界里,用户拥有声用数据的自主权。只要有适当的许可,任何人都可以评估与他们产生互动的人的相关可信度。并且用户可以将他们的信用数据和信任度从一个社区转移到其他任何社区。总之,这是一个可以重新改善社交网络和共享经济服务的机遇,改善其基本激励机制,来创建更加值得信任、可靠的互动。
那么,区块链技术能帮上什么忙呢?
咱们先看看,这样的信任协议有哪些必要因素。
首先,信任度要可以被验证。具体来看,就是用户能根据可靠的信息源验证信任度。比如,如果用户允许,构成信任度的互动记录可供其他用户查看; 交互的结果已经由以前活动的参与者验证(拥有数字签名),并且不可篡改。 这些数据不会被用户单方面修改。
其次,信任度应该能够“携带”,并且可以“移植”。用户的信任必须有便捷性,并且要可以从一个应用程序移植到另一个程序。 可移植性则可以激励更多的应用程序来加入,因为他们可以访问到更准确的用户数据和画像。
同时,用户拥有所有的声誉数据的隐私权和访问数据的控制权。 比如说,当我去找工作时,我可以披露自己过去工作项目的声誉数据,但我过去的租房数据就相对无关。我还可以控制自己要被披露的信誉数据的数量。加入我决定不向应聘公司透露工作相关的声誉数据,那么我就会并被视为信任度低的用户。可以说,选择权完全由我自己控制。
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数据轻易不可篡改、撤销,以及开放性与自治性兼容的优势,恰好就满足了信任协议所要求的生态系统。
那么Hub是如何具体通过区块链实现人类信任协议的呢?
在Eric 看来,区块链本质上是为我们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价值”。大家之所以会关注区块链就是因为大家想储存“价值”并能够交换“价值”。
数字货币是一种资产,而每个人的信誉也是一种自产。如何让信誉资产更加具体化、有实用价值 、合理化,就是Hub要解决的问题。
2017年,Eric创办了区块链技术公司Hub。
作为社交网络平台创业的“老兵”,Eric从以往的经验中发现,对于陌生人的交往,尤其是涉及到雇佣双方的利益交往时,一个中心化的机制可能会出现人为的错误。而信用指数被一个中心机构所掌握,存在一定隐私泄露风险。
而如果以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为基础,在其上建立人类信任协议(Human Trust Protocol, HTP),将信任与信誉以具体的雇用行为,“信任股份” (trust stakes), 和“结果输出”来展示,那么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就会变得更加可靠,交易双方的隐私也不会被轻易泄露。
在Hub项目里,人类信任协议被定义为互联网建造的一个新的信任层(trust layer)。在这里,用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 还可以是任何需要运用到远程信任( trust‐at‐a‐distance)的实体。简言之,就是在公链上建立智能合约,让每一笔交易都被记录,并成为下一笔交易的信任凭证。
比如,当你打算雇佣一个陌生人作为你的英文家教,你们双方首先都要在公链上给出“信任股份”,也就是Hub Token 代币。当教授课程完毕后,如果你对你的家教很满意,那么你的“信任股份”将会打入他/她的账户;如果不满意,则是家教的“信任股份”打入你的账户。而结果会被记录在双方的信誉档案中。
在这份人类信任协议中, 用户可以与其他参与者进行更有价值的互动;而同时,Hub也会以代币激励的方式鼓励用户产生更多良好结果的互动意图,并通过完成互动和任务,产生成信誉数据。由此,Hub可以最终使用户能够评估其他用户的可信度,以便未来的互动和任务。
Hub团队正在精心打造的产品, 已获来自硅谷VC机构与科技高管等千万美金级别融资,顾问团队包括 Greylock合伙人/ Robinhood产品副总裁 Josh Elman, 分布式资本创始人沈波, TechCrunch创始人Keith Teare, ConsenSys声誉系统创始人 Sam Smith,TrustPath CEO,Greylock EIR Howie Xu,和BitGo 创始人Will O'Brien等。
Hub在区块链上如何运行?
