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uant创始人余晓峰:数字资产高频交易和策略演进

本期沙龙以“论生态·量化市场 | 暗流涌动如何破冰”为主题,邀请臻云科技联合创始人张弘、Amber AI创始合伙人Tony、BQuant创始人余晓峰、TokenPanda基金经理&COO邵昱淇、CoinXP联合创始人& SiO2对冲基金创始人梁亮、共盈资本总经理Jordy、引力波G-Wave科技有限公司CEO邱吉民、拾斗量化联合创始人牛神、黑森林量化CEO张华、IVORY BAYS创始人&COO 李沐阳、币贷网CEO刘震、金色财经合伙人&金色学院创始人安鑫鑫等人,共话量化交易策略,穿越熊市,为观众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

BQuant创始人余晓峰:数字资产高频交易和策略演进

本期沙龙以“论生态·量化市场 | 暗流涌动如何破冰”为主题,邀请臻云科技联合创始人张弘、Amber AI创始合伙人Tony、BQuant创始人余晓峰、TokenPanda基金经理&COO邵昱淇、CoinXP联合创始人& SiO2对冲基金创始人梁亮、共盈资本总经理Jordy、引力波G-Wave科技有限公司CEO邱吉民、拾斗量化联合创始人牛神、黑森林量化CEO张华、IVORY BAYS创始人&COO 李沐阳、币贷网CEO刘震、金色财经合伙人&金色学院创始人安鑫鑫等人,共话量化交易策略,穿越熊市,为观众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

BQuant创始人余晓峰:数字资产高频交易和策略演进

(BQuant创始人余晓峰)

在沙龙现场BQuant创始人余晓峰发表了《数字资产高频交易和策略演进》的主题演讲,主要观点提炼:

高频交易其实很有市场,是对冲基金的皇冠。

数字资产之所以适合高频交易,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纯市场化,没有限制;二是还没有到拼硬件烧钱的阶段;三是市场博弈还不充分;四是市场波动率大,但是市场深度不够,与波动不匹配也会影响交易效率。

量化给这个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秩序。

数字货币的世界提供价值发现的功能,量化给这个市场很正向的正能量。

余晓峰演讲内容主要偏行业干货。

余晓峰指出,量化交易圈子策略很多,做宏观对冲、趋势跟踪、套利等等,量化圈子里面有一个话题永远是有很多人感兴趣--高频交易,海外的高频交易大家都很关注。国内的人知道程序化交易、知道高频交易,差不多是2015年开始,2015年股灾,三四个俄罗斯人在国内几千万赚了20亿人,大家都知道。

接着他介绍了自己,他说,我是2010年左右做交易,以前做IT。做量化差不多12年,在这个圈子里算是比较早的从业者。最开始在美国一家银行,后来在道富做IT,后来还想做交易,2010年股指期货出来以后,我们几个人做程序化交易,我们是以股指期货切入这个市场。2014年我创立了自己的阳光私募的公司叫量道投资,在国内的阳光私募圈也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2017年国内的传统资产,尤其量化,在2017年以后是下坡路,2018年初我们决定做一些新的东西,我们进入数字货币这个方向。进数字货币我们罗老板一起合作。11月份开始做自己的品牌。

我的另外两位合伙人,魏博士是浙大数学系的博士,在杭州的一家私募龙旗,他很擅长高频交易,最开始股指期货的高频交易,包括现在数字货币的高频交易,很多也是股指上用的策略。另外一位合伙人是华为的架构师。

我们团队Base在杭州,差不多15人,基本上以浙大系为主,基本上都是来自国内外知名的公司。这么多年我们在IT、金融、衍生品等等方向还是有非常深的积累。

马云说,坏消息是经济不好,好消息是所有人都不好。2018年经济确实很差,好消息是2018年的熊市已经过了,但是坏消息是2019年的熊市还会持续。这么多人在这里,我觉得还在坚守这个市场,对区块链还是有很大的信心。2018年初进入这个市场也是听徐小平的话,现在经历了一个大熊市,我们进来是牛市的高点,一直下跌,虽然我们做金融属性,其实越做对区块链以及比特币的信仰越深。

