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徐明星们兴衰录
自2011年国内第一家数字货币交易所诞生至今,已过去7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见证了一波又一波交易所的诞生与消亡。
杨林科、李林、徐明星、李笑来、张寿松、刘晶超、邓迪……作为中国交易市场的第一波淘金者,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曾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又是如何跨越牛熊,在7年的大大小小个周期中存活?
发现商机、冒险突围、建立壁垒这样一个过程,似乎是每一位创业者的必经之路。链捕手试图通过呈现中国第一批交易所创业者的兴衰,来给以从业者们启发。
01
发现商机
如果将镜头拉回2011年,一切将会蒙上「诸神创世纪」的色彩。区块链交易市场一片贫瘠,后来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这里暗滋生长,他们怀揣着对新兴事物的热情,制造着新玩法,企图跑马圈地式地稳固第一批用户。
此时,26岁的徐明星还是豆丁网的CTO,在看一部名为《傲骨贤妻》的美剧时记住一句台词:Bitcoin is the future,real is gonna change,从此开始关注比特币;29岁的李林正经营着「黄金发展期」的团购折扣网站「人人折」,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基于对数字的敏感,初次阅读比特币白皮书后,便被其中的密码学原理所吸引;39岁的李笑来在同一时刻接触到比特币白皮书,研读完后不禁感叹「此物一出天下反」,开始大量囤币······
这一年,中国比特币玩家还停留在通过淘宝、QQ群交易的阶段,而海外以Mt.Gox为首的比特币交易网站相继出现,中国比特币交易市场的大门亟待被打开。
不过,由于比特币彼时的价格峰值只有四十美元,大多数人只处于观望态度。但温州的一个商人却在此时抓住了机会。
5月的某一天,正在上海经营桑拿设备的杨林科打开电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朋友黄啸宇的QQ签名「想玩比特币的找我」。「什么是比特币?能赚钱吗?能够是一门生意吗?」率先出现在杨林科脑海里的是能否赚钱的问题。
不同于其他人的犹疑,在简单了解比特币的运作机制后,杨林科果断看出中国在比特币交易市场的空缺,拿出几万块钱,拉上黄啸宇,仅在一个月后便搭建起了国内第一个比特币交易所——「比特币中国」。
杨林科
敏锐的商业嗅觉,快速动手的执行力,将杨林科身为温州生意人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接触比特币之前,没有上过大学的他,在参军期满后,选择北上做生意,开过酒店,卖过汗蒸设备,骨子里的不安分血液一直推动他,憧憬着在互联网行业有所作为,但无奈互联网巨头林立,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创立比特币中国,在某种程度上算圆了他这个梦。
不过,由于当时国内了解比特币的人寥寥无几,比特币价格长期横盘,每月只有几千块手续费入账。杨林科不得不经营比特币中国的同时,料理汗蒸生意。
一直到2013年年初,比特币理念的普及有了显著效果,价格由十几美元猛涨到1千美元,比特币中国的交易量随之攀升,4月10日,比特币的交易数量达到28600枚。
看到比特币市场的利好,大批垂涎已久的创业者开始进军交易所领域。同时期进场的就有后来占据交易所头部交椅的李林和徐明星。
2013年5月15日,李林购买了域名「huobiwang」,为避开「货币」这一敏感词汇,遂起名为火币网。9月1日,火币网开始运营,仅过半年,便获得红杉资本A轮千万美元资本投资。
同年10月,拿到蒋涛、蔡文胜、Pre-Angel王利杰、雷锋网创始人林军等人的500万天使投资,再加上自己的100万,徐明星创立比特币交易平台OKCoin币行网。
不过,两者主打的路线有所不同,李林从互联网思维入手,宣布永久免除交易手续费,虽然平台页面简陋,却靠此优势打开了局面,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
徐明星则抓住莱特币的机会,以币价低、获利高、咨询服务到位为噱头大力宣传,截至13年12月,OKCoin上莱特币交易额高达850万个,创造当时全球电子货币交易平台的最高纪录。
虽然打法不同,但却师出同宗——两人均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过,深谙互联网思维。
