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女合伙人 Vs. 诺奖经济学家:传统精英对区块链的不同选择和论辩
这场辩论发生在两个传统语境下的精英之间。我观看了这三段大约1.5小时的视频后,决定复述和整理视频内容,并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
驱动我写的原因有两个:1. 这是区块链批评一方比较坦诚说出其思考过程的演讲而不是仅仅给出结论。 2. 双方演讲和辩论的内容也引出了我的一些思考。
也许我们可以好好听听反对者的声音。正方的意见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最后的自由辩论部分下周就来。
论战双方背景
A16Z Crypto 合伙人 Kathryn Haun
A16Z Crypto有两位普通合伙人,Chris Dixon和Kathryn Haun, Chris Dixon已经非常有名了,相比起来Kathryn则是个新面孔。
她加入A16Z之前做了10多年的美国联邦法官,而且办的都不是一般的案子,比如起诉富国银行(巴菲特投资的),创建联邦的数字货币工作组,集成各个执法部门调查数字金融方面的犯罪活动,她参与的比如加密币界的惊天第一案Mt.Gox(门头沟)被盗,,Silk Road案件中关联的特勤局特工勒索等一系列案件。
但神奇的是在调查过程中她认识到区块链的神奇,华丽转身先是在斯坦福教授相关课程,然后加入Coinbase,最近又成为A16Z Crypto的合伙人。这样的经历,简直就是美剧《亿万》里的Chunk从检察官转行成为Bobby。也许《亿万》的编剧在后几季会借用这个素材作为灵感呢。很难说这是接受了资本的诱惑还是对新技术产生的吸引力。
经济学家,诺奖得主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Paul Krugman(保罗.克鲁格曼)
克鲁格曼,美国经济学家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现任纽约市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代表,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准确预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克鲁格曼成名已久,是网红经济学家和作家,在推特上有449万关注者,常年撰写纽约时报专栏,经常在博客和推特上和川普互怼。
克鲁格曼对比特币和加密币持批评和怀疑态度,早在2013年就撰文认为比特币是泡沫,和法币相比没有价值。
论战形式
2018年9月,由墨西哥的一家数据中心在墨西哥城主办了一次辩论活动,双方即凯瑟琳.哈恩和克鲁格曼,形式是双方各自先单独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同台讨论并回答观众问题。
以下是Paul Krugman(保罗.克鲁格曼)的演讲内容
克鲁格曼没有用PPT,整场溜达着说完了演讲,大致整理了内容如下。
A Big Quesiton: Really what problem does cryptocurrency solve?
1. 货币的历史
钱是润滑剂,是用于交易的设施。货币的历史是减少可见性,减少摩擦的历史。
易货 -> 金属币 -> 纸币(有金银背书)-> 法币 -> 支票/信用卡/移动支付
-
易货:用牛来换羊
-
金属币:更容易交换和验证,当然带着比较累赘,容易被偷或抢。而实际上人们用其他方法做远距离的交易。17世纪的银行不以借贷为主,主要是处理交易的。比如你是一个意大利商人想在比利时做交易,你可以拿着弗洛伦萨银行家给布鲁日银行家的信,告知金币在哪,而代理人可以在另一个交易地点兑换。这个系统有效但仍比较麻烦你随身携带的是纸是承诺按要求支付金币。
-
纸币:更少的资源消耗。要求必须有足够的黄金和白银。
-
纯法币:政府背书的。1) 政府可以担保 2)可以用法币支付税
-
支票/信用卡/移动支付:数字化
在货币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朝向交易费用更低和资源使用更少。总的趋势是向着无现金社会进展,货币仅是一种记账单位。
这时候加密币出现了(仅讨论比特币),需要大量的资源用于算力和能源。从技术角度看也许这是面向未来的做法,但从货币经济学角度看则是我们用最先进的计算机科技倒退回300年前,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以数字形式来重复金属货币所有的缺点,解决了什么问题?
并不是说数字货币不好,已经有很多数字化支付的形式。并且很快就会有国家形式的数字货币产生,瑞典已经有了废除现金的完整方案。所以这个质疑并非是针对数字化的。
2. 商誉是一种社会技术
也许我们不信任政府,高通胀确实会产生,但根据传统对高通胀的定义:每个月超过50%的通胀视为高通胀,即使我们按照每年超过50%作为高通胀标准。实际上的高通胀现象也越来越少。目前只有南苏丹和委内瑞拉。如果标准放宽到每年30%,这个名单会长很多。但其实大多数政府并没有滥用印制钞票。
这里要先说下这个货币经济体系是如何运作的,由中间人机构来保证运作,他们认为兑现承诺是维护自己的商誉。因为商誉来保证了他们的市场地位。某种程度商誉(声誉)也是是一种社会技术。是经济学调节商业活动,通过激励把一次性获利后走人,改变为重复稳定地提供服务(Play the repeated games)。
其实不仅仅货币,对于所有经济活动都有类似的激励来鼓励人们尽量可持续的工作。这就是所谓的持久机构 (enduring institutions).