接着余晓峰讲高频交易,他表示,高频交易是这个圈子最吸引的话题,高频交易对IT能力以及算法能力要求是最高的,我们几类不同的策略都做过,像期限套利在传统市场根本没有机会。股指期货2015年有期限套利的机会,但是数字货币里面还是有很傻瓜的钱可以赚。2018年初最开始也是做搬砖,那时候很容易搬砖,现在不一样,高频的策略在这个市场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我们有一句话也是我们在参加比赛的时候原创的话,Quant makes bitcoin a better world。做量化的人,现在这个市场还是能赚钱的,我们这个圈子赚钱比较正大光明,开一个赌场,我们靠自己的技术赚一点钱。另外一个角度,量化给这个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秩序。

我们在大交易所交易量很大,中小交易所我们也是做市商,在那里挂单,等别人来成交我们,我们给市场提供很深的流动性。包括套利,比特币原来很无趣,让它很有趣。这是很好的作用,让市场更加成熟。做多好的、做空差的,股票是做多好的股票、做空差的股票,数字货币的世界提供价值发现的功能,量化给这个市场很正向的正能量。从二级市场的角度讲,对冲基金可以穿越牛熊,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从大的资产配置,我们看传统的超高净值客户,做资产配置是一级市场的PE、VC会配,但是传统的对冲基金也会配,对冲基金本质来讲熊市也是能赚钱,2008年金融危机,鲍尔森就可以赚很多钱,这是资产多元化的配置。对冲基金的好处是穿越牛熊的特性非常强。

接着余晓峰简单介绍了自己从业以来做的传统基金的业绩。

他表示,2011年到2013年我们的收益,2年时间翻倍,年化50%左右。第二张图是2014年半年的收益,差不多也是20%多。2014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两年,回撤很小。2014年到2016年发生大的牛市和熊市,对冲基金还是把整个市场的波动率或者基金的业绩波动率做平。回撤很小。大家会发现对冲基金很吃市场的波动率,2017年整个国内量化不太好,我们的基金亏了两三个点。2018年我们的收益很好,大概有40%-50%的收益,2018年的波动率起来是因为贸易战、股指期货暴跌,商品期货也因为贸易战有一波暴跌,波动率起来我们就可以赚钱。量化的逻辑,高频也是如此。

余晓峰指出:高频交易是对冲基金的皇冠。

数字资产为什么适合做高频交易?余晓峰从以下几点进行了解释。

第一,现在高频不管是海外华尔街还是国内的商品期货,商品期货也是高频的主流,头部效应已经很强,基本上华尔街就几家牛逼的高频公司在那里,新的公司很难进。现在国内的商品期货也是,基本上就是前十,前十家能有几亿的资金,收益能做得不错,后面也已经很难进来。海外高频交易成熟是因为是非常市场化的市场。数字货币是纯市场化的市场,我非常看好这个市场的创新,各种期货、期权等等非常快的成长。

第二,还没有到拼硬件烧钱的阶段。传统市场的高点很难进,如果大家对高频交易的生态定制特别熟悉,像海外是很明显的,已经是烧硬件,一年硬件的投入至少几千万美金。有些高频公司为了速度比别人快1毫秒,人家要利用微波的技术,因为比光纤快。国内海外的高频公司进来,国内原来做商品期货高频很好的人,越来越被收割,因为他们在光纤上的投入可以投几千万,国内很难投这么大级别的。数字货币里面大家做过交易,一般公司很难做到。至少硬件层面来说,差不多是同样的起跑线,这时候大家就很拼算法和IT能力。中国这么多技术人员,纯IT不一定比人家差。

