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经济学—论币的长期价值

一个好的区块链经济学模型应该具有“让不可能变成可能”或者“成本降低”的特性,就是说通过引入这个币或者机制,将以前不可能做到的,或者需要特别费劲才能做到的事情,轻松容易的搞定了。如果一个币的机制是“要不要他都行”,或者“很容易就被替代”那么这个区块链经济学是不大靠谱的。

加密货币经济学—论币的长期价值

一个好的区块链经济学模型应该具有“让不可能变成可能”或者“成本降低”的特性,就是说通过引入这个币或者机制,将以前不可能做到的,或者需要特别费劲才能做到的事情,轻松容易的搞定了。如果一个币的机制是“要不要他都行”,或者“很容易就被替代”那么这个区块链经济学是不大靠谱的。

我们就用最经典的比特币先做个例子,来玩儿个填空游戏。他的“最终目的”是啥呀?简单的来说就是让互不信任的个体对一个交易历史能够稳定的长期的达成共识。

这个最终目的,如果没有代币的激励机制的话,是不可能完成的,大家你一言我一嘴,谁也不尿谁。加入了比特币以及相应的“机制设计”,也就是Satoshi引入的Proof of Work,区块奖励和交易手续费这三个基本的底层公链经济学模型,使得所有的挖矿者能够有足够的意愿去参与和维护这样一个恒久的共识。同时通过不断抬高算力,让少于51%的攻击算力的净收益为负数,来制造了这样一个“惩罚机制”。如果没有这样的机制的话,这样的凭空创造信任的事情,也就是不可能的。

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往往代币只是区块链经济学的第一步或者是表象,后面的机制设计才是更重要的内容,甚至脱离币本身,区块链经济学也是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去解决的,也可以总结出一些方法论,这个我们等下再展开说。

刚才算是说了一个综述,我们今天接下来聊几个主要的主题,主题不多,如果大家有什么想问的我们再加。

  • 加密货币的种类
  • 区块链经济学模型与区块链效率与安全的密切关系
  • 如何去系统的设计一个好的加密货币经济学?

加密货币的种类

我们现在讲讲第一个主题,从加密货币的分类做切入来聊聊。大概的来讲,我认为加密货币可以被分为四个大的类别:1. 股权代币;2. 价值存储(交换媒介);3. 平台货币;4. 功能货币。当然还有资产代币化,这个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无关我就不包括进来了。我们今天只讲“同质”货币(就是同种类中的一个币和另外一个币地位是一样的货币)。

第一种股权代币不多说了,就是股权的区块链化,平台赚钱分红直接分给持币人。具体的例子大家可以看最近的Bloxroute,但除了潜在流动性效率的提升,其实和传统股权没啥差别。而且这种代币,大家基本都是躲着走的,有很多合规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因为毕竟股权都是纳入现有的合规框架。

第二类是价值储存或者说交换媒介。这类基本上就是底层公链发型的代币的最初目的。最简单的比如Bitcoin,Zcash,Monero这类纯纯的“货币”公链,上来就是照着货币的方向去的。然后还有一波是类似ETH,EOS,ADA,QKC等等之类的智能合约平台。有的人说这两种代币不属于同一种东西,一个是“真”货币,另外一个只是智能合约执行的“租金”或者“燃料”。

但其实这是老一辈货币金融理论的观点,比较新潮的观点是所谓的“货币商品化”理论。就是不要给货币那么严苛的定义,而是把货币看作一种具有属性的“商品”,恰好这个商品大家都信可以作为暂时的价值储存和价值交换的媒介。就像货比三家,不同的货币之前可以自由竞争,谁能干的事儿多,信的人多,用的人也多,谁最后就是“真”货币。

更激进的学派认为,国家货币虽然具有飞机坦克这个属性,但是也具有随便超发这个属性,比特币虽然没有飞机坦克撑腰,但是有可证明的稀缺性。这两个货币比比看,不一定长远来看哪个更牛逼。

那么公链平台的代币,如果功能足够强大,打个比方说,如果以太坊上面能够承载人类所有的合约经济活动,那么ETH能干的事儿就超级多,也就自然的具有了价值交换媒介的属性。作为这样价值存储属性的货币,估值模型基本上可以用一个货币金融理论里面的“价值交换公式”来建模。