Hub中的人类信任协议由一个去中心化的,分散的网络节点运行在公链上。这是一条公链,因为任何实体都可以访问该区块链,只要该实体获得用户的许可。
从技术层面来看,节点协调由智能合约实施的交互,并成为一个可验证,可携带性的信誉数据存储库,通过交互模板(interaction template)可以生成新的信誉数据。每个节点都将不可篡改的记录引用(immutable references)存到区块链上,并将全部数据加密,存储在本地数据库副本中。
基础层的验证节点接受交易记录的记录,并使用拜占庭容错共识进行同步,并验证用户。 在第二层上,会有更多的观察者节点(Observer Nodes )向应用客户端提供只读请求,并且将信誉数据提供给客户端。 最后,客户端通过人类信用协议来访问此网络的软件应用。
客户端代表用户执行两项基本的功能。第一个是助用户在特定情景,或社区的背景下预测其他用户的可信任度。这些客户端可能包含信任评估程序(Trust Evaluators),客户端库包含能分析用户 可信任度的算法。 第二个功能是帮助用户执行交互,从而产生更多的信任度数据。在这个人类信任协议中,涉及的主要实体包括:任务,声誉信息档案,任务商城,和钱包。
在Hub的生态中,具体的应用不仅有人 - 人的服务,还包括了为一些金融可以公司提供客户的信誉数据。比如,我想去银行借一笔钱,有了Hub的信用数据,银行就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做我的经济背景调查(KYC),而直接从我更方面的信用数据直接判断是否要借钱给我。
目前,Hub Telegram 社区成员已经超过6万人,并且在持续增加。而社群也是 Hub应用程序的核心。围绕不同行业,每个社群有供会员共享内容的信息流(Feed) ,并有社交媒体功能(如喜欢、评论和分享)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在会员界面可发现同社区其他成员。并且,Hub会为社区成员活动提供各种支持。对于Hub的社区运营,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为社区的自治提供适当的工具。
ICO市场的福音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与项目之间的信任问题也可以通过Hub来解决。这一句话放在目前ICO时代实在最适用不过了。
曾有人说,99%的ICO项目都是空气。或许这句话夸大其实,但事实上目前ICO项目确实良莠不齐,让人不能辨明真伪。
而Hub不久前刚刚发布了一款去中心化应用 ( Dapp ) icohub,目的就是为了让社区成员群策群力来辨识ICO项目。 实际上,ICOHub ( ico-hub.org) 就是要解决ICO本身的信任问题!实在是ICO项目的一大福音!
创始人 Eric 将这款应用称作帮你选择 ICO项目的“探探”!让用户评估ICO项目的可信任程度,合作方包括 ICO Governance Foundation, 身份领域区块链明星项目 Civic 和 美国著名创投数据公司CrunchBase.
icoHub不仅会追踪创始人的信用数据,还会通过创始人评估ICO项目的可信度。目前ICOHub依据多个数据来源完成信用评估,比如个人以及公司过往的信贷记录、交易记录、工作记录等等。
社区成员如何参与呢?具体使用的方法很简单。在下载了该应用后,你只需要根据Hub的评估结果,以及自己对于项目的了解程度来选择“Upvote”赞同,也就是像探探的“右滑”,或者“Report Scam” ,如果你认为项目不靠谱,也就是像探探的“左滑”。
VentureBeat 对 ICOHub的报道
如果最后的项目结果如你所选择的那样,那么你就会得到代币激励。这样一来,愿意参与的社区成员也就更多 为ICO市场的信任与声誉做出贡献的用户也会收到激励。
因此,ICOHub就可以帮助大家建立一套高质量的ICO市场信誉数据体系,提升ICO整体的可信任度。
在采访的最后,Eric 希望大家能够在目前区块链项目如雨后春笋的时代都擦亮眼睛。区块链不只有各种代币,它的技术,比如它在信用、声誉体系中的作用,可以造福整个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