第三,市场博弈还不充分。之前搬砖可以赚钱,因为市场还是太早期。

第四,市场波动率大。高频数字货币的波动率至少是股指期货或者商品期货5倍以上的波动率,波动越大越容易赚钱。高频、中低频都是如此,整个市场的深度还没有这么好。像刚才Tony讲的,做量化的,我们先布局,该做的准备做好,真的要赚钱肯定要等牛市,等整个市场的波动性和深度再起来。

接着对于高频策略的类型,余晓峰表示有这么几类:1,高频搬砖;2、高频做市,搬砖和做市放在一起做;3、高频动量;4、高频统计套利;5、做市商策略,类似于给交易所提供流动性,现在很多交易所我们都提供流动性。

余晓峰还分享了他们做高频币币做市策略,2018年年初开始,我们这时候进圈子,做高频做市,最近的曲线在走平,说明整个市场的波动率下来了,另外套利空间也小了。上半年很多纯搬砖的收益也不少,再加上一些点差,上半年的曲线就很好。这是币币的。随着币币市场,现货市场流动性越来越差,2018年7月份开始,我们把重心都放在衍生品这块,我们自己在衍生品的背景很强,2018年7月陆陆续续开始做趋势跟踪、期限套利,这些策略我们做了很多年,说白了就是这几个套路。那些策略我们很快上线,我们把合约的高频也上线。一个月收益30%,最大回撤2%。随着市场的成熟,不管频率高的策略还是频率低的策略,未来衍生品在这个市场是赚钱最重要的工具。现货像股票一样,要赚价值投资的钱很难,价值投资2017年很热,2018年照样贵掉。到数字货币里面,未来衍生品是非常重要的方向。

他表示,高频的缺点是容量小,如果在座想要投这样的团队,高频往往很难投进去,说白了容量这么大,比如两三百个BTC的量,你想投进去很难。既然做资管,大家还是要做大容量策略,大容量策略有几类,一是CTA趋势跟踪策略;二是统计套利策略;三是多策略组合。现在我们给投资者很多配组合,趋势的策略波动很大,纯趋势按照1倍的杠杆,回撤15%,激进客户可以做,大部分客户还是按照比例配,预计在2个点左右,之前高一点三四个点,后面可能就是一到两个点的收益。我们做一个组合就可以获得中等的收益,比如大概在5个点左右,回撤控制在8%以内,绝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

最后余晓峰表示,“别人的寒冬正是你的播种时刻,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生成图片
10

发表评论

BQuant创始人余晓峰:数字资产高频交易和策略演进

星期五 2019-01-25 0:24:33

BQuant创始人余晓峰:数字资产高频交易和策略演进

本期沙龙以“论生态·量化市场 | 暗流涌动如何破冰”为主题,邀请臻云科技联合创始人张弘、Amber AI创始合伙人Tony、BQuant创始人余晓峰、TokenPanda基金经理&COO邵昱淇、CoinXP联合创始人& SiO2对冲基金创始人梁亮、共盈资本总经理Jordy、引力波G-Wave科技有限公司CEO邱吉民、拾斗量化联合创始人牛神、黑森林量化CEO张华、IVORY BAYS创始人&COO 李沐阳、币贷网CEO刘震、金色财经合伙人&金色学院创始人安鑫鑫等人,共话量化交易策略,穿越熊市,为观众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

BQuant创始人余晓峰:数字资产高频交易和策略演进

(BQuant创始人余晓峰)

在沙龙现场BQuant创始人余晓峰发表了《数字资产高频交易和策略演进》的主题演讲,主要观点提炼:

高频交易其实很有市场,是对冲基金的皇冠。

数字资产之所以适合高频交易,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纯市场化,没有限制;二是还没有到拼硬件烧钱的阶段;三是市场博弈还不充分;四是市场波动率大,但是市场深度不够,与波动不匹配也会影响交易效率。