MV=PQ,大家一看公式来了,可以下线了。经济学里面的公式,很多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这个就是个拍脑袋的典型。M是总的货币总量,V是货币换手的速度(可以是与别的货币进行交易,互相转账,储蓄,放贷都算上)。P是价格指数,P越低,说明这个币的单位购买力越牛逼(你的币值钱),Q是用于衡量“真实经济活动频率”的,用来买新东西的交易次数啥的。每一个量基本都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是一个大概的理论。

我们用ETH举例子,假设ETH能干的事儿越来越多,Q不断增加,M不变,V随着投机投资需要的减弱,增加的速度比不上Q增加的速度,那么P是不是必然要下降?买同样的东西,用的ETH少了,ETH就更值钱。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当然,我这里说的是长期来看,现在ETH和各类货币,完全不符合这个模型,因为都是投机商品。这里面还有一个复杂的地方在于货币政策和以及MVPQ之间的相关性,今天时间有限我就不展开讲了。但大概意思就是这么回事儿,当然,获得这样的地位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创造很大的共识的,并不是说所有的公链货币都能成为这样的一般等价物。如果一个公链能做的事情有限,他就会退化为我接下来要讲的第三种代币类型,“平台货币”。

这事儿其实是非常玄幻的,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普世货币,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平台货币,这之间的界限,完全是无法言喻冥冥之中的守望。我们常说的代币升值的逻辑憋,是公链平台或者是货币平台的升值逻辑,建立在大家能够用它干很多事儿,从而有能力去做成为一个价值存储的媒介。

第三类和第四类往往被笼统的成为“UtilityToken”(功能货币)。我觉得这样的提法是不太正确的,就算要合并,也是应该第三类和第二类合并起来。

我们接着说第三类,平台货币。第三类包括刚才说的没有进入大规模应用的公链(尤其是单纯的货币公链),还有就是一些区块链应用或者基础架构平台上面的“指定货币”。区块链服务平台的制定货币有些啥呢?比如Golem,0x,Raiden,Civic,IPFS等等。

指定货币,对这类代币,大家往往是持有很大异议和批评的。这类代币的功能是用于购买这个区块链服务平台上某种服务来用的,类似于礼品卡或者加油卡。功能相对来说非常有限。当然如果要喷的话,我们也要讲道理。大家喷的理由基本上都是:“为什么要用你来做支付,完全可以用ETH/BTC来做支付!”

虽然我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理由,不过反方一般会说:“老板网络效应了解一下?不了解网络效应不要乱说撒!货币总量一定,用的人越多价值越高啊老板!”。

来源:千氪财经

生成图片
11

发表评论

加密货币经济学—论币的长期价值

星期四 2018-07-26 22:29:18

加密货币经济学—论币的长期价值

一个好的区块链经济学模型应该具有“让不可能变成可能”或者“成本降低”的特性,就是说通过引入这个币或者机制,将以前不可能做到的,或者需要特别费劲才能做到的事情,轻松容易的搞定了。如果一个币的机制是“要不要他都行”,或者“很容易就被替代”那么这个区块链经济学是不大靠谱的。

我们就用最经典的比特币先做个例子,来玩儿个填空游戏。他的“最终目的”是啥呀?简单的来说就是让互不信任的个体对一个交易历史能够稳定的长期的达成共识。

这个最终目的,如果没有代币的激励机制的话,是不可能完成的,大家你一言我一嘴,谁也不尿谁。加入了比特币以及相应的“机制设计”,也就是Satoshi引入的Proof of Work,区块奖励和交易手续费这三个基本的底层公链经济学模型,使得所有的挖矿者能够有足够的意愿去参与和维护这样一个恒久的共识。同时通过不断抬高算力,让少于51%的攻击算力的净收益为负数,来制造了这样一个“惩罚机制”。如果没有这样的机制的话,这样的凭空创造信任的事情,也就是不可能的。

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往往代币只是区块链经济学的第一步或者是表象,后面的机制设计才是更重要的内容,甚至脱离币本身,区块链经济学也是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去解决的,也可以总结出一些方法论,这个我们等下再展开说。

刚才算是说了一个综述,我们今天接下来聊几个主要的主题,主题不多,如果大家有什么想问的我们再加。

  • 加密货币的种类
  • 区块链经济学模型与区块链效率与安全的密切关系
  • 如何去系统的设计一个好的加密货币经济学?

