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即挖矿,你是否猜到了它的结局?

6月,区块链行情一片惨淡。万众瞩目的EOS主网启动,非但没给市场带来热度,反倒因为其价格的持续下滑,颇有一点对本来就惨淡不已的市场“落井下石”的意思;蹭世界杯热度的预测概念币种,在5月就集体透支了所有的“体能”,它们在6月表现出了优秀跳水运动员的水准:高位跳水都没有溅起一朵水花。

6月,区块链行情一片惨淡。万众瞩目的EOS主网启动,非但没给市场带来热度,反倒因为其价格的持续下滑,颇有一点对本来就惨淡不已的市场“落井下石”的意思;蹭世界杯热度的预测概念币种,在5月就集体透支了所有的“体能”,它们在6月表现出了优秀跳水运动员的水准:高位跳水都没有溅起一朵水花。

整个市场持续低迷,大量用户或割肉离场或佛系持币,微信群也从以前的人声鼎沸变得门可罗雀。区块链行业总有“剧情反转”的好戏上演,市场持续低迷时一个叫FCoin的交易所横空出世,FCoin引入的交易即挖矿模式登场伊始,其交易量便跃居世界第一,比第二至第五交易量之和还多。相应的持有FT的早期的参与者也获得了数十倍的收益。

FCoin模式大火之后, OKEX宣称要扶植100家交易即挖矿交易所,币安宣称要扶植1000家。并且CoinEx、BigOne、澳洲U网、币岁等等数十家交易所纷纷宣布要引入交易挖矿模式,引入交易挖矿后,平台币的价格均出现了一波暴涨行情.....那么交易挖矿的模式其底层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交易挖矿是“打激素催长”的模式,还是确实是高阶的“武功秘籍”......

交易即挖矿,你是否猜到了它的结局?

一、交易即挖矿的本质是什么?

交易即挖矿是一个循环,交易所利用无成本或微成本创造的平台代币,吸引“交易矿工”刷单,平台再将用户刷单产生的手续费以平台代币的形式返还。矿工刷单基本是自成交,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无效交易。不过这里存在一个数量即质量的问题,如果无效交易本身数量足够,普通用户也可以快速卖掉自己的币,这样就把无效交易转化成为了有效深度。想必很多投资者都经历过交易量过低,币卖不出去的情况;所以只要有效深度足够,就能吸引更多用户加入到“交易挖矿”的游戏中,更多的“交易矿工”加入,有效交易深度就更加充足,进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交易矿工”的队伍,正反馈循环就此形成!

二、交易挖矿模式设计的核心是什么?

交易即挖矿模式的设计核心是额外抛压。

所有的交易所多级返现的玩法,最终可以解释为提供120%或130%甚至200%的手续费返还。

在用户认可平台代币价值之前,大部分矿工都会保证自己不亏损,会将平台奖励的代币套现为刷单手续费消耗的代币。所以市场上平台代币一直存在抛压,二级市场本身能否承受这种抛压,基本上就决定了交易所挖矿模式的走向。以30%的额外抛压为例,对于“交易矿工”来说,只要第二天币价不整体下行23%都是有利可图的。

举例:小本聪通过交易挖矿消耗了1BTC,按照当天的价格,1BTC=10000WKB(平台挖矿币),交易所承诺,以当天的比特币/挖矿币交易对的兑换价格,将在第二天返还130%的手续费;小本聪将在第二天获得13000WKB;13000*(1-0.23)*1/10000BTC=1.001BTC,也就是说只要第二天挖矿币的价格跌幅小于23%就能保证不亏损。

对比这种下跌幅度所带来的风险,这种套利的好处是交易深度相对较好,最差的交易所,可能返现手续费可以做到200个比特币左右,这种幅度的利润,可以在熊市无利市场吸引巨大流量。

三、交易即挖矿必然带来平台币的暴涨或暴跌!

交易即挖矿,你是否猜到了它的结局?

平台代币抛压一直存在,二级市场是否能够支撑住抛压,决定了整个代币的估值是双击还是双杀。这种交易即挖矿的模式的副作用就是放大代币体系的波动,必然暴涨暴跌。双击的情况是:手续费与交易量持续走高,与市值相互加速走高,类似戴维斯双击,能形成双击的前提是市场对平台币有好的预期,买盘大于卖盘。双杀的情况是,市值走低同时手续费与交易量互加速走低。这种趋势,由于放大与加速,一旦形成,基本难以逆转。

四、交易即挖矿模式软着陆是其能否成功的关键

对于交易所而言,交易即挖矿能否软着陆是成功的关键。交易即挖矿可以理解为交易所的运营活动, 在运营活动结束后,有效用户和有效交易量就是衡量交易即挖矿模式是否成功的标准。以笔者相对熟悉的交易所而言,CoinEx和FCoin都实现了这样的一个软着路,效果相对良好。