量化给这个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秩序。

数字货币的世界提供价值发现的功能,量化给这个市场很正向的正能量。

余晓峰演讲内容主要偏行业干货。

余晓峰指出,量化交易圈子策略很多,做宏观对冲、趋势跟踪、套利等等,量化圈子里面有一个话题永远是有很多人感兴趣--高频交易,海外的高频交易大家都很关注。国内的人知道程序化交易、知道高频交易,差不多是2015年开始,2015年股灾,三四个俄罗斯人在国内几千万赚了20亿人,大家都知道。

接着他介绍了自己,他说,我是2010年左右做交易,以前做IT。做量化差不多12年,在这个圈子里算是比较早的从业者。最开始在美国一家银行,后来在道富做IT,后来还想做交易,2010年股指期货出来以后,我们几个人做程序化交易,我们是以股指期货切入这个市场。2014年我创立了自己的阳光私募的公司叫量道投资,在国内的阳光私募圈也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2017年国内的传统资产,尤其量化,在2017年以后是下坡路,2018年初我们决定做一些新的东西,我们进入数字货币这个方向。进数字货币我们罗老板一起合作。11月份开始做自己的品牌。

我的另外两位合伙人,魏博士是浙大数学系的博士,在杭州的一家私募龙旗,他很擅长高频交易,最开始股指期货的高频交易,包括现在数字货币的高频交易,很多也是股指上用的策略。另外一位合伙人是华为的架构师。

我们团队Base在杭州,差不多15人,基本上以浙大系为主,基本上都是来自国内外知名的公司。这么多年我们在IT、金融、衍生品等等方向还是有非常深的积累。

马云说,坏消息是经济不好,好消息是所有人都不好。2018年经济确实很差,好消息是2018年的熊市已经过了,但是坏消息是2019年的熊市还会持续。这么多人在这里,我觉得还在坚守这个市场,对区块链还是有很大的信心。2018年初进入这个市场也是听徐小平的话,现在经历了一个大熊市,我们进来是牛市的高点,一直下跌,虽然我们做金融属性,其实越做对区块链以及比特币的信仰越深。

接着余晓峰讲高频交易,他表示,高频交易是这个圈子最吸引的话题,高频交易对IT能力以及算法能力要求是最高的,我们几类不同的策略都做过,像期限套利在传统市场根本没有机会。股指期货2015年有期限套利的机会,但是数字货币里面还是有很傻瓜的钱可以赚。2018年初最开始也是做搬砖,那时候很容易搬砖,现在不一样,高频的策略在这个市场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我们有一句话也是我们在参加比赛的时候原创的话,Quant makes bitcoin a better world。做量化的人,现在这个市场还是能赚钱的,我们这个圈子赚钱比较正大光明,开一个赌场,我们靠自己的技术赚一点钱。另外一个角度,量化给这个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秩序。

我们在大交易所交易量很大,中小交易所我们也是做市商,在那里挂单,等别人来成交我们,我们给市场提供很深的流动性。包括套利,比特币原来很无趣,让它很有趣。这是很好的作用,让市场更加成熟。做多好的、做空差的,股票是做多好的股票、做空差的股票,数字货币的世界提供价值发现的功能,量化给这个市场很正向的正能量。从二级市场的角度讲,对冲基金可以穿越牛熊,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从大的资产配置,我们看传统的超高净值客户,做资产配置是一级市场的PE、VC会配,但是传统的对冲基金也会配,对冲基金本质来讲熊市也是能赚钱,2008年金融危机,鲍尔森就可以赚很多钱,这是资产多元化的配置。对冲基金的好处是穿越牛熊的特性非常强。

接着余晓峰简单介绍了自己从业以来做的传统基金的业绩。

他表示,2011年到2013年我们的收益,2年时间翻倍,年化50%左右。第二张图是2014年半年的收益,差不多也是20%多。2014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两年,回撤很小。2014年到2016年发生大的牛市和熊市,对冲基金还是把整个市场的波动率或者基金的业绩波动率做平。回撤很小。大家会发现对冲基金很吃市场的波动率,2017年整个国内量化不太好,我们的基金亏了两三个点。2018年我们的收益很好,大概有40%-50%的收益,2018年的波动率起来是因为贸易战、股指期货暴跌,商品期货也因为贸易战有一波暴跌,波动率起来我们就可以赚钱。量化的逻辑,高频也是如此。