2007年,进入甲骨文工作的李林,很快便厌烦朝九晚五的工作,受到Facebook、人人网等社交媒体成功的影响,在兼职的情况下,与朋友合股成立「友谊网」,试图通过搭建人际关系网络来实现资源共享,不过在腾讯这样的社交巨鳄面前,很快便败下阵来。
总结失败经验后,李林和其团队决定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商业模式的分析能力,趟一次团购的红海,给各大团购网站提供商业服务。于是在2010年6月,李林正式从甲骨文辞职,成立了团购折扣网站「人人折」,开启了第二次创业。
凭着充足的准备和加倍的努力,人人折刚上线1个月便有了营收,两个月后用户数量暴增,很快就拿到投资。但对市场感觉灵敏的李林,深谙行业黄金期总会过去,于是选择在2012年底离开。这次创业也让李林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不过尝到创业甜头的李林并不想止步于此,他还想再折腾一次,做些更有影响力的事。
偶然机会让他接触到比特币,通过体验发现比特币交易所无论是页面设计、交互体验还是客服服务都很粗糙,对风口敏感的李林认为这正是市场留给他的缺口,随即便瞄准比特币二级兑换市场,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李林
巧的是早在2006年,团购处于萌芽状态时,徐明星便贡献出了自己的首次创业尝试,与另一名传统行业出身的技术人员,共同创立团购网站「万团网」,最后以失败告终。随后便以合伙人身份加入豆丁网担任CTO,一做便是六年的时间。
之后,他又看中O2O领域,在汲取早期团购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后,果断卖掉房子,投入两百万,进军餐饮O2O,试图将线下餐饮业和互联网结合。不过,在持续亏损几个月后,他意识到自己对市场前景的判断出现失误,为及时止损,不得不选择收手。
有了此前的创业经验,徐明星变得更为谨慎。虽然看完了比特币白皮书,很感兴趣,却只买了几百个试水。直到比特币市场高涨,技术出身的他经过仔细研究后,对于比特币前景深信不疑,「处于市场发展早期阶段,支付、基金等商业模式都在构建当中,前景辽阔。」于是,他再次下定决心创业,拥抱交易所行业。
随着这两个人的进入,以及其他领域的蓬勃发展,整个2013年中国交易市场一片繁荣。
首先是资讯服务网站开始与交易所融合,同年6月份,黄天威建立比特时代,初期靠提供山寨币资讯服务,8月份开通比特币及山寨币的交易业务。后来,交易和媒体两手抓的比特时代,掌握了大量用户流量。它的成功,也开启了交易所布局媒体的新篇章。
其次,很多交易所开始靠山寨币起家。像李笑来创办的云币网、张寿松创办的比特币交易网(Btctrade)、刘晶超创办的币久网、邓迪创办的元宝网等。
不过,同前几位创始人类似,接触比特币之前,这些第一批交易所的淘金客多数都有数次创业经历。
曾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阿里巴巴的张寿松,15岁开始创办网站,2010年年初创立Tuan138团购网,后来被收购;李笑来的创业经历随着其币圈大佬身份的水涨船高,已经被大家烂熟于心,在入职新东方8年后,于2008年创立艾德睿智教育咨询公司。
在中国交易市场尚处荒芜时,他们偶然邂逅比特币,后倚仗极其敏锐的商业嗅觉,抓住了这个商机,中国创业者出征交易市场的号角由此吹响。
02
冒险突围
实际上,大波淘金者的进入,并未从一开始带动比特币币价的升值,反而因为各种外力,推动了比特币又一个至暗时刻的到来。
2013年12月5日,国家五部委发文,明确比特币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更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买卖比特币。通知发出当天,国内比特币交易价格从7004元跌至4521元;2014年3月,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被盗,丢失85万个比特币。随后,其他交易所接替出现盗币现象。币圈一片哀声哉道。
为保证交易所正常经营,顺利度过这段时间,交易所创始人们纷纷将触角伸向其他领域。
2014年底,李林从公司层面考虑,针对火币网的投资用户设计投资产品「财猫网络」,后推出首个产品股票配资,两个月就创造了10亿元成交量。不过,随着监管层严查场外配资,财猫网络的股票配资业务被迫暂停,2016年2月,李林收购新三板公司般固科技,并随后将其更名为财猫网络。
2015年中旬,徐明星重回互联网领域,建立主打熟人借贷的社交金融APP好有钱。
李笑来于2013年便创立比特基金,专注于互联网、比特币先关领域的天使投资。2015年,他在北京建立情非得已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在发小罗振宇的《得到》开设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有报道称,这段时间云币网的经营,全靠李笑来个人出资来支撑。