凡是一个新的玩法出现,并且营销上获得极大成功,马上就会有一批竞相模仿者,这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快速爆炸式发展。不过对于后进者而言,交易即挖矿模式也会带来弊端。

第一:后进者的市值受头部“挖矿即交易“类交易所的市值影响,当头部交易所进入下降循环时,整个市场都会对这一模式产生怀疑,而这种怀疑对后进者影响更大。

第二:交易即挖矿是有较高参与门槛的,在面向用户友好的、让普通用户也可以参与的挖矿交易软件出来之前,“交易矿工”是较专业化的一类人群,可能同一批矿工贡献了“交易即挖矿”整个市场的绝大部分交易量,造成的结果是:交易即挖矿本身变成竞争套利的游戏,交易所需要提供更丰厚的利润,以打败市场上其他同类交易所;所以市场新进交易所为了吸引用户,将返还利润定为120%、150%甚至到了200%;交易即挖矿的新用户效应递减。为了参与交易即挖矿来进入交易所的用户越来越少。

交易即挖矿模式,对于后进入的交易所而言,获得成功的难度更高,软着陆的可能性更低。

五、交易即挖矿模式格局已定

对于交易即挖矿模式,不用过度神化,它就是一个精妙的交易所运营活动,让利换取流量。当下的最大问题是,交易矿工专业化、头部化, 无法满足非头部交易所对新用户的需求。这一点类似之前的空投,当空投不能带来新用户的时候, 空投只是增加成本。跃进式交易即挖矿几近终局。

“交易即挖矿”是一场无法持续运营活动,也许相关交易所首创、引入这种运营活动时,它们为参与者们勾勒了美好的前景,对自身的发展也有远大的规划;但其实它们只要通过这场难以为继的运营活动,从其他老牌交易所抢占用户,将他们发展为忠诚用户,为交易所带来有效的交易深度;这对交易即挖矿的交易所来说,这场运营活动便取得了成功。随着这个玩法的“面纱”揭开,大众认识到其本质:非专业玩家很难从中获利,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也就被消除。后进的“交易即挖矿”交易所很难由此获取新用户。交易即挖矿也只是成就了早期引入该机制的FCoin、CoinEx等极少数的头部交易所,其他后来者基本就沦为“交易矿工”专业玩家的竞技场了 。

对于只能手动参与的普通投资者,无论早期还是晚期,并不能通过挖矿的模式赚到大量平台代币,如果单纯靠投资波动较大的平台代币获取收益,风险是极高的!

交易即挖矿,你是否猜到了它的结局?

生成图片
3

发表评论

交易即挖矿,你是否猜到了它的结局?

星期一 2018-07-30 0:42:04

6月,区块链行情一片惨淡。万众瞩目的EOS主网启动,非但没给市场带来热度,反倒因为其价格的持续下滑,颇有一点对本来就惨淡不已的市场“落井下石”的意思;蹭世界杯热度的预测概念币种,在5月就集体透支了所有的“体能”,它们在6月表现出了优秀跳水运动员的水准:高位跳水都没有溅起一朵水花。

整个市场持续低迷,大量用户或割肉离场或佛系持币,微信群也从以前的人声鼎沸变得门可罗雀。区块链行业总有“剧情反转”的好戏上演,市场持续低迷时一个叫FCoin的交易所横空出世,FCoin引入的交易即挖矿模式登场伊始,其交易量便跃居世界第一,比第二至第五交易量之和还多。相应的持有FT的早期的参与者也获得了数十倍的收益。

FCoin模式大火之后, OKEX宣称要扶植100家交易即挖矿交易所,币安宣称要扶植1000家。并且CoinEx、BigOne、澳洲U网、币岁等等数十家交易所纷纷宣布要引入交易挖矿模式,引入交易挖矿后,平台币的价格均出现了一波暴涨行情.....那么交易挖矿的模式其底层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交易挖矿是“打激素催长”的模式,还是确实是高阶的“武功秘籍”......

交易即挖矿,你是否猜到了它的结局?

一、交易即挖矿的本质是什么?

交易即挖矿是一个循环,交易所利用无成本或微成本创造的平台代币,吸引“交易矿工”刷单,平台再将用户刷单产生的手续费以平台代币的形式返还。矿工刷单基本是自成交,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无效交易。不过这里存在一个数量即质量的问题,如果无效交易本身数量足够,普通用户也可以快速卖掉自己的币,这样就把无效交易转化成为了有效深度。想必很多投资者都经历过交易量过低,币卖不出去的情况;所以只要有效深度足够,就能吸引更多用户加入到“交易挖矿”的游戏中,更多的“交易矿工”加入,有效交易深度就更加充足,进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交易矿工”的队伍,正反馈循环就此形成!

二、交易挖矿模式设计的核心是什么?