余晓峰指出:高频交易是对冲基金的皇冠。

数字资产为什么适合做高频交易?余晓峰从以下几点进行了解释。

第一,现在高频不管是海外华尔街还是国内的商品期货,商品期货也是高频的主流,头部效应已经很强,基本上华尔街就几家牛逼的高频公司在那里,新的公司很难进。现在国内的商品期货也是,基本上就是前十,前十家能有几亿的资金,收益能做得不错,后面也已经很难进来。海外高频交易成熟是因为是非常市场化的市场。数字货币是纯市场化的市场,我非常看好这个市场的创新,各种期货、期权等等非常快的成长。

第二,还没有到拼硬件烧钱的阶段。传统市场的高点很难进,如果大家对高频交易的生态定制特别熟悉,像海外是很明显的,已经是烧硬件,一年硬件的投入至少几千万美金。有些高频公司为了速度比别人快1毫秒,人家要利用微波的技术,因为比光纤快。国内海外的高频公司进来,国内原来做商品期货高频很好的人,越来越被收割,因为他们在光纤上的投入可以投几千万,国内很难投这么大级别的。数字货币里面大家做过交易,一般公司很难做到。至少硬件层面来说,差不多是同样的起跑线,这时候大家就很拼算法和IT能力。中国这么多技术人员,纯IT不一定比人家差。

第三,市场博弈还不充分。之前搬砖可以赚钱,因为市场还是太早期。

第四,市场波动率大。高频数字货币的波动率至少是股指期货或者商品期货5倍以上的波动率,波动越大越容易赚钱。高频、中低频都是如此,整个市场的深度还没有这么好。像刚才Tony讲的,做量化的,我们先布局,该做的准备做好,真的要赚钱肯定要等牛市,等整个市场的波动性和深度再起来。

接着对于高频策略的类型,余晓峰表示有这么几类:1,高频搬砖;2、高频做市,搬砖和做市放在一起做;3、高频动量;4、高频统计套利;5、做市商策略,类似于给交易所提供流动性,现在很多交易所我们都提供流动性。

余晓峰还分享了他们做高频币币做市策略,2018年年初开始,我们这时候进圈子,做高频做市,最近的曲线在走平,说明整个市场的波动率下来了,另外套利空间也小了。上半年很多纯搬砖的收益也不少,再加上一些点差,上半年的曲线就很好。这是币币的。随着币币市场,现货市场流动性越来越差,2018年7月份开始,我们把重心都放在衍生品这块,我们自己在衍生品的背景很强,2018年7月陆陆续续开始做趋势跟踪、期限套利,这些策略我们做了很多年,说白了就是这几个套路。那些策略我们很快上线,我们把合约的高频也上线。一个月收益30%,最大回撤2%。随着市场的成熟,不管频率高的策略还是频率低的策略,未来衍生品在这个市场是赚钱最重要的工具。现货像股票一样,要赚价值投资的钱很难,价值投资2017年很热,2018年照样贵掉。到数字货币里面,未来衍生品是非常重要的方向。

他表示,高频的缺点是容量小,如果在座想要投这样的团队,高频往往很难投进去,说白了容量这么大,比如两三百个BTC的量,你想投进去很难。既然做资管,大家还是要做大容量策略,大容量策略有几类,一是CTA趋势跟踪策略;二是统计套利策略;三是多策略组合。现在我们给投资者很多配组合,趋势的策略波动很大,纯趋势按照1倍的杠杆,回撤15%,激进客户可以做,大部分客户还是按照比例配,预计在2个点左右,之前高一点三四个点,后面可能就是一到两个点的收益。我们做一个组合就可以获得中等的收益,比如大概在5个点左右,回撤控制在8%以内,绝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

最后余晓峰表示,“别人的寒冬正是你的播种时刻,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