邓迪于2016年成立太一云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在金融、商业、个人及企业信用等社会活动中,植入区块链,提供数字资产查询服务等。
一直到2016 年圣诞节前夕,比特币大涨,创始人们将重心重新转移至交易所。
OKCoin、火币等的比特币交易价格均破记录,突破6000元,达到三年前大跌后的最高点,比特币市场才迎来再次火热的场面,各类山寨币随之升值,亦造就了以上述为代表的山寨币交易所们的崛起。
不过好景不长,2017年1月,北京、上海两地监管部门约谈、检查国内最大的三家比特币交易平台比特币中国、火币网、OKcoin后,三家平台的比特币现货融资、融币宣布停止。
紧接着九四政策的到来,明令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为响应政策,9月14日,比特币中国网站公告称将于9 月 30 日停止所有交易业务;9月15日晚云币网、比特时代、比特币交易网、火币、OKCoin等交易所分别发布公告,停止新用户注册和法定币充值。
云币网9月20日关闭交易功能;比特币交易网9月30日停止全站交易;比特时代、火币和OKCoin由于客户人数众多,关闭交易的时间推迟到2017年10月31日。
据7月份国内比特币交易情况监测报告显示,OKCoin币行(占比22.5%)、比特币中国(占比19.7%)和火币网(占比18.2%)三个交易平台的交易量最大,三者合计占比达60.4%。
从九四之后,这三者的选择来看,这次整改的结果主要有两种应对方式,分别是以比特币中国为代表的服从政策,直接关闭,以及以OKCoin和火币为代表的转移主体至海外。
在当时市场环境不确定,用户大部分都在国内的情况下,转移至海外无疑是一场胜算难料的对赌行为。通过这次整改所呈现出的不同选择,可以间接地看到,其背后创始人的赌徒心态,以及对行业前景的认知不同,而这份认知从早年几人的言语中可见一二。
温州商人出身的杨林科在建立比特币中国之前,已经对交易所抱有的投机态度说得很清楚,只是觉得看中了这一可盈利的商业机会,借他的话说,就是既然已经获得了经验和钱财的双丰收,面对政策的监管,全身而退是最好的选择。
曾经的「比特币第一人」就这样失去了未来发展为交易所第一把交椅的可能。不过,事后,杨林科接受采访时也遗憾地表示火币、OK是聪明的,「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敏锐地判断了形势,是运气,还是他们消息多?但是在这个圈子里,很多决策还是讲运气的。」
再看转移阵地后仍在这一领域坚守的徐明星和李林。两人均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对比特币前景的认可。
徐明星TEDxNanjing演讲
早在2015年OKCoin便开始了布道之路,曾邀请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班」的50位干部参观,同年9月徐明星在参加TEDxNanjing演讲时,还以「互联网上的分布式货币」为概念,向观众介绍比特币,并表达比特币会走向现实生活的乐观态度。
李林在成立火币之后,也一直作为布道者四处宣讲加密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2015年还在金融权威杂志《清华金融评论》上刊登《当前比特币行业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这是国内第一次在较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布对比特币行业政策的建议。
03
建立壁垒
跃进成功的火币和OKCoin,在政策尚不明朗、新晋者不断挑战的情况下,寻找自己的护城河以稳固自身地位也成了接下来最为关键的问题。
徐明星与李林,这两位背后都有传统VC支持的创业者,虽在早期就已通过不断投资来构建自己的壁垒,但却呈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
2014年8月,火币就并购了中国首个多重签名比特币钱包「块钱包」和比特币区块查询网站;9月又上线数字货币矿业服务平台DigCoin;后来受大环境变化影响,李林开始有所收敛。
一直到今年年初,才开始以HT为核心进行生态布局建设。3月建立火币生态基金后,投资数量大幅增加,至6月仅3个月的时间就投出了30多个项目。
6月初,李林发布公开信,首度向公众揭示火币生态的战略思想:「火币集团形成了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火币Pro为核心,以各国交易所与HADAX、火币生态、火币资本、火币Labs等为集团内生态节点,并且以火币生态伙伴为集团外生态节点的全产业生态布局。」