交易即挖矿模式的设计核心是额外抛压。

所有的交易所多级返现的玩法,最终可以解释为提供120%或130%甚至200%的手续费返还。

在用户认可平台代币价值之前,大部分矿工都会保证自己不亏损,会将平台奖励的代币套现为刷单手续费消耗的代币。所以市场上平台代币一直存在抛压,二级市场本身能否承受这种抛压,基本上就决定了交易所挖矿模式的走向。以30%的额外抛压为例,对于“交易矿工”来说,只要第二天币价不整体下行23%都是有利可图的。

举例:小本聪通过交易挖矿消耗了1BTC,按照当天的价格,1BTC=10000WKB(平台挖矿币),交易所承诺,以当天的比特币/挖矿币交易对的兑换价格,将在第二天返还130%的手续费;小本聪将在第二天获得13000WKB;13000*(1-0.23)*1/10000BTC=1.001BTC,也就是说只要第二天挖矿币的价格跌幅小于23%就能保证不亏损。

对比这种下跌幅度所带来的风险,这种套利的好处是交易深度相对较好,最差的交易所,可能返现手续费可以做到200个比特币左右,这种幅度的利润,可以在熊市无利市场吸引巨大流量。

三、交易即挖矿必然带来平台币的暴涨或暴跌!

交易即挖矿,你是否猜到了它的结局?

平台代币抛压一直存在,二级市场是否能够支撑住抛压,决定了整个代币的估值是双击还是双杀。这种交易即挖矿的模式的副作用就是放大代币体系的波动,必然暴涨暴跌。双击的情况是:手续费与交易量持续走高,与市值相互加速走高,类似戴维斯双击,能形成双击的前提是市场对平台币有好的预期,买盘大于卖盘。双杀的情况是,市值走低同时手续费与交易量互加速走低。这种趋势,由于放大与加速,一旦形成,基本难以逆转。

四、交易即挖矿模式软着陆是其能否成功的关键

对于交易所而言,交易即挖矿能否软着陆是成功的关键。交易即挖矿可以理解为交易所的运营活动, 在运营活动结束后,有效用户和有效交易量就是衡量交易即挖矿模式是否成功的标准。以笔者相对熟悉的交易所而言,CoinEx和FCoin都实现了这样的一个软着路,效果相对良好。

凡是一个新的玩法出现,并且营销上获得极大成功,马上就会有一批竞相模仿者,这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快速爆炸式发展。不过对于后进者而言,交易即挖矿模式也会带来弊端。

第一:后进者的市值受头部“挖矿即交易“类交易所的市值影响,当头部交易所进入下降循环时,整个市场都会对这一模式产生怀疑,而这种怀疑对后进者影响更大。

第二:交易即挖矿是有较高参与门槛的,在面向用户友好的、让普通用户也可以参与的挖矿交易软件出来之前,“交易矿工”是较专业化的一类人群,可能同一批矿工贡献了“交易即挖矿”整个市场的绝大部分交易量,造成的结果是:交易即挖矿本身变成竞争套利的游戏,交易所需要提供更丰厚的利润,以打败市场上其他同类交易所;所以市场新进交易所为了吸引用户,将返还利润定为120%、150%甚至到了200%;交易即挖矿的新用户效应递减。为了参与交易即挖矿来进入交易所的用户越来越少。

交易即挖矿模式,对于后进入的交易所而言,获得成功的难度更高,软着陆的可能性更低。

五、交易即挖矿模式格局已定

对于交易即挖矿模式,不用过度神化,它就是一个精妙的交易所运营活动,让利换取流量。当下的最大问题是,交易矿工专业化、头部化, 无法满足非头部交易所对新用户的需求。这一点类似之前的空投,当空投不能带来新用户的时候, 空投只是增加成本。跃进式交易即挖矿几近终局。

“交易即挖矿”是一场无法持续运营活动,也许相关交易所首创、引入这种运营活动时,它们为参与者们勾勒了美好的前景,对自身的发展也有远大的规划;但其实它们只要通过这场难以为继的运营活动,从其他老牌交易所抢占用户,将他们发展为忠诚用户,为交易所带来有效的交易深度;这对交易即挖矿的交易所来说,这场运营活动便取得了成功。随着这个玩法的“面纱”揭开,大众认识到其本质:非专业玩家很难从中获利,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也就被消除。后进的“交易即挖矿”交易所很难由此获取新用户。交易即挖矿也只是成就了早期引入该机制的FCoin、CoinEx等极少数的头部交易所,其他后来者基本就沦为“交易矿工”专业玩家的竞技场了 。

对于只能手动参与的普通投资者,无论早期还是晚期,并不能通过挖矿的模式赚到大量平台代币,如果单纯靠投资波动较大的平台代币获取收益,风险是极高的!

交易即挖矿,你是否猜到了它的结局?