加密货币的种类

我们现在讲讲第一个主题,从加密货币的分类做切入来聊聊。大概的来讲,我认为加密货币可以被分为四个大的类别:1. 股权代币;2. 价值存储(交换媒介);3. 平台货币;4. 功能货币。当然还有资产代币化,这个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无关我就不包括进来了。我们今天只讲“同质”货币(就是同种类中的一个币和另外一个币地位是一样的货币)。

第一种股权代币不多说了,就是股权的区块链化,平台赚钱分红直接分给持币人。具体的例子大家可以看最近的Bloxroute,但除了潜在流动性效率的提升,其实和传统股权没啥差别。而且这种代币,大家基本都是躲着走的,有很多合规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因为毕竟股权都是纳入现有的合规框架。

第二类是价值储存或者说交换媒介。这类基本上就是底层公链发型的代币的最初目的。最简单的比如Bitcoin,Zcash,Monero这类纯纯的“货币”公链,上来就是照着货币的方向去的。然后还有一波是类似ETH,EOS,ADA,QKC等等之类的智能合约平台。有的人说这两种代币不属于同一种东西,一个是“真”货币,另外一个只是智能合约执行的“租金”或者“燃料”。

但其实这是老一辈货币金融理论的观点,比较新潮的观点是所谓的“货币商品化”理论。就是不要给货币那么严苛的定义,而是把货币看作一种具有属性的“商品”,恰好这个商品大家都信可以作为暂时的价值储存和价值交换的媒介。就像货比三家,不同的货币之前可以自由竞争,谁能干的事儿多,信的人多,用的人也多,谁最后就是“真”货币。

更激进的学派认为,国家货币虽然具有飞机坦克这个属性,但是也具有随便超发这个属性,比特币虽然没有飞机坦克撑腰,但是有可证明的稀缺性。这两个货币比比看,不一定长远来看哪个更牛逼。

那么公链平台的代币,如果功能足够强大,打个比方说,如果以太坊上面能够承载人类所有的合约经济活动,那么ETH能干的事儿就超级多,也就自然的具有了价值交换媒介的属性。作为这样价值存储属性的货币,估值模型基本上可以用一个货币金融理论里面的“价值交换公式”来建模。

MV=PQ,大家一看公式来了,可以下线了。经济学里面的公式,很多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这个就是个拍脑袋的典型。M是总的货币总量,V是货币换手的速度(可以是与别的货币进行交易,互相转账,储蓄,放贷都算上)。P是价格指数,P越低,说明这个币的单位购买力越牛逼(你的币值钱),Q是用于衡量“真实经济活动频率”的,用来买新东西的交易次数啥的。每一个量基本都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是一个大概的理论。

我们用ETH举例子,假设ETH能干的事儿越来越多,Q不断增加,M不变,V随着投机投资需要的减弱,增加的速度比不上Q增加的速度,那么P是不是必然要下降?买同样的东西,用的ETH少了,ETH就更值钱。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当然,我这里说的是长期来看,现在ETH和各类货币,完全不符合这个模型,因为都是投机商品。这里面还有一个复杂的地方在于货币政策和以及MVPQ之间的相关性,今天时间有限我就不展开讲了。但大概意思就是这么回事儿,当然,获得这样的地位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创造很大的共识的,并不是说所有的公链货币都能成为这样的一般等价物。如果一个公链能做的事情有限,他就会退化为我接下来要讲的第三种代币类型,“平台货币”。

这事儿其实是非常玄幻的,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普世货币,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平台货币,这之间的界限,完全是无法言喻冥冥之中的守望。我们常说的代币升值的逻辑憋,是公链平台或者是货币平台的升值逻辑,建立在大家能够用它干很多事儿,从而有能力去做成为一个价值存储的媒介。

第三类和第四类往往被笼统的成为“UtilityToken”(功能货币)。我觉得这样的提法是不太正确的,就算要合并,也是应该第三类和第二类合并起来。

我们接着说第三类,平台货币。第三类包括刚才说的没有进入大规模应用的公链(尤其是单纯的货币公链),还有就是一些区块链应用或者基础架构平台上面的“指定货币”。区块链服务平台的制定货币有些啥呢?比如Golem,0x,Raiden,Civic,IPFS等等。

指定货币,对这类代币,大家往往是持有很大异议和批评的。这类代币的功能是用于购买这个区块链服务平台上某种服务来用的,类似于礼品卡或者加油卡。功能相对来说非常有限。当然如果要喷的话,我们也要讲道理。大家喷的理由基本上都是:“为什么要用你来做支付,完全可以用ETH/BTC来做支付!”

虽然我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理由,不过反方一般会说:“老板网络效应了解一下?不了解网络效应不要乱说撒!货币总量一定,用的人越多价值越高啊老板!”。

来源:千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