7月正式上线火币云业务。9月火币中国成立,落户海南生态软件园,定位为区块链+产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了火币研究院、火币大学(中国)等子事业部,提供培训、咨询和孵化等业务。
10月28日,推出借贷、期权、质押、托管、大宗、HB10指数;近日已上线金融衍生品平台。
目前,火币的投资及业务布局已涵盖资本、媒体、交易所、社群、钱包、稳定币、基于加密数字货币的各项金融衍生品等,基本覆盖区块链产业上下游,俨然建立了一座「火币森林」。
不过,徐明星似乎对此不以为然,反而对于可能建成的「OK系」比较排斥。
此前他在接受采访时,还专门针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我们也投资了很多企业,合作了很多企业,不过我们没有要求他们站队,也没有喊生态,没有喊OK系这个概念。」他甚至直接说,「我不喜欢「OK系」这个词,也不喜欢「生态」,我更喜欢的是「产业共赢」。」
正如OK资本创始合伙人田颖讲述OK投资标准时提到,更多围绕技术生产力去投,只投看得懂的项目。这些标准和模式更像是一个普通的VC,投资上下游,但不融入太多个人色彩。
今年2月份徐明星更是辞任OKEx CEO,专职负责OKChain的研发和应用工作,身份摇身一变成为「OK区块链工程院创始人」。
此后,徐明星便带着此头衔四处进行区块链底层知识的宣讲和普及,希望让普通用户理解区块链的价值和OK研发公链的意义。
不过,无论布局过程和结果如何,现阶段两人似乎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注重生态布局的李林,更像是这个行业的圈地者,随着交易所业务的迅速成长,火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最原始资源和地位的积累,随后便在能够突破的领域寻找机会,争取将可利用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这一模式像极了互联网领域的玩法,不过,由扩张带来的后续隐患往往会引发企业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些反面教材在互联网领域数不胜数,其中由于过度扩张丢掉优势的中国博客网最为典型。
方兴东
2002年方兴东以一己之力建立的博客中国,仅过三年便获得由软银亚洲领投的1000万美元,这让方兴东有了挑战当时如日中天的新浪的想法,于是多头出击:员工从一二十名员工扩展到四五百名;引进包括十个副总裁在内的高管团队;扩张多条业务线,甚至延伸至游戏领域。
然而,东西搞多了就会本末倒置,方兴东走上了一条大耗资源、严重透支的险路。事后证明,面对新浪博客的进攻,博客网首先出现内乱:急速增长的员工队伍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指引,管理混乱,高中层团队纷纷离职。
对应到火币的情况,九四之后仅一年时间,火币员工数量便由200人扩展至1300人,业务布局也在极力扩张,内部管理纷争更是暗流涌动······这些都为火币的发展埋下隐患。
另一边,注重底层技术的徐明星,似乎在交易所找到了实现技术理想的可能。据链捕手了解,未发生维权事件之前,徐明星基本是住在办公室搞研发。然而从市场情况和爆仓频率来看,徐明星带领的技术团队也面临着不小的难题。
首先是徐明星正在专注的公链领域,入场时间晚,对于占领技术社区及应用生态制高点,OK并无先发优势。其次,OK作为历经5年的老牌交易所,底层技术、交易规则、金融产品机制等相对完善,但在面对不断增加的交易用户时,其早期环境下设计出的整个金融产品机制,和现如今实际承载的交易量不匹配,频繁出现系统Bug。
据知情人士透露,OK其实一直在花很大力气,填补之前技术方面的坑,但是由于交易所与金钱的距离太近,一串小的代码改进,便可能会导致巨大的损失,甚至能引发牵一发动全身的后患。
不仅如此,从OK高管的离职情况来看,不善人际的徐明星在招纳人才方面,面临着不小的困难,没有足够精良的研发团队帮助,OK更像是在负重前进,进程缓慢。
从第一批交易所淘金者存活下来的OK与火币,俨然已成为区块链世界巨头般的存在,它们不仅要解决自身生存问题,一举一动更关乎行业发展。
然而这两家企业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掌握在两位创始人手中——在创始人意志强烈的创业公司,创始人的格局、能力决定了公司的天花板,李林与徐明星,亦不例外。无论是李林的业务线扩张,还是徐明星的押注技术,都是两者试图在寻找自身与企业的破局点。
从对机遇的把握,到对行业的认知,再到格局与自我的突破能力,一段创业旅程越近尾声,对创业者的要求也越发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