加密货币有趣的在于把这套社会技术的机制(social technology of repeated games and reputation)扔掉,而试图建立一套完全运行在算法上的机制来确保我们所有的和需要的。
3. 技术问题还是政治/社会问题
高通胀从来不会单独发生,总是伴随着政治和社会动荡。比如委内瑞拉,除了高通胀,有更广泛和更严重的事件发生。加密币并不能把食物放到商店里。委内瑞拉更严重的是政治问题而非通胀问题,不能通过技术来解决。
质疑中间人机构带来很高的成本,比如跨境汇款,我怀疑这不是银行的技术问题,而是政府强制的边境政策。我同时想到了手机的漫游费,为什么你可以自由旅行几千公里不被收费,而数据就会突然变得需要收费?这和技术无关,这是政府的错误做法。
这到底是技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即使加密币可以绕过运行,你会发现在政府会修复监管或者打击你,你所畅想的区块链带来的自由会荡然无存。
4. 成本问题
实际上运行比特币的成本很高,无论是挖矿消耗还是交易费用。之所以挖矿成本高是因为就是这样设计的,设计很高的难度奖励最终计算出来的人。如果硅谷的工程师想出了降低成本到目前1/10,人们会蜂拥而至抢购比特币,这样会陷入类似马尔萨斯陷阱(技术的提高仅增加了人口但没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技术的提高(降低挖矿成本)仅提高了挖矿的数量但没有提高价值。
对于交易费用,一个人的收入就是另一个人的支出,很难想象一个系统需要持续激励节点做验证,但不增加大量的成本。我不是从专家的角度而是从逻辑的角度。一种可能是引入多种加密币,现有的加密币价格就垮塌,没有哪种加密币能统治市场,那么为什么它还有很大的价值呢?
5. 比特币有价值只是因为人们相信它有价值
有时候人们认为某些事物有很高的价值但没有很多用处。比如黄金,黄金不是货币,不是交换的媒介,但黄金是一种资产,有很高价值的,人们喜欢存储,黄金不是唯一的资产。据统计美元现金的比重和1980年相比并没有下降,甚至有些上升。据统计2/3 的大面额美金$50,$100并不在美国,在国外人们储存美元作为资产,甚至不用美元去交易。
我可能被说服的一点是,比特币可能成为黄金一样的价值存储单位,但黄金可以用于镶牙或者首饰,大面额美元可以换成小面额或者消费,而比特币没有基础的价值支撑,有什么非常明确的事情必须通过比特币在五年或者十年内?比特币有价值只是因为人们相信它有价值(Bitcoin Is valuable only in sofar as people continue think it is valuable).
如果有一天早上醒来看到美元一钱不值了,税务部门会告诉你还可以用美元交税。但如果比特币一钱不值了,就真的没有价值了。这不一定发生,但我很怀疑会价格归零,因为我没有看到什么理由它有价值。对于广义的加密币,我倾向于作为不可知论者。加密币是我们现有技术的昂贵替代品,现有技术是我们花费了近一个世纪建立的可以持续交易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去做?
这是这几周来我参加的第二个类似活动,上一次活动他们也给我讲了很多区块链的用处,你可以想象成如果你在药房拿着药方,你可以检查是否是他们说的那种药。但其实我对药物有很多担心,即使你的医生的处方确实是对的,用药在我的选项里也是非常低的。我来到这里希望听到一些有说服力的例子但我比较确定的一点是,到目前为止,没有迹象表明加密货币可以成为货币。如果你从技术的浪漫想法中退一步,这件事看起来在货币经济中的一大步倒退,我不认为这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
我所想到的
我并没有读过克鲁格曼的专栏,对他的经济学观点和政治立场也所知甚少。肯定要少于克鲁格曼对加密币的了解。
克鲁格曼说的其实还算比较温和,总结起来是以下几条:
-
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币如果作为货币,是历史的倒退
-
中间人机构提供的重复服务(Play repeated games)是一种社会技术
-
加密币有价值只是因为相信,而没有背后的支撑
-
加密币希望解决无银行人群的需求,高通胀和跨境支付问题,其实并不只是经济和技术问题,而是社会和政治问题。
这些点逐条可以被反驳,网上已经有很多类似的文章,我就不再重复一遍了。
另外比特币尽管市值最大,也仅作为最早的加密币,用途比较单一。其他的加密币有更广阔的作用。克鲁格曼也承认对这些他持不可知论的态度。
我想单就加密币是否能成为货币和替代现有的中间人机构说一说。我觉得有时候不是从经济学角度还是技术角度的问题,是一个单纯的信与不信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信的人认为这就是价值天经地义,不证自明。
我很同意克鲁格曼所说的中间人机构是运行了很久的社会技术,确实很难替代。但这不代表这种社会技术适合人类未来的发展,只是收益非常高,替代的社会成本也非常高。可以对比下
左边的都是成功运行的,右边都是加密币信仰者相信更好的。你如果更相信人性,就会观察到尽管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很多人还是用重复密码和简单密码;就会质疑有多少人会真正花时间和金钱保护自己的数字身份和资产?多少人会更依赖和信任某个平台而非自己?
你如果更相信人类进化,就会看到数字一代已经诞生,虚拟世界大于物理世界(不代表好事情),机器 -- 机器的数据交流乃至交易会远远超出 人类 -- 人类,人类 --机器。
最后再离题的说一点,纵观这个时代的几个技术,似乎都是对抗人性的,也许真是临近奇点,技术发展的太快了,人类社会的整体架构无法适应和跟上节奏。 也许是因为我们已经站到了一个重要的交叉路口上,这个选择和改变才会如此困难和代价高昂。
AI:显性的分化了人类阶层,对抗人性
生物基因技术:显性的改变人类能力,对抗人性
区块链:显性的改变社会信任机制,对抗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